新冠疫情下农产品网络标准化交易合同探析
2022-10-27覃泓荪
覃泓荪
(广西民族大学数学与物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0 引言
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摩擦,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冲击,中国农产品价格产生强烈震荡,引发水果产品供应的周期性波动,对供给端的农民群体和需求端的居民群体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重要的均衡膳食资源,城镇居民对生鲜农产品,特别是水果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尤其是在医疗资源有限,健康防疫为主的关键时期。然而水果的季节性和易腐性,加之市场剧烈的价格波动,导致普通家庭对水果无法进行常规开支预算,一定程度上造成水果等农产品供求失衡,间接地影响了国民均衡饮食与健康。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水果种植又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脱贫攻坚的利器。但是,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严重的市场信息不对称使得全国水果产业的整体利润较低,造成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市场供需长期失衡,产业经济增长能力低下。为应对此类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加强水果市场交易标准化合同的制定和推广的方案,并具体以广西柑橘类水果批发与采购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网络标准化合同签订平台模型。
1 新冠疫情下农产品批发与采购的交易情况
中国是柑橘类产品主要生产国。在众多经济作物当中,柑橘类产品所占比重高,尤其适合种植于长江以南的丘陵地区,是山区扶贫工程的重要经济作物品种。但是柑橘属于生鲜易腐类农产品,不耐贮存,对市场需求的依赖性大,而且回报周期长(生长结果期在三到十年之间,并有收获大小年之分),相对其他作物其经济风险较大。因此,这类农产品的生产迫切需要更为精准的市场预期。
根据往年文献,现货农产品批发是中国大宗农产品交易的最主要形式。农产品行业的发展走势能够从其销售总量的提升当中体现出来。“限额以上”是指目标企业年度商品销售总额在2000万元或以上,且年终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上的。正因为此规模要求,许多中小企业的成交量未能统计,否则总量将更为庞大。但就算如此,15年间的增长量仍然能达到五倍以上。快增速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波动性。这样的波动性也伴随着企业盈亏出现异常进而影响企业生存,表1可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生存状态。
表1 中国限额以上批发业:农畜产品批发法人企业数
由表1可以看出:2009年、2018年都有企业法人数的较上年同比减少,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市场震动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
为了解中小企业生存与农产品交易市场交易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本研究抽取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一所大型水果交易市场进行随机走访式调查,结果如表2。
表2 大型水果交易市场交易行为调查
由表2发现如下现象。
(1)市场内大部分商家仍然以口头与收据为主要的交易凭证。
(2)全场注册公司协定只做批发(单种水果一百元以上)不做零售。
(3)同等产品的价位刨去包装与物流成本,价位基本一致。
为了寻求交易行为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本研究负责人通过管理办公室,对该市场的主管H经理进行了访谈,关键信息如下。
问:现在大宗农产品都通过期货或远期合同进行交易,请问贵公司对这方面是否有兴趣?
说起来樟树并非名贵品种,南方大地俯拾皆是。记得小时候,离家不远的河边,也有一排樟树,它既不开花,又不结果,吸引孩子们的是它小小的叶片。先卷成一个圆筒,用拇指和食指把一端捻扁,放在嘴边,吹出的声音,类似某种昆虫或鸟雀的鸣叫,长短却由吹叶人的气息控制。短音“噗噗”,长调“去——去——”,也可以长短调相互转换,虽然谈不上婉转悠扬,在一个乡里孩子心里,却似天籁,边走边吹,感觉身有双翼,似乎可以飞上天去。但是不知哪天,它就不在了。不仅是樟树,河边的很多物事都不在了。
答:没有,因为我们的市场面向的是蔬菜水果这样的新鲜易腐商品。你刚才也看到了,有从新疆、海南、山东等全国各地运来的农产品,货源分散。采购时有些地方用筐来计价,有些地方称斤,无法做到统一标准化。
问:我刚才看到市场后方有冷库片区,请问冷库也是你们经营物流的一个部分吗?
答:我们的冷库主要是外租,如果有的库位没租出去会用于临时储存些囤积的货物。
问:请问我们能查阅些市场数据吗?比如进驻商户的资产规模和平均收益。
答:对不起,出于对客户的保护,我们不提供关于本市场和客户相关的任何数据。
问:批发市场商户是如何收货的?
答:中间商越来越少,一般是生产农户或公司直接对应批发市场商户。
通过以上访谈,可得到以下认知。
(1)市场管理者无意牵头做远期和期货,主要原因为产业货源分散,数量,大小和质量的标准差异大,无法做到统一标准化。
(2)冷库与冷链外租而非统一管理,无法按照合同预先规定了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交割。
(3)出于对客户的保护,不公开市场交易数据和其他相关仓储物流参数。
(4)农产品生产者与批发市场商户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为抗击新冠疫情,各地都实现严格的农贸市场管控和交通管制,使得整体农业经济受到影响。而网络标准化合同可以帮助商家和农户线上交流和签订合同,有效减少了线下的接触次数,有利于疫情防控。同时可以大规模促成交易,有利于市场活跃度的再次提升。其次,网络标准化合同可以保证交易有迹可循,如果与互联网相融通,可保证发货与物流全程有效监控,为后期的可能性纠纷提供有效地法律依据。交易与物流信息的可追溯性也将有效减少货物偷盗和运输损失率。
2 新冠疫情下农产品批发与采购网络标准化交易合同政策依据与构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从农产品结构、抗风险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而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关系均衡和价格水平稳定,能有力提升农业产业的抵御经济风险能力,并能促进农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2019年在第十一届陆家嘴经济论坛中指出:现阶段我国需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快新旧动能的转化和强化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放到农产品产业领域,则可理解为加强农业产业升级与从传统商业模式到现代化商业模式的改革,并努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的规范化程度。随着农村扶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和新农合的发展,新时代农业经济正由原先的产量为导向转型成为市场有效需求为导向,而有效地市场信息公开化和农产品交易的便捷化和规范化又是其转型阶段的重难点问题。在信息化和大数据(特别是5G技术逐渐普及)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农业发展迅猛,各大电子商务平台也纷纷推出农产品专柜。然而,相比于中国农产品零售电商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快速发展,中国农产品批发电商市场发展缓慢且竞争强度较小,上下游行业和市场之间的信息化程度与技术水平差距仍然较大。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的教育,中国当代农民的市场经济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尤其是信息互联浪潮的影响,中国已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变成了网民,并呈现增长趋势。然而当今的农产品交易形式仍然以粗放现货市场与口头交易凭证为主,已经与农村人口的日益提升文化水平和信息互联程度不符。高效化、平面化和规范化的网络交易形式必将成为现代化农产品交易的大势所趋。
基于以上政策导向和实地调查情况,提出如下建议:由政府牵头,电商专业团队负责,建设一个柑橘类水果B2B交易网站。此网站应具备以下特点。
(1)网站的标准合同是按照流程生成的,条件中的备选项为水果期货交易合同的常规选项,买卖双方可对其中的条件进行修改和增补,或选择默认的标准合同条款,此时条件=交换条件。
(2)根据历史市场数据(如价格,产量和成交量等)和相关大数据流量情况(其他水果的产量,居民消费倾向等)对市场需求量的动态预估,提供定量和定价意见,并利用人工智能中机器学习的算法不断优化预测模型,一切公共资讯和市场数据分析结果为用户可见。
(3)对应的扶贫单位应对种植户进行统一资料管理,按照其种植特点和生产水平进行分类和评估,组成不同的农户联合会,并分派专业人员作为代理。农户联合会作为市场参与主体,每一会员拥有一个卖方用户权限,同时每一个会员都有权查阅合同制定过程。以此方法提高农户的法制意识与对供货商的议价能力,并适当消除信息不对称。
(4)买家会员和卖家会员都有对应的公开诚信档案,档案的分值为交易后回访双方互评满意度的平均值,完成互评者也能得到诚信分值奖励。由于每个会员都经过身份审查(法人身份证,经营许可证等一切经营性证件可在站内公开),可以一定程度上屏蔽网络水军对会员诚信分值的影响。
3 结论及后续研究
本文从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程度出发,结合当前疫情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以柑橘类水果为例,分析农业市场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突出性问题——因市场供需关系失衡而引起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和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并用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支持了以上得出的判断。最后根据当前政策和农产品交易情况,提出开创性的解决思路:建设官方会员制网站,批发双方在网站内进行对等洽谈,以签订电子合同的形式完成交易;交易之后的站内互评和追溯功能可以保障交易自身的安全性与后续交易的可靠性。
后续研究,继续跟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互联网交易情况,重点将放在网络合同定价模型的理论构架和实证性探索上,继续论证并完善其法律效力,拟将这两点作为本网站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