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角色定位及能力提升
2022-10-27曲永军
曲永军 崔 瀛
一、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基层社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经验
新冠肺炎疫情是公共卫生领域中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成功控制疫情的实践表明,基层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关键防线,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基层社区淬炼出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很多好的实践经验。
(一)充分发挥了服务保障作用
基层社区以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倾听和解决群众诉求,推动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在抗击疫情期间,基层社区需要做到及时回应和解决群众问题,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作为服务群众前沿阵地的基层社区,在做到安全防疫的同时又能提供精准的服务和保障。一是解决生活难题,为居民群众提供细心服务,积极提供代买代购服务,保障其生活平稳有序、不受影响,切实做好兜底保障工作;二是进行电话随访,帮助隔离人员化解焦虑情绪,提供心理疏导和隔离检测服务并叮嘱需要注意事项;三是通过信息化手段,积极推动智慧型社区建设,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真正做到服务群众、便捷群众。实践表明,基层社区要保障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凡困必助、有难必帮,在自己能力和职责范围内,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让社区服务触角延伸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充分发挥了资源分配作用
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各种资源具有稀缺性、时效性、不可替代性等特点,而基层社区作为防控管理一线,需要科学合理地分配物资和利用资源。尤其是在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为了保障人民的生活需要和防疫安全,一是摸清底数,建档立卡,掌握了解物资数据,对储备物资及时梳理、登记、发放,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安全奠定基础;二是及时备置必需的防控物品和物资,保障重要医疗物资配备齐全,确保防疫物资真正发挥作用;三是建立必备生活物资配送预案,通过设立物资配送服务站,保障配送生活物资的有序进行,确保辖区居民生活需要。实践表明,社区作为基层防疫的重要关卡,以社区为单位展开的工作更精准、更有效;同时,健全的物资分配体系既有利于减少公共资源的损失,又有利于提高疫情防控的效率,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供需平衡,稳定民众恐慌情绪,为防疫形势的持续稳定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充分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比2003年“非典”时期,如今多样化的社交媒体平台加大了信息治理的难度,尤其是在当下的疫情防控过程中,加大了基层社区疏导社会心理的难度,为其引导社会舆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要加强对互联网的重视,提升全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坚持传播好中国声音,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一是夯实公信力,巩固社区官方平台在居民群体中的坚实地位,为社会稳定奠定良好基础;二是防范极端事件和不实言论,及早介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防范次生危害;三是密切关注自媒体平台的信息资源,听取民心、民意,从民众最迫切的需求出发;四是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传工作上临危不乱,将疫情信息准确下达给居民群众。实践表明,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作用,将宣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好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凝聚起社会众志成城的力量,是战胜疫情的迫切之需。
(四)充分发挥了组织动员作用
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社区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中具有重要意义。守住社区这道防线,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基层社区是贯彻各项方针政策的有力向导和实践者,为广大民众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保障。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过程中,广大基层社区坚持以群众为依托,紧紧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动员群众,使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体创造性,凝聚其强大力量。在防控疫情过程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一是稳定社会情绪,做到有效纾解群众消极情绪,为动员组织群众奠定良好心理基础;二是勇于担责,自觉承担起组织动员群众的职责,坚守初心使命,提升全民自治的能力;三是做到广泛动员群众,做好日常信息传送、疫情防控监测、解决住户困难等工作,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实践表明,基层社区充分发挥了组织动员的作用,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也调动了社会共同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积极性。
二、基层社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角色定位及挑战
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国家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充分体现了我国疫情防控的坚实实力和强大能力。随着特定时期或特殊事件的工作对基层社区的角色定位提出特殊要求,在总结基层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反思与重新界定基层社区角色的内涵与外延,聚焦基层社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挑战,为实现国家在治理实践中对基层社区的塑造、基层社区在工作实践中的行动以及社区居民在生活实践中的回应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基层社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角色定位
1.组织动员的执行者角色。
2.应急资源的协调者角色。
3.群众情绪的疏导者角色。
4.权威信息的传播者角色。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然爆发、信息量大、新闻价值强以及信息传递快等特点,而群众在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对获取真实、准确信息的渴望也变得非常迫切。要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社区作为防疫一线,对于权威信息有效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是要做好权威信息的发布者,要抢得“第一时间”响应号召,通过媒体平台广泛铺开权威信息,聚力实现疫情防控全覆盖、无死角,以小网格守护大安全,确保“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二是要做好不实信息的监督者,要及时向群众解释不实信息和疑虑信息,充分发挥网格长的作用,协同物业人员,共同做好不实信息的解释和说明工作;三是要做好信息传播者,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及时传递卫健委等部门提供的权威信息、普及流行病学相关知识、推进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基层社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面临的挑战
1.社区党建还需加强。
2.综合保障不够完善。
基层社区承载的责任越来越重要,但实际上,其人力、财力、物力等综合保障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往往捉襟见肘。一是社区人员队伍不足且能力有待提高,社区群体庞大、人员复杂,但是基层社区干部数量少且任务繁重,在老旧方法不足以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一些社区人员仍不学习采用新方法;二是经费保障短缺,基层社区承担各级各部门安排的大量行政事务,“费随事转”政策没有完全落实,社区缺少财力支持,工作保障不足;三是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物资储备是基本保障,大多数社区不具备应急储备系统,同时居民的家庭储备也不够完备,没有按照相关预案达到要求;四是应急预案实操性不强,应急预案千篇一律,照搬上级预案的原则性语言,缺乏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和培训安排,无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导致施救操作不规范。
3.舆论管控不够及时。
4.责任意识不够清晰。
在新时代,社区工作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历史使命的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是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基层社区直面居民群众,事务繁杂艰巨,因此更应当加强责任意识,加强担当意识,扎实做好各项基层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为。自疫情发生以来,社区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漏洞:一是指挥决策不畅,很多突发事件如果快速办理,都可稳妥化解,但从社区逐级上报,涉及环节多,任何环节失误都会导致难以稳控;二是隐患排查不力,一些基层社区对矛盾纠纷的调解、安全隐患的排查重视程度不够,攻坚克难动力不足,对待居民群众存在推诿扯皮、消极应付现象;三是宗旨观念不牢,部分社区干部脱离群众、违背民意,往往容易激化矛盾,造成不良影响。
5.社区居民防疫意愿不足。
基层社区依托自身优势,围绕疫情防控,鼓励和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展现了很好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效率。社区作为联系千家万户的基本单元,要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但在这次疫情应对中,也暴露出了部分社区居民思想觉悟薄弱,防疫意愿亟待提升的弊端。一是对疫情抱有侥幸心理,过分追求个人自由,不配合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引发疫情蔓延的风险,甚至无故不参加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出门不戴口罩以及隐瞒行程信息等;二是不遵守防疫规定,对于社区采取的防控措施不予理睬,违规违章等行为屡禁不止,如风险地区流入人员拒不上报行程信息、密接拒绝接受调查以及从隔离点擅自逃出等;三是部分居民存在恶意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以及妨碍传染病防治等违法犯罪行为,如对防控人员施暴威胁、脏话恶语谩骂志愿者以及无视社区管控,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不仅不支持反而产生阻碍的现象。
三、提升基层社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对策
结合基层社区工作的新要求、新角色、新挑战和新形势,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基层社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工作,以突发疫情的防控为鉴,探索基层社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提升策略,是每一个国家都可能会经受的考验,带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作为国家治理的基层组织与社会肌理的弹性细胞能否发挥应有作用,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一)以基层党建为中心,形成基层社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强大合力
(二)熟悉应急处置工作,增强基层社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统筹部署能力
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基层社区必须要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增强基层社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统筹部署能力。一是要实现社区应急演练工作常态化,社区应积极总结防疫经验,结合社区自身特点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要求,开展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防疫演练活动,实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工作常态化,促进公众熟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预警信号和应急措施。同时,完善社区应对疫情防控的应急指挥机制,确保社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应急演练,提高群众疫情防范能力;二是社区要定期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技能培训,力争实现每个社区都有专业应急救援员,社区应从制定培训目标、整合现有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强化培训监管等方面,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社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人员;三是社区组织开展应急处置能力评比,全面展示优秀社区应急队伍处置救援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聚焦社区应急演练现场,通过各种形式对社区应急预案开展效果评估。
(三)妥善应对网络舆情,提升基层社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力
(四)明责尽责追责问责,加强基层社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工作执行力
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部分基层组织存在责任意识缺失、作风不扎实、履职不到位等情况,严重影响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推进,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处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基层社区一是要明责,落实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联责任制,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持续推进其职业化和专业化,保证人员配备满足居民生活和各项工作需要,广泛利用在职党员、志愿者等素质好、觉悟高的社区居民;二是要尽责,要加强社区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做到及时获取信息,跟踪工作动态,要坚决克服松懈、麻痹、厌战情绪;三是要追责问责,要坚持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奖罚并重,严格落实上级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坚守阵地、务实作风,强化担当、凝聚合力,切实做到明责尽责。有关上级政府也要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从严监督执纪问责,立足实际,把握力度、准度、温度,对待在工作中弄虚作假、不担当作为等问题,要坚决依纪依法严肃处理、严肃问责,压实防控责任,做到为负责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