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逻辑”与“内生动力”: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内在理路

2022-10-27

关东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融合建设发展

王 琦 詹 欣

一、引言

二、战略评述:主流媒体融合的阶段考察

(一)从“市场引擎”到“政策工具”:主流媒体融合初始阶段的动力演进

2014年《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媒体融合的发展开始由以市场竞争为主的自发层面进入到国家治理的重要阶段:在发展理念方面提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在功能方面强调“增强信息生产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媒体的服务功能得到强化;而关于媒体融合的发展思路方面,要求“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在顶层设计推动融媒体建设实践方面,技术与内容的双驱动融合一开始就得到了重视。此后,在上述顶层设计推进之下,融媒体建设正式开始,大量主流媒体纷纷进入融媒体建设“大军”。上海文广集团全面整合“大小文广”,在当年从事业单位改制成为国有独资的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在产业化发展上成为“吃螃蟹”的第一家。而各路主流媒体进行融媒体建设的第一步是从内容生产方面的改革开始,“中央厨房”模式应运而生。

(二)从“横向拓展”到“纵向下沉”:政策引领下的主流媒体融合推进

三、战术重构: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目标设定

面对媒体融合进程中技术变革的快速、主管部门的管理缺失以及跨界业务与传统主流媒体的不相关等挑战性问题,作为宏观引领的政策文件中已经在规划主流媒体从相“加”到相“融”的发展方向时进行了战略布局。随着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的进一步加深,针对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与不足,主流媒体进一步深化融合发展的重心将由产品形态、创新话语、创意传播等战术发挥向资源重组、生态构建层面进行策略转移,为媒体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源性动力。

(一)市场与跨界:主流媒体融合的双重突破

实际上,媒介化意味着“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重构,是用传播的逻辑、传播的机制、传播的法则来渗透其中,成为它建设的核心逻辑法则。”也就是说,在未来社会当中,媒介不仅要承担内容载体的职责,更要在社会生活要素重构的非内容领域发挥架构社会生活基础设施的作用,成为社会重构的推动力。

(二)环境与技术:媒体融合进程中的政策偏向

四、“内生动力”: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人才流动

(一)“活水”机制:媒体融合的供给侧完善

从这一意义上讲,媒体机构个体乃至整个传播体系都需要新的生产关系去适应新型的媒体产业“生产”。因此,媒体体制机制的改革转型,可以说是下一步主流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一个重点。其次,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专业人才短缺也是当前媒体融合深度发展阶段的一个难题。正如上海报业裘新所说:“新型主流媒体要想最终跑赢商业网站、跑赢这场专业赛,必须遵循互联网企业的一般规律,必须像真正的互联网企业那样发展自己,打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因为人才培养解决的是“生产力”的问题。但囿于现阶段大部分媒体组织机构的限制,大量新型人才无法被吸纳到融媒体建设过程当中,导致在融媒体建设发展的领域专业人才稀缺,缺乏创新的活力推动,融媒体建设进程滞塞。所以,首先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后,需要给人才保留足够的成长空间使其发展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专业人才,从而不断产生新的“生产力”。

以北京某区级主流媒体为例,在近200名员工中,编制内与编制外员工比例基本为1:1,而编制内员工年龄与编制外员工年龄的界限则为35岁,制片人、主编年龄大多超过35岁,记者或运营人员等业务骨干则大多年轻化,在制度运行层面,编制内外员工的工作环境与发展机会事实上处于不平等地位。

(二)人才唤醒:媒体融合的需求侧推动

重要的是,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媒体主要管理人员的体制内流动也是省级媒体特别是区县级媒体融合发展的一种瓶颈。也就是说,相比国家级媒体管理人员较为广阔的晋升空间,省级媒体尤其是区县级媒体的管理人员流动一般只能限于本区域的不同岗位。由于监测社会环境是媒体的一种重要功能,区县主流媒体管理人员的本区域流动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媒体的监督功能,区县融媒体的发展很容易受到“熟人社会”的人情限制。而区县融媒体中心客户端的内容价值在于,除了党政方针宣传、国内国际动态资讯,该平台还要能够承担辐射当地新闻舆论场的主功能,以便为本地区用户提供获取本地新闻、获取权威信息、表达民意诉求、分享生活动态等的渠道和空间。也就是说,在“新闻+政务+服务”的建设思路下,突出新闻是“守正”,“政务”和“服务”是“创新”。应该说,只有体察当地用户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强化、聚焦媒体的主功能,树立负责任、有权威的平台形象,才能做好后续的舆论引导、基层治理、社会服务和本地文化展示。

只有积极为各类人才打造事业平台,让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充分营造人才“主动流”“愿意留”的环境,可以人尽其才,同时利用政策红利把“洼地”填高,人才可以流得顺畅、留得心安,媒体人才的创造性才能被唤醒,主流媒体深化融合的“内生动力”才能被激发,媒体融合进程的“加速键”才能被按下。

“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媒体深度融合的本质是要把主力军转战到移动互联网主阵地上,所谓融合发展就是要让传统媒体和移动新媒体融为一体,形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一体化、集群化和规模化局面,形成针对不同平台特性、不同平台用户的新闻采编、整合、发布、运营队伍,发掘新闻发布平台的新场景,打造具有亲切感和人情味的人格化传播新模式,从而形塑面向未来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顺应新社会传播关系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而在作为“核心动力”的政策引领和指导下,主流媒体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保障已经大大增强,基于“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充分运用社会群体中每个人的认知剩余而形成的自强化智能化生态系统”的“智媒体”建设所需要的技术日趋成熟,面向“智慧”发展道路、实现集“媒体融合”之大成的智媒生态已然开启,社会的运转、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交互都将在“智媒体”的基础上实现。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上,只有打通主流媒体主力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流动渠道和晋升空间,才能有效激发媒体的内生动力,促进人才的高质量社会流动,从而推动融媒体建设的功能聚焦、主业并进,从而深度洞察市场需求、沉淀用户流量,进一步增强主流媒体竞争力,也才能进一步有效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融合建设发展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