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意识在深度重构文本中的有效运用
2022-10-27江苏陆春花
◎江苏/陆春花
2017年版新课标强调:“注重语言环境和语境意识,深度理解文本,形成个体的阅读体验。”在语文阅读中,语境主要表现为语言语境、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树立一定的语境意识,了解掌握语言文字的规律,提升语文阅读的综合素养。在实际的文本阅读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从语言表层出发,逐步感知作者的内在情感,最终形成自我的阅读体悟。拟从语言语境、情境语境、文化语境三个方面进行文本解读,进而重构文本,品读作品深意。
一、立足语言语境,读懂文本内容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核心素养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紧扣文本语言,立足语境,把握语言规律,读懂文字背后的内涵。
首先,注重语境还原,感知文本特质。语言是读者阅读的回归点,也是作者创作的落脚点。在经典的文本中,作者常常创设矛盾语、反复语、变化语,从而隐藏自己的创作意图。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隐秘的语言,进行语境还原,引导学生感知文本特质。比如,学习《雷雨》一文时,学生如果不潜入语境,还原人物当时的“内心现象”,就难以读懂人物的内在个性。程翔老师在执教时将剧本分解为独立的阅读片段,并制定还原语境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深入体悟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学生围绕《雷雨》节选部分人物的对话,将整个文本划分成为三个话题:(1)周、鲁二人共忆无锡梅小姐。(2)鲁侍萍来周家的目的。(3)围绕罢工、复工展开多人对话。在此基础上,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感知人物的形象特点。学生在表演中感知“潜语”背后人物的思想情感。比如,在人物对话中,鲁侍萍多次用“下等人”“不贤惠”“不守规矩”等语句来贬低自己,其真正目的在于反击和讥讽周朴园,并且有意地要让周朴园认出自己。这项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发现暗藏在人物动作、话语背后的深层意蕴。学生还发现:周家作为一个大户人家,为了家族的脸面不会希望自己的长孙(周萍)幼年失母,鲁侍萍三十年前的出走完全是对自己尊严的维护,宁愿带着儿子去死也不愿做妾。
其次,注重语境“填补”,体悟文本的言外之意。作者往往在言语之间留下空白或者省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填补语境空白,想象作者创作的情境,生成文本的“象外之象”,体悟文本语言的“言外之意”。例如,经典古诗词由于受到字数、格律的限制,作者常常以丰富的“留白”来延展文本的意境和时空,进而调动读者的想象。比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是送别词的经典之作,在人物身份、情节安排、意境组成上,作者多用“留白”手法。学生需要结合语境进行语言文字的填补,实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笔者执教时抓住《雨霖铃·寒蝉凄切》上阕的“送行图”,要求学生按照顺序填补“送别”的场景。比如,有的学生抓住“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句中的“对”字,想象离别之人的言行举止。具体为:
那一个黄昏,那一个长亭,你时时叮嘱我一路要学会照顾自己,去了他乡可别忘了来信。一阵骤雨突至,似乎要留住即将离开的我。我俩双眸相对,缠绵悱恻之余,泣不成声。雨水、泪水交织在一起,模糊了我的视线。
可见,经典的作品往往会隐藏一些情节,省略一些细节,让语言更加富有深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思考力,不断地填补语言的空白,进而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立足情境语境,体悟情感变化
情境语境是言语参与者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围绕一定的话题发生的有效言语行为。在经典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结合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状况等表现自己对世界独特的看法。基于此,教师需要注重情境语境,打通学生认知与作者创作之间的隔离感,引导学生感知作者情感的变化。
注重言语情境,梳理作者情感脉络。同一个意象、人物称呼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都暗含着作者情感的变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体悟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感知作者在作品中情感的变化。比如,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对男子的称呼不断地发生变化。教师在讲解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情境,体悟女主人公对男子情感的变化。具体为:“氓之蚩蚩”(两人刚刚接触)——“子无良媒”(恋爱甜蜜期)——“尔卜尔筮”(谈婚论嫁期)——“无与士耽”(婚后生活期)——“及尔偕老”(决绝离开期)。通过梳理,学生可以发现:女子对男子的称呼随着二人的关系的变化而转变,同时这种转变又基于女子对男子的情感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细读文本,联系文化常识,体悟不同阶段、不同称呼代表的深层意蕴。比如,“氓”在古代为“平民”,特指“外来百姓”,做生意的人。结合“士”“农”“工”“商”的身份地位,“商”这一阶层是社会最低层的人,以文本中“抱布贸丝”就可以看出男子满脸的殷勤。而婚后“无与士耽”中“士”是女子对男子的嘲讽。可见,不同的言语情境刻画着人物不同的形象,蕴含着作者不同的情感。
三、立足文化语境,探究文本深意
文化语境,顾名思义,就是言语、交际的社会背景。受文化习俗、社会规范等影响,作者在创作时往往使用特定的交际用语。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关注文化情境,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进而探究文本的深刻意蕴。
首先,在互文阅读中理解文化语境,探究文本原意。为了打破文本的界限,消除与作者的文化差异,读者需要寻找相近的文本,进行互文式联读,从而探究文本原来的意思。比如,教学《我与地坛》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命若琴弦》《秋天的怀念》两篇文本,了解人物的心路历程、探寻文本主题,进而达到与作者的共情。有的学生围绕这三篇文本的内容,寻找文章的“金句”,体悟史铁生的精神价值:(1)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2)逆境再长,也长不过你我的人生。(3)人生的目标不是虚设的。(4)甘于在思想中设身处地模仿命运的是英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归三篇文本的内容,解读史铁生从感性走向理性的精神内核。
其次,在迁移运用中深化文化语境,学以致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文化语境,围绕一定的母题进行读写迁移,从而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素养的提升。比如,在苏轼的《赤壁赋》中,作者注重情、景、理的阐发,注重通过意象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据此教师可以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表达。教师可设计如下读写任务:(1)苏轼的纪念日,故宫博物馆将要展出苏轼的诗词,请查阅苏轼的相关经历,根据其词或者赋为其展牌命名(要求:突出苏轼的精神)。(2)请以苏轼的人生经历为例,为其写一篇人物评论。
综上所述,语境可以激活读者的认知经验,有效重构文本,深度解读文本意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强化学生阅读的语境意识,实现语文阅读的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