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汉字教学有效融合研究
2022-10-26廖丽娟
贾 娟 廖丽娟
汉字教学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不同的高等院校列有不同的课程,比如现代汉语、训诂学、音韵学、古代汉语等相关课程,课程目的是向学生讲授汉字的起源问题、汉字的结构与形义关系、汉字的用法、汉字的性质等,其中只有“汉字与文化”相关课程侧重于重点阐释寓含在汉字形体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汉字具有既表音又表意的特殊性,而且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从未间断并使用至今。古老的汉字蕴含着华夏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它被著名学者饶宗颐称作“整个汉文化构成的因子”,探索分析汉字的文化内涵成为汉字及其相关课程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尤其在高校汉字教学中如何让汉字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密切结合值得探讨。
1. 汉字教学要与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相结合的理论依据
1.1 汉字在形成过程中直接记录了传统文化
汉字是汉族人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表意文字。汉字教学首先都会首先讲到“六书”。当然,学者们对“六书”定义划分等问题的讨论很多,这里我们不做详细讨论。但从“六书”理论中,我们看出文字构造是以表意为主,即使后来为了表达需要,出现了形声字,汉字也没有成为单纯的表音文字,而且每一个汉字符号的形成或记录着先人的日常起居,或记录婚丧等礼仪风俗,或记录制度审美等思想观念等。
1.2 汉字符号系统自身组成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首先,汉字从我们目前能看到的以甲骨文、金文、篆书为主的古字到以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为主的今字,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简化字的漫长转换过程中,其书写特点从图画到线条本身都体现了一种意蕴美外,而且这种字形动态演变也体现了人们思维、思想的多元化,透漏了不同文化信息。许冲(许慎之子)称:“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王制、礼仪,世闻人事,莫不必载。”
其次,汉字作为语言与世界其他文字比,不仅表情达意,达到交际沟通的目的,还可以展现艺术品的美。林语堂在《书法、绘画、建筑与中国人的艺术生活》中就曾指出:“不懂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没有资格谈论中国的艺术。”中国汉字书法蕴含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是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
在汉字古文字和隶楷2个阶段的演变中,汉字笔画在姿态方面和结构的变化中各有其艺术特点,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如形象逼真、表意功能强的甲骨文的图画美,结构丰润、写法规范的金文的整齐美,象形程度降低、笔画更加方正的篆书的匀称美,美其名曰“蚕头燕尾”、个性十足的汉隶的波磔美,简便流畅的草书的豪放不羁美,端正平直的楷书的稳重工整美,易写易认的行书的风流婉约美。除此之外,还有被人们只用在书法美术等艺术领域的具有明显美术化倾向一些文字,如鸟书、穗书、龟书、虫书、蛆州文等。所以汉字除了用来记录传达信息外,又具有独特的形态美和意境美。
另外,汉字的审美功能还体现在书法、雕塑建筑如瓦当廊檐、版刻如碑文牌匾、民俗活动如对联灯谜、民间技艺如剪纸刺绣、装饰品如屏风器物、城市形象如城市名片、活动宣传等中,亦通过独特形象化、艺术化的处理在传递文字信息,同时起到强化大众记忆、呈现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作用,并传播到日本、朝鲜、韩国等周边国家,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1.3 汉字滋养着华夏民族的文化自信
传统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创新的基础,只有借助文字才可以延续,只有借助文字,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才可以保存和发展。中华民族之所以取“中华”二字,也是蕴含希望我们华夏民族文化散发光辉之意。
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古老汉字组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在人类最原生态的古代文化中,只有长达五六千年的中国文化,即使屡遭外来文化冲击,却从未中断,保留至今。在世界“地球村”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和皮肤、头发、眼睛这些区别特征比,文化特征是最好的保持民族特色的手段。所以,熟悉汉字文化,分析汉字文化,才不会数典忘祖,才能巩固凝聚力,获得文化自信。
2. 汉字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表现
2.1 教学中汉字本身字形、语法的探究多于传统文化信息的传递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汉字文化研究专著出现,如何九盈《汉字文化学》。一些本科院校开设了有关汉字文化课,但更多的院校只开设了古汉语课和文字学课。古汉语课的教学目的主要讲文言语法理论,也有的当成古汉语史,而文字学课虽然是系统地研究汉字字形的理论课,但讲授对象过度关注字形构造,还有的把训诂和音韵从文字学中分离了出去,以至于传统文化信息的传递较少地被关注和涉及,所以很多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有的对古汉语课和文字学课产生了畏难的情愫。如果教师在对汉字本身字形、语法研究的同时,多挖掘文字潜藏的深层次文化信息,学生在识读古汉字同时还了解了古人造字初的传统思维等。
如“初”,《说文·刀部》:“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衣”“刀”构形表示“开始做衣裳”以保暖遮羞,材质虽然是树叶和用石刀简单加工过的猎物皮毛,却让人类开始与动物明显区别开来。衣表示“开始”之义虽然简单却意义非凡,通过此字学习,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它的结构组成,或者它是个会意字,和学生一起探讨的应该是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2 教学中只重汉字形体,忽视字音字义内在联系
汉字教学中经常把汉字字形及其系统作为研究中心,较为忽视了字音、字义研究。中国文字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说文解字》不仅是研究中国语言,还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它不仅从字形,还从字音、字义方面去分析解说自然万物,展示汉字隐含的传统文化。
如《说文解字》:“婚,妇嫁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婚”,妻子的家,古代礼法认为女人属阴,娶妻应该选择黄昏时分。“昏”作声旁同时,也与“女”同为形旁。再如《说文解字》:“姻,壻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从女,从因,因亦声”,“姻”,女婿的家,也是女人一生归宿,所以叫“姻”,字形中“因”表音同时,与 “女”同表义。“婚”和“姻”2字在教学中往深处挖掘的话,都折射出了古时以男子为主的婚姻制度。
当然音符同时充当意符的字大都是形声字,如“悟、诽、忘、鳊、琀、璧、瑗、驷、辆”等。宋人王圣美的“右文说”就关注了这一类字,并且提出通过分析声符去追寻字义。再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戋”既为声符,也为义符。这一理论的科学性有待学者探讨,但音符起到的提示文化内涵作用的这一类字是研究中值得关注的。
2.3 汉字文化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割裂
古人从朝廷到普通老百姓都非常重视汉字,汉字尤其在国家蒙童教育中地位崇高,比如西周时期史官传授童子《史籀篇》,再如著名的汉元帝时的《急就篇》、学者们追逐研究的梁代《千字文》、历来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宋代《三字经》等,故古人有 “惜字”的习惯。
现在高校意识到了汉字文化的重要作用,逐渐开设了有关汉字文化课。但汉字的价值不仅仅是记录信息功能,还有文化功能、审美功能、艺术功能等,所以汉字文化的探索不仅仅局限于汉字文化课,它与其他教学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或汉字学以外的课程如教育、民俗、建筑等各类学科教学相互关联。
3. 汉字教学与传统文化弘扬相结合基本方法
3.1 在考释字源中分析汉字文化信息
汉字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出现了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现象,并且随着汉字整理和简化,有些汉字字形做了微调,所以我们考释汉字文化内涵时,要把字形还原,要把造字初意和当时古人的传统思维、历史背景等相结合,帮助学生在探究汉字本源时了解当时古人造字的历史背景和传统思维。
如“鐘”,古书常假借为“鍾”。汉字简化后“鐘”“鍾”又合并为“钟”。但古时,“鍾”与“鐘”的用法还是有区别的。“鍾”属于盛酒的器皿类。“鐘”,古乐器类,《说文解字》:“鐘,乐鐘也。秋分之音,物穜成。从金童声”,意思是鐘代表着秋天的声音,是万物穜成的时候,取与“穜”声音相近的名。《周礼·春官·钟师》:“钟师掌金奏”,郑玄注释:“以钟鼓者,先击钟,次击鼓”,可见春秋时有专门掌管乐师的官,并且钟鼓敲击也有既定顺序。在古代,“鐘”不仅是重要的乐器,而且在作战、祭祀和各种外交礼仪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春秋时,两君相见也要击鼓鸣钟以为重礼。作战时,有无钟鼓,进攻打仗的名称也不一样。如《左传》:“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指进攻前鸣钟鼓以示公开讨伐被攻者的罪行叫伐,声明其罪过,而不击鼓而进攻叫“侵”。可见,“鐘”“鍾”虽然都合并为“钟”,但“鍾”“鐘”古时所表示的文化区别很大。
3.2 在汉字演变中探求汉字文化内涵
汉字的发展中,使用字形从古字到今字不断演变,我们要在汉字自身发展演变规律中去探求汉字演变背后的语言、政治、经济及各方面社会发展水平,切不可望文生义。
3.3 在阅读环境中了解汉字文化信息
虽然本科生的思维已经从形象思维更多侧重于抽象思维,但枯燥的汉字教学毕竟降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汉字教学中要重视为学生提供语言环境,让汉字教学与各学科结合,比如古代文学中穿插汉字教学,古汉语、现代汉语教学中融进更多的文化信息,这样成语典故、神话故事、古诗词、逸闻趣事等与单调的字词教学相结合,理论的东西形象化、情趣化,既探究了汉字本源,更重要的是通过音、形、义联系,挖掘了汉字中的积累的中华几千年来的中华文明。
如《诗经·周南》有一首描写女子们的劳动之歌《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从文学角度讲,诗歌采用了叠章复沓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传达采摘芣苢欢快的劳动节奏。如果我们从汉字文化的角度去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出其他结论。《说文》:“芣,华盛,从艸不声”,“苢,芣苢,其实如李,令人宜子。从艸以声”。虽然现在对“芣苢”是何种植物说法不一,可能是车前子,但古人以为此物通利尿,可治难产或不孕之症,并且有助于生男孩。白居易有诗云:“玉芽珠颗小男儿,罗荐兰汤浴罢时。芣苡春来盈女手,梧桐老去长孙枝”,“芣苡”即“芣苢”,这是一首庆贺女儿生男孩的诗,诗中就用到了“芣苢生子”的典故。所以,《芣苢》这首诗中,芣苢宜生子多子,我们可以理解为古人是在用此诗欢庆生子,并且从中我们看到了就像古人喜欢麒麟送子、莲生贵子年画一样,古人有“祈祷子嗣”的习俗。
3.4 引导学生鉴别良莠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汉字在创造和使用中渗透着先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很多观念体现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特色,我们要引导学生继承这些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优秀传统文化信息。
当然,教师在汉字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汉字文化信息中的精华时,也要去其糟粕,引导学生学会甄别汉字中所附带的古人的迂腐信息,树立良好的道德价值取向。
再如“媵”, 《尔雅·释言》:“媵,将送也”,《说文解字注》:“送为媵之本义。” 孔颖达疏《诗经·小雅·我行其野》:“媵之名不专施妾,凡送女适人者,男女皆谓之媵。”“媵”,古人女子身份可能是姐姐或者姑姑在出嫁的时候,其他人作为陪嫁。先秦之前,陪嫁的人更多是亲属内女人如妹妹、侄女,也可以是男子,或者奴仆、战俘、人质,他们的身份就叫“媵”,女子也叫“妾”。所以我们在舜王庙内会看到虞舜左右两妻子为娥皇、女英姐妹。先秦后期,女子身边的婢女主要承担了“媵”的角色,如红楼梦中的平儿。由此可见,“媵婚”形式是古人认可并普遍存在的一种婚姻形式。
上面例子中的买卖婚制或者姐妹、姑侄共事一夫的媵制,都是原始婚俗的遗迹,并在举手投足皆以“礼”节的春秋时代已属正常现象,今天我们看了,却认为是一种野蛮风俗,应该摒弃。
总之,在汉字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高校汉字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当然不仅仅是汉字教学,各科教学都应该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自己的汉文化素质是我们汉字教学的根本任务。教师要不断探索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汉字教学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