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类节目的多元化传播策略分析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2022-10-26浙江传媒学院刘琨朗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18期
关键词:典籍语境文化

■ 浙江传媒学院:刘琨朗

《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于2021年制作播出的一档文化类节目,每一集节目都聚焦于一本中国传统典籍,以访谈、戏剧表演等形式穿越古今,将典籍背后艰辛的成书过程以及作者生平呈现给大众。中华文明历经上下五千年的沉淀,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宝库,《典籍里的中国》运用多重视角、以多元化的传播策略对具有深远内涵的传统文化进行更符合当下时代潮流的解读,将数千年前、数百年前的文化瑰宝由来向观众一一道来。

1.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五种基本要素,分别是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而在其中,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和传播内容的发出者”。在多数文化类节目中,传播者的身份由主持人一人或者主持人与嘉宾共同担当,通常是单一的传播主体或者二元化的传播主体,而在《典籍里的中国》中,传播主体不仅有各位学者嘉宾、主持人王嘉宁,还有扮演典籍作者和相关人物的各位演员以及“穿越古今的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多元化的传播主体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从更多的视角看待典籍,帮助观众更全面更细致地了解典籍背后的故事及其文化内涵。

1.1 访谈主持人

主持人王嘉宁在节目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和学者嘉宾们一起出现在访谈间,对典籍的内容进行访谈,王嘉宁在这其中的定位是访谈主持人,她主要引导嘉宾学者在戏剧表演开始前让观众们对于典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行“典籍文本的学术讲解和现实主义的主题观察”,为后续的戏剧表演内容提前做好铺垫。比如在第一期节目中,王嘉宁用开场戏剧中的台词引导嘉宾钱宗武老师对《尚书》进行成书与内容的初步介绍,让观众先对《尚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除了戏剧表演前进行充分的引导与铺垫,在戏剧表演结束后,她则会和学者嘉宾一起对典籍故事进行提炼总结并结合典籍对现实的意义进行节目主题升华。例如在第二期节目戏剧表演结束后,王嘉宁先是总结性地提出“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点出农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嘉宾们对于“中华民族的农业文明价值”做出一定的总结,最终将中心主旨从《天工开物》上升到中华农业文明、中华民族的科技典籍和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等层面,进一步拓展了本期节目的内涵。

1.2 学者嘉宾

学者嘉宾在节目中所呈现的是有文化有内涵、对典籍有着深刻的学术理解的形象,作为访谈间除了王嘉宁之外的另一个传播主体,主要是在戏剧表演开场前,在王嘉宁的引导下以自身的学识为基础,对本期的典籍进行一个初步化的讲解,简要提炼典籍的中心思想,肯定典籍的价值,提高观众对于典籍的期待度。比如在第一期节目中,在主持人王嘉宁引出伏生这个人物后,嘉宾蒙曼老师开始讲述伏生护经的故事,从伏生逃难前藏《书》到汉文帝派晁错听伏生讲经的过程一一道来,使观众在对接下来戏剧表演的内容先有一个初步认识的同时又引起了观众对表演环节的期待。而在戏剧表演结束后,学者嘉宾则是对典籍所具有的价值与成书者高尚的精神进行高度肯定,并阐明其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比如在第三期节目中,戏剧表演结束后,学者嘉宾们对于读《史记》的重要性阐述了彼此不同的看法,从纪传体写法、以人民为视角、大一统历史观和家国情怀以及重视历史、传承历史等方面肯定了《史记》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与现实意义。

1.3 节目串联者

撒贝宁在节目中的定位是“穿越古今的读书人”,他作为一个不同于王嘉宁和嘉宾的传播主体,他在节目中主要担当讲解员、串场者和表演者的多重角色,他以今人视角对典籍进行解读、在戏剧表演过程中既承担旁白串场又与“古人”进行对话,并适时作出解释,引导观众一步步深入了解典籍背后的成书故事,感受每一本典籍背后独有的文化韵味。比如在第一期节目中,撒贝宁在自己出场的同时带来了对伏生讲经的背景介绍,辅助观众在观看戏剧的同时进行理解;在戏剧表演中则是与伏生进行对话,以一句“《书》好在哪里?”开启伏生对《尚书》价值所在的讲解与自身经历的讲述,同伏生一道带领观众更深入去了解大禹治水和武王伐纣的故事;在戏剧的后半部分,又借由自己现代人的身份顺势将伏生引至现代图书馆,同现代前来参观的孩子一道背《书》,完成古今大视域的融合。

1.4 演员

戏剧表演中的多位演员则又属于与上述都不相同的传播主体,他们以扮演典籍相关的古人的方式,还原古人的形象与高尚的精神,从成书者的视角解读典籍,直抒胸臆,直白地向观众传达典籍背后所具有的情感价值,同时以成书者本人的视角向观众展示典籍成书的价值所在,以极具艺术性和趣味性的方式进行内容传播。比如在第一期倪大红老师扮演的伏生在讲述一家人为保护《尚书》的艰辛时,言辞恳切、表情真挚,所讲述的内容无一不令人动容,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伏生一家为护《尚书》的赤诚之心,以及伏生对《尚书》的热爱,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深重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让人更钦佩伏生这类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而做出巨大贡献与牺牲的人,而这所有的情感无论是直接读典籍还是聆听学者专家们的讲解,都难以直接感知,只有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感受到这背后令人震撼的情感色彩。

2.传播语境与内容的多元化

《典籍里的中国》作为视听节目,传播者们主要的传播形式之一便是口语传播,同时由于传播主体们角色定位的不同,其所处的语境也各不相同,口语传播本身就具有受传播者语境影响的特点,因而整个节目呈现出了多元化的传播语境与内容。从语境来看,以时代为标准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现代语境与古代语境,这都是由传播主体的身份定位所决定的。

2.1 古代语境的“沉浸感”

在节目的戏剧表演中,撒贝宁和演员之间的对话形式为古文言文,这是因为表演的背景设置在古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口语传播特点”,因此其传播内容与形式必须切合古代语境进行表达。但由于现代语境已经与古代的语境大为不同,为了有助于观众理解、给予观众更好地身临其境之感,演员们的台词也进行了一定的改动,在白话文的基础上加入符合古文言文语境的用词,比如第一期中伏生的台词“小女险些冻饿致死”等等。在古代语境下,传播者们通过对话的形式向观众们展现典籍成书过程,主要传播的内容围绕刻画作者形象、呈现作者本身的经历、著书的原因和心路历程和塑造人物精神,让观众们有一种沉浸之感。

2.2 现代语境的“时代感”

王嘉宁与嘉宾们,以及撒贝宁在作为旁白进行串场或者向观众们进行解释时,所处的语境为现代语境,所面对的传播受众均为现代受众,因而所用的口语形式均为白话文,帮助观众从古代语境抽离出来,回归现实,启发观众以现实视角思考典籍的内容。而在现代语境的传播中,传播者们各自的语境细分下来又各有不同,王嘉宁和嘉宾所处的是访谈对话的语境,双方进行谈论的对象是典籍中的具体内容,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而嘉宾们本身都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学者,因而在传播交流过程中传播主体的遣词造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较深的文化功底。

现代语境下的撒贝宁则更多的是在与观众进行交流,对于戏剧表演的内容和流程进行解释与引导,因此他的辞藻较为朴实,在保证语言规范的前提下通俗易懂,比如在第一期中他对伏生提到的地名做出解释“大禹说的冀州,应该就是我们今天的河北、山西两省的全境,再加上河南、山东、辽宁的一部分。”

2.3 古今融合的“大视域”

在第一期节目中,倪大红老师扮演的伏生问读书人撒贝宁“你们还读《书》吗?”;第二期中,李光洁老师扮演的宋应星同样问撒贝宁后世人是否仍旧研读《天工开物》这是古今对话的开端。《典籍里的中国》所选取的每一本典籍,在古人的视角看来著书是一种记录与传承,但在今人的视角来看,这份记录与传承跨越了数千年、数百年的历史长河,更显得弥足珍贵。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人在不断地记录、不断地传承、不断地在为这个民族作出伟大贡献。而这份深厚的历史意义是只有放在今人视角之下才能更深有体会。撒贝宁“穿越古今的读书人”这个设定,带领观众从古人视角感受每一本典籍在成书的那个时代所具有的意义,带领观众感受成书者所具有的高尚精神,同时又以今人视角审视典籍,引导观众进行思考,领略典籍之所以被称为典籍的原因,以古今融合的大视域感受其背后的宝贵价值。

3.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3.1 坚守主流媒体

现代社会媒介发达,各类型的媒体层出不穷,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与传播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主流媒体并不会因此而衰落,其所具有的公信力、严肃性与引导力是其他形态的媒体所不具有的。比如说现今的网络社会各种信息真假难辨,层出不穷,但最后真正起到“一锤定音”作用的仍是主流媒体所发布的信息,人们天然对主流媒体有极高的信任感,因而主流媒体也是文化类节目最合适的传播载体。《典籍里的中国》借由央视进行播出,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与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所具有的严肃性相吻合,同时借由其公信力能够引发较好的传播效果,而这也体现了国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3.2 联动网络平台

由于现代社会人们媒介接触习惯较之以往已经大有不同,尤其对年轻群体而言,传统的单一的电视媒介已经再难以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典籍里的中国》顺应当下的媒介发展,联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在应用程序“央视频”上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节目、在官方微博“典籍里的中国”上发布节目相关内容、在受到年轻群体喜爱的网站哔哩哔哩,用官方账号“央视频”发布未播片段与节目精彩片段,吸引更多年轻群体的关注。联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借助互联网广泛的传播范围与迅速有效、精准的传播效力进行传播,有效提高了节目的关注度。

3.3 发掘圈层传播

《典籍里的中国》作为央视播出的文化类节目,一开播便吸引了不少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关注,在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圈层里进行广泛且有效的传播。随着节目的播出和互联网的传播,节目受到了越来越多传统文化爱好者以外的圈层的受众的关注,这是由于节目本身将深厚的历史文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传播,同时在互联网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形式多样的活动,从而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激起社会大众在文化层面上的“共性”,最终由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圈层向外延伸,在各个圈层乃至在中国社会这个大圈层中都形成有效的圈层传播。

4.多元化传播策略的意义

4.1 文化意义

《典籍里的中国》运用多元化传播策略,向受众普及中华民族优秀典籍,全方位向受众呈现并阐明历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典籍,向受众揭示何为好的典籍以及优秀典籍的价值所在。在这过程中,逐步培养受众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的审美情趣。同时运用多种视听手法提升视觉价值并将典籍背后蕴含的审美价值传递给观众。

4.2 社会意义

电视“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电视承担着文化传承、文化普及、文化融合、文化提升等媒介使命”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具有极深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并不容易被受众所理解与吸收,这也正是许多文化类节目面前面临的困境,即如何能够在保持文化类节目本身沉稳、有内涵的基调的前提下,减轻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重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文化普及与传播。《典籍里的中国》则对解决这类困境做出了榜样,设置多元化的传播主体,不同的传播主体承担不同的传播任务,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传播不同视角下的内容,同时辅以对话、讲述等口语形式进行传播,化解了典籍对于现代读者而言的晦涩难懂的困境,拉近了典籍与大众的距离。多元化的主体也让传统文化类节目主持人的任务进行分散。传统的文化节目中,由于在大众媒介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有一道天然的屏障和无形的鸿沟”使得有时候传统的文化节目主持人可能会给观众带来距离感,而《典籍里的中国》运用多元叙事主体,增强了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联系,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呈现,“使节目实现了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过渡”,以通俗易懂的、文化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方式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4.3 历史意义

文化的流传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了解、学习与继承,这个继承人不应该只是文化专家与学者,而应该是社会上的所有人。同时文化也需要经历一代又一代人的创新,才能不断地迸发出新的活力。而传承文化的第一步就是要对文化的精髓、文化的价值有全面的了解与理解,多元化的传播策略体现的是今人对传统的广泛且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很好地从不同的视角去给予大众思考,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讲解,让大众明白其精髓所在;通过对文化传承者的叙事性描述,启发大众自觉承担起继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使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地流传下去。

5.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典籍里的中国》选取中国传统经典书籍为角度进行切入,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与传播语境等方面运用多元化传播策略,以不同的视角生动形象地将典籍背后的故事向受众娓娓道来,简化典籍中的艰涩文言,让文字“活起来”。当下社会传播的形式与媒介越发丰富,传播的策略也随之往更多元化发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文化进行“优化”,贴合大众传播发展潮流进行文化普及,不失为文化类节目的可行之路。

猜你喜欢

典籍语境文化
拈花
——鲁迅藏中外美术典籍展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殷企平教授访谈录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谁远谁近?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出版的探索与思考
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