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新时代雷锋精神育人之歌
2022-10-25张志芳陈运军
张志芳 陈运军
在北京钟鼓楼附近一条僻静的西绦胡同里,有一所因嘉慈、广济两座寺庙而得名的双寺小学,1990年更名为北京雷锋小学,也是北京唯一以“雷锋”命名的学校。
新学期伊始,记者慕名走进北京雷锋小学。校园不大但非常精巧,虽居闹市却远离喧嚣。特别令人称叹的是该校从1973年开始,49年来一直保持与雷锋班通信、坚持续写雷锋日记、用雷锋精神办校育人,每名毕业生身上都有雷锋的影子、心中都有雷锋情结。
雷锋文化氛围溢满校园
“雷锋精神之所以成为我校建校育人的基石,是因为雷锋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一个时刻心存善意的人,一个处处展现美德的人。”一进校园,校长魏航英就指着操场旁一面赫然印着“美”字的墙壁介绍说,为了传承雷锋精神,他们提出促进师生“向上、向善、向美”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旨在“用雷锋精神影响生命、文化根植浸润生命、课堂育人启迪生命、能力提升幸福生命,着力打造一所有生命、有色彩、有故事、有爱的学校。”
学校主席台那高高的旗杆旁,“立己 勵志 力行”六个大字也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该校倡导的学生文化。正值早晨进校,和蔼可亲的值周老师向同学们亲切地问好,学生们也恭敬地向老师敬礼,还有的同学大方地和记者分享起在雷锋小学学习生活的日常点滴。这正是同学们用谦逊有礼、悦己及人来践行“立己、励志、力行”的雷小文化。
走进教学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教学楼前一座雷锋塑像,系着红领巾,面带微笑地注视前方。每天早晨,孩子们走进教学楼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雷锋像敬礼。教学楼一层为“学习雷锋精神”专题,建有雷锋纪念馆,设有雷锋宣传橱窗和雷锋文化墙,墙上贴有学校历年学雷锋的活动照片;二层的文化主题突出了学生习惯养成内容;三层则侧重突出科学主题;四层是学生艺术之廊。这些精神文化符号已成为这所学校最鲜亮的底色,激励着师生们的成长。
雷锋精神教育独具匠心
该校师生向记者讲述了几个关于“雷锋”的小故事,从他们声情并茂的讲述中,从他们坚定自豪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这方净土上的人们有着与“雷锋”一样的浪漫情怀。
一封信一世缘 49年前,时任大队辅导员卢锦华的一封信,当之无愧地成为与“雷锋”结缘这段美好故事的起点。1973年,正值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十周年。卢锦华想借十周年这个“东风”,把雷锋叔叔“请回来”。就这样卢锦华带着孩子们给远在抚顺的雷锋班写了一封信。信写好了,可雷锋班在哪里?想来想去,他们只好把收信地址写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沈阳部队雷锋班收”。在邮局和部队领导的帮助下,这封信竟然寄到了雷锋班。
雷锋班第九任班长曾树林很快回信了。而这第一封信,是8名战士坐在一起,在雷锋当年用过的小油灯下写的一首长诗:“你们居住在祖国的心脏——北京;我们驻守着祖国的大门——边疆……首都北京的同学们喊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向雷锋同志学习!”
从这封信开始,学校和雷锋班的联系就再没有中断过。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学生们向雷锋班叔叔们讲述学习、生活的点滴,雷锋班叔叔的回信也总是如期而至,至今已收到历任雷锋班及班长回信数百封,学校和雷锋班结下了深厚友谊。
写日记续真情 续写雷锋日记已成为该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49年间,数千名学生用稚嫩的小手写下一篇篇雷锋日记,在雷锋展室中,陈列着40多本2000余篇日记,32开的、16开的,缎面的、硬纸壳的……
翻看不同年代的日记本,它们都仿佛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记录出板报的感受、总结广播操比赛的得失到参与公益事业、志愿服务;从工工整整的格子纸到手抄报、剪贴画……一茬又一茬学生,用小手在各式各样的日记本上记录下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快乐助人的点滴小事。当年的日记本如今已经泛黄,一些用铅笔写的字也开始模糊,但唯一不变的是雷锋精神的“内容”,在一本本日记中传递,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小展馆大阵地 该校过去的“学雷锋展室”到如今的“雷锋纪念馆”,一直是“雷小”人心中的“圣地”。馆内分设“雷锋事迹说明”“学校学雷锋历史”两部分。
“我们先后接待北京市(区)各级领导,历任雷锋班班长,全国十几个省市兄弟学校和周边社区群众,以及美国、新加坡学校来华访问团、日本友人等参观者几万人。”该校“雷锋纪念馆讲解团”一名小讲解员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他们学校有百余名讲解员全由学生们组成,小团员们在积极承担志愿讲解任务中,受到潜移默化教育,小小雷锋讲解员也成为校园里一抹亮丽的风景线。
学雷锋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该校把雷锋精神融入学科教学、公益活动、爱国教育、爱心行动等生动教学实践,引导师生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付之于行。
该校架构了学科知识+公益思想+实践体验+活动反馈的融合课程,编写高、中、低三册《雷锋精神 代代相传》校本教材,将各学科知识点与雷锋精神相结合,确保学科课程体系化、雷锋精神教育科学化。每年3月,学校开辟“家长公益讲堂”,课堂内容包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教育以及航天、元宇宙、摄影、绘画等。通过“蓝蚂蚁”二手物品置换、“班级环保回收角”的实施、“旧物改造”科技活动等,开展公益实践。与此同时,爱心行动也在一届又一届的少先队员手中传递,从班级的“送爱小队”“互帮互助小组”让同学间感受集体的温暖,不让每一个同学掉队,到校园“爱心义卖日”“红领巾爱心银行”帮助生活中有困难的人,再到坚持15年为鼓楼大街交通岗送水的“送水小队”,该校处处践行着雷锋精神。
疫情期间,该校将雷锋特色教育注入新内涵、赋予新形式,开展“红领巾共抗疫,致敬逆行先锋”云入队活动,通过队前教育“云”课堂、仪式现场“云”共享、成长力量“云”传递、走进高部“云”接力,向党送上雷小学子的祝福;学校“雷锋中队”与雷锋班开展云上交流,分享助人为乐的故事;录制云上参观雷锋纪念馆视频,制作二维码,供北京西城区中小学和有需求的单位使用。
近50年来,北京雷锋小学尽管校长、师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学雷锋、做传人的信念始终没变,在学雷锋路上也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获评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第二届首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市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单位,首批西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少先队大队被团中央授予“雷锋大队”,荣获北京市“星星火炬奖”,2021年西城区红领巾奖章集体三星章;2017年学校加入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育集团,成为北京市三帆中学、13中分校的对口直升校,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学校师生在各项工作、比赛中荣获各类奖项。
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将不忘初心,树牢‘教师像雷锋那样爱岗敬业,学生像雷锋那样做人成才的办学理念,把雷锋精神的红色基因在一代代师生身上传承好、弘扬好,培养更多堪当时代重任的雷锋传人。”校长魏航英表示。
(责任编辑:陈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