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雷锋精神融入社区治理的“体街模式”

2022-10-25张万武

雷锋 2022年9期
关键词:体育馆学雷锋雷锋

张万武

8月22日上午,“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精神谱系,提升社區治理——《雷锋》杂志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社区治理经验特刊”首发式在北京举行。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门和院校的领导、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参加了首发式。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将雷锋精神融入社区治理的经验做法,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北京市体育馆路街区有着学雷锋的深厚土壤。这个街道将学雷锋活动融入到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的本职岗位中,融入疫情防控、“接诉即办”的实际工作中,深化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群众的“烦心事”变成了“暖心事”。在雷锋精神引领下,街道涌现出一大批发扬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干部和辖区居民,逐步形成了精神指引、大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局面。雷锋杂志社联合体育馆路街道办事处,独家推出该街道“社区治理经验特刊”,大力推广社区治理的“体街模式”,为雷锋精神引领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借鉴。现把与会嘉宾、领导和各界代表的发言摘登如下:

用雷锋精神谱写良法善治新篇章

秦磊(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工委书记):

我们街道坚持将弘扬雷锋精神贯穿于街道社区治理始终,组织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带头学雷锋、做雷锋,切实把居民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社区治理成果,激发社会建设活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通过雷锋精神的学习、精神谱系的传承,体育馆路街道发生了可喜变化。

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好人好事不断,雷锋精神在体育馆路地区蔚然成风,社会矛盾逐渐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了。发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转一行的“螺丝钉精神”,街道干部“用心用情用力”“见人见事见面”,把为人民服务的平凡小事做得更好了,工作作风更加扎实了。街道社区坚持开门办公,结合未诉先办主动治理,解决系统性问题。做实党群服务中心平台,党员干部带头,发挥雷锋企业和雷锋志愿者作用,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我们的凝聚力更强了。

我们将以这次特刊发布为契机,不断探索雷锋精神与社区治理工作模式,广泛汇聚起地区干部群众上下齐心、甘于奉献的磅礴之力,不断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水平。

吴潜涛(清华大学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咨询委员会主任):

雷锋精神是雷锋的思想、作风、品德的有机统一,它的核心内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最早对雷锋精神内涵的概括。

在纪念开展学雷锋50周年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对雷锋精神内涵进行了准确、系统、科学的概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雷锋活动作出20多次重要指示,高度肯定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弘扬提供了根本遵循。

体育馆路街道把雷锋精神融入社区治理,成为治国理政的一个缩影,为弘扬雷锋精神作出了独到的贡献,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

社区治理启迪全球治理

范德尚(北京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任何一个区域的治理,无论是社区、城市、国家,还是全球治理,有两种权力在起作用:一种是硬权力,政府有效治理要有力量;一种是软权力,通过理念、精神、价值观方面积极向上的东西吸引别人,比如雷锋精神。

体育馆路街道将雷锋精神融入社区治理的实践证明:雷锋精神在社区治理中之所以有效,是通过精神的弘扬,通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价值观的感召,去让身边的所有的人互相关爱和帮助,从而推动社区的有效治理。

雷锋精神是我们国家民族在不同的文化层面给全球作的一个贡献,雷锋精神值得我们深刻研究,弘扬雷锋精神值得我们长期去努力。

烟火气也是雷锋精神的体现

李振家(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综合处处长):

体育馆路街道通过学雷锋促进社区治理效能的提升,给我的感受是: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起到了领航作用,真正让党旗在社区高高飘扬;通过学雷锋,把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到社区治理全过程;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与社区治理相结合,让学习雷锋真正可操作、能落地、有实效;通过学习雷锋精神真正实现共建共享,把地区单位、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卜金宝(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雷锋杂志社雷锋精神宣讲团团长):

在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雷锋、雷锋故事、雷锋精神成为这里的高频词。我荣幸地担任了总结推广社区治理“体街模式”的特刊主编,在实地采访中深切感受了这里不一般的社区文明。

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党工委大力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积极培育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助推志愿服务融入百姓生活,在整个街道形成了浓厚的学雷锋氛围,社区治理有条不紊,成效显著,感人的事每天都在发生。

我想,如果全国每一个街道,每个县市都能像体育馆路街道这样,让新时代学雷锋落地生根,那我们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社会治理等方面遇到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们社会的文明一定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冯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视察的时候曾经说过,要把雷锋精神“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

体育馆路街道与十多年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体现了一种有生活气息的、有烟火气的现代化面貌。这种改造,是雷锋精神很好的体现。

武清林(北京市朝阳门外街道原工委书记):

我在耳闻目睹中深知体育馆路街道工委、社区党委严密组织,强化领导,广泛动员,有序推进,使深化学雷锋活动得到坚强的组织支撑和力量保障。

过去学雷锋有过去的价值,现在学雷锋有现在的收获,将来学雷锋有将来的意义。体育馆路街道学雷锋实践活动使机关工作作风有了新的转变,社区居民和社会单位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有效的展示,为群众办实事不尚空谈,这个行动和活动必将对其他社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使城市基层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健康持久地开展下去。

用好资源为学雷锋搭建更多平台

路德会(深圳市邓州商会执行会长 )、李刚(北京市邓州商会副会长):

作为商会成员,我们将以本次特刊首发式暨雷锋精神研讨会为契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利用商会资源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城乡基层和全社会蔚然成风。

周金富(民间红色文化收藏家、世界科学技术杂志原总编辑):

在长达45年的岁月里,我收藏了与雷锋有关的文献1万余件。在体育馆路街道举办雷锋资料巡展的两个月中,我又收藏了2萬余页面雷锋资料,目的是让更多的人,通过我收藏的雷锋资料去了解雷锋、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

刘军胜(新京报社社长):

体育馆路街道在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区治理方面,有条理、有章法,系统性、综合性非常强,由点及面不断地串拾起方方面面的各项工作。社区是最基础的社会单元,必须把社区服务做得更加精细、更加系统,才能收获社区居民的真情回馈和基层群众的拥护理解,才能让我们党的声音在基层传递,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党中央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离不开社区治理。应该学会做群众工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知民情、解民忧、安民心、聚民意,在学习雷锋精神的过程中实现凝聚人心。

基层党员干部要想真正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就需要真刀真枪历练自己的本领,真正实现由原先“干部在干、群众在看”变成“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新局面。

陶克(本刊总编辑):

在缅怀雷锋同志牺牲60周年的火红8月,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举办这个首发式特有意义。社区是治国理政的基础单位,我们常说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社区就是一个个小国,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不是国王不是老爷,而是公仆,是人民的儿子,人民的勤务员。家是通往国的最后一公里,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是最后一公里的养路工,要把最后一公里建设成老百姓满意的幸福大道。体育馆路街道高举雷锋旗,服务千万家,3条热线昼夜通,班子成员亲百姓,像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那样,办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老舍笔下的龙须沟,当年就在该街道办事处前面的马路上流过,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北京市政府为老百姓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治龙须沟。这样一个经历了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为人民办实事的善地,又谱写了良法善治的新篇,群众的烦心事办成了暖心事,党的初心呈现在千家万户。

雷锋,一个平凡的青年,一个22岁的中国士兵,从一个名字变成共产党的一面精神旗帜,变成中国老百姓的一面好人旗帜,变成在全世界极有影响的志愿服务机制,仅仅用了60年时间,形成了这样一种大范围的文化认可。如果我们再坚持60年、600年、6000年,雷锋精神的弘扬一定是人类文明道德的高峰。我相信,有中国共产党在,有人民谱写,就一定会实现。

今天的雷锋已经成为象征文明与美好的世界名片。在今年召开的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上,华南师范大学一批外国留学生志愿标兵,称自己是“洋雷锋”,这些外国学生以“洋雷锋”为荣,5000人次进基层社区,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产生了国际影响,这就是雷锋文化的奇迹。人类文明的中国雷锋现象将持续引领21世纪文明,这是对人类的伟大贡献。我们应该以此为自豪,坚定学雷锋的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仇学平)

猜你喜欢

体育馆学雷锋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既有体育馆场地扩声系统提升改造
迷宫弯弯绕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体育馆的考验
写给雷锋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