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平乡村侨居建筑地域特征

2022-10-25李月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开平碉楼山花

文/李月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傅娟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通讯作者)

引言

开平市隶属于江门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面,毗邻港澳,北距广州市110公里,东北连新会,正北靠鹤山,东南近台山,西南接恩平,西北邻新兴。全市总面积1659 平方公里。开平市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骑楼及其中西文化交融的公共建筑保存得相当完整,是开平华侨与村民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融合的结晶,数量繁多、建筑精美、风格多样。开平侨居建筑文化景观融合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以及浓郁的欧美等外来文化气息,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本文主要考察开平乡村地区建于近代时期的侨乡民居建筑,着重对开平近代乡村侨居空间分布特征、平面形制与立面形态演变及立面细部构件进行研究,探讨开平乡村侨居建筑地域特征。

1 开平乡村侨居空间分布特征

开平乡村侨居有整齐排列的“梳式”布局、棋盘式及自由散点式三种分布形式,绝大部分开平村落采用低层高密度的“梳式”布局[1],村落选址通常倚山面水近田、讲究风水景观,与自然环境密切结合。通常村前设有池塘,池塘两边设牌坊或门楼,池塘至民居区为晒场,村前通常排布较为低矮的传统民居式侨居,楼层稍高些的庐居相对靠后地散落在民居或密林当中,挺拔显眼的碉楼根据不同功能分布于村前、村中和村后。民居聚落设纵向巷道,出于风水原因,建筑前后一般不开窗,因此建筑前后间距狭窄紧凑,难以通行。典型“梳式”布局侨乡村落有黄氏家族建立的锦江里村(图1-1)和黄、关式两家族建立的马降龙村。

限于原村落人多地少的窘境或出于投资目的,部分华侨联合社会组织关系重新择地建设新村,形成新的华侨社群组织聚落。由于生活习惯、家庭结构、思想观念的转变,华侨新村规划更加注重居住的舒适性和交通便利性,通过学习西方城镇规划制度,由同姓家族或华侨组织集资兴建和统一规划,均匀划分宅基地、规定建筑占地面积、规定道路排布、规范建筑式样[2],形成棋盘式的新型村落布局,在其梳式布局的基础上,扩大建筑前后间距,满足建筑四面开窗、采光通风的需求;整齐划一的纵横交通便于通行,同时利于在建筑正前面设置建筑入口,形成“独门独户”。道路的视距空间可充分展出建筑外观形象,开平赓华村即为未建设完全的棋盘式侨乡村落(图1-2)。

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完整、统一、稳定形态格局的侨乡村落,当华侨家庭需要修缮故居或重建楼房时,需充分考虑原有的村落格局和风貌特征,以免招致邻里责难,因此尺度规模和形态变化较大的侨居通常选址在村落两侧和后部,新旧民居之间未必形成严谨的空间对应关系,呈现自由分布状态,形成自由散点式的侨居分布形式,典型案例有塘口镇自力村(图1-3)。

2 开平乡村侨居平面特征

2.1 平面形制特征

开平乡村地区的传统民居式洋房平面布局几乎全部都保留传统“三间两廊”样式,其建筑平面保持传统三间两廊的功能布局。

开平乡村庐居在平面和立面上均打破传统封闭内向的民居形制,向开敞、自由、外向的趋势发展,根据平面演变程度,可将庐居平面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与传统三间两廊平面形制基本相同:首层仍保留两侧开门;两廊空间仍作为厨房;中间为厅堂;后进两侧为房间;楼梯位于厅后部,二层及以上平面基本相同,天井被外廊、露台、平屋顶等取代,典型案例有马降龙村荫庐(图2-1a)。另一种是在三间两廊布局基础上优化功能设置,提高生活舒适度:建筑入口位于主立面正中;前部为开放性对外空间,入口面向厅堂,厨房、卫生间、仆人房等后勤用房位于建筑后端,较为私密。少数在建筑后部设置采光天井,二层及以上平面布局与首层相一致,喜欢设置外廊、露台等,典型代表有赓华村泮立楼(图2-1b)、泮文楼、晃庐、稳庐等。

开平乡村碉楼类型多样,根据使用功能可分为更楼及闸楼、众楼和居楼。更楼及闸楼的主要作用是为村落放哨、看守和防御外敌;户型尺度最小,平面基本为方形,只有一个开间,设楼梯,没有功能划分,典型案例有方式更楼。众楼是村民合资建造的碉楼,主要用于集体防御;户型尺度中等,各层划分为多个房间,内廊布局,典型案例有天禄楼。居楼是集居住和防御于一体的居住型碉楼;户型尺度最大,在三间两廊的平面构架上划分客厅、厨房、卫生间、卧室等功能用房,其平面性质及开放程度与庐居相当[3],典型案例有铭石楼。

2.2 开平乡村侨居空间发展模式:发展竖向扩展空间模式

开平侨乡大多仍保持着“大家庭”的生活传统,由父辈与子辈多个小家庭共同居住,为适应逐渐增多的家庭人口,侨居修建在“三间两廊”的平面布局基础上,通过增加楼层,扩展竖向空间,扩大居住面积。每层可用于不同的独立小家庭居住,各层的功能空间兼备,平面格局基本保持一致,配备厅、房和独立厨卫,各小家庭生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私密性,演变成“庐居”和“碉楼”,一栋楼房即可容纳一个大家族。如开平锦江里村瑞石楼,共九层高,第一层是堂屋,黄壁秀大夫人居住;第二至六层为主要使用空间,每层都配备设施齐全的厅房、卧室、卫生间、厨房和家具,为黄壁秀一家子孙三代居住。稍有经济富裕的华侨,国内妻室较多者,也修改多层的庐居别墅供其小家庭使用,如开平赓华村谢氏家族集资开发建造的立园,共修建了六座庐居,分别为谢氏两代小家庭居住。谢维立及其夫人居住的泮立楼,共三层半,根据当地习俗“单数夫人住双数楼层,双数夫人住单数楼层”,二楼作为楼主大夫人“司徒顺娣”及三夫人余瑶琼的起居室,三楼作为二太太谭玉英和四太太关英华的起居室。

3 开平乡村侨居建筑立面特征

通过开平乡村地区侨乡村落的实地调研,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查阅开平相关史料、地方志、华侨史等相关资料,对开平近代乡村侨居立面形式进行整理。整体上开平近代乡村侨居建筑立面类型可分为传统民居式、碉楼式、庐居式三种立面形式。

3.1 开平传统民居式侨居立面特征

开平乡村传统民居式侨居,外观形制在“三间两廊”平面功能的基础上,发展出多种变体(图3-1):建筑空间向竖向扩展,对应“三间两廊”前廊后座的部位各增加楼层,有的单独在前廊或后座增加楼层,有的同时在前后座增加相同或不同楼层。屋顶采用坡屋顶、平屋顶或平坡结合式,原前座的露天天井变成房屋内部的“采光井”,建筑外观中西并举,立面形式自由多样,装饰风格呈现明显的西式特征。

3.2 开平乡村碉楼式立面特征

开平乡村侨居实现了从“三合院”向独立式住宅的演化[4],在“三间两廊”平面基础上,向上扩展空间形成“庐”和“碉楼”类型侨居建筑。开平碉楼立面讲究均衡对称,具有强烈的秩序感。碉楼大多层数较高,常见的有三到五层,个别较高的有六到九层之高。根据开平碉楼立面特征可分成平台式、柱廊式、亭塔式、复合式四种形式,每种立面形式均有不同的组成方式。

3.2.1 平台式

平台式碉楼(图3-2a)在外观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有供人活动的露天平台,整体造型相对简洁,可分为单边平台式和周边平台式。单边平台式是指在碉楼前有错层活动平台,后边有卧室或楼梯间。周边平台式是指屋顶无外凸建筑或在中间有功能房间,在地面上只能观测到建筑四周的平顶女儿墙。平台式碉楼一边四周较为封闭,窗户小,外墙上常设有许多枪弹口,建筑层数一般在三层以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砖混材料增强建筑稳固性,一些平台式碉楼在屋顶四周设“燕子窝”以防外敌侵袭。在外观装饰上延续地方传统民居或者采用西式样式,由墙身和屋顶构成,墙身上采用西式窗户和大门样式,有些饰以分层腰线,屋顶设山花女儿墙增加西式色彩。

3.2.2 柱廊式

柱廊式碉楼(图3-2b)建在上部一层或多层挑出开敞的步廊,其作用除了可以供防御巡视之用外,还可给楼内居民提供消暑纳凉、观景休闲的空间;根据外廊的面数可将其分为单面柱廊式、双面柱廊式、三面柱廊式、四周环廊式,柱廊式碉楼在碉楼类型中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柱廊式建筑整体由楼身、楼肩、楼顶三部分组成,楼顶包含女儿墙、山花、顶檐以及匾额、燕子窝等几个部分;楼肩即为柱廊层,包括简单柱廊或拱券柱廊、花台(实板栏杆)、挑台檐等;楼身主要由窗户、大门、分层腰线以及承托挑台的托脚构成。建筑层数一般为三层及以上,保留其防御能力的同时又能增强居住的舒适性,还能使外观更显华丽、富于变化。挑出的外廊由牛腿结构支撑,一些碉楼在柱廊的两侧设置角堡,更增添了建筑复杂性。在建筑装饰上通常着重粉饰柱廊层,其下楼层则更为简单朴素,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混结构居多。

3.2.3 亭塔式

亭塔式碉楼(图3-2c)即在碉楼上部设有亭塔,有西式穹顶或中式攒尖顶等造型,下部为简洁墙面或平台式碉楼立面,典型案例有自力村铭石楼和马降龙村天禄楼。

3.2.4 复合样式

复合样式碉楼(图3-2d)融合了平台式、柱廊式、亭塔式为一体,有单层混合和多层混合,如锦江里村瑞石楼,其由柱廊式和亭塔式组成,楼肩加楼顶形如城堡,采用四周环廊式,两层柱廊,顶层为穹顶,三层面积逐级递收;装饰细致、色彩艳丽、技艺精巧。

3.3 开平乡村庐居式立面特征

开平乡村庐居讲求舒适、坚固和美观兼具,形式更为丰富多样,设计手法娴熟。建筑层数一般为二到五层,平面功能改良传统三间两廊式民居,设置外廊阳台等使空间更加开放自由,同时注重采光通风,如窗户多且开窗面积大。外观造型丰富多样,通过设置露台、出挑阳台、窗户装饰、山花女儿墙、柱式的变化等手法丰富建筑层次感、立体感。庐居同时也有防御功能,如设角堡“燕子窝”、枪弹口等。庐居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大多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其立面构成在横向分为左中右三分构成(图3-3a),正中部分首层设置大门,二层及以上为窗户或设阳台,楼顶中间山花与大门、阳台相对应;左右部分主要为实墙面,虚实结合,立体感强;在竖向分为上中下三分构成(图3-3b),下为首层基座层,中为楼身层,上为楼顶;基座层以御敌为主,较为封闭,通常不做装饰,窗户样式简单,窗户数量少,开窗面积小,一般采用更为坚固的建造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楼身层注重装饰,色彩华丽,窗户样式复杂多变,常设有出挑阳台。楼顶为山花女儿墙,少数设有展望亭。

4 开平乡村侨居立面细部构件

侨居立面构件分屋顶、山花与女儿墙、门窗、柱式与柱廊、“燕子窝”角堡等,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些构件的单独论述,从无穷多样的样式风格中抓住几条立面形态演变的主线。

4.1 屋顶

通过开平侨乡的实地调研统计,开平乡村侨居屋顶有传统坡屋顶、平屋顶、平坡结合屋顶、穹顶或攒尖顶、歇山顶五种样式(图4-1)。其中平屋顶样式数量最多,其次为传统坡屋顶与平坡结合式屋顶,穹顶、攒尖顶、重檐顶数量较少。

4.2“燕子窝”角堡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开平四个村的侨居建筑中大多设置有“燕子窝”角堡凸出于建筑墙壁,其墙上设置有射击口用于抵御外敌,圆形、方形、切角形几种“燕子窝”形状较为常见,除此之外,在开平其他乡村中还存在许多样式的“燕子窝”,有三角形、六边形、八边形、扇形、菱形等形状,设置于建筑四角或正面两角、背面两角及四面正中位置(图4-2)。

4.3 大门样式

根据开平乡村侨居实地调研的统计结果,开平乡村侨居大门样式可分为传统趟栊门式、门斗式、门楣式、门楣壁柱式、柱廊式、门斗柱廊式六种样式(图4-3)。传统式趟栊门(图4-3-a)是传统三间两廊民居常采用的大门样式,由三道门构成,第一道是屏风门,第二道是趟栊门,第三道是实木门,简单的则由趟栊门和实木门两道门组成;门斗式(图4-3-b)在大门四周向里凹进40 到60 厘米,门洞有方形拱形;门楣式(图4-3-c)为大门与墙体平齐,只有上部出挑门楣装饰;门楣壁柱式(图4-3-d)的大门与墙体平齐,两侧用壁柱装饰,上部有山花门楣;柱廊式(图4-3-e)大门在建筑首层退进1 ~2 米,形成柱廊空间,大门居中设置;门斗柱廊式(图4-3-f)在建筑入口位置内凹1 ~2 米,两侧用柱子支撑门梁,形成门斗前廊空间。

4.4 窗户样式

开平乡村侨居的窗户根据其组成的复杂程度大致可以分成简单样式窗户(直角方额窗)和复杂样式窗户(直角方额窗)两大类型。

简单样式(直角方额窗)窗户由上檐、贴脸、窗扇、下檐(窗盘)和下檐壁几个部分组成(图4-4),其立面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组成样式(图4-5),最简单的样式为在窗户的左边、上边、右边位置设置贴脸,窗扇下有简单的下檐装饰或在上贴脸顶部设上檐,最完整的简单样式即包含了所有元素的样式。通过统计,简单样式窗户上檐的样式有一字型、三角型、半圆型、几字型;通常在上檐与贴脸之间的墙面上以及下檐壁用灰塑装饰,图案各异。

复杂样式(直角方额窗)窗户在简单样式窗户的基础上,在其上檐上部增加了山花,上檐下部设檐壁,用框边线脚或浮雕图案装饰,檐口下设托石可使檐口出挑加大;下檐口下部同样设置托石(也称牛脚)承托下檐板(图4-4)。窗口左右贴脸出增加副贴脸,增加窗户层次和立体感,图4-6 为图4-4 复杂样式窗户断面AB 处贴脸和副贴脸结合示意图,图4-7 为复杂样式窗户立面配置图。

4.5 柱式及拱券

外廊在开平乡村侨居中十分常见,其主要由栏板、柱子和拱券组成。外廊的栏板基本是实墙形式,少有栏杆式,通常实墙栏板上设有射击孔,外侧用几何、花草或传统吉祥图案装饰。柱子采用圆柱居多,少数采用方柱,无统一尺寸比例,柱式有的模仿西方多里克、爱奥尼、柯林斯式,有的在这些柱式的基础上简化演变成变体式、方线型式和多边式的独特柱式(图4-8)。

外廊中的拱券样式多变,有罗马圆拱式、哥特尖拱式、伊斯兰火焰券、三角尖券和简单平拱等样式,其拱券的组合有三种常见形式(图4-9):一种是跨度、形式相同的连续拱券;一种是中间跨度大,两边跨度小且相同的对称型拱券,通常中间跨度采用平拱,两边采用圆拱居多;另一种是跨度和形式均可不同,不同拱券间隔交替的连续拱券[5]。

4.6 山花、女儿墙

山花和女儿墙是侨居楼顶部位的主要组成元素,是侨居立面的重点装饰部位。山花通常位于楼顶正中,结合楼名匾额进行设计;女儿墙是围绕楼顶四周的矮墙或者栏杆,起保护和装饰作用。根据开平乡村侨居的统计结果得知山花和女儿墙的组合方式主要为嵌合型和叠合式两种(图4-10)。嵌合式为山花作为独立个体将女儿墙打断置于女儿墙中间,女儿墙略矮于山花,以突出山花的主导地位;叠合式为山花、女儿墙分别作为完整的个体上下叠合,山花放置在女儿墙正中间位置。

4.6.1 山花样式

开平乡村侨居屋顶山花样式按造型特点可分为三角形式、弧形式、涡卷形式、波浪形式、组合式和其他类型六种类型(图4-11)。组合式山花又可分为矩形+涡卷、弧形+涡卷、三角形+涡卷、波浪形+涡卷多种组合方式。

4.6.2 女儿墙

根据材料类型及特征,可将开平侨居女儿墙分为铁栏式、宝瓶式、实墙式、花窗图案式及组合式六种类型(图4-12)。铁栏式使用铁作为女儿墙材料,有时会做一些花纹图案的铁栏,这种简单的样式出现的数量较少。宝瓶式女儿墙的运用较为广泛,宝瓶式栏杆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被大规模推广使用,由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批建筑师学习并引入,并大批量生产运用,这种栏杆也逐步盛行于许多乡村地区。实墙式女儿墙也十分常见,墙上通常会对称划分,用框线矩形装饰,矩形内绘制浮雕图案。花窗图案式女儿墙通常采用工厂预制的花窗图案栏杆,图案样式多,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组合式女儿墙通常包括实墙与宝瓶栏杆、实墙与花窗栏杆两种组合方式,实墙与栏杆虚实结合,获得丰富的造型效果。

4.7 建筑结构与材料

开平乡村侨居可根据不同的墙体材料分为石楼、土楼、砖楼、混凝土楼和混合楼[6]五种类型。石楼、土楼、砖楼多建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石楼、土楼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带,数量较少;砖楼分布较为广泛,开平传统“三间两廊”式侨居墙体多采用青砖作为主材,以石灰、水泥砂浆作为粘结剂,砖墙的抗震性、耐久性优于石楼、土楼。清末至民国时期,钢筋、水泥、混凝土技术传入国内,混凝土楼在开平地区兴起,由于其良好的承重能力、耐久性、抗震性,多运用于高耸的碉楼建筑,混凝土极强的可塑性,可实现建筑顶部的出挑及各种西式风格的结构造型。但混凝土材料需要从香港购进,价格昂贵,一般家庭无法承受,于是发展出混合楼,其墙体材料将混凝土和青砖混合使用,又在墙体内外砌青砖,内部浇灌混凝土,或建筑底层采用混凝土,墙上部砌青砖,或建筑下部墙身砌青砖,楼肩上部风格造型结构采用混凝土材料等多种做法,由此既经济又可达到美观造型需求。

结语

近代以来,海外华侨及侨汇深刻影响着开平社会的发展,侨乡民居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型空间格局产生;西洋建筑元素普遍运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在开平侨乡被广泛使用。首先在侨居空间布局层面,开平乡村侨居建设早期以个人独资建设发展成华侨群体在开平乡村地区开展具有宗族色彩的居住聚落投资建设活动,基于传统血缘宗族体系的村落结构瓦解,形成以“同姓”为依托的新型侨民聚落结构,侨居分布从传统广府“梳式”村落布局衍生出自由式、棋盘式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平面空间层面看,开平乡村侨乡大多仍保持着“大家庭”的生活传统,由父辈与子辈多个小家庭共同居住,为适应逐渐增多的家庭人口,侨居在“三间两廊”的平面布局基础上,通过增加楼层、扩展竖向空间,扩大居住面积。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平乡村地区“大家庭”结构逐渐瓦解,产生出经济独立的小规模核心家庭,成为主要的华侨家庭结构形式。核心家庭的居住空间界限随华侨家庭频繁地分家析产分化清晰,逐渐强化居住独立性和私密性,在“三间两廊”空间格局上不断突破,空间向竖向扩展,改变传统的功能格局,引入外廊等新型开放空间等;在空间开放性、居住舒适性和使用灵活性上不断强化,逐渐向现代民居格局演进。从侨居立面形态及细部构件层面看,开平乡村侨居在继承传统地方建筑文化的同时,自发主动地融合或全盘采纳外来的建筑样式,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文化的建筑元素吸收创新,重新组合,形成“中西合璧”的折衷主义侨居外观风格。整体而言,开平乡村侨居建筑艺术是在五邑侨乡特定的地理与历史环境下形成的,是本土文化与海外移民文化的综合产物,其独特的建筑特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交融信息,无论空间布局、平面形制,还是立面形态及细部处理均体现出中西文化的融合。

注释:

①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广府“梳式”布局特征:广府传统聚落典型的梳式布局纵向巷道宽度在1500~2000mm左右,为村内主要的交通道路,而建筑前后间距狭窄,仅为300~400mm,无法通行,有的村落民居甚至前后未留间隔。

猜你喜欢

开平碉楼山花
山花子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祖孙乐
圣洁的山花
GHOSTS OF GUANLAN
山花烂漫时——印象胡迈儿
赞马关石垭口碉楼
古镇开平
山花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