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规划原理知识植入的教改探究
——以“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为例

2022-10-25刘淑虎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建筑与文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遗存原理规划

文/刘淑虎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黄静馨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黄龙英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马冬梅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引言

用中国思维解决中国问题已成为城乡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自觉[1]。基于此价值观,从蕴含中国思想、原理和方法的传统规划中汲取当代意义,成为城乡规划理论发展的新动向。在此背景下,如何在专业培养中弥补中国传统规划的知识缺口,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人居哲学、设计思维和规划方法,成为城乡规划专业历史类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针对这一趋势,张晓荣等人(2012)通过在课程体系中导入人文精神,探索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方法[2];张秀芹等人(2014)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与规划史》中植入地方建设史的相关内容,探索历史教学的地域化方式[3];王凯等人(2016)以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为理念,尝试在《中国建筑史》中培养学生的中国传统创作观[4];此外,还有院校从虚拟现实技术引入[5]、多学科视角[6]、建构主义理论[7]等方向,对历史类课程教学进行了新探索。相关实践表明,中国传统规划思维的课程植入,已受到部分院校重视,并多以“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建筑)史”为教改对象,探索适应新发展趋势的教学新思路,但相关教改探索是以传统规划的局部内容植入为主旨,未形成系统化知识体系融入的方法。

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规划的特殊性分析,围绕“中国传统规划”知识,从教改理念、教改方法和教材供给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进行教学改革,为学生树立中国传统规划的设计思维提供路径。

1 中国传统规划的特殊性

吴良镛、王树声、武廷海等学者对中国传统规划的研究表明,中国传统规划自成体系,具有四大特征:首先,在营建理念方面,传统规划注重空间要素与人文精神的寓意关联,形成以人文为文化坐标、以山水为地理坐标的聚落营建方法,具有“人文-空间”一体化的显性特征[8];其次,在城市形制方面,围绕人的需求呈现规则型和不规则型多样并进的特征,几乎每座城市都蕴含着优秀的规划经验;再次,在知识体系方面,主要涉及城市选址与布局、区域人地相称、城乡社会组织、阴阳数术和营造则例等五类[9],并依附于“治官”“治民”“治地”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明显的治国属性;最后,在科学体系方面,依托“匠人+文人”的传承模式自成体系,但在古代未形成专门的科学论著,相关营建原理是学者们基于历史史志、文化典籍、遗址考察而发掘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才逐步成型[10]。

2“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的教改思路

中国传统规划蕴含了中国人居哲学和规划思维,是最具本土特色的规划理论[11],伴随中国传统规划当代意义的持续发掘,其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地位将被“唤醒”。因此,对中国传统规划的植入不应只局限于历史知识的传输,更应着眼当代应用。基于此认知,“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的内容要首先从“营建历史”向“营建原理”转变,注重对五类知识涉及的营建思维、方法和技术进行解读,并将其融入当代规划内容中,以便实现“古为今用”的教学意义。其次,针对传统规划“人文-空间”一体化特征,在典型城市讲授中应将传统哲学思想、精神追求和美学原则纳入教学内容,关注案例城市中人文理想与空间形式之间的互动关系,解析传统营建法则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最后,鉴于传统规划与社会治理的紧密联系,应将案例城市的特征解读与营建背景和营建历程相关联,利于认知传统城市营造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厘清传统营建逻辑和思维。

基于上述研判,“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的教改思路为三点:第一,认知体系上要关注传统人文精神,注重“人文-空间”一体化的认知方式;第二,教学内容要从“营建历史”向“营建原理”转变,并涵盖传统规划涉及的五类知识体系;第三,将历史城市的动态演化与静态特征相结合,关注城市营建特征与社会背景和国家治理之间的关联性。

3“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的教改内容

3.1 认知框架:思想主导,多维关联

“天人合一”“象天法地”“因地制宜”等传统哲学,成为古代协调人与人、人与地、城市与环境关系的主导思想,并在数千年的营造实践中与聚落形式高度融合,积累了大尺度的空间轴线、凝聚人心的人文场所以及美学原则下的空间形态等规划智慧。传统人居哲学作为中国传统规划的思想内核,反映了传统规划的设计思维,如何以思想为主线认知“典型城市”特征成为“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教学调整的重点与难点。然而,由于传统哲学与传统城市营建体系的形成处于同轨演化之中,其思想内涵及其在城乡营建中的指导角色具有阶段化特征,使得不同时期城市特征具有差异化。因此,在围绕思想主线下,应关注不同的历史阶段,并结合不同阶段下的社会背景、规划方法、营建特征和重要人物,形成“背景-思想-方法-特征-主体”五位一体的多维度认知框架(图1),尝试用系统化的框架认知“典型城市”,提升学生对传统规划理解的全面性。

3.2 内容构架:原理组织,纵横扩充

围绕“认知框架”和传统规划涉及的五类知识,以原理化的内容组织为目标对“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进行调整。首先,在内容结构中,应将传统规划涉及的五类知识与五位一体的认知框架相结合,形成“背景-思想-方法-特征-主体”五大内容体系;并依据历史演进,构建“中国古代城乡规划知识奠基时期(先秦)”→“中国古代城乡规划知识成型时期(秦汉至隋唐)”→“中国古代城乡规划知识转型时期(宋元明清)”三阶段内容体系。其次,在“典型城市”的遴选中,通过横纵两方面扩充不同形制、性质、职能的城市案例,改变以“都城”为主导的案例局限,便于学生理解传统城市空间演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最后,加入专题化内容,如市场、里坊、宫殿等重要功能的演化过程;城市体系与国家治理方式之间的演化过程;城市营建技术的演化过程等,形成与历史阶段对应的内容体系。内容构架本意是达成由“建设史”向“规划原理”转变的课程目标,以提供知识体系支撑。

3.3 方法调适:课堂解析,考察升华

中国传统营建智慧内涵丰富,依托众多历史遗存保存至今。授课方式除课堂讲授之外,应将现场考察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纳入教学方法中。限于历史遗存的完整性,现有遗存很难与“典型城市”特征对应,因此,应从“典型城市”中功能、选址、格局、轴线、景观等相关性出发,对历史遗存和山水格局进行片段化选择,使其与授课内容关联。此外,传统城市营建注重对空间意境的追求,而意境体验更需现实场所的支撑,便于真切理解空间意境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现场考察中历史遗存的叙述组织,可以直观感受传统规划中人工与自然融合、人文与物质关联、大尺度轴线组织等传统营建智慧,带来“沉浸式”教学体验,利于学生对传统营建思维的深度理解,进而树立传统规划的设计观。

4“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的教改支撑

在传统规划原理植入“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的过程中,涉及教材来源、基地选择和教学课时等诸多内容调整,若没有充分的现实支撑,教学调整很难变为现实。基于常态化的教学开展,提出以下三点保障对策。

4.1 教材来源

目前还没有与“传统规划原理”直接相关的教材,这成为制约中国传统规划原理融入专业培养体系的核心原因。近年来,关于中国传统规划原理的相关著作不断涌现,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专著,如《中国传统人居史》(吴良镛,2014)系统阐述中国古代人居发展的主要特征与演进规律,梳理了传统城市营建的逻辑、流程和理念,为教改提供了城市思想方面的理论支撑;《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全18 卷)》(王树声,2016)从古代史志中系统整理了中国历史城市的历史图文和营建特征,内容基本覆盖了全国县市,这为多元类型的典型城市选择提供了条件;《规画:中国空间规划与人居营建》(武廷海,2021)系统阐述了中国传统规划方法和技术,并形成“规画”六法,为教改提供了规划方法;此外,《城市规划》期刊自2017 年推出专门介绍传统城市规划方法的“传承与创新”专栏,系统阐述了中国传统规划的方法。另一类为学术论文,揭示传统营建的三种模式(宋诗萌,2021)[12],并对传统方位[13]、图式[14]、“山-城”关系[15]进行专项释义。此两类研究成果丰硕,若进行整合,可以形成支撑传统原理讲授的内容。

4.2 基地来源

现场考察是授课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历史遗存构成的基地考察更是提供“沉浸式”教学体验的主要途径。因此,结合各地的历史文化遗存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三种实践基地类型。第一类为院校邻近区域的历史文化遗存,我国自古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当代更通过“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名目等方式为历史保护提供制度保障,几乎每个县市都分布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对其进行甄别,形成与原理相关的历史叙述片段;第二类为各县市的“历史博物馆”和“城市规划馆”,这些室内展示场所普遍重视城市文化展示,设置有城市历史的模型、影视和文物等内容,与室外历史文化遗存片段相结合,可形成具有叙述组织的传统营城场景;第三类是虚拟现实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具备了通过CAD 与3DMAX 建模展现空间场景的能力,若对史志年鉴中典型城市进行建模复原,可实现与现实场景相同的认知体验。

4.3 课时来源

目前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授课普遍限定在16 ~20 课时之间,其中课堂授课占用了很大部分,现场认知的时间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三点对策。第一,历史类实践课程较多,可以通过整合《建筑测绘》《城市认知实习》和《建筑史实习》等实践课程,以课程群的方式形成传统规划思维的培养机制,将传统营建智慧的认知内容植入其中,有利于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同时,延展实践性课程的价值;第二,以课程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三类实践基地的调查,完成认知报告;第三,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遗存,普遍已成为开放性的旅游胜地,学生可通过组织假期旅游活动,自主考察历史片段,如此不仅能弥补教学课时的限制,还能够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从专业视角审视空间的意识。

结语

身处中华复兴的历史阶段,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已成为文化自觉;在城乡规划专业培养体系中融入中国优秀规划传统已经成为趋势。然而,在现有教学培养体系中植入传统规划原理,涉及教学理念、内容组织和教学方法的调适,同时需要从教材供给、课时保障和认知基地遴选等方面提供保障,以进行教学的系统化调整。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著作、历史类课程和历史遗存片段的整合,形成原理教学与历史考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传统规划思维和设计观,探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路径。

猜你喜欢

遗存原理规划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济南张马屯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基于电力系统备自投实现功能原理概述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
祖暅原理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