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型学视角下的商住型传统民居空间特征探析

2022-10-25程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建筑与文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单体民居界面

文/程光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讲 师 博 士

汪涵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讲 师 博 士

蔡亚鸣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讲 师 博 士(通讯作者)

引言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载体,兼顾了地域性传承和现代性表达的双重功能。居住建筑有别于公共建筑,其类型特征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人们生产生活的演变,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吸收、借鉴、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对传统民居的研究需要将传统民居形态特征与其所体现的文化属性、社会含义进行全面分析,思考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建筑的空间类型特征。建筑实体的类型化设计是对位于特定地域、特定时代下人们生活方式及文化习俗的反馈。正如美国建筑学家阿摩斯·拉普卜特在《宅形与文化》一书中所提出的观点:宅形生成的动因,即住宅形式生成和演变的驱动因素可分为体现物态方面的自然因素和体现文化方面的人文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是住宅形式生成的基本物质基础,具有显性特征,很容易被人感知和运用,如地理气候条件、物资材料、建造技术等;人文因素是住宅形式发生演变的驱动力,具有隐性特征,往往需要通过某种行为方式或物质条件,才能够感知其存在并逐步接受,如民族习俗、文化和生活习惯等。这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通过其差异性体现出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传统民居的形式特征和文化内涵[1]。

自丝绸之路诞生,经贸往来所带来的不仅是物质财富的丰富,同时实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融。而最初承托这种变化的载体可视为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转变、社会分工细化而在原有传统聚落模式下扩大、发展而来的商住型传统民居。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与多角度地解析传统民居的类型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所体现出的文化现象,文章以中国和东南亚不同地域的商住型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采用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从城市聚落、街道界面和建筑单体构成三个层面寻找商住型传统民居的“原型”特征,分析其各自的基本构成方式和应用特点,并通过对比分析中国泉州、广州及马来西亚马六甲的商住型传统民居的构成特征,阐述其各自“原型”的组合方式及文化交融的表达特征。

1 商住型传统民居“原型”分析

1.1 城市聚落空间的“原型”特征

商住型传统民居的城市/聚落空间模式主要是由建筑单体和街道两部分构成,其形制成因往往由自然因素及人文因素决定。依据建筑单体与街道的相对位置关系大致可将城市聚落空间的“原型”分为以下几类:

带型街区:街道空间一字排开、单线排列或多线平行排列,其空间受到地形及周围原有环境的限制或规划要求使得建筑单体没有向两侧扩展,该类型具有较强的序列感,视线容易通达,方向感强,交通便利。街道可以为直线或曲线,建筑单体的营业面临街,依街就势,相互排列规整布置,为了消解带型布局可能带来的单调感,需要控制好建筑单体与街道的尺度关系及建筑单体界面的变化(图1)。

树型街区:在原有带型街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形成了以主干和支干并存的街区空间。主干是商业主街,支干为垂直于主街或与主街呈一定角度的商业小巷。主街道路空间畅通,交通比较拥堵,尤其是主街与小巷的交汇节点处压力较大。商业小巷相对狭窄,且变化多样(图2)。

围合型(网状)街区:指建筑单体依据网状街道所形成的围合组团,商业口面向街道,内部组织以布道(小巷)的方式出现,作为民居群体的出入口,使得商业和居住人群分流。这种街区空间形式整体感强,易于统一管理(图3)。

复合型街区:是指包含前三类街区空间模式中的二种或三种类型,体现其各自的空间特点,依据不同的地形环境条件和规划要求进行有机的安排,这也是构成商住型传统民居聚落类型丰富的原因。

1.2 街道界面的原型特征

依据建筑单体界面与街道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将其分为双侧街区空间和单侧街区空间:双侧街区空间是指街道两侧都为建筑单体的商业界面;单侧街区空间是指只在街道一侧设有建筑单体的商业界面,而另一面为自然环境,如河流等。建筑单体的商业界面作为街道商业空间与建筑内部居住空间的连接元素,在商住型传统民居的空间营造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并且是不同文化特征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

1.3 建筑单体构成的“原型”特征

建筑单体平面的形式是由商业和生活生产两种主要功能决定的,其商业平面功能是在传统住宅平面形制的基础上,依据沿街特点而逐渐演变发展出来的。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早期传统商住型民居的商业运营模式多为单一经营,以每家每户为一个基本单位,其平面功能一般由厅(商业铺面)、房、厨房、杂货房、天井、廊道(过厅)等基本内容组成。依据商业街的功能需求,形成了面宽窄、进深长的平面单元,常见的建筑单元多为一开间的“竹筒屋”形制和多开间的“明字屋”形制。小型的商住型民居没有或只有一个天井;大中型的商住型民居则有几个或十几个天井,并通过天井、廊道进行组合,形成富有变化的平面空间,建筑单体层数多为一层的“前店后宅”模式和二层或二层以上的“下店上宅”模式[2]。

2 典型案例分析

以下从城市聚落空间布局、街区界面特征和建筑单体空间结构三个层面对泉州手巾寮、马来西亚马六甲传统店屋(Shop House)和广州骑楼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阐述其基于商住型民居“原型”特征的构成方式和类型特征,以及其所体现的自然因素的影响和人文因素的意义。

2.1 城市/聚落空间布局分析

以泉州手巾寮为例,手巾寮的聚落空间布局方式继承了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的组织方式,其形制是房屋在两道分户墙的围合下, 以天井为中心,沿水平方向从前面的街道向后面的边界(如小巷、河道等)不断重复发展,其中两房屋中间夹一天井的布局,形成“实体-虚体-实体”的空间模式[3]。城市聚落空间由外部的主街和内部的巷道构成公共交通体系,建筑单体分居在街道两侧,采用纵向拼接来占满整个建筑基地。手巾寮建筑单体彼此之间联接紧密,并不需要对朝向有严格的要求,密集成片的布局使得手巾寮的大部分墙面(侧墙)都可以避免太阳的直射,而天井和街道空间能够为建筑单体提供必要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因此,这种低层高密度的布局方式在我国南部地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与大多数东南亚店屋一样,马来西亚马六甲传统店屋受到了早期欧洲民居的影响,与中国手巾寮相比,其建筑形态强调竖向发展,多为二、三层建筑,其建筑单体的进深较短。其聚落空间布局方式与手巾寮相似,通过主街和次街将基地划分,建筑单体分列两侧[4]。广州骑楼街区空间分布特征比较明显,主要为东西向展开的带状形态,主要体现在“东西有别”“集聚明显”“东西走向居多”“北多南少”“饰面特征递变”五个方面。骑楼主要分布在荔湾、越秀、东山、海珠四个老城区,以越秀最多。体现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集聚明显等特点。

2.2 街区界面特征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域商住型传统民居的街区界面类型随着时间推移衍生出不同特点。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图4—图6):

建筑单体层数的变化:手巾寮主要强调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组合的横向发展趋势,多为一层建筑。而广州骑楼和马来西亚店屋因受欧式建筑影响,则更多地强调竖向发展,出现了二、三层,乃至四层的楼式建筑形态。

建筑界面的变化:手巾寮在屋顶、墙身、底面、山墙等界面要素的形式、材料、图案装饰、工艺等方面的处理上,仍保留了中国当地的传统特色。而中国广州的骑楼和东南亚地区的部分店屋吸收了欧洲的建筑风格,临街立面采用欧式造型,其重点在女儿墙、檐口、窗洞、阳台、柱廊的装饰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慢慢将其融入到居住文化之中产生了既丰富又统一的店屋模式和街区文化。

街区界面的方向性和片段性变化:街区界面的空间设计既考虑建筑单体的单体特征,又要兼顾街区的整体性要求。手巾寮通过并列屋顶和挑檐彼此相连,顺着街道发展,使得街区界面的变化具有延展性和方向性。当不同建筑单元的楼层和墙身装饰发生变化时,便使得原有街区界面的连续性和方向性减弱,增强了街区界面的片段性变化。综合这两方面的特点,采用首层商业界面柱廊,强调街区立面的连续性和方向性,而二层及二层以上采用不同的界面装饰,以用来体现界面的片段性,丰富街区立面变化。

2.3 建筑单体空间结构

手巾寮的建筑单体各房屋均以天井相隔,一侧为前后贯穿的廊道。第一进设有门厅(或商业空间),侧面为走廊,前后均设大挑檐,临街的一面形成可供通行的檐下通道,向天井一面形成敞廊;第二进进深较大,中部以板壁相隔:前部面向天井的是祖厅,后为厅后房;第三进以后均为前后串联的两间卧室,最后是一服务的小院,一般设有水井、厨房等。其形制遵循了中国传统的礼教制度,属于合院式民居体系中的一种。手巾寮的各个房间通过一条前后贯穿的廊道相联系。早期廊道多为直线型,从入口可以看到后院,作为商住型民居形式,笔直的廊道可以方便货物运输,但居住的私密性会受到影响;晚期的手巾寮普遍采用折线型的廊道,第一进房屋的廊道在通过门厅后,在第二进时移至相对的一侧,这种做法阻断了前门厅(或商业空间)与后部生活用房的视线穿透,既提高了居住空间的私密性,又增加了空间的转折和变化。受相似的地理和气候自然环境影响,类似手巾寮这种平面布局的商住型民居,也常见于中国南部各省地区及部分东南亚国家(图7)。

马来西亚马六甲传统店屋的平面形式早期受到中国移民文化的影响,体现了部分中国传统民居的空间特征,与手巾寮前店后宅的院落式空间组合方式极为相似。后来由于西方殖民的规划布局作用,整个城市形态到单体建筑风格均受到较大影响,当地店屋的立面特征及平面布局也随之改变,体现出欧式民居的典型特征。欧式民居的平面形式是底层为客厅、厨房,而卧室一般设在二楼,在建筑的入口门厅或拐角处设有楼梯,与中国传统民居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天井,而是多设有天窗以满足采光通风的需要,强调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性,其商业空间是将底层的客厅空间打开而获得的[5](图8)。

结语

通过对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商住型传统民居“原型”特征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商住型传统民居的类型是在中国传统院落空间民居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其分布多采用水平方式发展,建筑单体之间通过院落、廊道彼此相连,层数多为一层,局部会出现二层。建筑立面形式、材料应用统一,在整个街区立面处理上,通过屋顶、挑檐的形式相连成片,强调整体统一的延展性。东南亚的商住型民居形式受到了欧洲文化的影响,其建筑单体更强调其独立性和垂直方向发展的趋势,出现了二层及多层建筑,整个街区立面处理上,通过建筑单体的高低起伏、立面样式的丰富多彩,强调其片段性特征。

同时,海洋贸易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聚落型民居逐渐难以适应新的变化,中国传统商住型民居借鉴了东南亚的建筑特点,发展出骑楼这种适应性较强的商住型民居类型。而东南亚当地的商住型传统民居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文化特征,吸收和融合了许多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发展了许多体现院落式空间布局的商住型民居类型。

总之,商住型传统民居的变化体现了文化交融过程中的“本真性”和“交融性”特点,“本真性”是指尊重和坚持本地域特有文化特征的能力;“交融性”是指接受和适应外来文化特征的能力。在地域性和全球化发展研究的当下,海洋贸易所引领的文化交流现象对现代建筑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也为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

猜你喜欢

单体民居界面
不同截面类型钢管RPC界面粘结性能对比研究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锂离子电容器自放电检测方法研究
液压单体支柱井下现场修复技术应用
微重力下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内气液界面仿真分析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美国 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