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遗轴的延伸
——澳门筷子基片区城市更新研究

2022-10-25翟植俊杰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澳门空间建筑

文/翟植俊杰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沈岚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讲 师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博士研究生

兰思仁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教 授

姚敏峰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通讯作者)

引言

随着澳门特别行政区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珠海隔河相望的筷子基片区也将在澳门轻轨建设计划的带动下迎来城市更新的机遇。受澳门特别行政区土地公务运输局城市规划厅委托,研究团队对轻轨所经过的内港片区(筷子基站-妈阁站)的城市更新活化开展专项研究。根据规划,澳门轻轨二期将从关闸出发,以高架形式途经筷子基片区的林茂海边大马路,并在经过筷子基站后转换为海底隧道方式,沿内港码头一直通往已经建成的轻轨一期妈阁站。

筷子基站作为本专项研究范围的起点,其所影响的范围包括澳门本岛西侧内港北段,与珠海隔河相望,并跨越两个堂区①,片区包含超高密度聚居的筷子基湾沿岸以及林茂塘地区部分地带,与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白鸽巢公园毗邻(图1)。筷子基站片区的城市活化更新,对于澳门半岛北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

1 基地分析

筷子基片区系20 世纪20 年代葡澳政府在一江心沙洲的基础上填海造陆而成。同期,受中国内乱和抗战爆发影响,大量华人迁移来澳,该片区成为澳门历史上第一处“社会房屋区”[1]。由于长期缺乏整体规划,直至80 年代末到90年代初,沙梨头北巷以南至沙梨头海边街开始填海建设筷子基街区,原有的船坞才转型为当代居住街区[2]。

1.1 浓厚的文化积淀

1.1.1 世遗文化环境

基地毗邻澳门历史城区的重要节点——白鸽巢公园。澳门经由几百年东西方文化碰撞,沉淀了独特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澳门历史城区”(The Historic Centre of Macao)是昔日以葡萄牙人为主的外国人居住的旧城区的核心部分。其以主要街道和众多“前地”②把澳门的重要历史建筑物连成一条由南到北的带状区域,被称为澳门“世遗轴”。世遗轴始于妈阁庙,终于白鸽巢公园,是“内容丰富的历史教科书、生动的东西方艺术史、展现多元文化的生动范例”[3]。澳门轻轨线的建设,使其与世遗轴的延伸线刚好交汇于筷子基片区(图1)。

1.1.2 海洋文化景观

基地具有良好的滨水景观。葡萄牙人于16世纪起被允许留居在澳门,并在澳门逐渐形成“商人共和国”的治理模式,进行全球化的海洋贸易[4]。同时,澳门内港在历史上曾聚集大量水上居民③,“港澳地区的疍民因经营海上贸易而致富者,数以十万者”[5],在当时形成了“水上街市”,并形成了当前重要的海鲜菜市场,促进了内港发展成港口商业区。这些历史赋予了澳门的海洋景观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1.1.3 社团文化发展

澳门的社团文化源于20 世纪60 年代,特别是“一二·三”事件④之后,为争取华人生存和发展权利成立了街坊会等华人社团[6]。澳门社团组织的发展,对丰富社区服务、汇聚社情民意、促进居民互信、达成共识规范等起到了促进作用[7],这些社团形成了澳门独具特色的社团文化,也是社区和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容忽视的活力源泉。

1.2 失落的城市空间

1.2.1 公共空间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

在交通服务方面,片区内道路多为单行道,只有沙梨头海边街是双向车道,呈现出时段性的交通拥堵,且区域内公共停车以及地面停车严重不足,街道较为狭窄且停满车辆。此外,不断地填海造成了澳门内港码头持续减少,余留的少量码头也多以服务货运为主,昔日繁忙的客运已经消失殆尽。

在商业服务方面,尽管邻近人流量巨大的关闸⑤,但是筷子基站的商业却呈现严重的颓废和衰败,商业业态过于单一,多为建材家具,已经无法满足周边居民日益多样的服务需求。

在休闲游憩方面,由于开发时间较早,公共开放空间和绿地严重不足,现存绿地以及片区相邻的白鸽巢公园由于缺少与城市的接口,并不能很好地服务周围居民。此外,良好的海滨景观未被利用,而被挡墙遮蔽,滨海开放空间严重不足(图2 右)。

1.2.2 风貌质量较差与空间格局割裂

筷子基片区经由不同历史时期的填海造陆而成。再沙梨头街以南为老城区,间杂着新建的少量建筑,沙梨头街以北为较新的填海区,建筑开发强度比较大,多为新开发的超高层住宅。建筑高度从沙梨头街北侧,到南侧依次降低,新老建筑质量相差悬殊,建筑密度极高,整体风貌特色不足。

1.3 机遇与挑战

澳门轻轨建设为该片区的更新活化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轨道交通可对城市更新具有触媒作用,包括激发周边城市要素的发展、强化城市特定区域的功能地位、修复原有环境内涵和创造全新的生活氛围和秩序[8]。此次筷子基车站及其片区更新改造可有效带动区域发展,恢复区域活力,创造场地新的价值。

但另一方面,轨道交通带来了更多的人流,为在本已高强度开发的环境中进行城市更新带来难度,对处理好车站与城市的衔接关系的问题提出挑战。同时,规划要求轻轨线路在此区域由高架转入地下,隧道口将位于滨海位置,须协调隧道口与其他要素,共同营造滨水空间。

此外,基地西侧内港沿岸旧的水上街市已经被政府列为拆改建筑,其地权属于特区政府,便于开发,是用来发展公共服务和文化类建筑的良好机会。

2 理论准备

2.1 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

文化是城市的深层本质,是城市发展、衰落和转型的深层原因[9]。基于对基地的分析和文脉的挖掘梳理,本次城市更新设计有意打造“世遗轴”延伸段概念,从城市文化视角探寻高质量城市更新设计策略。

“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因为文化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10]。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运用经济学术语,提出“文化资本”概念,认为公共场域在文化资本再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1];英国新马克思主义者将文化视为承载社会关系的符号系统[12];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指出,城市空间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并反作用于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13]。在这种不断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一些空间要素成为了具有“隐喻”和“象征”的符号,城市空间被赋予了文化内涵。本文借鉴相关理念,梳理城市设计何以通过文化表征、文化生产来赋予和体现空间的文化价值。

2.2 城市设计与文化表征

文化的“表征”,即是运用语言赋予事物以意义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14]。作为一种过程,文化表征的基础在于城市空间所蕴含的城市文化被城市空间的使用者所感知。凯文·林奇(Kevin Lynch)通过对人意识中物质环境的印象的组织和梳理把握城市的认知结构,这种认知过程是人在空间中的体验形成文本图像的过程[15]。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的“场所精神”理念将空间视为一种物质性记忆,人通过对空间的感知和经验,产生认同感或归属感[16]。

在当前,城市设计的文化表征手段体现为一种空间叙事。随着20 世纪中叶叙事学的空间转向及其影响的扩大,空间叙事理论应运而生,设计学科出现了叙事化倾向[17]。“叙事结构具有空间句法的特质,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空间的实践”[18]。陆邵明(2012)[19]认为空间叙事作为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建构的模式,关键在于叙事信息的关联整合,并提出其主要路径是主题诠释、结构编排、修辞处理与事件体验。肖竞、曹珂等(2013)[17]构建了名城空间叙事方法体系,包括时空关系的梳理、叙事框架的构建和文化主题的表达。总之,作为一种城市设计方法,空间叙事通过对空间物质要素的梳理、空间结构的编排等,构筑便于“阅读”的空间“文本”,进而实现文化的表征。

2.3 城市设计与文化生产

英国新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文化生产即是社会生产[12]。通过城市设计促进城市文化生产,就是通过城市形态的营造过程和结果促进社会关系良性发展,本文主要对后者——即城市形态的营造结果的影响作用进行阐述。

“二战”结束以来,功能理性主义城市规划设计在全球迅速推广,但由于其对丰富的社会现象不予理睬,使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现实相脱离[20],引发了20 世纪60 年代对当时城市规划设计的社会学批判,其中简·雅各布斯将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推崇的大尺度指责为对城市传统文化多样性的破坏[21],这促使城市设计转向对人文社会的关注和多元价值的并存。

进而,旨在维持、修复社会关系或追求对其低影响的规划设计理念不断被提出。文脉(即人、建筑、城市及其文化背景之间互相存在着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主义认为,“城市规划的任务就是要挖掘、整理、强化城市空间与这些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22]。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围绕着城市传统和文化的延续,提出在建成区或旧城区内的发展宜借鉴逐步替代和生长的方式来保持城市的文脉[23]。《新城市主义宪章》则从区域、城区、街道等宏、中、微观尺度全方位地提出了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倡导建设紧凑、混合、适合步行的城市形态,以促发城市活力,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关系的形成[24]。

在建筑学领域之外,治理理论的发展也同样值得关注。治理理论首先将社会视为一个复杂系统,强调民众自下而上的自组织在维持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25],而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则是治理体系中重要的根基所在。一个稳定而和谐的社区是社区文化生产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为社区治理和社区活动提供安全、便利而充满活力的空间环境,对培育社区乃至城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新城市主义者认为: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其邻里中心应被公共空间所界定,各项功能活动应达到均衡的混合[26]。

3 设计策略

3.1 文化表征策略

3.1.1 空间架构作为文化表征框架

澳门的城市发展体现出向海而生、依海而活的城市特色。作为“世遗轴延伸段”的城市更新设计,在文化内涵上,应以与世遗轴的联系,强调澳门的历史文化脉络;以滨海公共空间的营造,回应澳门海洋文化发展,并同时利用轨道交通带来的人流为城市注入活力。因此,顺应“世遗轴”由南至北的延伸方向,将白鸽巢公园与即将建设的轻轨站点间的连线作为“世遗轴延伸段”的轴线,和作为海洋文化象征符号的海岸抽象成线后,在空间层面形成了以轻轨站点为核心,海洋文化带与历史文化带呈“T”字形交叉的空间架构。

综合前文所述,落实在城市更新设计的具体内容上,本次设计的关键在于三个内容:一是注重与城市衔接的轻轨站站点综合体设计;二是体现海洋文化的滨水空间营造;三是联系世遗轴与车站的线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图3)。

3.1.2 步行系统作为文化感知游线

空间的表征需要意义的接收者才能得以实现,而步行是城市居民感受城市意象和文化脉络的主要途径。此次城市更新设计顺应“T”字形空间架构,完善场地的步行系统,着重打造了历史文化轴的空中步行系统设计,将白鸽巢公园、土地庙与轻轨站点及其他不同建筑和公共空间进行有效连接,形成便捷的通道。具体来说,设计首先对建筑质量进行调研,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需要保留的、一般的和质量较差的建筑(图4);其次,拆除部分质量较差的建筑,退还场地内的空间,将高密度的拥挤感降低,释放更多的空间;再次,根据预想的步行流线和经过澳门当地社区规划师已经调查获得的周边居民的需求,赋予流线周边的建筑以住宅、商业、办公和包括社区活动中心等的其他社区服务功能;最后完善流线,除了连接各个功能建筑的横向交通外,竖向交通是每个建筑物自身的重要元素,纵横向交通交错成的节点与各个广场、公园相连,实现世遗轴、建筑、公园及轻轨车站的串联,终以缝合割裂的空间格局(图5、图6)。

3.1.3 形态塑造用以充实城市意象

在空间形态塑造上,设计采取了两种不同策略:

(1)顺应周边环境。在历史文化轴的社区空间改造部分,由南至北,其周边建筑层高由低到高,设计回应了这种高度变化(图7)。此外,虽然设计针对现状的街道空间过于狭窄的情况而对部分空间加以拓宽,但整体上仍保持了街道原本的人本尺度,使割裂的城市肌理得到有机缝合。

(2)形成标志。轻轨站点与城市的一体化设计既是提升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也是在高强度开发环境中保证较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必然选择。高强度开发需求使建筑高度进一步上升,成为城市的新地标——灯塔酒店(图8)。酒店产业在澳门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其在澳门的发展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果,往往与博彩业相结合成为周边居民与游客的游憩场所。而灯塔是澳门海洋文化的重要标志,位于澳门东望洋山顶的东望洋灯塔尽管不在澳门历史城区范围内,但却是中国沿海地区最古老的现代灯塔,是澳门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图9)。因此,与望向外海的东望洋灯塔相呼应,在内港设置具有隐喻意义的灯塔酒店,成为新的地标,在文化层面获得了深层的含义——既是当代海洋文化的标志物,隐喻海洋作为澳门城市发展的永恒背景之一,是澳门发展历史中形成的中西方文化交融态势的赓续,同时也意味着澳门回归后与祖国血脉一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3.2 文化生产策略

在本次设计中,轻轨站点提供了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机遇,而功能混合的公共空间营造是此次设计实践在文化生产方面所运用的主要策略。本次设计以轻轨站点为原点,向滨海沿岸和世遗轴两个方向置入或连接包括商业休闲、社区活动、文化展示等公共服务功能,实现了轨道交通与其他服务的高度整合。

3.2.1 站点

轻轨站站点综合体设计旨在充分利用临海景观优势和邻近关闸的交通优势,将轻轨站设计成可持续城市文化的公共场所、城市活跃元素的集结点和澳门筷子基片区联动历史城区协同发展的重要催化剂。设计在轻轨相邻处布局超高层酒店及高级公寓作为区域地标,在建筑底层裙房和户外空间设置多功能城市广场。轨道站点与酒店通过高架天桥直接衔接,车站站厅上方设置观景餐厅作为酒店功能的延伸。受限于用地规模较小,占用沙梨头海边大马路的地下空间以及邻海滨一侧的闲置用地作为酒店综合体的立体停车场,同时亦可以实现轨道交通与停车场的换乘(图10);立体停车场屋顶及端部作为城市开放空间,在9 米以上标高可以实现更好的景观视野,也为片区获得了难得的活动空间(图11)。为了避免人流对地面道路交通的干扰,各种交通功能的联系都通过多层次立体交通设施进行转换。

3.2.2 滨水

滨水空间的营造则旨在通过增加和引入渔业贸易和滨水休闲活动,复兴水上街市,形成滨水活动带,体现海洋文化,提升区域的发展潜力。设计中将针对轻轨下穿入地口和建筑方式填海造地的模式进行设计,以打造出渔业兴旺与滨海休闲兴盛共存的旧港新生活。具体可分为三个步骤:

步骤一:地形重整。设计提出了沿海防洪与综合停车结合的“建筑填海”模式,以增加公共空间面积。将轻轨入地口造成的城市与海岸的阻隔与区域防洪问题和停车问题结合考虑。将活动平台和区域穿行车道抬高,在轻轨轨道外侧以“沉箱式”停车场的模式增加基地景观平台。将水上街市区域的平均地平抬高到5.5 米。塑造城市休闲空间,提供充足的城市停车位。

步骤二:重新修建拆除的“水上街市”,保留街市原址作为城市广场。将填海区域打造为渔业水产、文化娱乐并存的休闲新生活区。由南向北整合渔业流线:从渔业交易到冷处理、检验、加工;从生鲜食品的贩卖到食材深度处理,再到较为干净高档的餐厅过渡。设计形成集沿海防洪、综合停车、渔业贸易、休闲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新街市”,与轻轨站点紧密联系。“甲板”形的建筑群体使有限的填海陆地得到充分利用;发散的建筑形态使得城市视野不会被建筑群阻挡;放空的水上街市旧址为逼仄的城市道路断面创造了一个重要的空间节点(图12)。

步骤三:对场地内轻轨沿线公共空间进行进一步提升,在灯塔酒店作标志和海洋景观作背景的空间环境中,形成若干活动节点,连点成线,形成滨水活动带,供市民休闲娱乐,实现海洋文化表征与生产的结合(图13)。

结语

本文从澳门筷子基片区的历史文化出发,进行了打造“世遗轴延伸段”的设计实践。通过在上述站点综合体设计、滨水空间营造、社区空间改造中的具体运用,探索了城市设计的文化表征策略和文化生产策略并进行具体阐述。

本次设计研究首先通过对文化脉络的梳理构筑用以文化表征的空间架构,而步行系统的设置与这一空间架构的耦合促进了使用者对这一意向的读取。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为社区乃至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场所,促进了文化生产,并最终实现筷子基片区文化的彰显和活力的激发。

注释:

①堂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下属的行政区划,每一个堂区以其代表性的教堂作为堂区名称。

②前地:澳门的广场一般称“前地”,往往由若干建筑围合而成。

③早期的水上居民主要从事渔业生产,以到集市换取生活必需品为主,不被允许上岸生活。

④“一二·三”事件:1966年12月3日澳门发生的严重警民冲突,是一次反对澳葡当局对澳门本土居民采取较高压手段、差别待遇及其贪污风气的较大规模的爱国群众运动。

⑤关闸: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广东省两个陆路通道出入口中的其中之一。

猜你喜欢

澳门空间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澳门回归日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