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城市人居环境设计
——霍普杯优秀奖《风车之城》设计解析

2022-10-25王伟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通讯作者

建筑与文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人居空间环境

文/王伟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副教授 博 士(通讯作者)

陈珊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引言

“现代化城市的居民被迫将自己的社会生活局限于个人可控制的领域内,不再参与街道上的共同生活。”[1]自2003 年我国实行住房商品化以来,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空间同质化、地方意识匮乏、集体归属感缺失等。

固然,这些问题反映了部分社会现实,但并未揭露“城市病”背后的本质。为满足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设计是未来的趋势,也是必然条件。因此,如果未来的城市发展不先抓住解决好当前“城市病”的主要矛盾,而一味追求信息化、智慧化等未来城市构想,难免会显得些许空洞,因为城市的核心还是生活在其中的人。

解决问题首先要认清问题本质。一方面,“城市病”与我国的城市开发模式有关。自上而下的设计与管理模式是基于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视角,便于城市实现快速化、高效化地发展,难以避免地带来了对人群关怀不足、空间趋同等一系列问题[2]。另一方面,这些问题也与社会发展规律有关。从社会性角度出发看待城市空间,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规律,发掘社会发展中人群的具体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展开针对性的设计工作。

1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城市人居环境再认识

1.1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现状

“人居环境”的概念最早由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Doxiadis)提出,他将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人类居住区作为一个整体,认为人居环境是自然、人、社会、房屋、网络相互作用的结果[3]。道萨迪亚斯的定义强调了人类聚居区的整体属性,包含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个概念的启发下,吴良镛院士最先于国内展开对人居环境的研究,依据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他认为人居环境是人类居住的主要场所,是人类聚落及环境的集合体。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研究[4]。

我国城市现有盛行的人居环境模式是居住小区模式,其组织原型来自邻里单位模式,是建立在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上的产物。其外在空间形态表现为,若干栋集合住宅与围合式公共空间构成的大型封闭小区[5]。在空间开放层级上形成私密(住宅)-半私密(共有空间)-开放(公共空间)的层次,并未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反观新加坡的组屋模式,绝大多数新加坡人居住在组屋里,住宅以外便是公共空间,属于开放街区(图1)。我国的居住小区模式与社会产权相关,进而带来居住小区封闭性的问题。封闭小区内部也包含具有公共性质的邻里街道、小广场等公共空间,但其公共性又与城市公共空间不同(表1)。其具体表现为集合住宅之外到城市市政空间之间的、通过明确建筑边界区隔开的业主共有空间[6]。这类空间在业内被称为共有空间(common space),是伴随中国居住小区模式而产生的一种空间类型。城市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人群矛盾及资源匮乏等问题,使得共有空间被迫体现出一定的开放性,而这种开放性,将带来新的公共性。

表1 共有(common)与公共(public)区分图(表格来源:作者改绘)

1.2 空间的生产

在研究资本运行的规律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视角转向空间。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入手,分析了城市居住空间中的诸多问题。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1970 年提出了“空间生产”的概念,他指出,随着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扩大,城市空间成为一种生产资料,与资本一起参与进商品的生产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资本通过占有、生产和消费获得最大价值[7]。因此,城市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技术和自然建造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在城市空间中进行资本再生产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空间并非自然产生的,而是被有意识地生产出来的。

1.3 空间特色的缺失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飞快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楼拔地而起、各项城市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但与此同时,不同地区的空间差异也在迅速缩小。从空间生产的角度来说,这是资本利用空间进行复制再生产的结果,规模化、标准化是最具效率的生产方式。这种空间差异的缩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场所特征的缺失

在物质属性层面,空间的产品化和商品化使建筑风格对地域文化难以充分响应。虽然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风格和形式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这种多元化并非根植于当地的自然环境或者传统文化,更多是代表一种商业的流行符号,其背后是因为其商品的特殊性而产生的额外剩余价值,失去了场所特有的地域精神与文化内涵。普遍与特殊是一对辩证关系。城市特色体现的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平衡,一旦各个城市都一味地追求流行的“特殊性”,那么这种“特殊性”也就转变为一种普遍的存在,千城一面、地域精神缺失等问题也就随之产生。

(2)公众集体归属感的缺失

在社会属性层面,标准化、批量化的住宅小区模式,因其封闭围合的特点以及独立成套的空间形态,弱化了公众的集体归属感,使得记忆逐渐缺失。其原因之一在于:居住小区的封闭、围合的特点,使得原本属于公共性质的邻里街道、小广场等空间在资本的运作下,被集中截取成小区内部的,属于部分人群使用的共有空间,原有空间的公共性、交流便捷性、集体归属感逐渐缺失。其原因之二在于:现有套房式的住宅功能已然十分完备,增加了公众居家生活的独立性。过往由于功能空间缺乏而间接发生的邻里生活不再需要,家庭生活的私密性和自主性逐渐放大,进一步造成公众集体归属感的缺失。

2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系统机制

2.1“生产-居住-消费”一体的空间网络机制

城市设计师尼科斯·A·萨林格罗斯(Nikos·A·Salingaros)曾在亚历山大的城市网络理论基础上,提出“将城市空间视作不同节点、模块之间通过路径连接、交织形成的一个整体”[8]。

这里的整体指的是城市网络系统。由此可见,城市人居环境的建构离不开系统性的城市网络系统机制建构。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未来城市人居环境网络机制,注重“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设计理念。因此,如果单从空间形态的角度展开城市人居环境设计就没有实际价值。应注重产业、空间、功能与公众需求的有机结合,通过对公众的日常使用需求进行分解重构,从城市的经济、空间、政治三个维度进行有机结合,建立“生产-居住-消费”一体的空间网络机制(图2),并运用模数化、系统化等空间设计方法,让日常生活的基本功能从以往由功能主义及资本生产所分割的区块模式回归到集中模式,从而触发集体归属感与场所意识。

2.2 功能模块机制

萨林格罗斯曾将城市体系分解为不同尺度、不同功能的节点组成的功能模块,包括住宅区、办公楼、商场、餐厅、公园等城市日常生活构成要素[9]。这种方式为研究复杂的城市环境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得研究城市系统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得以更加深入。这里功能模块并非等同于建筑建造中的“模块化”,而是指在对城市复杂人居环境的研究过程中,进行功能模块化的归纳再分类。首先,按公众日常使用需求进行功能分类,可以将城市人居环境分解为道路、居住空间、办公空间、消费空间、公园等子系统[10]。其次,对这些子系统进一步进行分解,得到休息、服务、阅读、展示、交通等具体单元模块。利用这些标准化单元模块进行子系统的模块建构,再由子系统组合形成城市整体人居环境的建构,从微观、局部到宏观、整体,以实现更为人性化、联系更紧密、符合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城市系统。

2.3 共有空间的触媒作用

共用空间在物理环境上作为公共空间资源的一种,其本身兼具公共空间的物理特性,同时也具备营建街道、邻里,团结共同体,提升场所归属感,文脉延续的潜力。以共有空间为城市公共空间网络“触媒”体,通过打开、联结的方式将共有空间转化为联系城市各子系统的媒介。以此缝合以往由于产权原因而产生的碎片式城市共有空间,并使得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更加有机且紧密,进一步扩大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效面,同时增加人群的互动性,营造集体归属感。

3 未来高密度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化设计研究——《风车之城》设计应用

笔者参与的2020 年UIA 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天津杨柳青地区的未来媒体城设计是一次对于未来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的探讨。方案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对现有我国的人居环境进行了再认识,关注其城市特色缺失以及现有小区模式的封闭、围合所带来的场所归属感缺失等问题,并且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得出“居住-生产-消费”一体的与居住者日常使用需求联系更紧密的未来人居环境模式,从宏观的城市网络系统机制建构到微观的共有空间触媒作用,建立一套完整的未来城市人居环境设计机制。

3.1 项目背景

基地选在中国天津市杨柳青镇靠近西北角的一块空地(图3)。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其场地周边环境正好反映了中国各大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共同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场地北边为生产区域,遍布城市工业和办公产业;东边为居住区域,密集遍布着现代性的住宅小区;南边为生活及消费区,是杨柳青保留下来的传统历史街区;西边是生活、生产和消费区,90 年代的住宅区、工业用房、现代商业街互相交织着。周边环境充斥着来自生产、生活、消费三者之间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场地位于矛盾的中心,笔者试图借此探讨未来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的其他可能性。

3.2 城市结构系统

设计以风车型制构建城市基本平面网络机制,将传统的城市平面组织模式依据新型城市机制进行解构,置入更具凝聚力的核心空间,通过通道直接连接成整体,以此重复向外呈风车状扩散,构成城市平面结构(图4)。在竖向上通过扭转形成错位金字塔,并在此基础上集合支撑、交通、运输、能源、生态形成“生产-居住-消费”一体的以日常生活为核心的空间网络框架体系(图5)。

3.3 城市功能模块

结合人居环境的功能需求以及空间生产理论,将城市人居环境分为道路、居住空间、办公空间、消费空间、公园等子系统。

居住系统:利用墙或房屋围合成合院,形成和睦的家庭空间,具有内聚性。多户邻里之间形成外向性的共享庭院,满足在用地紧张条件下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兼顾当代人们的社交需求。每户都会拥有至少一个庭院,每几户就会拥有一个中级的公共活动平台,丰富的空间变化在塑造了场所感的同时也使得别家的屋顶成为庭院(图6)。

办公系统:办公空间相对更加注重使用功能,同时也保有了一定的个性化定制功能。但不论哪种组合方式,绿化景观都被受到重视,公共活动场所也得到保障(图7)。

道路系统:将各功能空间和城市道路系统统一考虑,以步行为主,采用“小街区、密路网”的空间范式。在街区边缘设置以行人为主的道路(图8),街区中心设置地铁站,并在地表中心设置中央绿地和景观水池,形成“街区开放、组团互联”的特征(图9)。道路沿街设置公共座椅、景观小品等公共设施和休憩交往空间。

消费系统:社会服务、商业、文化娱乐等消费空间布局在中心广场地面层,激活并服务周边地区。

结语

高速发展的城市化使得当代城市在物质空间形态上日渐趋同,也在不断地挤压着城市人口的生活空间。如何设计出更加适宜的、符合人们生理及精神需求的城市人居环境是当下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信息膨胀以及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借助跨学科的理论知识来看待上述问题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设计的《风车之城》,正是应对当下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空间及社会问题,借助空间生产的理论视角,探讨城市未来人居环境设计的解决方案——即如何进行城市设计以容纳更多的城市人口,同时满足人们在物质形态和文化意识形态上的需求。

猜你喜欢

人居空间环境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空间是什么?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创享空间
漫观环境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
世界人居日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