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小学建筑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以太原市新建路小学为例

2022-10-25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与文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楼专用双减

文/秦 晴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助 教

徐 强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引言

近期以来,“双减”成为了教育乃至社会领域的热点话题,国家提出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政策实施后,小学生在校时间大幅延长,校内教学活动类型和方式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教育模式的变革对我国数量庞大的既有小学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探寻新的教育环境下小学建筑使用者的各方面需求,并基于此对现有大量建造年代较早、设计理念较为落后的小学建筑进行提升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研究背景

1.1“双减”政策概述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的工作目标[1]。《意见》中明确要求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校内课后服务,并且要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保证课后服务时间[1]。这就意味着此前普遍存在的义务教育阶段“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局面将发生改变,学生学习与生活重心将由校外转回校内。为实现这一目标,《意见》中还提出学校的课后服务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并根据需求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同时要求在课后服务时间内开展各类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1.2“双减”政策下小学教育模式的转变

“双减”政策的实施,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使得教学的主阵地重新转移回校园[2]。这不仅意味着学生、学校及家长三方将面对新型教育模式下的一系列变化与挑战,也同时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校园建筑的既有使用方式与需求将发生转变。对于小学来说,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在校时间大幅延长。此前小学放学时间普遍为三点半到四点,而目前均延长至六点或更晚。延长的两小时左右被用于“双减”提出的校内课后服务,这占据了学生每天在校时长的25%~30%,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3]。课后服务在提出时强调要为学生提供涵盖多个领域、跨学科的服务项目和内容,采用班级制、讲座式、社团式、一对一式等多种形式,供学生自愿选择[3]。但目前部分小学由于场地及设施设备不足、教学资源短缺等原因,课后服务有名无实,很难开展,现有的小学建筑空间环境难以满足新政策下的使用需求。

1.3 基于使用者需求设计的必要性

我国对于建筑使用者需求、使用行为及使用后评价的相关研究与西方学界相比起步较晚。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左右,西方建筑界就开始了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建筑使用后评价研究与实践[4],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2009 年,吴硕贤院士提出“为建筑物的使用者着想,为他们设计良好、适用的建筑空间”[5],将国内此前仅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的建筑使用后评价研究推向至建筑领域的热点话题,并逐渐纳入到设计者的实践当中。在此之前,大量建造年代较早的建筑仅从设计者角度出发,根据对使用者需求的预判进行设计。小学建筑因其使用主体之一——7 ~12 岁的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以及话语权的缺失,与设计者之间存在着更加难以跨越的屏障。

我们可以将小学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分为生理层面的基本需求和心理层面的增长需求两个层级。早期小学建筑的设计者大多仅从生理需求角度出发,满足使用者对空间的基本功能和尺度要求,而很少关注其心理与行为。因此,在“双减”政策施行导致教育环境变革的背景下,在时代进步使得对人的需求的关注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的前提下,对现有大量小学建筑进行基于使用者需求的更新改造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2 太原市新建路小学使用现状调研

2.1 调研对象及调研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调研对象为太原市新建路小学,调研核心为小学建筑的使用者,包括学生及教师两部分群体。学生主要为7 ~12 岁儿童,是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人群。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一至二年级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而三至六年级儿童的思维已经进入具体运算阶段,更具有逻辑性[6],因此主要对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调研。此外,不同教师群体对于建筑空间的使用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尤其是“双减”政策下教学重心向文体、艺术等课后服务倾斜,对音、体、美等课程教师的特殊教学需求也应当重点关注。笔者对主要使用普通教室的主科教师,和主要使用专用教室或教学场所的音、体、美等教师进行了分别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观察法、问卷调研法和访谈法等方式。调研内容主要关注空间使用情况及使用满意度。根据不同的调研人群设定了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调研问卷。学生共发放问卷200 份,教师共发放问卷50 份。

2.2 基于使用者的建筑现状问题分析

2.2.1 整体布局

新建路小学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旱西关南二条10 号,创建于1955 年。学校占地面积17600 平方米,建筑面积12134 平方米。由于始建年代较早,受早期经济条件和周围环境因素所限,校园总体平面布局方式较为简单,建筑呈“U”形围绕操场进行布置。校内除一座六层的主教学楼外,另有两座使用频率极低的三层辅助用房(图1)。所有主要室内功能单元均布置在主教学楼内。部分学生认为校内三座建筑分布孤立,距离较远,彼此之间缺乏联系。两座三层建筑年代久远,较为老旧。主教学楼楼层过高,位于高层的学生需要经过大量楼梯到达教室。活动空间单一,仅有一个小型操场。景观设计简单,93%的学生希望学校有更多绿植及草坪。此外,多数教师认为学校教学、行政和办公分区布局相对不合理,各部分功能互相交织,导致了教学工作的不便。校园规模限制了功能的设置,一些必要的教学、活动及行政空间缺失或数量较少。

2.2.2 室内教学空间

教学空间由普通教室及专用教室两部分组成。普通教室布置在主教学楼一至五层,按照年级由低到高分布。教室呈传统的长方形布局,空间变化单一,较为固定(图2)。有近半数的教师认为学生数量多,教室拥挤。此外,大部分学生及教师均提到上课期间会受到隔壁教室的声音干扰,隔音效果不佳,且室内通风较差,教室在学生长时间使用后会有异味。

专用教室包括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等,大部分布置在主教学楼六层。位于低层的低年级学生因与专用教室距离过长,导致使用率极低,甚至有75%的三年级学生和67%的四年级学生认为没有专用教室。五年级与六年级的学生虽能明确专用教室的存在,但均认为距离本班教室过远。布局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利用率的低下。同时,专用教室在相应课程上课时间以外并不向学生开放,教学资源较为浪费。此外,多数授课教师认为专用教室空间狭小,较为拥挤,室内功能不完善,因此大部分课程仍在普通教室内进行。“双减”政策实行后,丰富的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使得对专用教室的需求大大增加,然而其数量的缺乏、设施的不完备、空间布局的不合理以及利用率的低下都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2.3 室内交通空间

小学建筑内的交通空间主要包括连接上下楼层的垂直交通和串联起教室等室内空间的水平交通,即廊道。新建路小学的主教学楼为六层,除建筑西侧有一部提供给教师乘坐的电梯外,学生的垂直交通方式均依靠楼梯。有27%左右的学生认为学校存在建筑楼层过高、楼梯过多的缺点,其中大部分是位于高层的高年级学生。61%的学生因下楼太麻烦而不愿意在课间到户外活动,而六年级学生中这一比例甚至达到75%。由此可见,垂直交通系统的单一和设施的不完善,是导致学生长时间停留在教学楼内的主要原因之一。

垂直交通造成的问题,与下课时间短等因素叠加,同时导致了廊空间在作为水平交通时,除了承担交通功能外,还附加了额外的交往功能。新建路小学主教学楼的内廊宽度为2.4 米,满足中小学设计规范当中的最低标准。在调研中发现,除教室外,走廊是学生最喜欢的课间活动场所,而这一倾向性在高年级学生当中更为明显。同时,几乎所有教师均观察到学生最常用的课间活动场所为走廊。此外,教学楼内虽在每层走廊西侧尽端处均设置了一个读书角,但由于其所处的位置,仅有最靠近的两个班级学生会在此处玩耍,总体利用率并不高(图3)。由于同时承担了交通与交往两种功能,廊道在课间或上下学时空间体验尤为局促,92%的教师认为这一时段的走廊非常拥挤。

2.2.4 室外活动空间

新建路小学的室外活动空间主要包括进入校门后的景观广场及一个200 米操场,操场跑道内设置了三个篮球场和两个极少使用的羽毛球场(图4)。操场作为校园当中最重要的活动及交通空间,承担了校园大型集会、师生活动、比赛、体育课程教学等功能。由于场地所限,大课间时的集体操只能将学生按照年级分成上、下午两次分别进行。半数左右的学生及教师认为这一时段的操场较为拥挤。同时,场地局促也导致了室外活动的单一性。大量学生提出了操场面积小、设施少或没有足球场等问题,48%的学生希望能够增加健身或活动设备。体育教师也同样认为学校未提供足够的体育场所及设施,并提出了设置室内运动场馆的需求。场地的使用方式也呈现单一化,有56%的学生表示希望在室外上科学或美术等课程,而现有设施并不能满足其教学需求。“双减”政策实施后,课后服务的丰富性、多样性需求与目前校内活动空间的单一性、无趣性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

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建筑改造设计策略

3.1 调整功能布局

对学校平面布局进行调整时,应当重新分析场地及建筑的功能布置合理性,根据不同使用群体的新需求进行规划。从学生角度出发,应着重审视其从入校到离校每个时间段的活动流线和活动方式,并需注意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甚至是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使用行为上的区别。由于用地资源紧张,对于校园内使用频率较低且无保留意义的老旧建筑可以进行拆除改造,同时要注意与保留建筑之间的联系。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短暂,如需进行距离过长的上课地点转换,应考虑到交通流线设计的快速性和便捷性,例如采用以连廊连接分散的建筑等组团整合方式。同时也要对教学、行政和办公分区进行清晰划分,要关注到不同教师在不同课程授课中的教学需求,更要关注到新增加的课后服务时段内的活动需求,合理规划,整体布局。校园景观的设计要注重多样性和层次感,在增加植物数量和品种的基础上,以尺度合理、具有一定功能性的景观小品设计来划分不同的区域,形成校园景观与功能布局相结合的场地设计。

3.2 营造开放灵活的室内教学空间

“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学空间相较于之前的使用频率更高、使用时间更长、使用方式更多样。因此,改造除了要关注基本的室内采光、通风、保温隔热等方面外,更要对空间进行功能调整。对普通教室来说,首先要改变传统、封闭的现有设计,寻求更多可变性,使授课模式下固定、单一的室内组合方式可以随时转换为课后活动时所需的灵活、可变的室内组合方式。采用可移动墙体等方式,扩大教室面积,打破班级与走廊等活动空间的界限,甚至在必要时打破班与班之间的界限,满足课后服务所需的班级制、讲座式、社团式、一对一式等多种形式需求,为教与学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除普通教室外,专用教室的改造更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使用行为。当前因专用教室过远而导致的使用率低的现状需尽快做出调整。尽可能将集中布置在某一区域的专用教室分散布置在各层,使得各个年级都可以快速便捷地进行使用。但这样的改造方式也受现有教学楼建筑面积所限,无法在每层都布置所有类别的专用教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与校园整体布局的调整相结合,将专用教室的设计纳入到老旧建筑的重建中。将新建建筑与主教学楼以水平连廊等方式进行连接,形成立体网状交通系统,使得位于主教学楼的学生可以快速到达专用教室。同时,在专用教室的设计上也需考虑到与普通教室同样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打破其仅在课程授课时间向学生开放的现状,随时应对不同的教学及活动需求,提高使用率。此外,还应注意不同类型专用教室的不同使用方式,采纳相应授课教师的建议,设置完备的水电、教具、教学设备等基础设施,为新型教育背景下的全方位教学体系提供服务。

3.3 打造层次丰富的室内交通空间

小学建筑中交通空间的单一直接导致了学生活动空间的单一。在垂直交通较为简单,主要依靠楼梯的小学内,应当在合理范围内增加电梯数量,保证学生有更为方便快捷的交通流线。其次,在小学建筑当中承担多种功能的廊空间应当在保证学生活动行为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改造。为解决课间因交通和交往活动所导致的拥挤,首先要在建筑面积允许范围内尽量加宽廊的宽度。这一策略可以与教学空间的弹性设计相结合,打造丰富可变的廊空间。其次,学生在调研中反馈,最能使其在课间有兴趣玩耍的方式是在同楼层内增加开放的活动室。因此需改变传统小学建筑中直白乏味的廊道设计,活动节点空间也不应仅设置在走廊尽端,而要根据服务范围分散分布在整条走廊内,增加层次性,形成丰富的空间效果。交通空间的便捷性、多样性和趣味性设计是保证学生可以进行更多、更充足的课后活动行为的基础,是当前改造设计中的重点。

3.4 形成多功能化的室外活动空间

受占地面积所限,建造年代较早的小学,尤其是城市小学,往往室外活动空间较小。在改造中,首先要确保其在承担不同功能时合理的交通流线;其次要根据需求划分出不同层级的活动区域,保障大型活动到私密活动都能有适宜的空间范围。在过于拥挤的情况下,可结合地下空间或屋面空间设计,将一部分功能进行转移。要与老旧建筑的改造相结合,满足学生及体育教师对于室内运动场馆的需求,将相应体育活动设置在建筑内部。合理利用建筑的架空空间来扩大室外活动空间的面积,满足课后服务阶段全校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在这一基础上,完善体育活动设施,并根据其他可在室外进行的课程内容,增加专用设备,增强课程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育体系必然被新的教育模式逐渐取代。“双减”政策引导了近年来最重要的义务教育阶段变革。作为校园的设计者,也同样不可固守原地,应当依据不同使用群体的新需求,对现有小学建筑的整体布局、室内外教学及活动空间等方面进行提升改造,打造符合新理念的高品质基础教育空间环境。

猜你喜欢

教学楼专用双减
沁人心脾的“香”
基于昆明高校教学楼采光质量的窗墙比优化研究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德里女性专用车厢受青睐
教学楼,作文本里的方格 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