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张老照片说起
——记乐清市虹桥镇第一小学新城校区的设计
2022-10-25方炜淼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
文/方炜淼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级注册建筑师 高级工程师
引言
乐清市虹桥镇第一小学(以下简称虹桥一小)创办于1905 年,是当地的一所百年名校。在工作开始之前,我们向当时负责对接方案设计的陈永钏校长要了一张最早的虹桥一小校舍老照片(图1)。那是一个由多栋建筑围成的大方院——一片空地。
对于这张照片,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个年代全国县城大同小异的城镇风貌,陌生的是当时当地具体的环境氛围。每当我们在虹桥一小设计推进过程中给自己提出一些不太容易解答的问题时,就会去翻看一下这张照片,并由此引发了不少对于小学校设计的思考。文章就是对这些疑问和思考的回顾与总结。
1 小学校是什么?
1.1 小学校园的形态特征
和大学校园拥有的社区尺度不同,带有围墙的小学校园从来就不是一个“社区”或一座“村庄”。而且它所包含的功能又没有简单到像幼儿园那样可以成为一个单纯的“园”。放到城市尺度来观察,小学校园在城市中的分布密度和占地面积更像一个个社区中心,而事实上现在的小学校园在放学后也确实向社区开放。即便因为某些原因不开放,每天早晚也都会有大批家长自发地聚集于此,驻足翘首。
小学校里因为大量的普通教室都需要同时有南北向采光,且楼栋间距有明确规定,因此小学校园里的建筑形态常常以条状为主。仅有食堂和少量承担公共教学功能的建筑,如风雨操场、小剧场会呈现出块状体量。此外,由于规范对教学楼建筑层数的严格限制,小学校园内建筑物的高度一般都不会太高。最后,每个小学校都会有一片面积和教学区几乎相当的操场,使得小学校园的建筑密度明显较低。条状、多层、低密度的建筑特点和围绕周边相对高密度、高容积率的住宅区相比,形成了显著的区分,表现出形态肌理上巨大的差异。
1.2 小学校园的内容
然而,不论从城市还是建筑的形态角度,我们都只能回答小学校“像”什么,那么小学校到底“是”什么呢?在进行回答之前,首先要理解小学校作为实体所承载的内容——即小学教育是什么。对此,教育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定义,总体上大同小异,例如“小学教育主要是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学生怎样独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以及“小学生在学校要学习树立自信心、学会合作、学会公平竞争、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等等。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是——教会孩子一生受用的技能。
自古至今,这些技能习得的空间都不仅仅在室内。事实上,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提倡让更多的教学活动可以在半室外、室外空间发生[1]①。在我们看来,这正是小学校设计的一个法门,即除了要提供一个个实体的“教室”外,也千万不要忘了提供一片片大大小小的“空地”。小学校园正是一个个“教室”和一片片“空地”的空间组合体(图2)。
这些室内外空间不仅仅应该是小学校开展基本教学活动的载体,也可以在满足基本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对多样化教学活动产生促进或者激发。我们不敢说空间塑造人,但空间无疑影响着人,尤其是孩子。那么我们能提供一些什么样的室内外空间和空间组合来陪伴每年入学的三百多名新同学这六年的成长呢?
2 形式,赋予还是生成?
2.1 鱼骨状的组织模式
在意识到“所有的概念都必须为实实在在的需要服务”这一点后,我们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设计一座真实的、连续的建筑而非一个“村庄”或者一座概念化的缩微城市。
我们采用的是较为传统的鱼骨状组织模式——即用一条位于中央的南北向宽大通道将各栋建筑物串联起来。
其实,行列式这种常常被诟病的群体建筑组织方式在应对小学生活动习惯上却有着先天的优势——既注重了室外聚集空间的尺度对应和距离对应,又强调了均好性(图3)。鱼骨状的组织模式从本质上说还是一种行列式,是对行列式校园的适度进化。同行列式相比,增加的“脊柱”承担起了江南多雨地区师生从学校无伞化主入口,到达位于校园不同深度的各栋教学楼、综合楼和体育后勤楼的风雨连廊作用,将整个校园更高效地串联成一个整体。
不过,额外增加的“脊柱”也增加了我们对于面积浪费的担心。我们的策略是反其道而行之,索性把它做得更宽,让交通更顺畅,瞬时聚集人数较多的课间活动也可以在此发生。此外,通过对学生上学时进入教学楼-再到进楼梯间-进南向外廊-进教室这一整个运动过程的想象,我们还沿着“脊柱”设置了不少同样存在面积浪费嫌疑的空间节点,例如在“脊柱”南端的“头部”设“门厅”,从南到北的几个“关节”处设各年段“楼梯厅”②等等(图4)。这些空间转换的需求是在组织方式决定之后自然而然生发的。如果说对于空间浪费还有所纠结的话,试着换个角度来理解也就可以释然了:即把低、中、高段教室围合成的三个C 字形庭院看作三个合院组团,那么事实上由连接而产生的面积增加也就实在不值一提了(图5)。而且从空间节俭角度,每层八个教室一组的组团式和每层四个教室一排的两排行列式相比还可以节省掉一部楼梯。
更何况,由于这些额外空间的增加而获得的空间体验感和仪式感同传统的行列式教学楼师生直接从底层外廊进入敞开式楼梯间相比无疑是进化的。
在实际使用中,校方还想方设法对这个“脊柱”空间两侧没顶到梁底的一片片“围墙”加以利用,增加了像乐高墙、游戏墙以及各种展示墙等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额外内容(图6)。虽然从审美角度我们一开始是有点排斥在半室外的建筑墙体上加东西的。但再一细想,从空间(或者界面)的包容度、灵活性和利用率这些更正当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还是应该表示支持,甚至感到欣慰的。思考空间(或者界面)怎么更好地被使用不正是我们的一个设计初衷吗?
2.2 多样化的空间体验
在决定采用鱼骨状组织方式后,如何让师生获得多样化体验就成为我们对自己提出的另一个问题。然而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要说服自己的是通过设计提供多样化体验的理由。简单上网搜索一下就会跳出来很多,如“兵营般整齐划一的行列式组织模式无个性、无趣味性、无识别性,是对小学生自由天性的扼杀”等等。这些理由看上去似乎已经足够充分,那么接下去就是方法了。我们的策略是首先把三个呈C 字形的低、中、高段组团教学楼按品字形格局错开布置,间隔地放入分别属于公共教学和后勤服务性质的功能体——小剧场、综合楼和体育后勤楼(图7);其次是让“脊柱”两侧“肋骨”和“肋骨”之间的角度作轻微摆动;最后是“脊柱”本身的变化,让各个部位各个楼层“脊柱”两侧界面的敞和闭在横断剖面里做到左右有别,上下有别(图8)。
前面所说的“肋骨”角度的轻微摆动值得在此作稍微展开。首先,用地南北向的距离尺寸以及教学楼进深、间距的限制决定了无法再多增加一排建筑,而按目前的排数又存在着一点点摆动的富余,这是摆动得以成立的一个前提。再谈谈视觉,从教科书里我们知道,在一点透视的情况下,呈正交轮廓的建筑物有一个方向的立面平行于画面,其余方向的立面垂直于画面,故又称正面透视。一点透视的画面比较严肃、正统和“完美”。一点透视(正面透视)假设所有的物体都是平行摆放的,而现实生活中的物体不一定全部是正交轮廓,且与画面也常常会成一定的角度,因此运用二点透视就能较准确地表现出每一个物体。二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图面效果比较自由、活泼和“不完美”。但其反映的空间比较接近于人的真实感觉[2]。通过将两侧“肋骨”角度作轻微摆动的操作结果是几个组团各自内庭院南北两排建筑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夹角关系。唯高段组团内庭院南北两排建筑为平行关系,低、中段组团庭院南北两排建筑均非正交关系。低、中段组团庭院内的成角透视分别减弱和增强了透视,形成一定程度的透视错觉③。此法在结果上实现了三个庭院空间的可识别性,再结合景观设计对每个年段庭院内的差异化处理,更增强了每个年段的特征(图9)。
2.3 混合的功能
在功能上,除了前述水平方向的功能混合外,各组团教学楼均作竖向功能区分,把普通教室和其他房间(包括功能教室、图书室和社团活动室等)分别放在了二、三层和一、四层,方便学生能在课间有限的时间里最快地实现教室间流动。由于其他房间相对普通教室数量上要少得多,因此底层并未满铺,四层有建筑部分也仅集中在中间四排教学楼栋。这种竖向功能区分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教学楼组团的基本形态——即底层会有较多的架空空间;低、高段组团顶层分别有最南最北两片较大的上人活动屋面;此外各年段组团的二、三层也会有位于不同部位的突入庭院的活动平台,它们的下方是各种功能教室、图书室、社团活动室和“楼梯厅”(图10),共同组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可能的教学楼组团。
2.4 生成的形式
虽然设计中或多或少会有对目下理解中“正确”形式的基本判断,但我们实在不喜欢所谓“做立面”的提法,而是希望尽可能地在各种规则推动下“生成”形式。当生成的阶段性成果经过综合判断后,还需要时常有一个反向操作——修正规则和变量后再次生成的过程。这种修正是一种多方的合力,既包括了对各影响因子合理程度的判断,也包含了对建成后的物质环境对使用者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种想象——这种流程很像时下流行的“参数化”设计。只不过在虹桥一小的设计里,这些操作都是“纯手工”的,甚至有些是只能手工,很难搭建参数化模型的。在形态上,我们没有强烈想要实现的某种预设的立面效果,倒是考虑到陈校长对校园绿化环境的强烈兴趣,着重在建筑立面上作立体绿化的尝试。考虑到小学校后勤力量相对有限,我们最终决定在每层的南向外廊设置种植槽,种植在南方不太需要去精心打理的云南黄馨。形态的规则是有种植槽处立面线条窄,其后为通透栏杆,无种植槽处是走道放大处,做实体栏板,立面线条宽。考虑到公平性原则,走道放大处确保每层的面积一致,但种植槽的位置于每层处则略有错动,对应着每层学生聚集的走道放大处也在每层有所错动。立面线条的宽窄变化,形成节奏,形成趣味(图11)。
另外,在外立面整体灰白色调的基础上,我们尝试在建筑局部谨慎地使用一些取自虹桥一小校标颜色的饱和色。这些局部位置主要集中在各“楼梯厅”室内、底层突入庭院的体量立面和各组团四层部分的顶棚梁格内——梁侧面和板底部分,梁底则仍旧保持白色,形成一定的设计感。各楼栋和组团有一个专属的主题色,在增加小学校园活跃氛围和提示识别性的同时也算是对虹桥一小校标中“三原色”的一种点题(图12)。
3 建筑,要不要讲伦理?
3.1 少一点形式,多一点其他
二十多年前的千禧年,在福克萨斯担任总策展人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展览的主题是“少一些美学,多一些道德”④。
一个美的形式有没有除美以外的其他意义?——很可能有,但是常常意义不明。赫曼·赫兹伯格在《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里举了一个罗马圣彼得广场柱廊的例子[3],由于每根柱子下的方形基座足够粗壮,可以被“坐”,从而有了形式以外的功能意义。这种“被使用”并非塔斯干柱式的本意,而是坐上去的人们的发现。这说明了无意义或者并非本意的形式也会被使用者赋予新的意义。这个新意义可能是某种能被利用或异用的功能,也有可能是某种模糊的象征。那么反过来思考,既然建筑师对建筑的意义并不完全可控,那么不论是谨慎或者轻率的“额外”形式赋予——这也常常意味着投资增加——是否都将显得草率?这应该是每位建筑师——形式给予者都需要警惕的问题。我们希望在设计中能尽量“少一点形式,多一点其他”。这里的其他包含着推动形式发展的各种因素,例如来自各个房间内的不同的建筑物理需求,来自外部城市环境的要求,对当地特殊气候的应对等等。
3.2 可增殖的空间
再回到伦理这个话题。在投资额和规划条件(如建筑层数、占地和建筑面积)均受限这种绝大多数公办小学校的普遍现状的情况下,如何实实在在地提升校园空间的品质和学生的使用体验?或者说,如何表达建筑师的空间伦理观并展示与之相应的空间智慧?我们认为从策略上,尽可能提供实实在在的“可增殖”空间是关键。在虹桥一小新城校区项目里,这些“可增殖”空间体现在大量的底层架空和可上人平屋面上(图13、图14)。且不说架空层对于浙南沿海地区夏天通风降温和局部小气候形成的意义有多少,至少在事实上,体育老师和学生在大多数时候,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更愿意选择在架空层而不是在操场或风雨操场上上体育课。而位于各个楼层的平台则方便了不在一层的学生可以在课间更快地到达就近的屋面活动。此外,从空间经济层面,权威的面积计算规则规定有盖单排柱的半室外空间可以仅1/2计入建筑面积和容积率,而平屋面更是不需要计算建筑面积和容积率的。或许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可增殖”空间理解成把被建筑占去的那部分覆盖面积尽可能地要回来。从这个意义上,方便今后灵活使用甚或为“搭建”改造提供可能的架空层和可上人活动的平屋面将永远是一种“正确的、有意义的形式”。
4 历史,怎么去尊重?
4.1 学校有历史,基地无文脉
虹桥一小历经百年岁月,风雨沧桑。校址几经迁变,校名多次更改。学校的前身是乐清县立虹桥小学——即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的乐清东乡高等小学堂。1949 年7月,虹桥镇中心国民学校(创办于清末的女子学校)并入,定名虹桥区小学,后改为现名⑤。这次新建的虹桥一小新城校区用地位于乐清市虹桥镇东南,周边没有道路,全是农田,是名副其实的“田中央”校园,截至发稿时,校园周边的车行道路也一条都没建成。因此,虹桥一小新城校区的历史文脉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学校有历史,基地无文脉。
回想起2017 年刚着手设计时陈校长指着老照片中间那个底层带拱廊的建筑说:“这是最早的一栋。”可以感觉到他希望这张老照片能够给我们一点启发。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方案,把底层全都堆上了拱形的柱廊。但每当要做出这种过于明确的形式选择时,马上就会有另一个声音跳出来问:“这么直接对吗?”最后我们还是决定舍弃这个鲁莽的方案。
4.2 作为象征的形式
静下心来思考后我们决定,既然要做的是一个仅仅起到象征意义的形式,而且是“假”的框架梁柱间的装饰拱,那就只做一处吧。我们选择在“脊柱”最南端,即校园的“门厅”处设一拱形门洞(图15)。这样一来,每天几乎所有学生都会进出这个拱门至少一次。我们希望它是对老虹桥一小校舍拱门的一个点题,更希望它能成为每位虹桥一小学生心中的一段特别的记忆。
结语
虹桥一小新城校区从设计到建成历时四年。从最初的概念构思到后期施工现场问题的解决,我们的设计思考也贯穿了整整四年。而学校提供的这张历史照片,是我们设计思考的一个原点。
注释:
①路易斯·康:“学校起源于一个人在一棵树下对几个人讲述他的领悟,老师不晓得他是老师,那些听他说话的人也不认为自己是学生。这些学生希望他们的儿女,也能听听像他这样的人讲话,于是空间开始兴建,第一所学校于焉而生。”
②之所以称之为“楼梯厅”是因为此处走道空间有所放大,且这三部位置相对重要的疏散楼梯在上第一个半平台的梯段被故意转了90度,且以面向教学楼间庭院的宽大台阶作为开始。
③在这里,透视错觉主要源自视觉对庭院南北两排建筑夹角角度的不确定。均以平行关系作为假设,则低段组团减弱了透视,中段组团加强了透视。
④原文为:“Less aesthetics, more ethics”。
⑤摘自乐清市虹桥镇第一小学校史简介——《风华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