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尼西黑陶与剑川黑陶对比初探
2022-10-25曹红叶
曹红叶
(云南艺术学院 昆明 650500)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黑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云南因其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催生了极具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黑陶艺术。本文以地理位置相近、民族文化交融的滇西北尼西黑陶与剑川黑陶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其在制作流程、传承模式、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异同。
1 尼西黑陶与剑川黑陶简介
云南黑陶主要分布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普洱市镇沅县、昭通市昭阳区以及昆明市五华区等地。其中滇西北黑陶以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黑陶及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甸南镇黑陶为主要代表。
云南省位于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8′至29°15′之间。香格里拉市大致位于东经99°90′,北纬27°30′。剑川县 大致位 于东经99°60′,北纬26°40′。从地理位置来看二者均位于滇西北地区,出产尼西黑陶与剑川黑陶。
尼西黑陶是云南省迪庆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出产的一种藏式黑陶,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尼西黑陶以拍打成型为主,其造型古朴大气,多采用浮雕、彩绘等装饰手法,将带有吉祥寓意的纹饰图案装饰于器物上,是藏文化及藏族人民生活的艺术提炼。
图1 云南省行政区划图
剑川黑陶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白族陶制品,为剑川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剑川黑陶为磨光黑陶,以快轮慢轮拉胚成型为主,在部分实用性器具保留了剑川黑陶传统造型纹饰的同时,受汉、藏文化影响,其产品融入了汉族、藏族等民族文化元素,在长期的制陶实践中传承人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1]。
2 尼西黑陶与剑川黑陶的对比初探
尼西黑陶和剑川黑陶作为滇西北黑陶的主要代表,其主要产地香格里拉县和剑川县地理位置优越,同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附近,水资源充足。其中,香格里拉尼西乡位于三江并流腹心地带,拥有以纳帕海为代表的淡水湖泊群,剑川县甸南镇则位于三江并流东南部,拥有淡水湖泊剑湖。充足的水资源为滇西北黑陶原料开采、泥料揉合等制作流程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保障。其分布地森林覆盖率均在73%以上,土壤优渥,林业用地面积大,高品质松木材是黑陶烧制得以乌黑发亮的关键要素。其制作原料为取自自家村落附近山体的富含矿物质的红色黏性泥土,为增加黏性,便于成型,防止烧制时破裂。尼西黑陶原料中又掺入了当地特有的白色沙土与浅黄色风化石;剑川黑陶泥料中则掺入了附近河边的细沙与粗沙[2]。
茶马古道是古时人们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将以盐、茶、药材、马匹等为主要交易对象的商品,通过人背马驼的原始方式,运往交易目的地的交通要道,在民族文化的交流、交往和交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滇藏道是茶马古道三大贸易道路之一,马帮沿滇藏线从西双版纳将茶等货物经普洱、临沧运达大理下关进行交易,并在此分为左线与右线,左线主要途径大理市、鹤庆县、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德钦县,通往西藏;右线主要途径大理市、洱源县、剑川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香格里拉县、德钦县,通往西藏。[1]剑川县甸南镇与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凭借其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黑陶烧制的特色工艺及其制品等成为右线上的贸易重镇。黑陶由于在烧制完成后留有微气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及吸水性,用其盛放茶叶,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让茶叶始终保持干燥,因此成为盛茶容器的不二之选。滇西北黑陶制品随茶马古道商业往来销往各地,增进了尼西与剑川及其它地区之间制陶技艺、雕花刻纹、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拓展了滇西北黑陶的包容性[3]。
尼西黑陶与剑川黑陶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制陶技艺,其制陶步骤大致相同。均由制泥、成型、胚体晾晒、修器型、刻花、烧制、出陶等步骤构成。其原料制作根据各地自然生态情况,于山体、河边等采取制作黑陶所需的黏性土料、沙石等,与水按比例融合,制成便于成型及烧制的泥料。主要通过捏制成型、快轮慢轮拉胚等方式成型。陶器成型后需要自然阴干,将胚体水分蒸发,以避免烧制时破裂。阴干的陶器需进一步修整器型,雕刻特色花样纹饰等。最后利用松木柴、松枝叶等于露天堆烧并根据天气情况等判断和掌握烧制时间。烧制中需及时给陶器透气,待其胚体呈现红色后,迅速用木屑、枝叶等将陶器隔绝空气闷烧,使碳分子充分与胚体融合,发生化学反应,烧制出乌黑发亮的黑陶陶器,[2]胚体冷却后便可取出。
综上,尼西黑陶与剑川黑陶主要产地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及剑川县甸南镇同处于三江并流水源充足、土壤适宜、植被覆盖率高且品质优良的生态环境中,因茶马古道滇藏商业贸易的出现被连接成一线。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以及茶马古道经济贸易往来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等诸多因素,促进了滇西北黑陶手工艺的发展。历史上,尼西乡和甸南镇作为茶马古道上的商业重镇,其具有地域特色的黑陶文化艺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得以交流融合,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发展为极具包容性的滇西北黑陶艺术。继承中国传统的制陶技艺,尼西黑陶与剑川黑陶制作工艺流程大体相同,但二者因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地理条件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4]。
尼西黑陶产地香格里拉县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当地藏民普遍信仰佛教,形成了浓郁的藏传佛教文化。尼西黑陶的纹饰图案等装饰技艺受其宗教文化的影响,多以带有吉祥寓意的鱼纹、莲瓣纹为主。其产品中有大量的宗教用品,如焚香祭拜的香炉多为黑陶制品,黑陶摆件陈列在屋内的重要方位,以示虔诚。[3]剑川黑陶的前身为云南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海门口”遗址发掘的黑陶陶器,剑川白族人口居多,其黑陶为白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因与藏区相邻,在与尼西黑陶的交流融合中,剑川黑陶融入了许多带有藏族文化内涵的造型装饰元素,同时保留了其独特的仅有少许刻纹而无复杂纹饰的简单厚重的外部装饰特征。
尼西黑陶的成型方式多为拍打成型,部分文创产品需采用手工捏制。其原料为山上采集的红色塑性土料、绿色瘠性原料和风化白砂石。由于泥巴与土质的关系,如仅靠泥浆粘合,在阴干过程中,陶器会自动开裂。多次拍打,可以使坯体致密、紧实贴合,大颗粒的砂石也会被拍进内部,增加其光泽度,为后续的烧制奠定良好基础。造型较简单的黑陶陶器成型先用一块泥片做底,将另一片捏制出大体形状的泥料围绕底片。用工具与手结合拍打,例如奶罐;较复杂的黑陶陶器采用叠合拍打,捏制把手等,再进行拍打粘合,例如茶壶;火锅等陶器借助碗等已成型的模具造型,在模具的基础上添加泥片,拍打成型。[2]尼西人日常主食为牛羊肉、面粉等,均是酸性食物,为弥补体内酸碱度的不平衡,帮助消化等,需大量进食牛奶、茶叶、奶茶等。这一生活习俗催生了尼西黑陶刷奶渣水这最后一道特色工序,也使尼西黑陶变得更加黑亮。
仰韶文化时期,一部分陶器开始使用结构简单、转动很慢的轮盘即慢轮辅助成型,大大提高了人们制陶的劳动效率;龙山文化时期,轮制技术得到发展,开始采用陶车旋轮这类可达较高转速的轮盘即快轮制胚。剑川黑陶原料是当地所产黏土混合细沙,筛选过后,黏土、细沙和水以2∶1∶1的比例混合而成。为配合原料,选取最适宜的成型方式,剑川黑陶继承龙山文化时期的快轮制胚技术,将泥片均匀地拍打在转轮上,一只手快速转轮,另一只手塑形,捏成所需器型。此外,剑川黑陶保留了海门口遗址挖掘出的新石器时期黑陶的传统特色,即磨光工艺。用表面光滑、较硬的石头打磨胚体,并擦拭干净,使陶器呈现出乌黑光滑的外部特色。
尼西藏族有女性不得靠近制陶业,否则会带来灾难的传统,所以其黑陶整套生产流程几乎均由男性独立完成。传统上,父母跟随长子生活,制陶技术代代相传,长子最终继承这门制陶技术。若家里没有儿子,则为女婿入赘继承。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尼西黑陶的经济价值有所提升,政府开始扶持,部分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返乡拜师学艺,并带动更多村民也加入其中,使得师徒传承的方式得到了较快发展[2]。
剑川临近藏区,文化传统等受到藏文化影响,其黑陶制作技艺的传承最初同尼西黑陶一样也保留了传男不传女的传统,但因社会发展、文化交流、婚嫁等原因,其制陶技艺传到临近各村落,其传承传统逐渐被打破,发展为今天主要以家庭作坊、开办工作室等方式进行传承,不同的传承人、家庭作坊各有自家和适宜的产品及销售方式。例如李福顺家擅长花瓶、香炉、摆件等产品的制作,通过客户定制或发往经销店以及微信平台等途径进行销售,其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售卖黑陶产品;李春芳家擅长制作和出售未上釉的传统黑陶,以花盆、茶具等实用性黑陶产品为主;董月畅家由于网络宣传比较到位,成功创建了品牌公司,主要生产黑陶瓦猫等文创产品。[4]在国家倡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实现传承与发展剑川黑陶手工艺、助力乡村振兴,董月畅、董志明等黑陶制作技艺传承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班传授剑川黑陶制作技艺,一方面帮助村民通过手工艺获取经济收益,助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也将剑川黑陶制作技艺及文化较好地进行在地性传承与发展。
综上所述,尼西黑陶与剑川黑陶作为滇西北黑陶的主要代表,它们分布于云南西北部,拥有大致相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制陶步骤,但因其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使其制陶流程、纹样装饰、生产销售、传承与发展等方面不尽相同。作为滇西北黑陶的重要代表,尼西黑陶和剑川黑陶,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制陶技艺,展现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点,是云南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对研究云南民族文化和陶文化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3 结语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与发展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作为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的尼西黑陶与剑川黑陶,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较高的艺术价值,受到众多陶文化爱好者、旅游者和学者的喜爱与关注,使其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本文初步探讨了滇西北黑陶的主要代表尼西黑陶及剑川黑陶的异同,希望能有助于大众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滇西北黑陶及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