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民间土陶釉料的生产工艺与技术体系研究*
2022-10-25朱庆礼
朱庆礼 田 军
(喀什大学 新疆 喀什 844008)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喀什民间土陶,具有悠久的生产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代表。喀什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独特的地理、气候、矿产分布等,使民间土陶在釉料制备方面立足本地自然资源,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其釉料对土陶色彩的最后呈现有关键性作用。
关于喀什土陶的制釉技术,国内公开发表的各类文献中,有两种表述:①认为是源于关中和中原地区的铅釉技术,沿古代丝绸之路传播至塔里木盆地地区,在当地生产后一直不间断地保留下来;②认为是源自西亚的锡釉技术,随着小麦的种植和面食的传播路径,传入古西域地区。笔者试从喀什民间土陶的釉料生产工艺出发,对比铅釉和锡釉技术体系及釉彩特征,对喀什民间土陶的釉彩技术进行研究,以期厘清技术认识上的误区。
1 中国的多彩铅釉体系及釉彩特征
铅釉工艺出现于西汉时期的关中地区,至东汉时期在黄河流域和整个中国北方地区烧制出黄色、绿色的单色釉陶器。唐代时在国都长安和东都洛阳用来制作日用陶器、建筑用陶,也大量用于明器的烧造,出现了世界陶瓷工艺史上著名的多种釉色的唐三彩陶器。历经宋、辽、元、明、清各代,发展出了砖瓦和其他建筑构件等不同系列陶器品种。
低温铅釉陶器是我国陶瓷制造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类,以唐三彩为例(见图1),它是用陕西和河南当地的白色粘土制作胎坯,塑造成形、干燥后,先入窑以1 000~1 100℃的温度烧出素坯,然后在烧过的素坯上施以配制好的各种低温釉料,二次入窑以850~950℃的温度用氧化气氛烧制而成。这种低温釉料是以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钴等作为着色剂,以铅的氧化物作为助熔剂,配以石英制作而成的透明釉。釉的制备在古代称为炒铅,先将作为制作色料的母体原料的铅矿石或铅块,放在铁锅中用文火加热,慢慢翻炒成为黄色的粉末状,过箩筛细后用清水漂洗,去除沉渣后就可用以配釉。氧化铅(Pb O)的熔点为886℃,可以有效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增加釉料的流动性,在烧成时各类金属着色剂熔于铅釉中并往下流淌四处扩散,各种颜色相互浸润,以烧制时的状态从上到下产生由淡到浓的层次变化,釉面光亮度高,釉层清澈透明,表面平整光滑,犹如彩云般变幻飘渺,显得五彩缤纷、光彩夺目。三彩陶器以其辉煌绚丽、雍容华贵的风韵,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个象征,在陶瓷史上久负盛名。
图1 唐代三彩双龙柄壶
2 锡釉体系及其釉彩特征
锡釉陶器大约在公元9世纪出现于中东地区的两河流域,并于10世纪后相继传入埃及以及阿拉伯人治下的西班牙南部。锡釉技术于13世纪传入意大利,在文艺复兴时期开放自由的人文艺术氛围中,以法恩扎为中心开始形成重要的陶瓷产区,其生产的锡釉陶“马约里卡”在15~16世纪得到空前繁荣发展,并迅速传遍欧洲。
与氧化铅在釉中作为助熔剂不同,氧化锡在釉中是起到乳浊剂的作用。二氧化锡(Sn O2),别名氧化锡,白色无定形粉末,熔点为1 127℃。制备锡釉时,一般是将锡与铅混合生成二者的氧化物,混合在基釉(如碱硅酸盐)中,加热冷却后生成氧化锡重结晶,即不透明的白色锡釉。胎坯素烧后,表面浸挂釉液,二次入窑以1 000~1 200℃的温度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因氧化锡不熔于釉,以悬浮态存在于玻璃体中,形成非常高的折射率,增加了釉的不透明度,起到遮光剂的作用,形成不透明的白色釉面,非常适合进一步用绘画来装饰,所以,常用含有各种金属氧化物作为着色剂的颜料在表面绘制图画,形成很强烈的彩绘装饰风格,如图2所示。
图2 意大利锡釉陶盘
3 喀什土陶釉料生产工艺与釉彩特征
3.1 制釉工艺
制釉工艺对产品的最终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喀什民间土陶整体工艺中最具隐蔽性的技艺,各作坊对制釉工艺均采取严格的保密态度,视为“绝技”互不外传,故每家釉色在总体风格一致下又有细微差别。通过课题组的调查,可以判定喀什土陶是铅釉技术,采用传统的“炒铅”工艺制作(见图3)。土陶艺人先将铅块、从戈壁滩上采集的天然长石和石英石等按比例配好,放在铁锅中用文火加热翻炒,使原料逐渐变成粉状,冷却后用细目筛过箩,再用清水进行漂洗,将沉渣去除后,即成为基础釉。使用时,根据釉彩颜色的要求在基础釉里面加入铁、钴、铜等起发色作用的金属氧化物作为色料。各种金属氧化物在低温烧制时呈色不同,如铜氧化物呈绿色;铁氧化物呈黄褐色和棕红色;钴氧化物生成蓝色。至于具体的呈色效果,则在各作坊艺人心中有一份配方账本,而外莫能知。
3.2 釉彩装饰
喀什土陶除模制法成形的有一定规制外,传统的轮制法成形产品常为一次成形,一般不做修坯加工,坯体表面往往留有艺人的手工痕迹,同一器型就有着细微的差别。土陶艺人在拉坯过程中,常会在瓶壶的口沿下方拉出一圈薄泥片,再用手或其他工具上下跳动将泥片挤出造型,也常有用身边随便的什么工具在湿坯表面直接划花,依形布势,讲究一气呵成,无拘无束。待坯体干燥后,只需将多余的泥刺用手轻轻拂去即可,天然成趣,人性与泥性浑然一体。
干燥后的坯体上,也可以用较锋利的金属工具进行刻花,传统上以植物、几何图案为主,绝少出现动物、人物、风景等现实主义题材的绘画。近年来,随着在政府的组织下不断赴内地陶瓷产区进行参观交流,土陶艺人吸取他处之长,对陶器的划花越来越少,刻花工艺逐渐加强,工艺技术越来越精致,图案也越加繁复,现实主义的题材在作品中也越来越多的出现。
土陶艺人经常将化妆土彩绘装饰和釉彩装饰结合起来,使产品产生一种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装饰风格。喀什土陶的化妆土制作有两种方法:①采集喀什当地含有一定金属氧化物的天然矿物质,磨粉后加水调制即可直接使用;②土陶艺人有意识的将粘土原料中较为浅色的部分筛捡出来,用制釉的金属氧化物加入进去做发色剂。经常是家中的女性或老年成员,在制作好的坯料上,用化妆土直接描画,图案有巴旦木纹、石榴纹、卷草纹、葡萄纹等,各家没有固定范式,全凭口传心授和自由想象,甚至是由主人的心情决定,显得天然成趣、灵动绝妙。
用化妆土装饰好的土陶,再在表面施以釉彩。土陶艺人在施釉时经常会有意先用一种釉料绘制花纹图案,再通体施另外一种釉料,或者干脆几种釉料混合施釉,烧制后陶器表面各种色料混合交融,显得犹如艾德莱斯丝绸般异彩纷呈,别有一番民族审美情趣,如图4所示。
图4 喀什土陶的釉彩
3.3 釉彩特征
喀什民间土陶采用素坯直接上釉,入窑以约835℃的温度在氧化气氛中一次烧制而成,也有少部分作坊采用二次复烧的方法烧制质量和艺术要求较高的产品。陶器的低温铅釉具有粘度较小、熔融性比较强的特点,造成釉面流动性较大,金属氧化物熔于釉中向四面尤其是低处流动,造成色料丝丝如发的絮状质感,釉表面光滑平整,釉层呈清澈的透明状,光泽度很好。因烧成温度的原因,坯体不够致密,釉层与坯体的结合不够紧密,易产生釉层剥落现象,釉面硬度较低,易产生划痕。
4 铅锡之辨
4.1 制釉工艺
从制釉工艺上来讲,喀什土陶可以明确地判定为铅釉技术体系。原因有3:①从笔者田野考察采集的各作坊釉料样本分析,氧化铅成分都在40%以上;②笔者现场观摩的民间土陶艺人制备釉料的过程中,明显可见为黄色粉末状,这符合氧化铅黄色结晶状粉末的理化性质;③基于传统工艺在历史传承中的稳定性特征,陶器的生产是物质层面的,技术的传承则是精神层面在历史上的见证,在前现代的中国社会,技术的产生往往需要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总结提炼,这种总结提炼的背后是巨大的时间成本,人们不会轻易改变一种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发展的技术体系。在田野考察中笔者也发现,民间艺人对相关手艺有很强的保守和保密心理,害怕技术外传导致自身利益的受损,各土陶作坊也确实有“传内不传外”、“传媳不传女”的授业传统。
4.2 釉彩特征
从釉面光泽度上来讲,喀什土陶釉面反射率很高,观之有光亮如镜的美感,符合中国传统铅釉的釉面特征。从釉层上分析,喀什土陶玻璃质清澈透明,光彩照人,透过釉层肉眼可见胎底,与锡釉不透明的白色釉底迥异。从釉的熔融性上分析,明显可见各种色料在低温釉料中相互浸润,形成五彩斑斓的色彩效果,与三彩陶一脉相承。
4.3 丝绸之路的传播
原产自中国的陶瓷,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畅销品,产量大,出口量多,深受丝路沿线各地人们的喜爱。由于唐三彩高超的制作技术和动人心魄的艺术品质,早在唐代就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流传至世界各地,如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中西亚的伊朗、伊拉克、阿富汗,非洲的埃及等地,古代遗址中都出土了唐三彩。作为古丝绸之路南道和北道重要交汇点的喀什,在接待从长安和洛阳沿着丝绸之路而来的客商和物产的同时,接受流传过来的三彩陶制作技术,依托当地物产就地生产,是非常合理可信的。
事实上,近年来在喀什周围的古代遗址考古发掘中,不断有唐代中原风格的陶器出土,这是作为丝路重镇的喀什受到唐代陶瓷文化直接影响的重要证据。唐中期安史之乱后,随着中国北方地区连年战火,影响了东西方的陆上贸易,丝绸之路逐渐走向低谷,人流和物流逐渐减少。东面被塔克拉玛干沙漠包围,北、西、南被天山、葱岭、昆仑山阻隔的喀什,也逐渐失去了与外界进行大规模交流的机会。但来自中原的三彩烧制技术,在喀什周围一直没有间断地生产着,这也是喀什铅釉陶器,装饰华丽色彩斑斓,较多地保留有三彩陶器遗风的原因。
5 结语
最早发表的有关喀什土陶是锡釉技术的文献,目前已不可考证,但综合笔者以上论述,应不是基于技术研究的结论,而是出于陶瓷技术之外的其他原因。后期研究者在使用文献时并未加以考证而是直接采信,导致目前在有关喀什土陶研究中的铅釉和锡釉技术体系认识上的混乱。
综合本文的以上论证,可以判定喀什民间土陶在釉料生产工艺上采用的是铅釉技术体系,与源自关中和中原地区的铅釉技术一脉相承,是中国低温铅釉陶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