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从严治党下公立医院党员干部监督体系构建研究

2022-10-25曹巍敏吴麒敏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2年4期
关键词:纪检监察公立医院党员干部

曹巍敏 吴麒敏

一、公立医院党员干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自觉接受监督意识缺失。自觉接受监督是党章对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但是公立医院少数党员干部缺乏接受监督的意识。有的认为自身政治定力较强,上级监督是对自己的“不够信任”;有的开会时把接受监督放在嘴上,会后把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丢在脑后;有的跋扈于“一言堂”权威,拒绝来自班子成员和下级的监督;有的自身素质虽然不错,但埋怨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太多,有意无意回避或抵触。

(三)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疏于监管。公立医院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主体是明确的、监督制度是健全的,但失之于“宽”“松”“软”。所谓“宽”,就是在党政文件里、领导讲话中,“加强监督”的口号频频出现,但在实际监管时“宽宏大量”。所谓“松”,就是在班子党风廉政述职的字里行间、民主生活会的规定要求中,“从严治党”的字眼从不缺位,但在实际监管时“松松垮垮”。所谓“软”,就是在廉政签约、警示教育会议上,“整风肃纪”的口气越来越硬,但对某些明显违纪现象和不正之风的监督和纠正“软不拉耷”。

(四)监督部门及人员专业素养较弱。在对公立医院纪检部门专业人员力量配备的调查中了解到,在加强公立医院党建背景下,系统内所有医院的纪检部门均已独立设置,不再与审计、党群、行风等部门合署办公,专职纪检人员的配备数量平均为2.2人/家。相对市级公立医院承担的纪检任务,人数配备尚显不足。更为不足的是,大多数专职纪检监察人员的自身专业素养不强,欠缺对党员干部履行监督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二、公立医院党员干部接受监督的影响因素解析

(二)某些专家心理接受度不高。医院党员干部不少是行业权威翘楚,一些学术地位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党员干部,普遍存在“党内监督是党组织的事情、是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与自己不太搭界”的心理状态,甚至因为追求医学“真理”,在打破某些思想枷锁和条条框框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排斥被监督,却不知不觉触犯了党纪党规。另外,一些医院对非党员干部的监督较松,致使一些党员干部产生“不平衡”心态,对党内监督的接受度仅满足于遵守医院规章制度。

(三)全天候干部监督制度不细。公立医院的党内监督制度比较完善。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四责协同”机制等制度基本形成。但大多数医院缺乏对党员干部监督管理的体系,如:缺乏自视自省自律的制度规范,缺乏“8小时以外”接受监督的制度,缺乏细化医德医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四)被监督人公权力游离在外。党员干部接受监督受制于医疗行业特殊的客观环境,涉及范围不仅是党务,还包括药剂、设备、财务、基建、信息化等多领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历,很难进行全覆盖、深层次的监督。此外,监督部门与被监督人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容易形成“监督壁垒”,客观上增加了监督的难度,从而产生“监督盲区”,导致被监督人的公权力游离于监督之外。

三、促进公立医院党员干部监督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二)增强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政治监督。党员干部监督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强化干部主动接受监督的党性意识,随时随地接受党组织的政治监督,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夯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根基。各级党组织要把维护政治纪律,摆在党员干部监督工作的首要位置,通过严肃的政治监督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同时,政治上接受监督应从年轻党员干部、后备党员干部抓起,从而反过来鞭策资历较深、任职时间较长的党员干部放下身段主动接受监督。对业务领域的党员干部,应帮他们正确认识政治与业务的关系,重视政治锤炼,把他们培养成为医疗专业的领军人物和对党忠诚的先锋战士。

(三)扎紧党风廉政制度篱笆,营造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氛围。公立医院党组织要注重党员干部监督网络和制度建设,扎密扎紧“监督的篱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重视“硬制度”建设:建立党员干部评价机制,形成接受监督档案;健全党支部报告制度,掌握干部接受监督情况;完善干部廉政风险分析研判机制,形成风险防控预案。同时,还要重视“软制度”建设:建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促进党员干部诚信行医;健全医德医风建设制度,促进党员干部崇德行医;完善不收“红包”“回扣”制度,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行医;建立职工参与监督制度,促进党员干部接受群众监督。刚性的“硬制度”促使党员干部“不敢腐”,柔性的“软制度”引导党员干部“不想腐”,让接受监督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

(四)完善医院管理监督体系,织密党员干部监督网络。公立医院腐败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由监督体系的漏洞造成,由此完善医院党员干部监督体系建设刻不容缓。要以人事、财务、药剂、设备、基建等管理为重点领域,以数字化平台、网格化机制、实时性监控为主要监管手段,进一步完善风险预警、熔断机制、责任追究、查摆漏洞、持续改进、补齐短板等各环节监督体系。要探索从“重点管理岗位监督”向“管理岗位全覆盖监督”转变,监督部门从“经验性管理监督”向“科学性管理监督”转变的新机制,形成廉洁风险防控和医德医风建设相结合的监督体系,把“零违纪”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党员干部年度考核。

(五)选优配强纪检专业人才,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需求出发,严把专职纪检人员选人用人关,统筹考虑专业、年龄、工作经历、岗位特点等要素,科学选拔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进入纪检监察关键岗位、重要岗位任职。加强纪检干部的业务交流,通过上挂下派、横向交流、跟班学习等实践锻炼,有效弥补能力短板,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努力培养和锻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为党员干部监督体系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猜你喜欢

纪检监察公立医院党员干部
《四川省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程(试行)》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零陵区:学校纪检监察员“充电”
省纪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 举办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新形势下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