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三协同一共享”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2022-10-24陈世强袁作彬
陈世强,钱 楷,秦 柳,袁作彬,刘 嵩
(湖北民族大学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也随之发展变化.为响应落实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众多院校切实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要求高校与企业充分发挥各自在工科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近年来,各地高校和行业企业展开校企合作探索,在不同行业和专业背景中均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典型案例.刘秀丽等[1]对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探讨分析,并从办学格局、培养方案、“双师”管理、课程开发4个方面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杨友文等[2]从教育理念转变等方面为着力点,丰富了“双创”人才培养机制.刘金明等[3]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阐述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最佳模式和相关措施.傅波等[4]采用序贯博弈的方法对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从多方面提出了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议.
“校企合作”培养机制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阶段,仍然存在着众多创新的潜力.现有的校企合作机制中仍然存在沟通渠道不畅、合作能力不强、文化差异较大等问题,制约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
湖北民族大学作为多科性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地处武陵山试验区腹地,属欠发达地区,制造业较为落后,域内企业资源相对欠缺.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形式大多都是建立在个人的关系上,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架构和体系[5].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使得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度低[6].为增强校企合作动力,提高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三协同一共享”的校企合作机制,即地方普通高校与域内外合作企业成立校企联盟,通过“校企协同管理、校企协同建设、校企协同育人、校企成果共享”打造校企利益共同体,为校企合作提供组织与机制保障.
图1 “三协同一共享”校企协同体系Fig.1 “Three collaborations and one sharing” university-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system
1 人才培养的3个共性问题
欠发达地区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其主要目的是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3个共性问题[7-9].
1.1 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拟合度不够
欠发达地区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大企业、大基地,产业链不完整.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缺少和行业、企业的联动性,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和企业需求相脱节、课程设置欠合理,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行业和企业的转型发展要求.
1.2 校企双方合作动力不足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盈利是其基本经营目标,企业主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缺乏动力.同时,欠发达地区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主动对接意识不强,师资队伍及平台建设相对薄弱,解决产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不足.因此,当前部分高校和企业仅仅在形式上签订合作协议,缺乏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办学.
1.3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牢
高校和企业管理体系差异较大,校企合作双方缺乏牢固的合作机构与机制,使得校企合作难以协同.普通地方高校更加需要积极探索适合校企合作的学校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组织机制、合作机制、运行管理机制改革与完善[10-12].
2 “三协同一共享”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构建
如图1所示,“三协同一共享”是探索解决欠发达地区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经验总结和有效方法:① 通过以“院长+企业家”为驱动的试点学院建设,以校企联盟为抓手的协同管理体制改革,解决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牢的问题.② 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建设机制,解决了校企合作过程中人才培养的资源不足,师资不够的矛盾.③ 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改革,联合行业和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以行业需求和企业发展为人才培养目标,解决了人才培养导向不明确的问题.④ 通过校企合作成果共享,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类教科研平台、创新科研成果和人力资源,解决了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的问题.
2.1 校企协同管理
学校和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都有较大的区别,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建立起校企协同管理机制,可以加深相互了解,弥合彼此分歧.为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学校成立新材料与机电工程学院开展试点.通过试点学院联系域内外企业组建企业战略联盟,学校与企业联盟共同签订《企业战略联盟协议》及《校企合作办学协议》;聘任教科研能力强的企业家为学院院长,实行无行政级别的“企业家院长”制,并配备无行政级别的院长助理分管校企合作.如图2所示,通过“校企联盟”与“企业家院长”等措施,逐步建立了“学校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推进”的校企协同管理机制,为校企合作奠定了制度保障.
2.2 校企协同建设
图2 校企协同管理机制Fig.2 University-enterprise colla- borative management mechanism
图3 校企协同建设Fig.3 University-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校企协同建设主要围绕科研能力、师资队伍以及实践平台展开,通过校企协同建设,可以更好地凝聚双方优势资源,提升双方平台实力,如图3所示.首先,校企双方围绕行业发展方向组织科研团队,共建学科交叉、校企合作的“新材料成型及装备技术产学研中心”校内科研平台,并于2019年12月成功获批“超轻弹性体材料绿色制造”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企业以项目、捐赠等形式提供经费,为校企合作和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科研平台支持.
共同建立青年教师下企业机制以及企业高工兼职教师机制,协同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目前,学校新材料与机电工程试点学院专职教师20人中具有工程师证书的教师4人,具有产品开发以及产线技改经验的教师11人;此外,另有企业高工18人作为学院校外兼职教师,承担了实习指导、创新创业讲座及企业课堂课程教学等教学工作.
围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共同成立企业总经理和学院院长组成的领导小组以及由企业高管、工程师和教师组成的工作小组,双方本着互利共赢、责任共担的原则,共建“两化”(“校外基地教学化”、“校内基地生产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校外基地教学化”指企业将生产车间合理改造、引入教学元素,分别设立生产区与教学区,兼顾生产与教学要求;“校内基地生产化”是指学校对校内实践教学场所进行改造,根据企业的流程、标准、布局和文化设计,将生产元素融入校内实践基地.
2.3 校企协同育人
由试点学院和企业专家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探索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方向设置,制定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施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知识掌握”为主线的传统课程体系,构建了以企业联盟需求为导向、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学校以试点学院为牵头单位,成立创新创业交叉试点班.试点班的导师由企业工程师和校内多个不同学科教师交叉担任.创新创业班招生供校内不同专业学生交叉参加.试点班人才培养平台由学校和企业提供交叉支撑.建立目标融合、导师交叉、学生交叉、平台交叉的“一融合三交叉”协同育人模式,既夯实了学生的学科基础,又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校企协同育人是“三协同一共享”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内核所在,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确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协同管理、协同育人,让企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高应用型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2.4 校企成果共享
以校企协同管理为保障,协同建设和协同育人为驱动,实现校企合作成果充分共享.校企合作成果共享包括校企共同建设的教科研平台的资源共享,提升企业和学校在行业的认可度和创新发展平台.同时将校企合作产生的科研成果在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并将部分转化效益反哺人才培养,最后通过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进一步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实现校企共同利益最大化.
3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成效
3.1 协同管理、协同建设成效显著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深化校企合作的根本保障.学校成立了新材料与机电工程试点学院,针对地方普通高校校企合作进行探索.成立校企联盟,通过企业联盟推荐企业家担任学院院长,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做好校企合作项目的设计、保障和监控工作.成立了校企共同参与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产业需求.
试点学院成立以来,签订学生实习基地16个,8家企业加入校企联盟合作办学,学院与企业签订横向课题24项,合作经费1 600余万元,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8项.
建立了一个学科交叉、校企合作的“新材料成型及装备技术产学研中心”校内科研平台,并于2019年12月成功获批“超轻弹性体材料绿色制造”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接受企业捐赠资金351万元,省财政配比资金526.5万元,合计877.5万元用于创新人才培养和校企协同育人工作,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153项.项目成果获慈溪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校企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超轻环保E-TPU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成果获得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在2022年疫情期间,校企联盟利用弹性体材料技术共同推出了全新设计的“无勒痕”口罩,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及应用.近年校企共管共建主要成果如表1所示.
表1 共管共建成果简表Tab.1 Co-management and co-construction results
图4 学科竞赛获奖及创新创业项目Fig.4 Disciplinary competition awards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s
图5 2018-2021年就业率Fig.5 Employment rate of 2018-2021
3.2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通过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将企业技术创新与用人需求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将校企合作项目与学生学科竞赛及创新实践项目进行深度融合,不断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近4年来,机械电子工程改革试点专业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参与授权各类国家专利78件,学科竞赛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02项,获批大学生创新项目100项,校级以上优秀学士学位论文33篇,其中依托校企合作项目支持学生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3项,完成毕业设计80项,学生广泛参与行业新技术的研究和设计,共计受益300人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生近年企业用人满意度平均达到80%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均得到显著提升.图4为近年省级以上学科赛事获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图5为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情况.
3.3 辐射示范作用显现
1) 教学改革成果被广泛肯定和借鉴.湖北民族大学试点学院校企协同育人改革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国家民委以及省、市领导多次前来我校视察,对试点学院校企协同育人的改革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全国民族高校及其他50余所院校前来考察,交流我校校企协同育人的改革经验.相关改革成果受到湖北教育电视台、恩施日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
2) 推介教学改革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人才培养工作会议、机电行业产学研训合作峰会、机电工程学会激光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校企合作产学研应用科研经验报告-以高分子弹性体材料发泡工艺与制造技术为例》大会等做专题报告.此外,在相关行业会议上做交流报告10余次,相关产学研改革经验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4 特色与创新
针对欠发达地区高校工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3个共性问题,建立了“三协同一共享”校企合作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机制,成果主要创新点如下.
4.1 创建联盟型校企协同管理新机制
成立校企合作试点学院,积极拓展域内、域外合作企业资源,构建校企联盟利益共同体.设立“企业家+院长”机制,由博士企业家担任院长和学科团队负责人.明确学校和“企业家院长”的责权关系,从运行机制上保证校企主体与主导关系,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企业家不断引领企业在专业上做到技术领先,在管理上做到理念前卫;院长作为学院与专业领军人物,始终保持对专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认知与预判,引领学院教科研工作深度契合社会需求.“企业家+院长”身份及在专业领域所具备的充足经验及广阔视野,使学校专业教学科研工作与产业实际需求高度契合,不断创造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新思路.
4.2 重构共享型校企协同建设新动力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科研为纽带,建设基于校企协同管理、协同建设、协同育人、成果共享的“三协同一共享”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校企联盟资源优势,共建课程、师资、实践基地,增强双方参与校企合作动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联盟企业资源参与了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此过程中企业和学生相互增进了解,联盟企业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优先选择,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所需的人力资源保障.在应用型科研上,高校瞄准企业需求聚集科研力量,打造出特色科研方向.企业联盟为高校提供师资、项目、经费、平台支撑,高校的应用型成果转化为联盟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4.3 形成需求导向型协同育人新模式
由企业联盟以产业为导向提出人才需求,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联盟人才需求目标实现融合.校企联盟共同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围绕产业人才需求,校企协同成立“湖北民族大学创新创业试点班”,依托校内校外多方资源,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立基于目标融合、导师交叉、学生交叉、平台交叉的“一融合三交叉”需求导向型协同育人新模式,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5 结语
借鉴和总结校企合作经验,针对以往校企合作组织松散、机制缺失、合作内容单一、连续性不强的问题,以及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等方面对企业服务能力不强的短板,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和新机制,使校企合作学院成为协同创新的先导区、协同育人的实践区、协同发展的探索区.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工学结合,突出工程能力培养,构建起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