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核磁共振的大孔隙残积土水分迁移分析
2022-10-24汤新星李显阙云
汤新星,李显,阙云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0 引言
花岗岩残积土在我国东南地区分布非常广泛,和一般粘性土不同,花岗岩残积土孔隙率较高,具有较多大孔隙,其比例可达2.40%~48.72%[1-2],大孔隙的存在使得水流能够绕过大部分基质土壤,迅速入渗到土壤深层,形成大孔隙流[3],进而导致边坡失稳等自然地质危害[4].因此,开展花岗岩残积土的大孔隙流水分迁移机理研究至关重要.
目前对水分迁移的试验方法主要有3种: ① 染色示踪法,如Zhi等[5-6]研究土壤内孔隙流移动路径; ② 时域反射技术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如李萍等[7]研究降雨入渗过程中不同深度黄土的水分迁移规律,芮大虎等[8]探究冻结作用下黏土的水盐迁移; ③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如付大其等[9]检测不同气驱压力作用下低渗气层岩石孔隙中可动水的变化情况; Tian等[10]研究非饱和土的水力过程,揭示水力循环过程中孔隙水分迁移的微观机制; 孔超等[11-12]研究水稻土和蔬菜地土壤孔隙结构,发现二者在脱水过程中可动水更易失去,随着水稻土转化蔬菜地土壤转变时间增大,土壤水分相态发生明显差异; Conte等[13]发现通过弛豫时间图形状可以反映孔隙水的迁移难度; 董均贵等[14]探究不同含水率和干湿循环后土壤孔隙水储存形态变化规律; 叶万军等[15]研究冻融循环对黄土土壤孔隙水分含量的影响.
以上3种方法中,染色法中所有染色区域不全是孔隙,易造成结果偏大; TDR技术需要埋设测量装置,埋设较繁琐且人为因素大; 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无损探测技术,可在不破坏土体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土壤水分含量检测[16-17].核磁共振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岩石、 黄土等,对于具有大孔隙花岗岩残积土,其水分迁移的定量化尚不明确.鉴于此,本研究以核磁共振技术为测试手段,根据计算花岗岩残积土试样T2分布曲线图谱面积,定量分析不同试样内部水分子含量及其所处孔隙大小,进而研究花岗岩残积土大孔隙的水分迁移规律,为边坡失稳、 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1 核磁共振技术
现有核磁共振技术主要以氢核作为检测对象,其原因是氢核在围绕外部磁场进动过程中会产生比较强烈的信号,易于被探针检测,且氢核分布较为广泛.
试验采用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AniMR-150型核磁共振分析仪,如图1所示.其主要技术参数为: 磁感应强度为(0.5±0.08)T,仪器主频率21.3 MHz,探头线圈直径60 mm,磁体温度通过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在(32±0.01)℃.
2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案
在现场取直径为45 mm、 高100 mm原状土柱8个,依次编号为A1、 A2、 A3、 A4、 A5、 A6、 A7、 A8,如图2.为保证重塑土对照组总体孔隙率和初始含水率与原状土一致,根据原状土柱密度及含水率配制(见表1)重塑土B1、 B2、 B3、 B4、 B5、 B6、 B7、 B8.
表1 原状土试样参数表
试验一: 入渗试验.
先测定试样A1、 A2、 A3、 A4、 B1、 B2、 B3、 B4其初始含水率,再将其放入渗透装置(如图3所示),控制定水头为2 cm,入渗时间为15 s,渗透结束后再次对试样进行核磁共振试验,测得其T2时间分布曲线.
试验二: 吸湿试验.
先测定试样A5、 A6、 A7、 A8其初始含水率,再将其放入抽真空吸湿饱和装置,控制吸湿时间分别为1、 3、 6、 12、 24、 48、 96、 192 h,每次吸湿完立即进行核磁共振试验,测得其T2时间分布曲线.
试验三: 干湿循环试验.
将试样B5、 B6、 B7、 B8放入抽真空饱和装置中进行饱和,然后采用烘干法将试样烘干(如图4所示),重复上面干湿循环步骤,4个试样干湿循环次数分别为5、 10、 15、 20次.对干湿循环后的试样进行饱和处理,然后进行核磁共振测试,分析干湿循环对土壤内部孔隙结构的影响.
3 大孔隙弛豫时间界定
T2时间分布曲线图中水分横向弛豫时间T2值与其所处土体内部结构直接相关,当假设材料满足快速扩散条件,且土体中孔隙形状为柱形时,存在以下关系[14]即:
(1)
式中:ρ2为横向弛豫率,与土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R为孔隙半径.
上式表明,土体中水分T2值与孔隙半径成正比,即水分T2值越小,其所处孔隙越小.基于此理论,以饱和重塑土最大横向弛豫时间为分界点,横向弛豫时间大于该分界点的孔隙定义为大孔隙水分子,小于该分界点的孔隙定义为基质孔隙水分子.
氯化铵对酸性溶液中铂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氯化铵沉淀法是实现铂与酸性溶液中贱金属分离的主要方法。在贵金属溶液中加入氯化铵,Pt(Ⅳ)与氯化铵生产微溶于水的氯铂酸铵(NH4)2PtCl6黄色沉淀,而其它贱金属仍留在溶液中。反应方程式如下:
为了验证以重塑土最大横向弛豫时间为分界点的可靠性,按照原状土试样重度配置的一个为直径3 cm、 高3 cm重塑土试样进行CT扫描.在文献[18-19]研究的基础上,考虑CT扫描图像最低分辨率为0.15 mm,将等效直径大于0.15 mm的孔隙视为大孔隙.重塑土三维重构模型如图5.结果表明重塑土中只有较少孤立孔隙,单个孔隙体积最大值为0.017 3 mm3,总体大孔隙率为0.019%.
表2 重塑土孔隙参数
表2列出了重塑土中最大5个孔隙的参数.从表中可以看出,重塑土中孔隙最大等效直径为0.162 mm,与大孔隙界定值0.15 mm接近,故可近似认为重塑土中不含有大孔隙.取原状土试样周围的扰动土壤,经过室内烘干、 过2 mm土壤筛后,根据原状土含水率、 重度,配制相同含水率、 重度的重塑土试样.将试样置入蒸馏水水中浸泡24 h使其充分饱和,将饱和后的试样放入核磁共振检测仪,测试得其最大横向弛豫时间,并将其定义为横向弛豫时间分界点.各饱和重塑土最大弛豫时间分别见表3,即大孔隙最大弛豫时间.
表3 大孔隙最大弛豫时间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入渗试验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测量土壤内部水分含量,通过表3中弛豫时间界定,将入渗过程中样品T2时间分布曲线图分为基质域和大孔隙域,定量研究水分在土壤内部迁移情况.
原状试样和重塑土入渗过程中T2时间分布曲线图分别为图6~7.从图7可以看出,重塑土中只有极少孤立大孔隙存在,水分在进入重塑土时全部进入基质域中,故重塑土最大弛豫时间值随着入渗量增加未出现明显变化,而随着入渗量增加,信号幅值逐步增大,即试样含水率逐步增大.
对比图6和图7可以看出,入渗前(0 s)的初始状态,原状土和重塑土试样T2时间分布曲线图较为相似,其中重塑土T2时间分布曲线有2个波峰,而原状土有3个波峰,但第3个波峰峰值较小.入渗前4个原状土试样的第3波峰峰值均小于5.5,平均值为2.4,表明初始状态下原状土中水分主要分布基质域中.
T2时间分布曲线积分面积(谱面积)能反映土壤内部水分含量,图8为入渗过程中4个试样谱面积变化趋势图.
由图可见,入渗过程中,水分进入基质域和大孔隙域中,基质域、 大孔隙域和总谱面积曲线斜率逐渐增大.说明入渗过程中,基质域和大孔隙域均会发生水分迁移,水分入渗速率逐渐增大.
4.2 吸湿试验
图9为吸湿过程中原状土T2时间分布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初始状态下的原状土T2时间分布曲线主要有2个峰值,随着吸湿过程的进行,T2时间分布曲线出现第3个峰值,但峰值较小.说明不同于入渗过程中的水分变化,吸湿过程中水分主要进入基质孔隙中,而较少进入大孔隙中,原因在于吸湿过程中主要是基质吸力导致水分逐步上升进入试样中,且吸力大小与毛管直径成反比,即孔隙直径越大,吸力越小.因此在吸水试验过程中基质孔隙吸力大于大孔隙,即水分较多进入基质孔隙中.同时随着时间间隔增加,T2时间分布曲线中信号幅值的增幅并未出现显著增长,由于土壤中基质吸力大小与土壤含水率成反比,随着吸湿过程的进行,土壤中含水率逐步增加,基质吸力逐步降低,即水分迁移速率逐步变慢.
图10为吸湿试验谱面积变化图.由图可见,基质域谱面积变化趋势和总谱面积变化趋势较为接近,随着吸湿时间增加,谱面积逐渐增加,即水分增多,大孔隙域谱面积整体上变化较小.基质吸力的存在,导致大孔隙域中水分含量较少, 谱面积最大值不到250 ms,而基质域中谱面积最大值超过8 000 ms.
4.3 干湿循环试验
图11为干湿循环后重塑土T2时间分布曲线图.由图可见,4个试样在初始情况下,信号幅值全集中于基质域中,经过5次干湿循环后,大孔隙域中出现信号,表明干湿循环后,土壤中出现裂缝,部分基质域中水分进入大孔隙中.从图中可以发现,基质域中幅值峰值出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情况,说明在干湿循环过程中,试样内部先出现微小裂缝,此时检测出的信号幅值包含在基质域中,当再经过干湿循环后,微小裂缝之间互相贯通、 变大,逐步向大孔隙发展,因此出现基质域中的信号幅值出现波动的现象.大孔隙域中的信号幅值峰值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大而增大,说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大孔隙率也逐步增加.
将图11中4个试样不同域谱面积绘制成表4.由表可见,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4个试样基质域谱面积出现上下波动,大孔隙域谱面积逐步增加.原因在于干湿循环过程中试样出现了微孔隙,其大小介于大孔隙和基质域的粒间孔隙之间,由于微孔隙的存在,增大了基质域含水率,而随着微孔隙向大孔隙发展,基质域含水率又出现降低,在干湿循环过程中基质域含水率增加与降低的交替出现一直持续,因而导致基质域谱面积出现上下波动.
表4 干湿循环后试样谱面积
5 结语
1) 初始状态下原状和重塑土试样中水分主要分布基质孔隙,对于入渗试验,随着入渗开始,基质域和大孔隙T2曲线信号幅值开始增大,并随着时间增加增速变快,且基质域和大孔隙域谱面积的变化趋势相近.说明入渗过程中,同时进入基质域和大孔隙域的水分含量接近,水分迁移速率随时间增大.
2) 对于吸湿试验,不同于入渗过程中的变化,吸湿过程中水分主要进入基质孔隙中,而较少进入大孔隙中,原因在于吸水过程中基质吸力导致水分易进入基质孔隙.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大小与土壤基质吸力成反相关关系.
3) 对于干湿循环试验,干湿循环后基质域谱面积存在上下波动,大孔隙中信号幅值增加较为明显,原因在于干湿循环后土壤中开始出现微小裂缝和孔隙.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微孔隙逐步增大,逐渐形成贯通大孔隙,使得进入大孔隙域的水分质量明显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