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环境下广播编辑理念与运营机制创新研究

2022-10-24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孙雪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18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听众媒介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孙雪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广播媒体也不再是单纯的声音传播媒介,而是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的广播媒介。数字环境的发展背景下,广播内容生产的编辑理念和广播的运营机制均发生一定的转变。在不断顺应新媒介的发展背景下,编辑作为广播内容的直接生产者,其编辑理念的创新直接关乎到广播媒介的创新效果。为更好地实现广播在数字环境下的创新发展,编辑的工作任务和态度均需要发生转变,这对于编辑工作者而言,无非是巨大的挑战。为进一步促进广播在当前时代下的发展,编辑理念与运营机制的创新势在必行,且二者的创新形式直接影响到广播在整体媒介中的发展。

1.数字环境下广播的创新发展

广播作为三大传统媒介中唯一用声音传播信息的媒体,凭借自身具备的独特信息传播手段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也依靠广播传播手段吸引许多稳定的收听群众。但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逐渐家喻户晓,信息技术更是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数字环境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播要想在媒体行业竞争中占据一定地位,就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数字技术的应用对广播的创新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丰富了广播的传播手段,弥补广播在信息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使广播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发展手段。

对于媒体行业的创新发展而言,广播对数字技术的引用直接影响在当前社会发展下广播的创新效果。实际上,在数字环境发展的背景下,广播媒体的幕后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在逐渐加大,为顺应时代发展与进步需求,编辑人员的工作理念与创新时常会出现冲突,严重影响广播编辑工作的开展。在数字环境发展背景下,要想实现广播的创新,编辑理念及其运营机制均需要发生转变。在内容创作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观众的兴趣爱好进行创作,考虑广播节目的受众群体,结合受观众关注和欢迎的内容进行创作,将广播编辑理念和运营机制的创新落实到实际创作和管理工作当中。

2.数字环境下广播编辑理念的创新

2.1 广播内容生产与编排的新趋势

数字环境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广播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与使用,人们利用闲散时间收听广播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收听广播,便意味着人们收听的状态、场所不同,广播的收听率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乘坐交通工具中、工作中,广播的收听频率较高,与视觉媒体(新闻联播等)相比较,广播在这一状态下的收听率较高,且观众对广播内容的播放要求较低。但顺应数字环境的发展背景下,广播内容的生产与编排也需融合创新元素。根据编辑创作理念的创新,广播节目的制作形成新的形式,更能满足听众的需求。“轻广播”的编辑理念就是以精短的广播内容为主,集中内容主题,简化广播结构。此外,这一类广播节目需要融合不同类型的创作元素,凸显广播的特色,能让听众在收听过程中不会感觉到节目的单调,减轻听众的疲惫感。在广播内容生产与编排中,为顺应时代的变化与人们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以精短、内容丰富、线索简单等特点为主,既能满足听众的需求,也要小中见大,引发听众对宏大主题的感悟。

2.2 广播内容生产与娱乐边界的虚化

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环境对媒体的创作产生巨大的变化,不同媒介的融合也顺应了听众的意愿。在数字技术发展的影响下,为满足听众的娱乐、游戏需求,广播内容的生产也逐渐与游戏、娱乐进行融合,不仅会对头条新闻、重大事件等新闻内容衔接,还会与游戏新闻、娱乐元素相结合。除此之外,广播的播报形式也从原本主持人与听众一对一的形式转换成主持人与听众互动的模式,这一广播形式还能有效激发听众的互动热情,提升广播媒体的播放效果。

例如春节广播节目的红包口令互动、情感类节目的电话连接互动等,均能有效实现广播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广播内容生产与娱乐的边界逐渐虚化,数字媒介的推动下,娱乐与游戏的广播互动提升广播节目效果。与传统广播节目相比,互动形式的广播节目能为听众带来更透明的感觉,提升广播的整体档次。广播内容生产与娱乐节目的融合,将参与、融合等特征集中到广播节目内容当中,面对不同形式的媒介竞争,广播的创新也为促进广播在行业竞争中的发展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3 广播视觉元素的引进与使用

数字技术在媒介发展中的应用,加剧了各大形势媒介的竞争力,其中,群众对广播节目的感官体验也为实现广播电台的媒介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广播作为点对点的媒介传播形式,为实现广播节目的创新,引进并使用视觉元素,将音频元素与广播节目内容相结合,实现广播电台节目的跨媒介发展,进而为听众提供更丰富的感官体验。

例如,中国之声电台节目,在数字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成立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官方账号,通过网络拓宽广播媒介,随后媒体运营部门的成立,进一步推动广播视觉元素的引进与使用。广播跨媒介的发展对其内容的呈现形式和广播媒介的体现形式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最显著的体现便是广播视觉元素的引进与使用效果。在数字环境下,广播面对其他媒介的竞争与挤压,视觉元素的引进也成为促进广播发展的转折点。广播与视觉元素的融合,也是增强媒体与听众之间互动的有效手段,可以为听众提供便利,还能根据听众的建议定期对广播节目和内容进行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视觉元素在广播节目中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消除广播媒介的特性,而是为提升听众的体验感,加强广播节目与听众之间的联系,促进广播在媒介中的竞争地位起到促进效果。

3.数字环境下广播运营机制的创新

3.1 生产流程从线性链条转变成网状模式

顺应数字技术在媒介发展中的应用,广播节目从内容创作到后期运营,都在逐步由单一化转换为多终端数字媒体化。在广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创作内容和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发生转变。就广播生产流程的转变来看,传统广播节目只有一个终端,且广播内容的生产流程也以单一的采集、编辑、播放流程为主。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广播电台逐渐成立了许多运营部门,官网、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部门的建立,促使广播生产流程由原本单一的模式转变成网状多元化的模式。

以成立央广传媒公司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其公司下属建立的传媒公司主要负责新媒体部门的运营,多终端发展促使生产流程发生转变,多个部门的组建构成网状模式。广播内容生产流程的创新,意味着采编人员分配的重新思考,在数字媒体发展的环境下,广播媒介的业务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与传统广播媒介相比,数字环境下的广播生产流程更加全面,各部门分工明确,尽管工作量大,但工作流程清晰明确。

3.2 绩效评估机制从免费转变成独立核算

采编人员的绩效评估机制直接影响人员数字终端内容生产的积极性,在数字媒介的发展下,广播员工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也在探索创新。在广播创新中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电台面向数字终端生产的同时,延续传统广播生产的绩效评估机制。广播运营数字终端绩效评估机制的创新,主要包含固定绩效的发放、综合考量发稿数量及影响力的评估、发稿或节目数量作为广播评估绩效的依据三方面。

其中,固定绩效发放的绩效评估机制,主要是根据数字媒体编辑的数量进行绩效评估的。综合考量发稿数量及影响力的评估机制,主要考量发稿数量和影响力,分别根据数量权衡评估绩效,根据广播内容的浏览、编辑等数据进行评估。发稿或节目数量广播评估机制,主要是对编辑与广播记者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在数字环境下,广播媒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受群众关注的广播才能受到青睐。在广播绩效评估机制的创新中,实现各岗位的独立核算机制,能促进采编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也能扩大广播节目在媒介中的竞争优势。

3.3 组织机制从固定栏目转变成灵活团队

随着数字技术在广播媒介中的应用,促进广播媒介的发展,同时对不同媒介之间的差异淡化。在新媒介发展推动下,广播步入不同行业竞争中,不仅能在跨媒介发展中提升广播媒介的行业竞争力,还能实现广播内容的优化。广播作为新闻传播的媒介形式之一,将固定的栏目机制转变成灵活的团队形式,能加快促进广播在数字环境下的创新发展。

以广播电台相关栏目的招标为例,在招标中需要根据不同团队的栏目制定不同的策划方案,还需要根据不同栏目选择合适的广播内容制作团队。这对于广播电台来讲,虽然栏目制的特点是资源平均分配,但在栏目框架下很难实现创作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需要广播电台调整内容生产机制。

4.结论

综上所述,在数字环境下,数字技术与媒介的融合发展推动了广播的创新发展。广播媒介在这一发展背景下,编辑理念与运营机制均需要创新。为满足听众需求,促进广播媒介的竞争与发展,编辑理念的创新需要从内容编排、内容生产、感官体验三方面创新;运营机制需要从生产流程、绩效评估和组织机制三方面创新。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听众媒介
抖音对戏曲艺术的再媒介化重塑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融媒体时代中的广播节目主持入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广播节目播音主持人语言表现力及基本素养研究
媒介融合时代广播节目编辑的创新思路分析
听众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
表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