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投降前夕毛泽东的布局

2022-10-24

新传奇 2022年41期
关键词:解放区兵力内战

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945 年8 月10 日晚,毛泽东已得知日本准备投降的消息。在之后的五天内,他日以继夜地投入工作,把办公室搬到延安枣园的小礼堂,一面处理日常事务,一面接见各地来请示工作的负责人和将领。小礼堂周围放着一圈长条靠背木椅,来自各地的干部和将领坐在那里等候他的指示。

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945 年8 月10 日晚,毛泽东已得知日本准备投降的消息。毛泽东从什么渠道获此消息,《毛泽东年谱》没有解释,《毛泽东传》也没有记载,毛泽东此后也从未提及信息来源一事。信息来源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日本正式投降前五天,毛泽东做出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五大战略布局。

由兵力分散转向兵力集中

抗战以来,八路军、新四军以游击战为主,兵力分散。抗战期间兵力分散,不易被日军大规模吃掉,有利于机动灵活消灭日伪军,有利于牵制大量日军,更有利于武装和发动群众。既然得知日本将投降的消息,不把分散的兵力集中起来,就没有力量大规模消灭日伪军。为此,8 月11 日,毛泽东指示:各地应将我军大部迅速集中,脱离分散游击状态,分甲乙丙三等,组织成团或旅或师,变成超地方性的正规兵团,集中行动,以便在解决敌伪时保证我军取得胜利;解决敌伪后,主力应迅速集结整训,提高战斗力,准备用于制止内战方面。毛泽东这一战略调整和布局,为迅速缴械日伪军做了充分准备,为扩大解放区和保卫解放区做了充分准备。

由制止内战转向坚决反击内战

制止内战的最好办法,就是坚决反击内战。为此,毛泽东在8 月11 日指示:各地对蒋介石绝对不应存在任何幻想,必须在人民中揭破其欺骗面目,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危险应有必要的精神准备;各解放区应有必要兵力防御国民党进攻,国民党一旦向我大举进攻,我应准备调动兵力,对付内战;放手武装群众,放手提拔地方干部带兵;放手发动减租,组织群众,以便迅速确立我党在群众中的基础。

8 月13 日,毛泽东提出制止和反击内战的三原则:第一,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第二,蒋介石总是要强迫人民接受战争,他左手拿着刀,右手也拿着刀。我们就按照他的办法,也拿起刀来。蒋反我亦反,蒋停我亦停。第三,战争不知何时开始,备战需要时刻准备。

由分散占领转向重点占领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了几乎大半个中国,而国民党的主要力量则集中在西南地区。日本投降后,曾为日军占领的广大沦陷区将成为权力空白区域。毛泽东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后,认为动用我党的全部武装力量全面夺取日伪占领区,不现实也不可能,切实可行也最为紧要的是重点占领中小城市、广大乡村和交通要道,扩大解放区,创建新的根据地。

对占领中小城市及乡村,8月10 日,毛泽东亲自致电华中局,指出:目前主要力量是以你们现在地为起点,扩大地区,夺回周边小城的武装力量,带动人民群众,发动人民的力量;对乡村地区,统一江南武装力量向其周边发展,夺回乡村及县城,逐步扩大范围。除此之外,占领交通要道,主要以津浦路和陇海路为主,占领一切可能的交通路线,为内战运输作准备。

关于创建新的根据地,8 月11 日,毛泽东在给王震部队的电报中指出:日本投降,内战迫近,你们任务仍是迅速到达湘粤边与广东部队会合,坚决创造根据地准备反击内战。

由拒绝原地待命转向迅速缴械日伪武装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抗日军民歼灭日军52 万多人,占40%;歼灭伪军118 万,几乎百分之百。但抗战胜利在望之际,蒋介石却拒绝让八路军和新四军接受日军投降,要求八路军和新四军“原地驻防待命”。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何应钦甚至命令日军可对“共产党军队进行武装自卫”。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的回答只有一个字:“打!”

8 月11 日,毛泽东向各战略区发出《关于日本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的指示,“目前阶段,应集中主要力量迫使敌伪向我投降,不投降者,按具体情况发动进攻,逐一消灭之……”

8 月13 日,毛泽东连续撰写《蒋介石在挑动内战》和《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给蒋介石的两个电报》两篇文稿,在舆论上彻底揭露了蒋介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和发动内战的阴谋。

8 月15 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此,朱德以八路军总司令的名义电令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你应下令你所指挥下的一切部队,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听候中国解放区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纵队的命令,向我方投降……在华北的日军,应由你命令下村定将军派出代表至八路军阜平地区,接受聂荣臻将军的命令。”

由配合苏军作战转向东北直接进军

1945 年8 月8 日,苏联对日宣战,150 万苏联红军大举跨过边境进入东北,迅速控制东北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8 月9 日,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苏联作战。

东北,在地理位置、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都极为重要。九一八事变,特别是七七事变以来,毛泽东高度重视东北。为此,毛泽东在指示我军配合苏军作战的同时,迅速决定派部队直接进军东北。8 月12 日,毛泽东命令冀东三个军分区部队分别向承德、赤峰、沈阳进军。同日,他指示山东分局,要求原东北军万毅部和现驻冀热辽边境的李运昌部立刻向东北和内蒙地区进发,以“配合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境内作战,并准备接受日伪军投降”。可以说,毛泽东及时做出直接进军东北的战略布局是决定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一招。

从8 月10 日到8 月15 日这五天,毛泽东是怎样工作的呢?据《毛泽东传》记载:抗战最后胜利,是毛泽东早就预料到的。但胜利来得那样快,却是他没想到的。整个局势在短时间内发生急转直下的变化,无数新问题一下子涌来,需要迅速地作出决断。毛泽东以惊人的精力,日以继夜地投入工作。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形势,他把办公室搬到延安枣园的小礼堂,一面处理日常事务,一面接见各地来请示工作的负责人和将领。办公桌是原来的一张乒乓球台子,中间摆着笔墨纸砚,别无他物。小礼堂周围放着一圈长条靠背木椅,来自各地的干部和将领坐在那里等候他的指示。

猜你喜欢

解放区兵力内战
美军兵力设计及作战概念跟踪
在建设旅大特殊解放区的日子里
林海雪原(一)
试论兵力投入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影响
叙利亚内战大事件
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中的人学思想
缅甸开启新选择
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书店及出版事业
小鸟的攻击 ——达里尔(美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