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背景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2022-10-22刘飞
刘 飞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26
改革创新之年,我们必须能够及时摒除对于传统教学习惯的盲目依赖,对高校办学体制进行更加优良的改革,以求能够培养出社会最为需要的现代化人才。众所周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对职业教育也更加重视,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推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上的双重提高。为将供给侧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更加充分有效实施,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就目前而言,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相应的高职人才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社会发展形势更具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关人才,为社会需求及时提供优秀的高职院校人才储备,以产教融合作为培养学生的出发点,破解当前教学困境。
一、与企业进行合作,构建共赢局面
(一)建立实训基地
为推进高职院校能够更具针对性地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需要认真细致地选择相关企业与自身教学进行合作。这是推进高职院校教学人才符合社会市场化需求的关键一步。高职院校的教学必须满足学有所用,因此校方在选择合作的企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重学生的专业学习特点,努力在选择合作企业的过程中将学生的专业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达到不浪费任何人才的目的。例如,对于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校方可以选择与机械制造行业合作;医学护理专业便可以选择与一些社区、医护服务站以及药厂合作。只有将合作企业变得多元化,才能够真正实现学有所用。在学校当中建立一个高效便捷的学生实训基地可以有效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高校应当专门投入资金更好地改善教学条件,对于教学过程中资料的储备也应该给予足够重视。校方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教授给学生专业化知识,训练学生熟练运用现代化设备的各种能力,通过培育出真正有经验的优秀人才来吸引大批优秀企业的关注,为本校学生赢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在具体构建过程中,校方需要通过多方实践来探索合适的方式,以构建产教融合为基础背景的“混合所有制”校内实训基地。
(二)明晰权利责任等相关制度
为求有效保障高校学生与企业双方权益,在合作之前,校方领导应该认真严谨地与合作方共同拟定具有法律效应的合作合同。在进行合作之前明确权利和责任能够更好地保证合作方的权益,同时也能够有效保证学生的工作权益。双方可以经过商讨,在共同的经验之上建立出相对完善的校内运行机制,推进整个校内实训基地良好运转。政府为推进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出台了一系列校企合作的政策。学校和企业应该按照相关政策有序地签订相关协议书。为保障高职院校教学与市场的结合度,双方可以就教学事宜进行共同商讨,在以高校教学大纲为基础的情况之下共同来谋划学生实训计划的撰写。此举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学有所用,帮助学生在毕业后迅速将自己的知识文化转化为企业工作之中的生产力,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更快融入社会生产的洪流之中,同时也能够为国家补充相关的优秀人才来推进社会大跨步发展。在实践基地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具体尝试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和技术知识,应当学会熟练地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同时企业也可以派出自己的优秀人才提前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有效促进学校和企业双方共赢。这样能够最大化满足双方利益,为国家培养出新型的创新人才,有效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明确双方权责,有利于双方清晰分担相对的责任和义务,能够使整个培训和工作过程更有规范。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一体化教学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上文已经提到,高职院校转型应该朝向社会发展的趋势。要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与社会需求和市场相契合。为满足此项教学目的,高职院校应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除以往为学生教授相关技术知识之外,还要努力地协助学生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成熟地应用于实践,如此才能够满足社会市场的真正需求,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面对此项要求,教师应当创新性地将教学过程从课堂转移到学习实训基地,由于实训基地具有完备的各项生产功能的设备,便可以帮助学生熟练地将知识转化为实操技能,这样多元化的学习教室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精准地掌握各项技术的操作能力。为促使学生能够更快融入实际工作的场景,企业可以派出相关的企业精英带领学生进行模拟生产,提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大致的生产或者操作流程。为了实现教学知识的专业化,教师需要在一旁陪同并及时为学生讲解各个操作步骤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与实操技术,如此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具象地了解相关操作知识,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记忆相关知识,并且学会相关实操方法。学习并不是纸上谈兵,在能够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和实操技术之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很多错误,对于错误不应当有所恐慌,而应当成熟面对。企业代表应当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并且着重强化认识错误之处,从而达到对其他学生的教育,使这项错误避免再犯。对于学生知识记忆的薄弱之处,教师应当协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练习。经过反复的教学,学生便能够充分地掌握相关知识,学会运用方法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真正地投入社会的需求当中,促使自己成为更适合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实施多元教学计划
我们一直在强调针对市场进行教学,因此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建立相应的学生实训基地,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囿于具体的教学目标。除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之外,教师还应当从更高层次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道德品质。教师应当通过多样化的不同种类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站在更高的教学视角进行教学,才能够提高和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在真正的热爱中从事社会工作,为培养真正的高技能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比赛通常是展现学生实际能力的最佳场地,教师可以建立一些相关技能的比赛,以实训基地作为比赛场地,通过分组的方式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比赛,每组的决胜者可以参加最终的决赛。在比赛的具体过程中,学生们不但可以认识到优秀学生的技能操作熟练程度,以及一些工作技巧,而且还能够鼓励优秀人才研究更加精湛的专业技术。比赛完成之后,应当对于学生们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与精致度进行全方位的对比。在具体的比赛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弱项和强项进行不同程度的记录,在比赛完成之后,及时对学生进行纠错,鼓励学生能够尽快补齐短板,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才。教学的多元化除展现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之外,还应该具体体现在各类人才培养专业方向的特色上。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并不能够非常清晰明确地进行相关专业方向的特色教学。高职院校在依照教学大纲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应当对教学的核心方向和特色教学投入强大精力。专业教学模式只有更加精进才能够培养出真正优秀的人才,以求避免培养出全而不专、大而不精的学生。正所谓熟能生巧,正是对专业特色化练习的积累,学生才能够掌握具体专业真正的核心知识,促进自身工作能力的迅速提升。为达到人才培养多元化的目标,高职院校必须尽快形成相关的学科体系。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关注具体的市场动态,根据市场所需要和人才的层次的变化来相应的完善自身教学机制。教学方案的制订必须适应相关的教学方案,必须科学且合理,只有拥有明确定位的教学才能够迅速教育出具有优秀技能的优秀人才。同时为提升相关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高职院校必须聘请优秀的教师进行教学,对教师的培训也要定期开展,鼓励教师能够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真正向学生传授有益于其自身发展的专业技能知识,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快速融入社会发展的大潮当中,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
三、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为培养市场型人才蓄力
(一)改变学生态度
高职院校在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过程中,也应当时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意见,根据学生的相关建议改进相关教学模式,能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师资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熟练的工作技术技能。在产教融合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始终应当充当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充当观众,而应当在课堂上与教师形成良性有益的循环互动,在两者的交流之中推向整体课堂向更加优良的方向发展。经过调研可以得知,当今世界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很广,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够明确产教融合的意义,通过深挖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大学生拥有越来越强的独立意识与个体意识,在学校当中他们并不单一地去学习,而是将人际交往和独立生活能力也看作自身技能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校企联合过程当中,我们过于注重技能知识的教学,但是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内心的想法和意愿,我们应当始终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会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在帮助学生理解产教融合的积极意义之外,还要为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培养投入更大的精力。大学生在入校不久就要投入一线的工作流程当中,从大学生的心理视角出发,他们并不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角色设定的转变。因此我们可以结合相关的心理教学,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来帮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产教融合的意义和对提高其自身素质和技能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可产教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市场需求,找到心仪工作。同时产教融合在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校方也应当考虑到学生的自身意愿。努力增加教学乐趣,帮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感受到快乐。
(二)增强高职院校发展动力
在上文中,我们从学生为主体的角度讨论了如何推进学生认可产教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校也应该具有创新和变革意识。只有校方拥有自我变革的强大动力,才能够推动以上计划顺利实施,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局面,为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贡献出自己独特的力量。由于教学理念和教学设备的不同,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略有差异。以上政策更容易在一些具有实力和规模的院校落实,并且能够快速地显现出其教学计划的效果,但在一部分实力较差的院校,进行教学变革动力尚有不足。在这种条件下将产教融合进行具体实施,会面临一定的阻力。我们应当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来分析出阻力存在的角度,针对阻力的角度解决具体问题,为学校进行变革提供强大而持久的动力。从外在视角来看,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机制并未完善。因此,如果想将改革计划具体实施到具体教学过程中,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消耗在所难免,而对于此部分高职院校来说,耗费巨大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进行改革有些困难。因此国家应该对此部分高职院校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扶持。但是归根结底,只有自身通过不断的探索模式来解决这些疑难问题,才能够为产教融合的真正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校企合作便是解决这些困难的有效方式之一。学校可以针对市场需求来逐步的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通过与企业的融合最大程度上明确市场的真正需求,减少相关教学成本的浪费,对学生进行集约化的专业知识教学。努力打造出真正具有特长和竞争潜力的学生队伍。高职院校在将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进行对接的过程中一定要始终关注知识在市场应用当中的实践性,教师应当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探索适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具体的专业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念。同时高校教师也可以定期到一些优秀企业进行学习,完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学生队伍,打造良好的教师团队,为教学改革提供助力。
结语
以产教融合为基础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是各个高职院校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可以采用通过与企业签订相关合作协议的方式,促进自身改革教学模式,将产教融合的理念更加深入地融入具体专业教学过程当中,实训基地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相关的实操本领。在产教融合的教学理念下,只有能够迅速地掌握相关技能并且将技能付诸实践,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不至于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中被淘汰。对于产教融合的具体操作模式,各个高职院校还应当不断探究相宜的模式并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