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文化融入石油类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路径探索

2022-10-22门小刚

科技风 2022年26期
关键词:石油育人精神

褚 奇 门小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青岛 266580

我国的石油文化形成于新中国波澜壮阔的石油工业发展史,与新中国石油工业同步孕育发展,在中国石油工业的建设和发展时期,凝聚了石油文化的历史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类高校“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因油而强”,为石油行业输送了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经过几十年的变革与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石油工业发展、传承优秀行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智力支撑。在新形势下,石油类高校要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通过多路径将石油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育人建设,挖掘石油文化的时代内涵,创新石油类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方式,不断增强学生对石油文化的认同,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石油文化的孕育发展过程

我国石油文化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玉门油田开发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玉门石油人靠着艰苦奋斗,披肝沥胆地忘我工作,建成了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玉门石油人在与各种困难抗争中形成了“玉门老五种精神”,在石油行业具有广泛影响,奠定了“慷慨无私支援别人、艰苦奋斗发展自己”的石油文化总体基调。20世纪50年代,克拉玛依油田横空出世,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中流砥柱,随之形成了“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民族团结、求真务实、追求卓越”为特征的“克拉玛依精神”。20世纪60年代,在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铁人精神”为代表的“大庆精神”;在长庆油田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长庆石油人经过50多年的技术攻关最终突破障碍,形成了可贵的“磨刀石精神”;1989年,来自全国的石油队伍在塔里木展开了一场石油大会战,孕育形成了“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五湖四海”的“塔里木精神”;此外,在石油工业发展的各时期各地方也形成了诸如“柴达木精神”“八三精神”“兰州石化精神”,等等。最终,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塑造了石油文化的灵魂,并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特质不断发展。

2 石油文化融入石油类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现实意义

2.1 石油文化是石油类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补充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外,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高校文化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而石油文化中蕴含的石油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度契合,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正确的、明确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是石油类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补充。石油类高校可以结合石油文化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作用,塑造学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健康人格,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2.2 石油文化是石油类高校引导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抓手

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提到,希望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石油类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要把石油文化作为引导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抓手,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和条件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动中,通过营造从进入大学到步入社会、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专业学习到社会实践的石油文化育人氛围,激励学生服务社会,承担石油行业使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社会与个人前途、命运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支持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到祖国最需要、最困难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助力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及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目标实现。

2.3 石油文化是石油类高校坚持文化传承创新的独特优势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传承创新既是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从老一辈石油人在戈壁荒漠战天斗地到石油勘探开发大会战,从“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情壮志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奋勇决心,石油文化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以其独特的文化理念孕育发展。如今,在新形势下石油文化对于石油类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石油文化融入石油类高校文化育人工作需要改进现有的高校文化育人体系,不断为注入石油文化元素,充分实现石油文化的育人功能,这既是石油类高校文化育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石油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3 石油文化融入石油类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路径

3.1 加大石油文化景观建设

大学校园景观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广大在校生,学生行走在校园之中,会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着校园文化的魅力,具有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一方面会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也会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因此,石油类高校应结合学校所在位置和现有布局,在原有的校园景观或新增的功能分区中加大融入石油文化元素,打造符合学生审美并且能够凸显石油特色的校园景观,推动石油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营造石油类高校浓厚的石油文化氛围。例如,可以合理规划建设包含石油文化历史的校史馆,在校园布置石油文化长廊,在道路旁放置石油行业名人雕像,也可以将适合学生参观的退役石油设备布置到校园中,例如,钻井装备、采油装备、动力装备、石油管材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石油文化的魅力。同时,在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人流量大的区域进行石油文化展览,让学生通过参观具有石油文化特色的校园景观,更加直观地体验石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2 推动石油文化走进课堂

石油类高校由于其独特的行业特色属性,可以把石油文化融入课堂,作为石油类高校文化育人的突破口。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以外,也要将石油精神根植于每一名石油类高校学生心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开设石油文化相关的公选课或限选课,将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石油精神的孕育背景、石油楷模的模范事迹、石油公司的企业文化等内容落实到课程大纲,让学生系统了解石油文化,增强对学生石油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在其他课程中同步渗透石油文化,挖掘课程中包含的石油文化要素,通过引用学生感兴趣的石油文化故事等内容,让学生感悟新时代石油文化的特征与内涵,更好地开展石油文化认同教育。此外,可以鼓励学生观看“中外石油文化”等线上慕课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时间去深入了解石油文化,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推动石油文化深入课堂。

3.3 搭建石油文化特色平台

石油精神是从20世纪60年代逐渐发展形成的,它是石油行业的文化精华,是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石油类高校要搭建以石油精神为内涵的石油文化特色平台,积极探索“浸润式”文化育人,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体的石油精神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来,通过石油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机会通过学校搭建的平台去了解石油文化。首先,开展以石油文化为主题的讲座、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文化活动,选树践行石油精神先进典型等表彰活动,以点带面,引领更多的学生认同石油精神,践行石油精神。其次,加强石油文化类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学校尽可能提供专业的指导教师、独立的空间场所等,扩大石油文化类社团的活动范围。此外,还要增强石油精神的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新媒体、广播站、校报等途径,提升学生对石油精神的理解,让学生逐步成为石油精神的弘扬者和实践者。

3.4 开展石油文化社会实践

石油类高校在校园推动石油文化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切身感受石油文化。组织学生走进石油文化博物馆,增强对石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参观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感悟胜利油田战天斗地、负重奋进的光辉历程;参观大庆石油博物馆,了解大庆油田油气勘探、油田开发现状和石油生产的辉煌历史;参观塔里木油田展览馆,了解塔里木石油从无到有的发展历史,充分发挥石油文化的育人功能。石油类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联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石油企业的油气开采单位、油气储运单位、石油炼制单位,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前往相关单位,到油田基层一线单位进行石油文化实践调研。目前,也可以采取线上实践的方式进行石油文化调研,例如,组织学生浏览中国石化网上博物馆等,在线上感受石油企业文化,让学生领悟新时代的石油精神,切身感受现代石油文化的力量。

3.5 扩大石油文化网络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石油类高校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石油文化融入网络文化宣传工作中,推动石油文化传播与新媒体技术高度融合,促进石油类高校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石油类高校要扩大石油文化网络作品的传播方式,加强对优秀石油文化网络作品的宣传力度和辐射范围,校院两级媒体可以在网络平台建立石油文化专栏,通过网络漫画、短视频、微电影等形式宣传“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大庆新铁人”李新民等人物事迹,宣传大庆石油会战、华北石油会战、辽河石油会战等油气田开发建设历程,宣传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将正确的价值导向贯穿于网络文化宣传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石油文化熏陶,增强网络文化育人实效。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石油类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应结合时代背景和学生特点,充分挖掘石油文化融入石油类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现实意义和有效途径。通过多种途径把石油文化融入石油类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依托石油文化自身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力量,推动石油文化在石油类高校的传承创新,将石油文化深深根植于石油类高校学生的思想认识中,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石油育人精神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拿出精神
石油PK太阳能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