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的“冰雪奇缘”

2022-10-22策划本刊编辑部

中学时代 2022年2期
关键词:阿勒泰冬奥滑雪

■策划/本刊编辑部

中国古代的冰雪运动

人类最早滑雪地在中国

2005年,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墩德布拉克洞穴内,发现了一幅保存完好的彩绘岩画,上面清晰地记录着远古先民们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追逐猎物的场景。经过专家考证,这幅岩画距今至少有12000年的时间。

在2015年1月18日闭幕的中国阿勒泰国际古老滑雪文化交流研讨会上,与会的挪威、瑞典、芬兰等18国的30余位滑雪历史研究专家联名发表《阿勒泰宣言》,认同中国新疆阿勒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滑雪地域。《阿勒泰宣言》的发布,意味着新疆阿勒泰为人类滑雪起源地的说法首次得到国际公认。而发现阿勒泰岩画之前,古代的史书中,也已经早早记载下了中国人滑雪滑冰的行为。

中国古代典籍《山海经》中曾记录游牧民族丁零人“其民从膝已下有毛,马蹄,善走”,描述了北方游牧民族使用马皮滑雪板滑行的传统。最早正式提到滑雪的书面文献来自汉朝,描述的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滑雪行为。

隋朝:东北人“骑木而行”

现代冰雪运动已经比较普及,其最初必然源于生活。《隋书·北狄传》有记载:“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分为九部落,绕吐纥山而居……地多积雪,惧陷坑阱,骑木而行,俗皆捕貂为业,冠以狐狢,衣以鱼皮。”

南、北室韦皆为我国古代东北部少数民族,在北方严寒、积雪甚深的地理环境下,当地人创制“骑木而行”这一安全省力的交通方式。可以想象,农牧民驾驭木制滑雪工具,在林海雪原间行走、狩猎、游戏的风采。

滑雪器具不仅有“木马”,还有“狗车”,从隋唐一直延续到明清,其形制、尺寸皆有改进。有文献记载:“开元路有狗车、木马,轻捷利便。木马形如弹弓,长四尺,阔五寸,一左一右系于两足,激而行之雪中冰上,可及奔马。狗车以木为之,其制轻简,形如船,长一丈,阔二尺许,以数狗拽之。二者止可于冰上雪中行之。”很明显,此时的“木马”与今天的双滑雪板基本一致,而“狗车”就是狗拉雪橇。

北宋时期,出现了与现代冬奥的雪车雪橇运动稍有相似的冰床,明代的蹋鞠则与冰壶的规则有相似之处,到了清代,规模宏大的“冰嬉”比赛出现,冰雪运动渐趋规范化和多样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冰雪运动在中国流传有序,发展渐进,有专门的组织系统,有完善的规则制度。由此也更加证明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奥运新标杆

现代冬奥会起源于1924年的法国,当时被称为“第八届奥林匹亚德体育周”,这项活动结束两年后,国际奥委会才正式追认这届比赛为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冬奥会共设置7个大项、15个分项和109个小项,金牌数增至109枚,成为设项和产生金牌最多的一届冬奥会。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坦言,在疫情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作为“奥运新标杆”的意义彰显无疑,它将成为世界冰雪运动发展的里程碑。

北京是世界上第一座同时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北京冬奥会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

北京冬奥会是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之后举办的首届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100%使用绿色清洁电能,历史首次;

参加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中女性比例超过45%,历史首次;

北京是首个大规模使用当今最环保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的冬奥会主办城市;

北京冬奥会是全球首次5G全覆盖的冬奥会;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有全球第一条360度回旋赛道;

“水立方”是世界上首座完成“水冰转换”的奥运场馆;

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世界上第一例永久性保留的滑雪大跳台;

联合国首次为冬奥会发行邮票,主题为“体育促进和平”;

……

在无数“首次”“最”“第一”的影响下,北京冬奥会必将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论是开幕式上声色光影的叠合变幻,还是冰雪赛场上的速度与激情,都见证着本次冬奥会带给全世界的惊喜,正如2008年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那般。从2008年到2022年,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内敛表白到“一起向未来”的响亮召唤,中国的奥运叙事从侧重“观照小我”延展到“观照大我”,于承袭之中进化。从千年古都到“双奥之城”,北京这座不断书写并创造历史的城市,再次见证凝聚世界的闪耀时刻。

科技赋能,让冬奥更精彩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有一抹鲜明的科技底色,从筹办到现场展示,“科技冬奥”这一理念是一以贯之的。在冬奥会期间,从开幕式到场馆建设,从赛事组织到运动员保障,一项项高科技的应用,让“科技冬奥”成为闪耀世界的中国力量。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冬奥历史上第一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技术的速滑馆,也是北京赛区唯一新建的场馆,采用了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被称为“雪游龙”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毫米级”双曲面混凝土喷射及精加工成型技术,1.9公里赛道一次性喷射浇筑成型;国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转为“冰立方”,应用装配式快速拆装和调平动态监测技术,20天内完成“水—冰”场地转换;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鸟巢正在变身为数字、低碳、智能体育场馆……

通信转播在现代奥运会中不可缺少,它让世界各地的奥运粉丝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看到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由于有了5G信号覆盖,转播也有了新的模式。通过云转播5G背包,可直接将前端设备采集的视频信号实时上传到云平台,实现高清视频即拍即传。在混和采访区,利用远程遥控摄像系统,实现媒体记者跨空间采访。

同时,视频会议的远程同声传译功能,为疫情下远程国际会议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智能会议翻译系统,支持多语种实时语音转写、多语种互译;语音识别翻译技术可辅助沟通无障碍。

这场如期而至的冰雪约定不仅为运动员呈上了完美的体育盛会,也成为反映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大舞台。我们期待和相信,这些在赛事上崭露头角的新兴应用经过考验和推广,能够运用到虚拟现实、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众多民生领域,最终惠及百姓生活和行业发展,不断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添新彩。

(摘编自《科技日报》)

冰雪容颜,奥运体魄,中国精神

奥运,凝聚共同梦想

希腊前总理帕潘德里欧认为,作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历史悠久的北京正在继续创造历史。从雅典到北京,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穿越东西方文化的隔阂,这场文化盛事象征着东西方文明跨越时空相向而行、相遇相聚。

北京冬奥会正逢中国农历新春佳节,奥运会是全世界青年分享快乐、展示自我、拼搏奋斗的节日,春节是中国家庭团聚、期盼美好的传统节日,从这个意义上说,期盼更美好的未来,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和愿景,这正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奥运,人类命运的欢歌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人口只有10多万的塞外小城崇礼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冰雪胜地,当地每5人就有1人从事冰雪相关工作;张家口白雪覆盖青山,一座座竞赛场馆及配套设施拔地而起,一列列高铁穿过冬日的山野而来,诉说着这片土地因冬奥而发生的巨变。赤道附近的多哥、冬季零上10摄氏度的津巴布韦、全年高温的菲律宾……越来越多来自低纬度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选手怀揣梦想与热爱,跨越温度和距离,踏上了冬奥会的赛场。他们用不懈努力向世界证明——“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奥运,我们这样竞争

奥运赛场上,令人振奋的是“更快、更高、更强”的超越,令人感佩的是“更团结”的情怀。百年来,奥林匹克不仅在竞技上挑战人体极限,更重塑了人们的观念,引领着人类的全面发展与世界的和谐进步。在时有波折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奥林匹克的意义早已远远超出体育竞赛本身。这里,不仅有成绩、金牌、胜负,更有沟通、理解与互鉴。

合作共赢、携手进步,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担当,也是奥林匹克价值观的主张。正如本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这场盛会传递出14亿中国人民的美好期待: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与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

(摘编自《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阿勒泰冬奥滑雪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我应该在那里
阿勒泰的诉说(组章)
冬来啦,滑雪去
让你动情的不止是冰和雪
小熊滑雪记
新疆阿勒泰地区林场的维护与基本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