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独角牛”的创作
2022-10-22◎萧亮
◎ 萧 亮
《独角牛》是我在江西武宁县文联工作时写的小说。那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史铁生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已经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那时拿个全国小说奖比现在考取名牌大学有用。我也想拿个奖。
《独角牛》最早寄给《当代》,编辑来信留用。几个月后,换了一个编辑接手,说这不是一个短篇,要我把它变成中篇。此后又寄了两家刊物,意见大概是短篇小说不够短,中篇小说不够长。那时候,写稿的认真,编辑回信也认真。最后,这篇小说由《百花洲》发表了出来。
1992年,江西省作协出版江西青年文学创作丛书,免费为我出十万字的小说集,我做了一些修改收入集中。2001年,我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工作多年了,社里有个福利,工作十年以上的编辑可以免费出一本不超过三十万字的书,有稿费。这次我又把《独角牛》改了一番收进去了。不自费出书,是我给自己立的规矩。
我很赞赏网络自由发表作品的方式。我打算将来为自己做一套电子文集。《独角牛》便是和文友在网上交流转发,被上海著名作家、评论家吴洪森先生看见,并推荐给《收获》发表的。
《收获》知道《独角牛》早年发表过,后来经我多次修订,面貌已与早期有很大不同。《收获》这次发表请人配发了两篇评论,责编余静如曾要求我对小说局部再做修改。经我请求,余静如替我改定了小说。借此机会,向余静如女士表示感谢。
《收获》发表《独角牛》带给我另一大喜悦是让我认识了著名作家、评论家王干先生。王干先生把《独角牛》收入《中国当代文学选本》,并且为此次的研讨作了热情评论。
因发表某篇小说,得到专家、学者、编辑的帮助和鼓励,我有过几次类似的经历。我认为那不光是对我个人的赞赏,而是因为他们和我一样,心中对文学怀着共同的崇高理想。
回顾20世纪80年代那些躁动的岁月,连同我自己写的歪七倒八的汉字,逐渐变得面目清晰、灵动耀眼起来。
四十年来,我趴在桌上写字。抬头转向窗外,忽然发现到处修了很多路,盖了很多楼。有一次回到武宁,差一点没认出那是我的故乡!依稀在梦中听见有人喊,这些路和楼捧起了一个时代!
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要人口的农业大国。在楼房越盖越高时,我同样关注农民的生存状况和农民的未来。
我祈祷,中国乡村能够风调雨顺,中国农民不要回到“独角牛”走过的老路上去。
一切愿意出力的人,请用尽你们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