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歌曲融入高校“四史”学习教育路径探究
2022-10-22吴浠含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411100
文/吴浠含(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0)
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构成了“四史”,“四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四史”教育作出了多次重要论述,全面阐述了学习“四史”教育的意义。学好“四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是党员的一门必须课,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红色歌曲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诞生的一种特殊的革命话语,其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开始运用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领导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积极的传播了革命思想。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红色歌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文艺工作者响亮地提出了“到农村、到工厂、到部队中去,成为群众的一分子”的口号。文艺创作者们积极的投身于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中,并紧密结合抗日救亡这一时代主题,创作出了无数红色歌曲,掀起了保家卫国的运动高潮,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士兵的斗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期间,红色歌曲依旧蓬勃发展,其题材也更加丰富,除了表达对党、国家和领导人的拥护和热爱,也表达了对社会主义建设、对英雄事迹、对祖国河山的赞美和歌颂。改革开放时期,红色歌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时候的歌曲在以往的创作形式上考虑了人民群众的审美,加进了一些流行的因素,使得红色歌曲紧随改革开放的主流,这时期的歌曲大多反映对改革开放的肯定以及对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的赞美。21世纪之后,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西方流行歌曲的传入,红色歌曲的曲调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红色歌曲借助电视、网络等新媒体使得传播更快更广,这时候的红色歌曲大多是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歌曲,激发了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一、红色歌曲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的必要性
1.有助于明确“四史”教育价值导向
红色歌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中留下的宝贵财富,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性。红色歌曲的价值导向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红歌的思想本质就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在不同的时期,红色歌曲的价值导向也不同。抗日战争时期,歌曲的主题是抗日救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其主题是歌颂社会主义、歌颂国家和歌颂领导人。因此,红色歌曲的意识形态更加鲜明,这对厘清“四史”教育的逻辑、深入了解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新时代“四史”教育的发展。二是红歌明确了“四史”教育主题。“四史”分别是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红色歌曲在革命年代诞生,几乎覆盖了这四史,并且与之各个时期相匹配,为“四史”教育提供扎实、有侧重的教育内容。
2.有助于提高“四史”教育感染力
红色歌曲的内容丰富,曲调各有不同,形式多种多样,同时,红色歌曲最初就是在人民群众中诞生的,与人民的生活生产相联系,贴近人民群众。红色歌曲的诞生是人民群众茶余饭后的哼唱,加之创作者深入群众中,通过自身体验创作出来的,其歌曲本身的内容就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加上音乐曲调,赋予了红色歌曲强大的感染力,成为中国共产党深入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是优质的教育素材。因此,红色歌曲融入“四史”教育之中,使得“四史”教育更具有感染力,避免了理论教育的枯燥乏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四史”教育能够深入人心,增强了大学生内心的使命感,提高教育成果的深刻性和持久性。
3.有助于拓宽“四史”教育途径
高校的“四史”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教育者的单项发力,而是要注重学生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需要关心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对于以往理论灌输型的上课模式,现在需要打造情景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要组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用实践活动来盘活“四史”教育。红色歌曲作为一种强感染力的音乐,可以拓宽“四史”教育的途径,相比较单一的填鸭式的理论,在课上引入红歌,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红歌演唱、红歌知识竞答都可以成为新时代“四史”教育的途径。
二、红色歌曲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的途径
1.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课作为高校立人树德最根本的课程,是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课程。建立好思政课教学体系,推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课程建设,把红色歌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配合“四史”教育,实现红色歌曲与“四史”教育教学一体化,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校思政课是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和法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进行“四史”教育的主要课程,其覆盖了1840年以来的中国史,虽然包含了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但是内容却相对分散,因此要将课程内容进一步的细化并连接起来。红色歌曲作为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其贯穿了中国近现代史,其内容也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将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连接分散内容,有助于高校学生更好的厘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充分挖掘人民为什么选择了共产党、共产党为民族和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和党传承的各种精神,从而推进大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水平,是推动红色歌曲融入“四史”教育的基础。首先,学校需要完善教师的培养制度,加强教师理论知识,深入对“四史”的学习,并且将红色歌曲融入课堂中,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爱国情怀。其次,学校需要完善教师奖惩机制,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虽然很多高校制定了绩效考核制,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采取全校统一的考核制度,反而减少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因此独立思政课教师的考核制度,对思政课教师制定独立的,切实可行的奖励制度,以课堂教学水平为优先,反对唯论文、唯项目等片面的评奖评优制度。最后,完善教师的招聘制度,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大部分师资均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部分教师在入职前并没有受过系统和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学习与训练。因此增加教师的试讲难度,提高入职要求,选拔一批热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指导新人,分享思政课的教学经验,鼓励老师去其他学校交流学习。学校要落实思政课教学基金的保障,为开展思政课老师培训、校外交流学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提供经费保障。
2.丰富校园实践活动,推动高校“第二课堂”建设
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建设好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四史”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导向对学生思维方式、理想信念、三观都有潜移默化地影响。在当前国内外思想交流频繁,大学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蛊惑,失去理想信念,站在国家的对立面。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通过红色歌曲做好校园“四史”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朝复兴中华民族的目标前进。
一是学校要挖掘一切硬件基础设施,发挥校园文化对“四史”教育的隐性作用,利用好听觉、触觉、视觉深化学生的“四史”教育。有关“四史”的资料应该布置在校园的宣传栏、楼梯间、教室,宣传栏应该定期更新,例如:一些历史实践事件、人物、精神的故事,从而提高宣传栏的阅读量。在楼梯间或者教室中应该张贴一些标语,例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历史中存在的一些口号或者一些红色歌曲的歌词,通过这些内容可以了解到各个时期的背景。在课间通过播放一些红色歌曲,读一些历史故事,润物无声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二是学校定期举办“四史”教育实践活动,把课堂上的知识融入到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此外,学校需要定期举办一些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奖励措施,既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校也可以借助红色歌曲开展红歌歌唱比赛,发挥好红色歌曲的隐性育人功能。竞赛等实践活动对于增强学校文化氛围的力度有限,因此学校要定期邀请一些学者来做专题讲座,专业的学术知识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启示,也可以举办一些学术讨论会,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通过竞赛与讲座相结合更好地提高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深化“四史”教育有着重要作用。
三是学校要利用好学校的校史以及党史馆,学校的发展史本就是历史,学校要把自己的历史结合“四史”内容加以运用,比如学校出现过的历史名人,历史遗址等,把这些历史资料编辑成一本史书发放给学生,感受学校与祖国同命运。学校因此要建立好党史馆,配备一定的资金和研究人员。党史馆要组织研究员做好党史归纳,定期开展讲座,组织学生到党史馆参观学习,结合“四史”内容给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党和国家革命斗争的艰辛,鼓励学生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为国育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第二课堂,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责任。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对事物的本质才会有自己的理解,大学生崇高的道德和理想才会形成并更加坚定。
一是利用好本地的红色文化基地。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先进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具体体现,包含了重要的“四史”内容。红色文化基地包含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红色遗址等,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基地,建立实践教学课程,把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在参观文化基地时,结合与之相对应时代的红色歌曲,通过传唱歌曲和红色文化的实物冲击,把思想转为现实,把知识转为现实体会。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辉煌的革命历史和取得的丰功伟绩,在学习中陶冶情操,传承红色精神,在实践中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理想信念,做好新一代的接班人。
二是开展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重视志愿者活动,把“四史”教育与志愿者活动结合起来,比如在暑期学校开展一些下乡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去教育欠发达地区讲解“四史”,在作为教育者的角色上更好地了解“四史”,把“四史”精神传承下去。其次,大学生可以去访问一些革命先辈,通过先辈的故事讲述,挖掘有关“四史”内容,体会先辈们的艰辛,传承好革命精神。此外,大学生也可以去红色基地做一个讲解员,这不仅能够深化自己对“四史”的了解,更可以把这一份精神传播下去。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三是开展社团活动。目前高校存在大大小小的社团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其中就有类似话剧、歌舞的社团。学校应该与这些社团紧密联系,提供必要的指导,在一些特定的时间举办一些红色文化活动,例如话剧团可以开展一些经典革命人物有关的表演,适当的邀请一些学生老师,既能传达革命精神,又能通过实景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其次,学校可以通过社团举办一些有关红色的舞蹈或者歌曲活动,以此来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些活动中,又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也为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提供渠道。在此基础上借助高校社团的力量,积极发挥文体的作用,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学生的潜意识中,使更多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好“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