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坡墨妙遗片石 一砚三贤传千古

2022-10-21金理串

大学书法 2022年5期
关键词:雷先生黄道周东坡

⊙ 金理串

近日在温州博物馆举行了“纪念苏渊雷先生诞辰110周年——钵水斋书翰文献展”,展厅里展出了苏渊雷先生与诸多近现代文化名士(如马一浮、章士钊、高二适等)之间的往来书翰信札,以及在钵水斋中使用过的文房珍品,其中更是首次展出了被苏老视为镇斋之宝的“东坡墨妙亭诗残刻十七字断碑砚”,这块碑砚是由苏东坡《墨妙亭诗碑》残片雕琢而成,历史上曾被黄道周、袁昶等多位名士收藏,后辗转被收于钵水斋,具有极高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

史料记载,宋代孙觉(号莘老)为吴兴(今湖州)知事,建墨妙亭于府第之中,孙莘老向苏东坡求墨妙亭诗,并将其所作《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刻于碑上, 诗曰“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瘠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书来乞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世如风灯。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后遇战乱,《墨妙亭诗碑》刻亦残缺不全,散轶的残碑亦多方辗转。

在苏渊雷先生所作的《东坡墨妙亭诗残刻十七字断碑砚小记》中,对断碑砚的流转做了详述:“东坡墨妙亭诗残刻,世有两枚,其一曾为王阳明所藏,存‘灯他年忆贺监时须服孙莘老’十二字。背镌‘守仁’楷书二字,又‘阳明山人’篆书四字;侧镌‘驿丞署尾碑’分书五字。清乾隆中,在新建裘叔度处,蒋心余、纪晓岚各为题诗。今不知所在。其二即此砚,在明代为黄石斋(道周)所藏。清雍乾间,初在归安姚玉裁之孱守斋,继归桐乡汪学山之求是斋,丁龙泓、厉樊榭、蒋心余,皆有长歌,张芑堂并为摹刻于《金石契》,或云南城曾宾谷尝得之扬州市上。同光间在吴县潘伯寅之滂喜斋,后入桐庐袁爽秋之沤簃,宣统中在贵筑王仲猷处,民国后在杭州杨见心之丰华堂。解放后辗转入予手,供养钵水斋中。”

苏渊雷先生得此砚后,于1962年1月24日苏东坡诞辰925周年之际,招集文友雅集,用苏东坡集中《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原韵,和诗一首,诗曰:“人间片石重韩陵,长公诗翰尤骞腾。乌台追勘历尘劫,残碑墨妙杳秋鹰。石斋得之琢其背,凹以受墨注刚棱。渐西传之感碧血,中宵草疏怵春冰。法物辗转入吾手,仰彼三贤精爽凭。伊予聒聒沦远谪,文章命达夙所憎。知人论世敢自附,落笔犹堪挥千缯。三年松花江水碧,诗声琅琅屐登登。赏奇析疑饮文字,盍簪亦得两三朋。拓墨乞诗真胜事,吴越过眼沟溪藤。坡仙一去九百载,黄袁心迹耿明灯。刘郎佳句仍须借,恨不同时便服膺。”

当时作诗后苏老感觉前诗意有未尽,再用东坡《龙尾砚歌》韵赋之,诗曰:“秦砖汉瓦不足惜,紫割溪云苍削壁。文山蝉腹叠山铭,更有石斋一棱石。亭空墨妙曾几时,石斋琢砚铭以辞。铭词还似叠山句,弘骨弘心同心知。(叠山铭曰:‘洮湖石,碧于血。千年不死苌弘骨。’石斋铭曰‘身可污,心不辱,藏之三年化碧血’)誓将清白离诸垢,笔扫胡尘归九有。犯颜抗疏崛桐庐,忠爱忘躯那敢后。时晦天际来乌云,时晴快雪无纤尘。世间瞬变有如此,支离漂泊彼何人。惟此贞珉天所择,荡以心声刻心画。何当起问长帽翁,真手真砚孰能别。”

现在被珍藏于钵水斋的苏东坡书断碑石砚陈列在温州博物馆里供世人瞻仰,石质温润,呈赤褐色,砚背原残存十七字,故有“东坡墨妙亭断碑十七字砚”雅誉,依稀辨识可看到还存“吴越胜事书来乞诗要尾书溪藤昔过眼”十六字,砚面左侧刻楷书阴文“身可污,心不辱。藏三年,化碧玉”十二字,右下角有篆书“道周”二字阳文印识。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号石斋,漳浦铜山(今东山县)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翰林编修、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抗清兵败婺源,被俘殉节。黄道周博通经史,著述不辍,“文章风节高天下”,深受后人景仰。此残碑砚从黄道周处流出之后辗转又到了清末“庚子五大臣”之一的学者袁昶手里,袁昶也是位谏诤敢言的坚贞之士,因慷慨上疏而获罪就义。

古人治砚材料多考究,残碑断碣因其上所附的历史掌故人文积淀,可使文人兴发思古之幽情。辗转收入钵水斋的东坡墨妙亭诗十七字断碑砚为苏渊雷先生所珍爱备至,推为镇斋之宝,更因其凝聚着先贤的风操德行。此断碑砚是一砚三忠,令人仰对肃然,而这三贤皆是谏诤敢言而因言获罪。苏轼因乌台诗案遭劫难被贬官,诗言:“乌台追勘历尘劫,残碑墨妙杳秋鹰。”因仰慕于苏东坡的先贤遗泽,黄道周收藏此碑:“石斋得之琢其背,凹以受墨注刚棱。”并刻铭词,砚上还有石斋铭“身可污,心不辱。藏三年,化碧玉”,这也是黄道周高洁品行的写照。因缘际会,从芜湖袁爽秋之手又辗转到了苏渊雷先生的钵水斋,“渐西传之感碧血,中宵草疏怵春冰。法物辗转入吾手,仰彼三贤精爽凭”,抚拭古砚倍感珍贵,珍爱断碑砚,更是对三贤的景仰,而且在当时,苏老也是曾经历了因进言而遭贬谪的境遇。据《苏渊雷先生自序年表》载,1957年5月,其在《文汇报》和《解放日报》上发表两篇文章,针对高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却不料于1958年反右时被错划为右派,调至哈尔滨师范学院,四年后的1962年,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得以平反。诗言“伊予聒聒沦远谪,文章命达夙所憎。知人论世敢自附,落笔犹堪挥千缯”,就是他对自己因言获贬经历的感言。和苏、黄虽遭挫折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也是相类似,在哈尔滨师范学院中,他与诗友吟诗,做学问研究,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诗言:“三年松花江水碧,诗声琅琅屐登登。赏奇析疑饮文字,盍簪亦得两三朋。”在北国异乡依然诗声琅琅,也坚持文史学术研究,“盍簪亦得两三朋”,也因人格魅力得几多挚友。

“一砚三忠,仰对肃然”,苏渊雷先生对断碑砚的珍视,不仅仅是书家文士对砚石的雅好,更在于其上凝聚的先贤遗泽,是对三贤敢于谏诤的崇高气节的推崇和景仰,不仅仅是对苏、黄、袁文化艺术的认同,更是对其人格和人生志趣的仰慕。“一笑楚弓仍楚得,苏家物归苏家后”,世事浮沉,东坡墨妙亭诗残刻十七字断碑砚千古流传,士人尚友,古人的文化情怀遗芳留韵!

苏渊雷 草书 《游庐山东林寺得句》轴

猜你喜欢

雷先生黄道周东坡
黄道周和徐霞客的灵通山印记
黄道周之灵通山行迹考
小屁孩日记
沉痛哀悼周雷先生
东坡诗元代接受论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
网购二手车被坑怎么办
受气包小分队·卡尔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