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2-10-21于亚琳刘华光
于亚琳,刘华光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61)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供给数量与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力数量之间的差额,其实质是许多农民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1]。开封是农业大市,2020 年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比为15.3%。近些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及现代化农业的普及,第一产业所需的劳动力数量逐年减少,这虽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但减少了所需劳动力的数量,限制了农民的收入,严重阻碍开封市的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今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全局性、基础性问题[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农村会存在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会向非农业转移,逐渐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推拉理论解释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即劳动力被迁入地的高收入、良好的医疗、优质的教育、高速的经济发展等方面所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时遇到了许多困难,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关键。现阶段,由于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就地转移,应尽可能发挥城市收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务工就业的功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由来已久,但是在当前阶段缺乏对开封市的针对性研究。本文在历史解决途径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经济与科技发展现状,探讨解决开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
1 开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机分析
1.1 城乡收入差距
据统计,2020 年开封市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15 370 元,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开封31 868 元、郑州42 887 元)差距很大。农村居民的收入低下,会限制农民在第一产业的投入,导致技术水平落后,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农业生产水平遭到限制。许多农村居民对现阶段的收入不满意,所以他们选择了外出打工。
1.2 技术水平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农业劳动力供过于求[4]。随着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5]。土地资源有限,劳动力过剩,这降低了劳动生产率,不利于农村居民个人收入的提高。这大大推动了开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3 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
开封农村有许多人选择在不耽误农耕的条件下在本地兼职。近年来,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但许多农村企业在工作业务方面无法及时进行调整,业绩越来越差,收益越来越低。许多企业为了减少开支不得不削减工人的数量及工资,所以兼职工人对未来兼职的形势并不看好。企业用工量越来越小,导致农村居民能在本地兼职的人数越来越少。乡镇企业在与城镇企业的竞争中存在着资源少、交通不便利、技术水平落后等缺点,农村劳动力为了寻求更好的待遇,会向城镇企业不断转移。
有数据表明,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业、餐饮业等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逐渐成为开封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企业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许多企业单位都有劳动力的需求缺口。所以,开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促进开封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1.4 郑汴一体化的需求
根据流动地域差异,农村剩余劳动力分为省内和省外流动[6]。近些年由于新冠疫情等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省打工的情况越来越少,特别是像开封这种没有与外省毗邻的城市。“郑汴一体化”的提出使郑州与开封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郑州东部与开封西部融合成为“郑汴新区”。“郑汴新区”的方针定位是“全省经济社会增长的中心增长极和两化深入改革的综合试验区”[7]。这使得郑州与开封中间区域的经济飞速发展,形成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空缺。由于郑州与开封的距离近,郑汴联系越来越紧密,且郑州发展迅速,是新一线城市,工资高,福利好,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许多开封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都愿意向郑州转移。
2 问题分析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低
开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据开封市统计年鉴统计,2020 年开封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学历占24.92%,初中学历占59.38%,高中及以上学历占15.7%。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与就业状况有正相关关系,文化水平越低,就业能力就越弱。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专业技能,同时由于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较弱,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新的事物和理念难度大[8],这就使他们在选择就业方面受到许多限制。相比起城镇,农村的人口更多,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障碍重重,转移过程漫长。文化素质低下使得他们缺乏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许多企业在招工时不按照正规的程序,不签订劳务合同,在出现问题后推卸责任,逃避责任,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
2.2 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为某些行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机会,一方面也会对其他行业带来生存威胁。通常在经济成长的过程中,服务业的重要性会与日俱增,比重会日益扩大,服务业从业者有较大的市场机会。由表1 可见,2020 年开封市三次产业结构产出比为15.3%∶37.8%∶46.9%。近年来,开封市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增加,现已超过第二产业。开封市虽然已经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但是,农业生产的占比较大也暴露了开封市经济发展依然十分依赖农业发展的问题。在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占比极小,美国第一产业占比1.45%,日本第一产业占比1.21%,德国第一产业占比0.75%。完成“三二一”产业格局并不是因为开封市第三产业足够强,而是因为工业产业发展薄弱,开封市三次产业结构与理想状况仍有较大差距。第三产业是吸收劳动力能力最强的产业,但大多数第三产业的职业都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很多农民并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和培训,这就阻碍了他们进入第二、第三产业中就业,即使进入了第二、第三产业,大部分人也是在所需专业技能较低的岗位工作[9],一般工资较低,工作环境差,职业安全卫生问题突出,并且许多工作流动性较强,不稳定。
表1 数据显示,开封的第二、第三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开封身为八朝古都,是旅游城市,故本文选择将其与西安、杭州进行比较(见表2)。通过比较显示出开封的第一产业占比较大。虽然开封市的第一产业相对较发达,但开封第一产业产品的加工和配置服务较为薄弱,产品的附加值太低,没有进行很好的宣传与包装,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与识别度低,未能形成地区特色品牌。例如,大家提起大米,首先就会想到东北大米,而杜良大米却基本上只有开封或者河南本地人才知道。由于开封市第二产业缺乏资金,导致第二产业的技术水平低下,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与能力较低,从而没有中高端企业愿意向开封投资,入驻到开封,大大限制了开封工业的发展。第三产业虽然现阶段规模较大,但总体发展相对落后。吸纳劳动力最强的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对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6人中,除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王佑春外,其余5位均来自于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化妆品监管司,分别为司长丁建华、副司长董润生、副司长孙京林、特殊药品监管处处长叶国庆、特殊药品监管处调研员郭秀侠。
表1 开封市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构成 单位:%
表2 开封、西安、杭州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构成比较
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融入城市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迅速,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现阶段新型的城镇化发展时期已经到来[10]。城乡二元化现象是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城乡发展现状的真实写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1]。现阶段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有较为显著的改善,但是城乡差异仍然很明显。开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城镇就业,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依旧是农村户口,无法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这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其转移到的城镇没有很强烈的归属感。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甚至是被不公平对待,他们与城市居民比起来,毫无就业竞争力[12]。并且,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收入很低,与城镇居民的联系不多,这令他们很难融入城市。
2.4 劳动力转移方式不合理
开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比较单一,一般分为组织化转移和零散式转移。1)组织化转移是指由政府领导或者劳务派遣公司直接向企业单位进行劳动力输出。通过组织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被大大降低了,企业在人才搜寻方面的支出也减少了。但是,这一转移方式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丧失了许多自主选择职业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开支。所以通过这一方式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数量很少。2)零散式转移,即自发式转移。近年来,大部分从事非农业的农民通过非正规渠道完成了劳动力转移[13]。通过这种渠道进行转移的劳动力大部分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向离家较近的城镇转移。他们一般白天进城务工,晚上回家休息。通过这种方式转移的劳动力主要从事的是服务员、搬运工、快递员、外卖员或骑车贩卖农产品等工作,对专业技能要求较低,收入也相对较低,但工作时间较灵活,没有专业技能要求的限制,并且劳动力进行转移时的成本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妇女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但是在开封农村地区仍有许多有劳动能力的妇女由于家庭要求或者传统习俗的限制无法进行劳动力的转移,这导致了大量劳动力的浪费。相比开封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
2.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盲目性大
开封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互联网的了解不是很深,也不会应用互联网。互联网招聘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参与度很低,许多人从未参加过甚至从未听说过互联网招聘,还有一部分参与过互联网招聘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招聘的结果不是十分满意。所以,网络招聘在开封农村地区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十分迷茫,不知道该去哪里,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要干什么。面对这些问题时,许多人都选择了就近转移,并不去了解转移地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以及其他地方对劳动力的需求缺口。这导致了许多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造成了大量劳动力的浪费。
3 对策建议
3.1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针对开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就业率低的情况,应坚持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现状。现阶段,开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体系繁杂,涉及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及财政部等多个部门,这就导致了劳动力培训效率低,分布零散。许多培训单位因为缺乏资金支持,无法拥有先进的教学工具,不能够与时俱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不能很好地掌握现阶段市场的需求,只能依靠从前的经验进行培训教学。社会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弱,所学的内容与工作所需的内容不匹配。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的地方,经济一般都欠发达,培训机构筹措资金的能力有限,这些地方实施培训的师资力量更加薄弱,培训质量差。而且,开封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培训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与率低。开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较多,但支持剩余劳动力培训的财政支出却较少,培训无法做到覆盖全面。许多劳动力在参与培训之后依旧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这极大地影响了剩余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本身的文化素质低下,培训本身的水平层次只能降低,以适应参与培训人员自身的水平,这导致劳动力在竞争方面不具有优势,可替代程度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可就业范围越来越小。现阶段因为经费有限,无法做到免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这大大加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负担。许多人觉得培训是在耽误时间,来回路上行程不方便,参加培训有时效果不很明显,在工作待遇方面与不参与培训的人没有太大的差别,支出回报不成正比,这极大地降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应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业行业转移。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方针[14],增强培训机构的针对性,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培训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能适应市场,满足市场的要求。
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宏观统筹工作,成立专门机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行宏观协调[15];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做到权责明确,不推卸责任,确保培训工作高效运行;设立政府财政专门资金,引导鼓励农民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16];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老师的培训技能,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培训的财政支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中来。成立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通过政府部门免费登记备案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为务工人员推荐就业单位,加强监督和管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17]。
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宣传力。农村劳动力因为对自己家乡的依赖,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对培训的不信任,导致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热情有待提高。可通过在电视、广播、网络上大力宣传,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了解参与培训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3.2 优化产业结构
对第一产业,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对农产品进行补贴,更好地保障农民的经济收入,逐渐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18]。要加大优质农产品的培育力度,提供更多更加优良的品种,提高优质产品的比重,加大推广力度,致力于形成地区特色品牌,坚持走农业生产工业化道路。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对于第二产业,政府应加快主导产业的选择,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开封绝大多数的工业都具有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等特点,这些企业单位一般都缺乏可持续性,需求收入弹性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低,所以企业与政府要对其进行加工改造,改进设备,加速产品创新,使这些企业具有新的活力,使其向高端企业发展。要推进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这类产业一般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污染等优势,在未来的工业市场上会赢得先机。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对第二产业的扶植力度,加大对工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制定扶植第二产业的政策,增加对中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度,使得中高端人才愿意来开封并留在开封,使外地或外国的中高端企业愿意入驻到开封,使第二产业能够更加快速地发展,以便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开封市是一座旅游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开封市的菊花文化、灯会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应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旅游资源。同时,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投入,帮助农民建设基础设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3.3 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信息平台
现阶段,开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落后,互联网招聘参与度很低,线下招聘企业与劳动力之间相互搜寻匹配的成本太高、难度太大,政府参与度低。所以,必须推进劳动力市场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覆盖面要广,县、村、乡都要覆盖到,要将各个有意愿进行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在工作时希望得到的待遇等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也将企业单位用人需求情况、工作岗位要求公布至平台,将工作岗位与剩余劳动力进行匹配,筛选出最适合的工作岗位,降低劳动力转移时的盲目性。
在建立劳动力转移信息平台时,要注重法治保障的环节。在平台进行双向监督,保障劳动力与企业的合法权益,当出现问题时,及时运用法律武器帮助受害者维权。对于信誉好的企业和劳动者,平台可加以标识。
3.4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归属感
积极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的人口承载力,改善城乡“二元结构”[19]。建立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例如老年活动中心,满足子女外出务工的空巢老人的心理及精神方面的需求。提高农村养老保险报销比例,简化报销程序,实现报销及时、不卡、不拖[20]。重点解决外出务工劳动力子女的上学问题,减少他们的担忧。
4 结语
近年来,开封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封的城镇化率较低,农村人口较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多,转移难度大。现阶段,开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较低,缺乏专业技能,择业受到诸多限制,就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发展落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比较严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融入城市的难度较大,劳动力转移方式与时代不相适应。政府应积极制定各项策略,有针对性地逐步使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