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视域下食品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模式探索
2022-10-21林娈陈洪彬郭凤仙王芳袁建军郑宗平
林娈,陈洪彬,郭凤仙,王芳,袁建军,郑宗平
泉州师范学院海洋与食品学院(泉州 362000)
“新基建”最早源于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建设”[1]。新基建是涵盖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引领传统基建转型、升级、创新的新一代基础设施体系。它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与产业变革的重要支撑点,其引发的新领域、新经济、新技术,为我国高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全新的时代场景[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同志在2021年4月做了题为《夯实教学“新基建”托起培养高质量》的重要报告,对抓好人才培养四项“新基建”做了深入阐述,即抓专业质量,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教学改革改到要处是专业;抓课程质量,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抓教材质量,教材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剧本,教学改革改到实处是教材;抓技术水平,技术是学习革命的关键突破,教学改革改到痛处是教师。2019年7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获取、掌握生产现场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树立事业心、责任感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基建”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实习作为一门重要的实践教学必修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评价上都要进行改革,以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1 传统毕业实习教学存在问题
泉州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成立于2012年,其前身是2005年成立的生物科学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方向)。毕业实习需要学生、教师、学校、实习接收单位等多方合作,如果不能构建有效的共赢模式,就容易浮于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泉州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12年起面向全国招生,随着近年来考研考公热潮的兴起,部分学生将毕业后的目标转为考研究生或考公务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当毕业实习与备战考研考公时间冲突,学生精力投入不够,就会出现在实习过程中走过场,缺乏积极主动性,不重视甚至放弃毕业实习环节的现象[3]。这种现象在分散实习中更为明显,学生拿到企业盖章的证明就算完成毕业实习的任务,毕业实习犹如“放羊”。另外,部分教师不重视毕业实习,认为大多实习单位只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缺乏合理、科学的实习教学安排,所以部分教师倾向于让学生更多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实验。
1.2 企业接纳实习生的积极性不高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实习单位以食品生产企业为主。对于企业来说,希望接收实习期较长(至少3个月)的学生,以应对用工短缺和用工成本高的问题,短期(6周)实习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收益,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4]。所以传统的生产实习模式多为企业技术人员现场对食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加工原理和生产设备进行讲解,实习生不能单独操作生产设备,真正顶岗实习的机会很少。另外,企业检测部门能容纳的实习生数量也非常有限,研发部门出于保密工作很少接收实习生,因此大部分学生只能从事包装工作,学生普遍感觉这项工作简单、重复和枯燥,容易对生产实习产生抵触情绪,实习预期效果甚微[3]。
1.3 毕业实习考核评价不到位
传统毕业实习没有明确具体的考核标准,缺乏实习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机制[4]。学校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相对缺乏,1名专业教师要指导10多名学生,而且是分布在不同实习点,往往很难兼顾。另外,由于学生毕业实习经费有限,实习时间较短,企业也不愿提供更多的条件以及指派专门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5]。所以往往实习考核手段单一,仅依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日志、实习报告等文字性材料作为评价标准,通过指导教师打分的形式作为最终实习成绩,缺少校外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意见及反馈,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实习效果,也无法对毕业实习进行持续改进[3]。
2 “新基建”引领“新工科”,构建“互联网+项目双导师制”毕业实习教学模式
中国食品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不断壮大产业实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必然离不开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强力支撑。“新基建”为食品产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提供载体[6]。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要主动应变求变,贯彻“新工科”理念、围绕“新基建”领域,多维度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构建多方共赢的实习教学模式,推进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7]。
2012年泉州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成立以来,在学校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政产学研融合不断深入,食品专业毕业实习工作稳定开展,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先后经历从分散实习到集中实习、实习岗位随机分配到双向选择等实习组织形式改革,从考核手段单一、缺乏过程监控到引入“校友邦”实时在线管理平台,毕业实习教学改革取得一些成绩,实习效果稳步提升。
2.1 灵活调整实习时间
为适应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及转型升级的食品产业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邀请泉州地区食品行业、企业代表、食品学科领域专家共同参与,重新修订2016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到每个学生对于考研、考公或就业需求不同,将毕业实习时间调整到大三暑期开始,持续到大四下学期结束,根据实习单位的用人需求,实行分批选派;将毕业实习期从原来的6周增加到10~12周,适当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更好对接用人单位,提升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
2.2 拓展实习基地类型,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
充分利用泉州食品产业的优势,自2016年以来在泉州地区20家一定规模以上食品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保持平均每年新增2~3家,并且不断拓展实习基地类型,除了食品生产企业外,新增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泉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中纺检测、泉州市壹合食品研究院等食品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和检测服务机构(见表1),为实习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优质岗位。加强与达利食品、盼盼食品、安记食品、回头客食品、友臣食品等多家大型企业及上市公司的合作,每家企业都有相应教师专门对接,全方位开展政校企合作项目。如聘请国家食品安全飞行检查技术专家杨章华和泉州市食品药品执法支队赖礼碧共同授课《食品标准与法规》,聘请福建省麦都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总监隆雪霖开展校企合作授课《焙烤加工实验》等;与安记食品、金维他食品、瑞芳食品、蜡笔小新食品等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开发新开品,共同承担行业技术难题;与晋江市闽南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建“海洋食品联合研发中心”。学校与企业形成从教学、科研到社会实践多方位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搭建见习、实习和就业的良好平台。具体运转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政校企合作运转模式
表1 近5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增实践教学基地
2.3 优化实习组织形式,科学制订实习方案
为避免传统分散实习“放羊”现象的出现,自2018年以来,毕业实习由学院统一组织,开展集中实习。每年毕业实习之前,学院将联系走访已签约的实践基地,会同实习单位共同制订个性化实习方案。当年有意向的实习单位直接介入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到学校做宣讲,向学生提供合适的实习岗位和适当的实习条件。学生可以根据实习要求及就业意愿,选择合适的企业;企业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谈,签订实习意向书。通过各企业的多轮宣讲,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心仪的企业,并通过实习提前深入了解企业,企业也找到能够安心实习的学生。这种“双向选择”改善原来“实习岗位随机分配,被动接受”“实习结束学生就走人”的状况,为学生顺利进入就业、择业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2.4 实行“互联网+实习管理”模式,推进实习信息化建设
2017年以来,学校实行“互联网+实习管理”模式,以“校友邦”实习管理平台对实习进行实时在线管理(见图2),加强对学生毕业实习的可追溯过程控制,实现师生平台在线互动,推进实习信息化建设[8]。
图2 “校友邦”实习管理平台工作流程
实习开始前,教务管理部门导入基础信息,二级学院发布实习计划,包括实习的形式、实习的要求、关联指导老师名单,学生在平台上报名相应实习岗位。实习过程中,每个工作日学生都要在“校友邦”平台上签到、撰写实习日志、周志汇报实习过程,指导老师可通过教师版“校友邦”随时批阅实习日志,解答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跟踪实习管理,实现在线互动。实习结束后,从“校友邦”平台上导出多维数据,对学生提交日志的篇数、签到情况、教师的批阅率等进行统计分析,可同时对实习生与指导老师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价,为考核及评优提供参考[8]。
2.5 落实“项目双导师制”,鼓励开展研究性实习
在“新基建”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除了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具有比较强的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良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研究[9]。因此实习教学改革探索以项目为基础,赴实习基地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实习模式,经过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指导,开展研究性实习,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需求[10]。
“项目双导师制”将毕业实习以具体项目的形式呈现,学院在实习开展前向实习基地企业、教师和学生个人征集。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需求确定较为具体的项目内容;教师则根据其科研方向或项目(横向项目)确定可与相关企业合作完成的实习项目;学生可结合自身就业方向,联系实习基地单位,自主确定实习项目[10-12]。每个项目根据其要求和难易程度由单个或多个学生完成,部分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学生自主自愿选择相应项目进行实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冲突,学生时间和精力不够用的问题。为确保学生的实习效果,在实习过程中实施“双导师”指导模式,即“校内导师+企业导师”[10,13],具体实施过程见图3。2015级学生以教师项目“淮山面包开发及其对丙烯酰胺的影响”赴禾川(泉州)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毕业实习,毕业后成功签约就业;2016级学生结合毕业设计,自主申报项目“年产3 000 t肉松饼工厂设计”赴友臣(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实习;2017级学生以企业项目“全燕麦植物饮料粉的研制”赴金维他食品企业开展研究性实习,并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在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收获良好的实习效果。这种新的实习模式极大促进企业、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对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服务地方经济区域发展也有推动作用,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图3 项目双导师制实施过程
2.6 注重实效,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客观、公平的考核方式能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自2017年以来,毕业实习考核加强过程评价,实习最终成绩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评定,利用“三阶段”评价方式,即实习前期、实习中期和实习后期,形成独立的分阶段考核办法[4]。第1阶段实习前期,要求学生提前了解企业背景,企业产品类型,工艺、岗位要求,实习安排等,撰写实习规划,考察学生对实习岗位的认识程度。第2阶段实习中期,利用“校友邦”平台,通过学生提交出勤记录、实习日志和周志,结合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记录及评价,考核学生对岗位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第3阶段实习后期,采用现场答辩、实习座谈的方式,结合实习报告展示学生实习成果,综合评价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通过“三阶段”评价,能够较好把握实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不足,进一步调整实习方案及任务要求,持续改进,形成毕业实习课程建设的闭环[4,14]。
3 结语
毕业实习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4]。泉州师范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依托泉州食品产业优势,与20家一定规模以上食品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利用“校友邦”实习管理平台,推进实习信息化建设。探索以项目为驱动、以双导师为保障、以“三阶段”评价为考核机制的毕业实习教学模式。经过食品专业5年的实践检验,达成持续改进,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对地方应用型高校食品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具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