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化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21李新洲蓝娇娜陆柳雪黄曲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模块化肢体

黄 捷,李新洲,蓝娇娜,陆柳雪,黄曲云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1.康复医学科;2.护理部;3.神经内科二区,百色 53300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危害居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1]。随着医学诊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脑卒中的救治效果明显提升,但多数幸存患者仍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2]。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过程十分缓慢,需要进行康复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实际过程中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影响康复效果[3]。模块化康复训练是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模块,选择合适的模块进行系统化、个性化干预,可提高康复效果[4]。陈芳等[5]研究表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模块化康复训练配合协同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我照顾能力,提升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水平。本研究从肢体功能和平衡功能角度,旨在分析模块化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脑卒中的临床康复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82 例,纳入标准:脑卒中诊断标准参考《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6];年龄40~75岁;首次发病;存在某侧肢体功能障碍;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因周围神经病变或肢体关节疾病影响平衡功能者;病程超过一个月;存在心、肺、肾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不全;既往恶性肿瘤史;意识及沟通障碍。采用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6~73岁,平均(59.84±8.24)岁;男26 例,女15 例;脑卒中类型:出血性14 例,缺血性27 例;肢体障碍侧:左侧22例,右侧19例。研究组患者年龄49~75岁,平均(61.31±7.56)岁;男28 例,女13 例;脑卒中类型:出血性15例,缺血性26例;肢体障碍侧:左侧18例,右侧23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及肢体障碍侧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神经生理疗法、肢体良肢位摆放、运动再学习疗法、坐位和站立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康复训练,每日1 次,每次60 min,每周训练5次,连续4周,定期随访3个月。

1.2.2 研究组 本组患者行模块化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如下:(1)自主意识模块,院内护士查房或换药时,注重宣教康复训练的具体内容与必要性,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其自主护理意识;(2)康复训练模块,由主治医师制定康复训练计划,遵循“循序渐进、阶梯增加”的原则,上肢功能锻炼包括指、腕及肘关节活动,下肢功能锻炼包括平衡、肌力及步行训练,上述训练难度呈梯度式增加,评估完成目标动作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每日1次,每次60 min,每周训练5 次,连续4 周;(3)家庭康复模块,出院前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计划,指导家属帮助并督促患者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并将训练安排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定期随访3个月,每月复诊时通过康复情况调整训练计划;(4)心理护理模块,康复训练过程中注意患者情绪变化,与患者交谈多采用建议、倾听和鼓励等方式,针对性给予心理支持。

1.3 观察指标

1.3.1 肢体运动功能 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量表和6 min步行距离评价肢体运动功能。FMA量表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肢体运动功能越好[7];并测试患者6 min步行距离,若测试过程中患者出现全身疲乏、头晕、胸痛等不适,应立即终止测试。

1.3.2 平衡功能 采用荷兰STABLE 三维平衡姿势控制训练与评估系统、Berg 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价平衡功能。荷兰STABLE三维平衡姿势控制训练与评估系统分别采用姿势稳定和稳定时间评估静、动态平衡功能,姿势稳定为测试患者睁眼站立、闭眼站立、睁眼脚前后站立时的重心移动速度,速度越小表明姿势稳定性越差,再让患者双脚自然站立于测试平台,平台向前后左右方向移动,设置干扰强度为容易,测试维持稳定能力,检测数值越小表明维持动态稳定性越好;BBS评分包括站起、坐下、独立站立、闭眼站立、上臂前伸、双足交替踏台阶、单腿站立等14个动作,每个动作评分0~4分,总分56分,评分越高表明平衡功能越好[8]。

1.3.3 功能锻炼依从性 采用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评价功能锻炼依从性。该量表由林蓓蕾等[9]编制,包括与坚持参与锻炼有关依从性、与锻炼时主动学习有关依从性、与保持患者功能有关依从性3个方面,分值范围14~56分,评分越高表明依从性越好。

1.3.4 心理状况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10]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1]评价主观心理状况,SAS 和SDS量表分别包括20 个项目,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焦虑或抑郁情绪越严重。

1.3.5 生活能力 改良Barthel 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好[1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变化的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上肢、下肢FMA 评分升高,6 min 步行距离延长,且研究组上肢、下肢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6 min 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变化的比较,n=41

表1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变化的比较,n=41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2.2 两组平衡功能变化的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睁眼站立、闭眼站立时、睁眼脚前后站立重心移动速度减小,动态稳定时间缩短,BBS 评分升高,且研究组上述各指标改善更为显著(均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睁眼站立和闭眼站立时重心移动速度的比较cm/s,,n=41

表2 两组患者睁眼站立和闭眼站立时重心移动速度的比较cm/s,,n=41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动态稳定时间和BBS评分的比较,n=41

表3 两组患者动态稳定时间和BBS评分的比较,n=41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2.3 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比较

两组干预后与坚持参与锻炼有关依从性、与锻炼时主动学习有关依从性、与保持患者功能有关依从性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上述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分,,n=41

表4 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分,,n=41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2.4 两组心理状况的比较

两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SAS 和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5。

2.5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

两组干预后MBI 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比较分,,n=41

表5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比较分,,n=41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表6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分,

表6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分,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会出现肢体运动、感觉功能减弱、肌力下降、肌张力异常、肌群协调性障碍等表现,直接影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13]。目前,临床常规康复训练包括神经生理疗法、肢体良肢位摆放、运动再学习疗法、坐位和站立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但训练过程中患者普遍存在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的问题,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因无法立即获得满意效果而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整体的康复效果。

模块化康复训练是一种新兴的康复训练模式,相较于常规训练模式,此种训练方法更加多样化、个体化及系统化[14],考虑患者存在主观能动性较差的问题,将康复训练分为自主意识模块、康复训练模块、家庭康复模块和心理护理模块4 个模块。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肢体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李磊[15]报道模块化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可能与模块化康复训练更贴合患者自身情况,康复训练模块中的训练计划严格遵循“循序渐进、阶梯增加”的原则,阶段式增加训练难度,患者完成度更高,也可增加其完成信心。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是影响肢体功能康复的重要因素[16]。本研究中,研究组较对照组与坚持参与锻炼有关依从性、与锻炼时主动学习有关依从性、与保持患者功能有关依从性评分的改善更为显著,表明模块化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分析其原因为自主意识模块强调康复训练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激发患者能动性和主导性,家庭康复模块可发挥家属的督促与协助作用,监督患者完成出院后的康复训练,维持院内康复训练效果。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受损还会影响调节情绪环路,同时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7]。模块化康复训练中心理护理模块指导患者调节自身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给予全方位的心理支持,使得患者在训练过程中不会干到孤独、绝望,对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起到关键作用。另外,评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显示,模块化康复训练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更高,究其根本,模块化康复训练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多方面、多途径提高康复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模块化康复训练可明显促进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肢体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恢复,改善不良情绪,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但由于条件限制,其远期干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模块化肢体
重卡内饰模块化技术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模块化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模块化住宅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