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中国音乐创作先驱和引领者
2022-10-21李定国
■ 李定国
黄自是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事业的先驱和引路人,集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于一身。他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萧友梅,是一位划时代的伟大人物。
黄自英年早逝,他短暂的34年人生,留下了90多首不同体裁、不同样式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交响乐、室内乐、钢琴复调音乐、清唱剧和合唱、独唱及教材歌曲。还有15篇振聋发聩的音乐论著,3部未完成的音乐书稿中包括半部中国音乐史。
同时黄自在担任上海国立音专教务长的近十年间,培养了以贺绿汀、江定仙、陈田鹤和刘雪庵“四大弟子”为代表的一大批卓越音乐家,他们后来成为中国百年音乐发展的脊梁,当今中国杰出的音乐创作者绝大多数都出自他们的门下。
曾经留美学习作曲的黄自,并没有那个时代的许多留洋者的那种崇洋媚外的偏见;也没有1930年代左翼音乐人士那样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黄自一贯主张:中国的音乐创作必须走民族化的道路,西洋科学的创作技法是为我们的创作所用的,从而建立中国民族化的新音乐。他不仅自己一直身体力行,还深刻影响着他的四大弟子及以后薪火相传的中国音乐创作方向。
黄自留下的那些洋为中用的音乐作品,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而且具有鲜明浓郁的中国风味。尤其是他的艺术歌曲,堪称欧洲浪漫主义歌曲技法与中国新旧文学情调的完美融合。无论从形式到技法,还是体裁的广度和深度,抑或情感和意境的表达,都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高峰。因为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品位与时代思想情感的兼收并蓄,所以他创作、刻画出的音乐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2004年春,上海音乐学院在贺绿汀音乐厅举办了纪念黄自诞辰100周年音乐会。那天,黄自夫人汪颐年和女儿女婿都出席了音乐会。在音乐会上,温可铮、陈小群和葛毅等几代上音的歌唱家和来自上海的几支合唱团,在上海音乐学院管弦乐队的伴奏下,演唱了《踏雪寻梅》《天伦歌》《玫瑰三愿》《思乡》《春思曲》《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和《旗正飘飘》等黄自的代表作。当晚我还采访了汪颐年,之后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了乐评《百年黄自》。
留美学成归来
黄自和家人
初冬午后,我和胞弟李建国参观了位于川沙的黄炎培纪念馆。该馆坐落在新川路上的内史第内,这是黄家世代的故居,也是黄自的出生地。修葺一新的黄炎培纪念馆,参观者络绎不绝。黄自的生平展览就在纪念馆一隅。此处除了他生平和艺术成就介绍外,还展出了他的音乐创作手稿、乐谱和作品的唱片,还有一些他和家人鲜为人知的照片。看到这些翔实珍贵的历史资料,加之我曾经采访过他已故的夫人汪颐年和女儿黄祖庚(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钢琴演奏家和钢琴基础教育家)及他的学生贺绿汀,同时我还收集了他的许多有关音乐的史料。因此,对于黄自先生我有了一个既理性又感性的比较全面的认知。
黄自1904年出生在江苏省川沙(今上海浦东新区)的一户书香门第,父亲黄洪培是当地的一位名绅,堂叔则是中国大名鼎鼎的教育家黄炎培。黄自6岁就进入上海小学学习,一年后转入浦东中学附小。1916年,12岁的黄自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在校期间学习钢琴和声乐,是学校音乐社团的骨干。1924年秋,黄自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学校,同时获庚子赔款赴美留学。旅美期间,他先进入欧柏林学院学习心理学,同时还选修了自己一直热爱的音乐课程。1928年9月,黄自转学到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继续深造,主攻理论作曲。1929年以交响序曲《怀旧》为毕业作品,而获音乐学士。该作品在当年耶鲁大学的毕业生音乐会上公演后,引起乐坛关注。因为这是中国人谱写的第一首交响作品,其意义和影响都很大。
旅美学成后的黄自取道欧洲,在游历考察了英、法、德、荷、意等国后回到上海。旋即就被聘为上海沪江大学(今上海理工大学)音乐教授。从1930年起,应萧友梅博士盛邀,黄自出任上海国立音专的教务长兼作曲教授。他是当时学校唯一的一位专职理论作曲教师,一人独自承担11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此外,还要兼授西洋音乐史和音乐领略法这两门全校性的共同课。在工作之余,黄自还先后担任上海工部局音乐委员、教育部中小学音乐教材编委,以及发起创办了由清一色华人组成的上海管弦乐团并任团长(团员都是中国早期的西洋乐演奏家)。
培养“四大弟子”
年仅26岁的黄自来到上海音专任教后,给学校带来了一股新风。早年的上海音专,只有萧友梅一人教授作曲课。但他身为一校之长,整天要忙于繁杂的学校公务,很难分身来专心致志地教学。因此许多求知欲很强的学生就感到很不满足。但慧眼独具的萧友梅,敢于不拘一格地启用没有任何教学经历的年轻留美学子黄自担当学校的教学重任,自己则抽身将更多精力投入学校的创办和发展中。
黄自的教学风格令学校的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他的工作作风与萧友梅的认真严谨又不苟言笑是截然不同的。温和又平易近人的黄自,对待学生如同家人和朋友般亲切,而且是真心诚意的。因此学生们都愿意与他交心,但凡学业上的疑惑、生活中的困难,都会敞开心扉求教于老师。因为黄自与学生们几乎是同龄人、没有代沟,像学生贺绿汀甚至比黄自还大一岁。融洽的师生关系,使黄自的教学非常顺利有效。学生们都很渴望能聆听老师耳提面命式的教诲。原本那些乏味枯燥的曲式、和声、配器和复调(包括对位、赋格)等作曲技法课,通过黄自形象生动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的讲解,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通俗易懂,学生们很快就能接受,并牢牢记在心中。无疑,学贯中西又才高八斗的黄自把自己旅美学得的西洋作曲技法的精髓,毫无保留地全盘传授给弟子们,这样的教学在中国音乐史上是开了先河的。他的四大弟子日后也成为了中国音乐创作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音乐发展的进程和方向。
黄自与萧友梅等人在上海音专
黄自不仅殚精竭虑传授作曲技法,更重要的是,他同时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创作理念、作风和态度。黄自一贯主张:学习西洋作曲技法是为了更好地为中国的音乐创作服务。虽然在那个年代,中国的音乐创作基本还是一张白纸,但作为一位高屋建瓴的音乐思想家,他一直教导学生:对祖国的音乐事业要有坚定的信念,要走出一条洋为中用的中华民族自己的音乐之路。既不能像有些人那样,认为中国的旧乐(指中国过去的国乐)是不可雕的朽木,要整个废除,由科学的西乐取代;更不能偏激地排斥所有西乐,认为中国的音乐振兴只有复古一条路。诚然,文化本身就是全人类相通的,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尤其音乐更是国际语言。试想,当今中国国乐中的胡琴、琵琶和笛子等,哪样不是当年从西域传入华夏大地而融入中国后来的音乐体系中的。
1934年,中国乐坛发生了一件大事。世界钢琴大师切列普宁在世界巡演途中来到上海公演,轰动一时。切列普宁是苏联十月革命后流亡国外的原俄国贵族,他非常热爱中国文化,尤其喜爱中国的京剧和民歌。他曾拜北平的伶界名人齐如山为义父,故取了中国名字:齐尔品。他还娶中国钢琴家李献敏为妻,并把许多中国民歌改编为钢琴小品。齐尔品参观上海音专后,结识了萧友梅和黄自。大家一见如故、意气相投,从而商定了一次音乐活动:由上海音专出面举办一次征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创作大赛。题材和内容不限,奖金由齐尔品提供。
比赛消息公布后,上海音专校园内仿佛春雷炸响。师生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以最大的激情投入创作。担任大赛评委的黄自也鼓励自己的学生去参赛,并告诫他们:一定要谱写自己熟悉的又发自内心的东西……果不其然,在完全保密、公平公正的竞争下,五位评委一致评定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为一等奖,他的同门师兄江定仙的《摇篮曲》和陈田鹤的《序曲》等获二等奖。贺绿汀三首参赛作品中的另一首《晚会》虽未得奖,但得到了齐尔品的好评。后来,贺绿汀把它改成同名管弦乐《晚会》,久演不衰。
而黄自的另一位高足刘雪庵谱写了《中国组曲》参赛,此作由四个乐章组成。刘雪庵是四川人,其作品的音乐素材都来自当地的戏曲和民歌。作品最终虽未能进入三甲,但齐尔品对刘雪庵也评价颇高,认为他在钢琴演奏和音乐创作上有巨大潜力,创作风格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难能可贵。喜欢中国音乐的齐尔品,此后在欧美的许多场钢琴独奏音乐会上,多次演奏刘雪庵的《中国组曲》。也因为他的力荐,《中国组曲》乐谱先后在巴黎和纽约等地出版,影响甚广。
黄自的“四大弟子”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基石,这足以证明黄自对中国音乐的贡献。以钢琴小品《牧童短笛》奠定中国乐坛地位的贺绿汀,在70多年的音乐生涯中,留下了歌曲《游击队歌》《嘉陵江上》《天涯歌女》《四季歌》和《秋水伊人》,以及管弦乐《森吉德玛》《晚会》等作品,还有许多音乐学术著作。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在他科学的办校理念下,上音秉承国立音专的好传统,一直是中国音乐家的摇篮。学校培养了陈铭志、施咏康、刘福安、王酩、王西麟、陈钢、何占豪、陆在易、金复载、赵晓生和张千一等好多代颇有成就的作曲家。
出生于武汉的江定仙1930年考入上海音专作曲系,师从黄自教授。他对黄自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追随先生学习过和声学、高级和声、和声分析、键盘和声、单对位法、复对位法、赋格、曲体学及分析和配器法。他几乎学遍了西洋作曲技法的所有门类,受益终身。江定仙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工作,担任副院长兼作曲系主任。他一生谱写创作音乐作品无数,因深受黄自影响,他的创作一直扎根于民族沃土,广泛接触并研究民间音乐。他编配了钢琴伴奏的《民歌九首》,谱写了钢琴变奏曲《十送红军》,创作了交响诗《烟波江上》(又名《武汉随想曲》)。抗战时期,在大后方教学的江定仙曾用钢琴伴奏形式编配了一首西康民歌《康定情歌》。曲谱刊登在当时的歌曲杂志上,流传很广。晚年还写下了三乐章的交响曲《沧桑》。他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期间,先后培养和影响过吴祖强、杜鸣心、王立平,以及谭盾、何训田、叶小纲和唐建平等几代中国著名作曲家。
陈田鹤是浙江永嘉人,抗战时期曾在上海音专迁至重庆青木关的音乐学院和胜利后的南京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务长,从事作曲教学。全国解放后,他又被先后调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中央实验歌剧院专职从事音乐创作。他虽英年早逝,但在短暂的44个春秋里留下了很多音乐作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清唱剧《河梁话别》,舞蹈音乐《荷花舞》《采茶灯》,大型合唱曲《森林啊,绿色的海洋》,歌曲《江城子》《山中》和《制寒衣》,还有未完成的歌剧《荆轲》等。1945年,因陈田鹤改编了新疆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并配上钢琴伴奏,才使这首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民歌登上大雅之堂。后经歌唱家喻宜萱演唱,这首歌不胫而走,流传全国。此作登载于1948年出版的《音艺新辑》上,比王洛宾编配的同名歌曲早好多年。陈田鹤对自己的恩师黄自是发自内心的敬仰,老师因伤寒症去世后他痛不欲生。参加追悼会后,陈田鹤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眼前浮现着黄师苍白的遗容和无数双润湿的眼睛,我恨不得再跟同学们抱头痛哭一场,老天爷这样残忍地将尚在壮年的黄师带走,我们永远不能再听到那样有远见的诚恳谈话了。未来的中国音乐界将失去了轴心,一任这贫弱的音乐园地荒芜了……”
刘雪庵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他是中国乐坛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当年因为一曲《何日君再来》红遍中华大地,但也因为这首作品蒙冤一生。刘雪庵也是黄自非常看好的一位弟子,他的求知欲极强,在所有上海音专的学生中,他学习的科目最多最全,但他的创作本领则是黄自一手传授的。在刘雪庵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曾为几十部电影谱写过音乐,其中的插曲和主题歌《长城谣》《满园春色》《思故乡》和《飘零的落花》等传唱一时。他早年还创作过《早行乐》《采莲谣》《布谷》《西子姑娘》和《淮南民谣》等一批委婉动听、通俗易唱的民歌。在音乐创作的巅峰时期,他还谱写了《红豆词》《菊花黄》和《枫桥夜泊》等意境深远、曲调典雅的艺术歌曲。
著名音乐学者钱仁康一直坚称:黄自先生是中国音乐教育的一代宗师。如若中国乐坛没有萧友梅和黄自,中国音乐的进程完全可能在迷茫中还要彷徨很多年。
投身音乐创作
黄自在创作中
黄自对中国音乐创作的最大贡献莫过于艺术歌曲。而艺术歌曲是起源于欧洲的18世纪至19世纪的一种音乐加文学体裁的歌曲样式,其特征是歌词的诗歌化、作曲手法的技术化,伴奏则以多声性和织体写法的钢琴为主,也有乐队。欧洲的经典艺术歌曲又以德国为主,它把浪漫主义的音乐文化与质朴且具有民族民间性的诗歌完美地结合。在艺术歌曲的发展进程中,歌德和舒伯特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两个人物。他们留下了许多后人无法企及又有着范本意义的经典作品。
随着欧洲艺术歌曲的兴起,一批以音乐会演唱为职业的歌唱家应运而生,但他们的演唱风格又与歌剧演员不同。中国的艺术歌曲诞生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创作也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这百年里国人的音乐生活发生了巨变。艺术歌曲虽然是一种伴随近代欧洲文化及现代西方文明进入中国的舶来品,却不同于通俗易唱的早期“学堂乐歌”,它深受中国百姓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喜欢。中国艺术歌曲的开创者青主、赵元任和黄自的创作理念,就是运用西洋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精神相结合,而成为一种新音乐体裁的歌曲。其样式和风格,看似模仿德奥和欧洲艺术歌曲,但其精神核心内涵却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忧国爱民又激浊扬清,其美学取向融汇中西、洋式华魂。
百年来,中国的音乐家一直秉承着萧友梅和黄自的创作理念。因此,中国的艺术歌曲也犹如秋夜繁星、灿烂无比;又似春日茂草、生生不息。这些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可登庙堂,又可上战场。可说情感,又可达思想;可做黄钟大吕,亦可饭余巷谈。诚然古往今来,任何有生命力的艺术都来源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最终成为人民的语言。早年的中国艺术歌曲,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意境,又有歌唱性和艺术性,是一种不同于其他类别的歌曲样式,从而也奠定了这类歌曲创作的基调和本色。
出身世代书香门第的黄自,从小就饱读四书五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这为他以后创作艺术歌曲奠定了基础。但在他成长的年代,中国内战外患不断。黄自年少时就毅然赴美学习,是为了将来学成归来后能报效祖国。因此学习教育和音乐的黄自回国后,在担任上海国立音专教务长的同时,义无反顾地接受教育部委派,担当起编写中小学音乐教材的重任。因为黄自明白,要提高国人素质,音乐是很重要的一块,而且必须从孩子抓起。在编书期间,他与应尚能、韦瀚章、张玉珍等合作编辑了六册不同年龄阶段的音乐教科书。其中,黄自一人还撰写了54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音乐知识的普及文章,并谱写了《西风的话》《雨后西湖》《燕语》《睡狮》《秋郊游》和《踏雪寻梅》等28首在学生中有很大影响的歌曲。这些作品已不同于清末民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维新思想在中西文化碰撞下在音乐领域所产生的“学堂乐歌”。“学堂乐歌”基本都是引用外国现成的音乐旋律,填上中国歌词。其实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创作。“学堂乐歌”以旅日学者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为代表人物,他们填词的《送别》《我的国》《春游》和《早秋》等也影响广泛。
以黄自为代表创作的学生歌曲,已完全不同于中国音乐开蒙教育的“学堂乐歌”,从旋律到歌词,已完全出自国人之手。这里要重点介绍一首刘雪庵作词、黄自作曲的《踏雪寻梅》,从中可见黄自创作这类歌曲的一种风格。《踏雪寻梅》是我喜欢的一首歌曲,它的乐句短小精悍,简单的四句歌词启承转合,作品描写了雪后游人的喜悦心情,生活气息浓郁,极富画面感。此作节奏感很强,前两句旋律富于跃动感,描写雪后骑驴外出游玩的情景,第三句用音乐模仿了铃铛的声响,使演唱变得更生动了,结尾则是前段旋律的再现和发展,整首作品唱来充满诗情画意。歌曲音域看似不宽,旋律基本都在中声区,但要真正演绎好、表达出原创者的初衷,是需要很强的演唱能力和对此作的深刻理解。在我所组织的多场大型音乐会上,曾邀请过中央乐团的臧玉琰、上海音乐学院的温可铮和总政歌舞团的李双江演唱此作。他们各自演唱不同声部,各有千秋的演绎不仅使这首作品栩栩如生,还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和回味空间。臧玉琰的演唱气息控制自如,声音丝丝入扣,意境深邃。而李双江的演唱则激情澎湃,一气呵成。他对作品抑扬顿挫的把握也是游刃有余、恰如其分。温可铮虽然是男低音,但他出神入化、引人入胜的表演,已完全把听众带入并沉浸在作品的情景之中不能自拔。
黄自是个旧时文人,也是一个炽热的爱国主义者。他旅美回国后不久,中国便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从此,日寇不仅侵占中国东北,还不断蚕食华北、乃至整个中国。
面对日寇猖狂的侵略,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此刻的黄自义愤填膺,用手中的笔权当武器,谱写了一大批脍炙人口又感人至深的爱国歌曲和抗日救亡歌曲,像《九一八》《热血》《天伦歌》和《赠前敌将士》等歌曲,在当时社会各阶层中传唱一时。《赠前敌将士》谱写于1932年4月,由中国民主革命家何香凝作词,歌曲是献给在淞沪抗战中英勇奋战的十九路将士的。它痛斥了日寇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又歌颂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坚强意志,歌曲极大地点燃了抗日将士的爱国热情。
黄自谱写的合唱作品《旗正飘飘》《抗敌歌》和《军歌》,在当年中国的抗日救亡歌曲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这三首合唱曲和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吕骥的《自由神》《新编九一八小调》,麦新的《大刀进行曲》,冼星海的《在太行山上》,麦新、孟波的《牺牲已到最后关头》,贺绿汀的《游击队歌》等,都被收编进商务印书馆在1934年出版的《爱国合唱歌曲集》中,社会影响甚广。这些歌曲激励着亿万中国军民投身伟大的抗日洪流。
其中黄自的《旗正飘飘》和《抗敌歌》的音乐,经常出现在港台拍摄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中。在当年抗战中,许多将士唱的都是黄自的歌曲。
1937年“七七事变”后,黄自又创作了一首歌曲《热血》,作品呼唤亿万中国人要洒着热血去除强暴,要拼着热血去争荣光。他自豪地坦言:现在我写抗敌歌曲,希望不久就能再谱写庆祝抗战胜利的歌,可见黄自对抗战怀有必胜信念。
有着炽热家国情怀的黄自,即使在创作现代诗歌的艺术歌曲时,也处处流露出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爱恋,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这在他出版的第一本艺术歌曲集《春思曲集》中可见一斑。歌集收编了黄自创作的《春思曲》《思乡》和《玫瑰三愿》等。在这几首作品中,人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舒伯特、舒曼和门德尔松对黄自的影响。但黄自的创作并没完全照搬西方艺术歌曲的传统,而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巧妙地隐藏着民族的五声调式。
萧友梅(右三)、贺绿汀(右一)等合影留念
黄自的《玫瑰三愿》,以花喻人、以花期的短暂比喻青春年华的易逝,从而呼唤人们珍惜和保护这份美好。歌曲以婉约唯美的比拟方式,期盼着美好的和平。因此,在看似缠绵悱恻的语句背后,听者却会感到隐藏其中的巨大力量。歌中唱道的“多情游客”,泛指国民党的统治和租界中的外国势力;而“芬芳的玫瑰”正是曾经美好的祖国,“充满妒忌的无情风雨”就是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
黄自的《玫瑰三愿》和他的《春思曲》《思乡》及《花非花》等,一直是中国音乐院校声乐教材中的重点,是女高音必学的曲目。从《玫瑰三愿》面世后,几代中国歌唱家争相演绎,此作也成为了中国歌唱家演唱得最多的作品之一。据我所知:喻宜萱是第一个演唱者,以后又有黄友葵、郎毓秀、周小燕、张权、高芝兰、蒋英、郭淑珍、林明珍、汪燕燕、季小琴、胡晓平、孙秀苇和黄英等几代歌唱家演绎过。她们在演唱这首高难度的作品时,都各自表达了独到的理解和诠释,风骚各领。我听过张权、林明珍、汪燕燕和季小琴演唱的《玫瑰三愿》,那真是字字如肌珠、声声入心田,歌声是那样的撩人心魄,令我没齿难忘。
《玫瑰三愿》也有男声版的,温可铮就把此作移调后作为自己音乐会的常演曲目。他是迄今为止演唱黄自艺术歌曲场次最多者,演唱时间也最长,而且是理解、表达黄自作品最深刻、最完整的歌唱大家。在他去世后,其夫人王逑整理出版了温可铮的歌唱专辑,其中就收录了他生前演唱的九首黄自的作品。
近期与旅美歌唱家刘捷在策划筹备《迪里拜尔·刘捷中国民歌演唱会》事宜。有一次在商讨中,刘捷的学生、旅日女高音赵非说起了她的一桩往事。20多年前,赵非在日本东京的武藏野音乐大学学习声乐并获得硕士学位。那时她在日本翻译出版过一本《日中名曲选》(并附2张CD),其中一张是赵非用中文演唱的《荒城之月》等日本名曲,另一张则是她用日语演唱中国民歌和中国经典作品,主打歌曲就是黄自的《玫瑰三愿》。当年歌集和两张CD分别在中国和日本发行后,引起两国乐坛广泛关注。尤其是《玫瑰三愿》得到日本听众和音乐圈好评,由此日本民众也认识、了解到中国艺术歌曲之美,一时学唱者趋之若鹜。
在黄自的艺术歌曲创作中,不仅有现代诗词题材,更多的是中国古典诗词。代表作有:白居易的《花非花》、王灼的《点绛唇·赋登楼》、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和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这些不同年代、不同历史背景、不同情绪、不同体裁的诗词,在黄自笔下,以不同旋律呈现他对这些古诗词深刻意涵的理解和诠释,成了教科书式的音乐作品。
中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也是黄自的力作。这部十个乐章的作品,是黄自在教学之余用了一年多时间,与自己的老搭档、上海音专国文老师韦瀚章共同完成的。作品根据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同名叙事诗《长恨歌》的情节改编。此作虽因黄自工作繁忙又突患疾病去世而只完成了七个乐章,但它仍不失为一部旷世经典,至今还没人能超越。
当年的百代唱片公司在黄自生前,曾录制出版过清唱剧《长恨歌》部分章节的唱片。1943年春,重庆的中国音乐研究会为纪念黄自去世五周年,在《音乐月刊》上首次出版了黄自的遗作《长恨歌》的专刊。1957年,上海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黄自七乐章的《长恨歌》的总谱。1994年11月11日,清唱剧《长恨歌》在极负盛名的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唱响。这是中国的清唱剧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担任此次演出指挥的是中国旅美音乐家黄永熙,钢琴伴奏也是旅美华人林蔼玲。剧中扮演唐明皇的是正在美国自费学习声乐的年过花甲的温可铮教授;旅美华人女高音歌唱家邓桂萍出演杨贵妃。由几支旅美华人合唱团组成的百余人合唱团担任该剧的合唱。此次演出不仅在美国引起轰动,而且在世界乐坛也有很大反响。
本文作者在内史第留影
当年,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曾上演过黄自的两部音乐作品,一部是他在耶鲁大学的毕业作品交响序曲《怀旧》,另一部是他为左翼的进步电影《都市风光》所谱写的电影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这是该乐团唯一演出过的中国人创作的音乐作品。1949年初夏,新生的上海人民政府交响乐团在人民广场(原上海跑马厅)举行的上海各界庆祝上海解放的群众集会上,又演奏了黄自的这两首音乐作品。
1938年初春,一直体弱多病又操劳过度、积劳成疾的黄自突患伤寒症,住进了上海红十字医院治疗。5月9日,怀着对音乐、对人世无限眷恋的黄自,因多种疾病的并发而撒手人寰。临终前,已经虚弱得很难言语的黄自还断断续续地请求夫人:快去请医生来,我快不行了,我还有半部中国音乐史没写完呢……
黄自不是在“苟且偷生”,因为心中的音乐使命还没完成,他需要时间。就这样,中国第一位系统、全面地向中国学子传授欧美近代专业作曲理论,又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经典音乐的乐坛巨匠黄自,走完了他34年不平凡的短暂人生。这不啻是中国乐坛的巨大损失。两年后,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奠基人萧友梅也因病去世。随着这两位中国近现代音乐事业开创者的相继离世,无数乐人和国人引以为豪的一个音乐时代,就此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