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青山在,方可看桃花
——2022 年新高考I 卷作文议论文教学实录
2022-10-21古昊鑫
古昊鑫
与旧教材相比,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教法与学法都有了较大的不同,尤其体现了对于思维能力的重视,与之相匹配的新高考试卷同样如此。2022年高考刚刚结束,这场针对高一学生的新高考作文讲评既是对涉“题”未深的学生的一次写作挑战,又对他们如何调整高中语文的学习方向有莫大的启示——即重视思维能力的提升,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纵览近几年的新高考全国一卷的作文题目,会发现,高考作文题目逐渐由“简单明了”变为“辩证蕴藉”,侧重于考察高中生的思维能力。
师
(导入环节):同学们,刚刚过去的高考中“本手、妙手、俗手”相关的作文题目令许多平日没有进行针对性语文思维训练的考生叫苦不迭,甚至有这样一副戏谑、自嘲的对联在考后广为流传:上联:本手,俗手,妙手,和我的无从下手
下联:质数,复数,函数,和我的滥竽充数
这副对联高度概括了新高考全国卷难度的提升——语文、数学均越来越侧重思维能力的考察。高中语文教材的学习重点和新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重点互相阐发,均越来越重视对于思维能力的考察,语文教材中的不同课文成了反映不同思维能力的文本范例,而高考作文题这个分值最高的题目更是侧重于考察思维能力。不过,思维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我们高一的学生趁刚刚过去的鲜活高考情境引发的学习兴趣还未消退,趁热打铁,一起来学写新高考作文。
首先,我们一起来分析2022年新高考I 卷作文题目: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师:
那么,这则作文材料的侧重点是什么呢?是本手,原材料说:“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本手是基础,……对本手理解深刻……”
毫无疑问,既然题目侧重于描述“本手”,那么我们写作的重心应在写“本手”,但是,我们只写“本手”可以吗?
生:
不可以,材料中还提到了妙手和俗手,还应该写到这两个关键词。师:
你提到了“关键词”,这是新高考作文题目中的重点,往往新高考作文题目中所蕴含不只一个关键词,而我们在审题中则要找出其关键词进行分析。很明显,本题目有三个关键词“本手”“俗手”“妙手”,我们当然要以“本手”作为写作重心,但也不可忽略其他两个关键词。那我们索性立三个分论点,分别写“本手”“俗手”“妙手”合适吗?生
(犹豫):好像不太合适,分论点有点多了。师:
的确,800字的高考作文里,既要做到结构完整,又要做到说理深入、文采斐然,势必要把文字的火力集中起来,因此,常见的优秀高考议论文通常是立两个分论点,但此题目又有三个关键词,怎么办?生:
将其中两个关键词合并在一个分论点中,应该把“俗手”“妙手”这两个稍微不那么重要的关键词合并在一个分论点的论述中。师:
那么,我们得出了这样的作文结构,分论点一是论述本手的重要,分论点二是论述俗手与妙手。各论各的,似乎不太妥当,两个分论点是不是应该得有一些联系?生:
题目说:“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因此论述俗手、妙手时也应该与本手联系起来,打好本手,才能出现妙手,反之则会堕入俗手。师:
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也就是说,本文的中心论点应该结合两个分论点,应当是:下好本手,杜绝俗手,追求妙手,这样的中心论点用词是否准确?俗手是“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尽管我们要尽量避免,但是可以完全杜绝吗?妙手是基于本手的“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不只出乎他人意料,往往也不是棋手本身可以时常想到的,所以是可以想追求就追求的到的吗?妙手出现的频率如何呢?可不可以给中心论点换几个动词?生:
下好本手,避免俗手,偶得妙手。师:
非常好!这样的中心论点准确地概括了作文材料,那么,是不是围棋知识越多的同学对这个作文题的理解就越深入呢?我们来看看世界围棋冠军柯洁前几日针对这次作文题目发的微博:柯洁在微博表示:
“本手”字面意思为本分的一手,常常形容在棋局当下选择中庸的一手,介于不坏和好之间,但中庸并不等同于“平庸”。
“俗手”意为庸俗的一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为贬义,但在某些情况下俗手的交换反而有可能成为当下最好的选择。
“妙手”意为卓越的一手,可遇不可求,其本身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唯一性,在大多数对局中往往并不常见,很多人在对局中经常会过分拘泥于局部,下出“假妙手”而忽略全局思维的错误。
生:
原来本手的确是基础呀,并不等于平庸的俗手;妙手也的确是可遇不可求的创新,且必须基于本手。可是,为什么柯洁认为“俗手”有时会变成最好的选择呢?作文题目里好像没有提到,我应不应该写这一点呢?师:
既然我们是针对高考作文题目来作文,自然一切要从材料出发,在本作文题中提到,“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俗手被描述成一个偏向贬义的做法,故而我们不应该跳出材料进行作文,柯洁必然比出题人更懂围棋,但是,难道不懂围棋的考生就写不好这个作文题目了吗?我们不要忘记高考是严肃且规范的选拔考试,做一道占60分的题目自然不会因为一个考生更懂围棋而更占优势,因此,一切要从作文原题出发进行阐述,“俗手”在此就是贬义的,尽量不要重点叙述俗手向妙手的转换,即使要借题发挥,也要把“俗手偶然向妙手的转变”的动因归结为“下好本手”,“本手”是重中之重。生:
原来如此,师:
那么,有的同学从小学围棋,写这篇文章简直信手拈来了,全文鞭辟入里地叙述围棋中如何下好本手,避免俗手,偶得妙手。这样可不可以呢?显然不行,纵观恢复高考以来几十年的高考作文题,从1977年的题目《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到1980年的“读《画蛋》有感”,再到2001年的作文题目《诚信》,不难发现,作为有着巨大分值的作文题目,需要考生交出的不仅仅是关于围棋、关于个人兴趣的答案,更是关乎社会、民族、国家乃至世界潮流的回答。生
(集体议论):所以我们应该在论述中从个人拓展到民族、国家,由小到大。师:
举一反三,可以为师矣。作文材料看似立足“围棋术语”,实则直指现实,本手即是基础,而妙手即是创新,俗手则为荒废本手后的昏招,那么,由此出发,我们选取关乎现实的论据则不难了。那么,题目要如何取呢?
生:
下好本手,避免俗手,偶得妙手。师:
这也是中心论点,分析精准,但作文题目除了考察体现“思维的发展和提升”的逻辑分析能力,也会考察“审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这样生搬中心论点的作文题目显然不够精炼,也不够有文学性。思辨性的作文题目往往韵律优美,对仗工整,这样既能体现逻辑分析能力,又具有文采,吸引读者。我们可以采用“关键词联想法”,想想有什么含有“本”“妙”“俗”三个关键词的词语或者古诗文呢?同学们踊跃发言,进行一场“头脑风暴”,我来写在黑板上总结。生
(集体回答):本末倒置、舍本逐末、追本溯源、照本宣科、本固枝荣、本位主义、根深本固、逐末舍本、崇本抑末、强本弱末、固本培元……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苦心求妙术,棘手去沉疴。妙笔生花、妙手偶得、俗不可耐、雅俗共赏、未能免俗、超尘拔俗、拘俗守常、随俗沉浮、变风改俗、超尘出俗、移风革俗。
师: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同学们联想到了许多文采斐然的词语或句子,自然可以作为我们设计题目的原材料。既然能借此设计题目,当然也可以借此设计分论点文段部分的关键词句。那么,应该如何运用这些材料呢?我联想到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题所体现的“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的三层审美创造能力。我们可以试试借以上素材写出题目或分论点部分的观点句。(附全国甲卷作文题:《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师:
老师先拟几个题目抛砖引玉,同学们再分享自己所拟的题目:(师生分享自己所拟的题目)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师拟,为直接移用)
欲得妙脱俗,勿本末倒置(师拟,为借鉴化用)
本心求妙术,棘手去俗疴(师拟,为借鉴化用)
稳扎稳打,妙手生花(陈曦拟,为直接移用)
有本则妙,无本则俗(吴迪拟,为借鉴化用)
固本培元,方可妙而不俗(莫美琦拟,为借鉴化用)
避俗固本,才有妙手偶得(彭新洋拟,为借鉴化用)
不落俗套,守本求妙(黄子涵拟,为借鉴化用)
夯实基“本”,锦上添“妙”(张鹏寓辰拟,为借鉴化用)
……
师:
能不能利用含有“本”“妙”“俗”三个关键词的词语或者古诗文写出一些分论点论述部分的观点句呢?生: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可反面论证本手的重要性;“追本溯源、固本培元、本固枝荣、根深本固”可以正面论证本手的重要性。
而“照本宣科、拘俗守常”可用于论述本手与妙手、俗手关系的文段。(例句:本手固然重要,但若只照本宣科,则会堕入俗手,拘俗守常,岂能偶得妙手?)
“妙笔生花”可论妙手之于本手的重要性,妙手是本手的升华,是本手的发展。
“妙手偶得”可论述不能一味求妙的道理。
……
师:
我们发现,题目起好了,在题目指导下也确定了分论点部分的一些观点句,似乎作文的行文结构也明朗了,因此,毫不夸张地说,起好一个能准确概括作文材料又富有文采的题目,那么作文便成功了一半。刚才我们所起的题目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逻辑清晰,概括准确,但似乎还缺少了一点点文采,没有达到“根据情境独创”的最高审美创造能力。举个比较俗气的例子,本手即基础,就像脚踏实地,而偶得的妙手正如可望不可即的群星,我们是否可以把起好的题目中的关键词用意思相近的文学性意象置换呢?生
(肖月涵):脚下青山在,方可看桃花生
(刘如溪):丰盈羽翼,方可搏击长空生
(李卓琳):妙手惊天下,本手葆芳华(众学生兴奋地记笔记,记录全班同学“头脑风暴”的成果)
师:
很好,老师从这两个题目中学到了文学性的思维,我也即兴改写朱熹的“横渠四句”为题目,“妙手哪得妙如许,本手为源活水来”,“活水”正是本手提供的创新之源。讨论了这么久,咱们似乎一直是从议论文文体的角度对这个作文题目进行分析的,这样的题目可不可以以记叙文作文呢?可以,但是需要有特别贴合本作文题的事例,有卓越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尤其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于“本妙俗”有过深刻的思辨了,这些要求显然不是大部分同学能达到的,因而我们在分析过程中便无意识地选择最适合的形式——这样具有多个关键词,且关键词之间关系紧密的作文题目的文体,即议论文。接下来,请同学们用15分钟的时间写一篇简短的作文构思,需要写上题目、中心论点、分论点、分论点之间关系以及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论据、论证方法、引用的名言哲理、过渡段、落地段、升华段的段落大意,等等。写完构思后交给前后左右的同学互相修改,尽量多请一些同学帮助你修改作文构思。(学生撰写作文构思后,开始边讨论边与其他同学互改)
师:
同学们,今日作业,根据在互改基础上的构思进行写作,下节课我们先学习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再请两个班的同学互改作文,每个作文必须进行二评(即两个人打分),并写出详细的评分理由,若两位“阅卷人”给分分差不超过六分,则以均分为最终得分,若分差超过六分,则请师生共同“裁定”最终得分。之后的第三节课则评析作文,并且进行表彰与督促检查,得分在55分以上的同学免去本周随笔作业,得分未达到46分的同学则要根据在作文讲评课得到的建议重写本文,进行升格训练,写好后交予老师面批作文。(生点头)
师:
借用肖月涵同学的题目来结束本课,“脚下青山在,方可看桃花”。这次作文写作不仅关乎作文,还要从中看出,出题人正是用类比手法启示咱们师生,要掌握融通语文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这个“本手”,踏实跋涉,而不是死记硬背所谓的“答题模板”“万能句段”,如此,方能饱览“山顶怒放的桃花”,守正而后方能创新。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