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传统期刊编辑创新与转型路径
2022-10-21曹守新
曹守新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济南 250002)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各领域均取得了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产方式也出现了很大转变。人们的购物模式从传统的线下购物转变为线上购物,支付方式也从传统的纸币交易转变成当前的线上支付。同时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变得多元化和便捷化,不再局限于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介,更多的人喜欢通过微博、抖音、微信等软件实时获取信息和知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正在进行深度融合。期刊作为学术科研人员的重要平台,我国精神文明的关键承载体之一,若要满足读者双向实时互动的需求,就必须不断探索创新。期刊行业的编辑人员,只有加快角色转型,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接受新知识、新观点,掌握行业相关新技能,才能在新媒体时代实现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
1 融媒体时代传统期刊发展现状
我国是期刊出版规模世界第一的国家。2019年,全国出版图书105.97 亿册、期刊21.89 亿册、报纸317.59亿份等总计450.70 亿册,除出版图书增长5.87%之外,其余出版物与2018 年相比均有所下降,总体较2018 年下降3.13%。其中全国共出版期刊10 171 种,较上年增长0.32%,但除期刊种类有所上涨外,期发量和总量都在降低。平均期印数11 957 册,降低3.03%;总印数21.89 亿册,降低4.48%。2020 年,全国出版图书103.74 亿册、期刊20.35 亿册、报纸289.14 亿份等总计417.51 亿册,总体较2019 年下降7.36%。其中全国共出版期刊10 192 种,较上年增长0.21%,除期刊种类上涨外,期发量和总量持续降低。平均期印数1.12万册,降低6.89%;总印数20.35 亿册,降低4.02%。从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近两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可以看出,目前期刊的生存状况总体堪忧。
1.1 读者流失巨大
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同时具备图画、文字与声音,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好的信息、知识、热点问题的阅读和体验功能,因此传统媒体用户在急剧减少。在当前快节奏生活的带动下,多数人为节约获取信息的时间,阅读方式多数从纸质版转变为网络版阅读,线上阅读的时间在增加。新媒体平台为了其自身的发展,更是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为读者提供阅读功能,从而掠夺了传统期刊的读者。随着读者的大量流失,传统期刊的销售数量和印发量逐年持续减少,传统期刊市场受到严重打击。
1.2 收益损失严重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传统期刊拥有大量的读者,广告商为了使自己产品得到更好的宣传、被更多的人熟知,常常选择流量大的期刊为公司产品或服务进行宣传,期刊社也会因此获得一笔不菲的收益。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媒体迅速受到人们的喜爱,逐渐替代报纸和期刊成为主流。同时,新媒体多种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受到了广告商的青睐,借助新媒体平台,广告商能够用较少的费用实现产品信息的广泛传播,因此效率高费用少的新媒体方式成为大家的首选,传统媒体和期刊渐渐被人们所抛弃。由于很多传统期刊的生存方式大多是靠广告商支付高昂的广告费,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广告收益受损,传统期刊岌岌可危。
就期刊领域而言,融合发展、转型提升将是其必由之路。面临风险和机会,期刊行业一方面要持续做大做深传统纸媒,另一方面要促进传统媒体舆论引导与新传媒、杂志与科技、杂志发行与新兴文化这三个领域的融合发展,而传统媒体舆论引导与新传媒的融合发展是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在做精做好纸质期刊的同时,在数字化发展上也要做出有益的尝试。传统期刊的数字化改造,需要期刊编辑走出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全面提高编辑素质,使其具备更高的学术水平。
2 传统期刊编辑存在的问题
2.1 角色定位不清晰
编辑与文字撰写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文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期刊编辑必须具备大国工匠精神,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然而,在当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多数读者为了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选择线上方式进行阅读,在传统媒体和纸质文字阅读受到较大冲击的同时,期刊编辑这一岗位和角色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一些期刊编辑也开始在他们的身份、专业地位和编辑写作立场上产生一定的认知矛盾。这些认知矛盾的存在,意味着他们无法对自己的职业任务、角色定位以及发展观形成清晰的认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互联网时代,各种大数据信息共享、处理技术、自媒体以及各种文字传播平台的出现,使得期刊编辑的角色工作定位逐渐模糊。期刊编辑“原创内容”间接创造者的认知与“原创内容”间接传播者的现实,让期刊编辑在自身认知上存在矛盾,导致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陷入混乱的变化。
2.2 数字化应用水平较低
大数据、互联网等应用技术的大范围普及使得融媒体得到了快速发展,融媒体的发展给期刊行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期刊行业可以在网络平台中运用各种技术宣传和传播自己的信息,从而改变当前期刊行业萎靡不振的状态。但是这种改变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它首先需要期刊编辑人员从思维上发生转变,学会用融媒体思维看待问题;其次要不断学习新时代的技术应用知识,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为期刊行业带来新的生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部分期刊社进行了积极的转型与创新,期刊由单一纸质版扩充为“纸质+网络阅读版”,版块形式和内容呈现形式也在进行积极调整。但这些转型和创新都需要编辑实施与完善,因此期刊编辑需要了解各类出版物出版方式和市场需求,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具备新时期出版的综合技能。但是当前大部分期刊编辑的能力依然停留在纸质期刊文字校对和编辑的层面,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无法进行期刊数字版的操作,互联网思维欠缺,不关注媒体的发展趋势和受众客户的需求变化,不会紧跟时事热点,专业知识能力无法满足融媒体的需求,无法处理融媒体时代数字出版的编辑工作。
2.3 缺乏融媒体思维
智能手机的发明,使人们的阅读变得越来越便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全球信息。同时信息的呈现方式也多种多样,不再拘泥于纸质版,动画、图片、声音可以一体呈现,因此手持终端被人们广泛接受,很多读者通过电子产品来进行数字阅读、获取所需要的知识。这就要求传统编辑转变以往的思维方式,要更多地采用融媒体思维做好文章的编辑和呈现,掌握融媒体时代人们阅读的喜好、方向、关注点和体验感,优先考虑相应的读者思维模式,提升期刊的阅读服务能力。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许多期刊编辑对自身职位和工作责任定位模糊,过于注重编辑校对工作,所出版的刊物可读性较差,完全没有考虑过读者的阅读体验,排版方式千篇一律,不会根据所出版的不同种类刊物进行版块调整。缺乏创新思维和时代意识,抓不住行业亮点和热点,新闻敏感性差。总之,期刊编辑的融媒体思维缺乏,严重影响期刊行业的发展。
2.4 期刊品牌形象意识不足
在当前全民小康的时代,人们不愁吃不愁穿,因此消费者在选购自己所使用的商品之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全可靠的高质量产品,有保证的服务,因此很多消费者选择具有一定品牌价值的商品,品牌影响力已成为左右顾客购买商品的关键因素。品牌影响力是指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收益的能力。品牌影响力是内部影响力与外部影响力的综合体现,是影响力在更深层次上的升华和集中体现。期刊的经营包括内容、品牌、发行,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而当前传统期刊编辑品牌意识不足,期刊还没有形成清晰的品牌定位和优势,无法使受众群体产生很强的记忆点。在当前融媒体时代,信息更迭日新月异,若要人们产生深刻记忆,期刊编辑就要树立起品牌形象意识,有效打造期刊知名品牌。
3 传统期刊编辑创新与转型路径
3.1 转变传统编辑认知
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期刊编辑要想使自己角色定位清晰,就要加快转变对自身的认知,接受互联网新知识,学习网络新技能。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从纸质版阅读向互联网手持终端转变是大势所趋。微信朋友圈、抖音、微博等社交软件成为大多数人快速获取信息的平台,因此许多传统媒体都开始借助这些流量大的平台软件促进自身的发展,实现创新和转型。当前许多官方传统媒体也都在积极改变自己,比如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卫视都纷纷入驻抖音、快手等平台,开通自己的官方账号,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加自身的曝光量,拓宽运营渠道,实现传统媒体向融媒体的转型。期刊编辑可以从传统媒体转型成功的案例中吸取经验,加快自身的转型,从而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需要。期刊编辑要加快转变自身的认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主动去接触、了解新媒体,从阅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学会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热点,不断补充融媒体时代期刊编辑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编辑素养。
3.2 提升传统编辑数字化应用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期刊编辑不仅专业理论知识要扎实,不断提高实践技能水平,还要熟练地将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进行融合,具备数字化应用的能力。新媒体环境下期刊编辑要能够利用新兴媒体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对文稿内容进行深层次、多维度开发与转化,学会应用图文编辑、音频和视频剪辑等各类加工软件,并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库系统。善于利用各类网络社区平台和数字化技术手段,整合行业内的专家群体,形成刊物的专业社区,一方面有利于传递、转发刊物的相关资讯,另一方面有利于联系专家、作者和读者举办学术活动。通过电子期刊的订阅模式与当当网等平台合作,将传统的营销和运营模式转变为数据库销售模式,并进一步研究与创新期刊出版物的信息流通机制,以充分发挥出数据条件与资源优势。
3.3 建立传统编辑的融媒体思维
虽然一些传统期刊也进行了官方网站和官方公众号的运营,还在抖音等大流量平台注册了官方账号,但仍无法进行很好的转型,自身发展仍处于落后状态。究其原因,正是编辑人员的办刊观念落后所致,缺乏融媒体思维,不能恰当地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因此,这就需要期刊编辑人员开拓思维,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要了解新媒体传播的特点,熟练掌握融媒体应用的方法和技巧。期刊编辑要能根据自己专长、学术特色把多种新媒体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选题、组稿、审稿、编辑等管理工作当中,进一步探索期刊发展的创新模式,提升效率和期刊品质。要积极满足中国期刊发行体制改革的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掌握营销理论并培养营销意识。期刊编辑要有敏锐的眼光,要善于在媒介信息变化中抓住重点和热点,发掘专题元素,并及时与约稿者联系和交流,提高每期期刊出版效率和质量。
3.4 加强传统编辑的品牌化意识
在融媒体时代,拥有较强品牌意识的期刊编辑能够为其期刊的发展找准方向,打造自身期刊的特色和强项,增强读者对期刊的信服力和自身的权威性。一方面,期刊编辑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以及自身专业的理论知识,去探索期刊的内在价值,提升期刊的品质和传播力,打造期刊品牌。另一方面,期刊编辑可进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的融合,打造期刊品牌。对已经在纸质期刊上刊载的内容进行修改和重新排版之后,形成适合新媒体传播的语言风格和排版形式,重新刊登在期刊官网、微信公众号以及各大流量大的平台上,便于读者和作者阅读转发,既达到期刊扩大影响力的目的,又能实现品牌口碑效应。将期刊已有的内容、宣传渠道、人际关系等资源进行整合,并以期刊品牌为核心开展线上活动,并借助融媒体的传播手段进行传播,实现品牌纵深发展,由此产生资源变现为收益的效果。以纸质期刊为基础产品的期刊发展,必须要明确传统纸刊和新兴期刊之间的功能定位,使二者相互依存,优势相辅相成。
4 结语
总之,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期刊已不能满足人们阅读的需要,需要期刊编辑迅速做出改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掌握大数据和融媒体应用能力,快速转变自己的思维,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创新,使期刊行业在融媒体时代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