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2022-10-21黄睿
黄 睿
(吉林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长春 130000)
0 引言
针对图书质量管理,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出版单位加强图书质量管理,多出版普及知识性强,质量高的图书,提高图书的影响力,在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推动我国科技向前发展。出版单位积极完善图书质量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图书质量,还能实现出版单位自身的发展,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所以,出版单位要认识到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性,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图书出版流程,不断完善图书质量管理体系。
1 完善图书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是出版单位打造自身品牌的需要。图书质量与销量、社会影响力有密切联系,图书质量的提升,不仅能够提高销量,还能提高出版单位对社会的影响力,使出版单位形成特色品牌。一些经典图书的成功,在其品牌效应形成的背后,是出版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努力提高图书质量的结果。当今时代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出版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认真做好每一本图书的编校和出版工作,不断完善图书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图书质量,提高图书的影响力,使出版单位具有品牌优势,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是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出版单位作为社会性组织,承担着社会责任,具有引导舆论的作用,还能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所以,出版单位在实际运行中,应当主动承担任务和使命,正确认识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图书质量管理体系,将图书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在实际出版工作中,出版单位的编辑人员、校对人员和发行人员等,都应当明确自身的使命,尽可能地减少图书出版中的失误,保障图书质量,避免给单位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出版单位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好选题工作,特别是对图书中所涉及的政治性、学术性等内容,要严格把关,不断提高图书出版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助力。
2 图书质量下滑的原因
国家相关监管机构针对出版单位的图书质量开展了多次检查活动,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很多图书存在质量不合格的现象,差错率也比较高。据了解,近年来的图书质量检查活动中,图书质量存在诸多问题,从整体上看,形势不容乐观,出版单位的图书质量出现下滑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图书质量管理不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出版单位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出版单位要想获取长远稳定发展,必须积极转型,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出版单位降低了对图书质量的要求,削弱了图书管理能力,用于图书审核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图书出版的重点放在了消费者的喜好上,出版了很多消费者喜好的图书。相应地,出版单位的图书审核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管理人员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甚至将经济效益作为出版单位的第一指标,忽视了图书质量管理。在图书出版过程中,一些出版单位为了加快图书出版速度,在出版过程中对各个环节都是得过且过,在书稿整理和编辑过程中也无法保障质量,使得各个环节都是独立进行,缺乏沟通和交流,整个出版过程缺乏系统化的管理。还有一些出版单位将三审时间无限制地压缩,导致每个层次的审核都没有将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审核。在这种环境下,出版的图书根本无法保障质量。除此之外,在图书校对环节,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出版单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需要出版的图书数量过多,导致校对人员的工作任务繁重,现有的校对人员难以承担,给校对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所以,为了缓解这一局面,部分出版单位将图书校对工作承包给外部机构,交由其他人员负责图书校对工作。而外部机构的校对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把控图书校对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图书质量的提升。
第二,责任编辑对图书质量的关注度不够。在图书出版中,责任编辑作为图书的第一责任人,与图书质量的联系最为紧密。近年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责任编辑逐渐将工作重心从图书质量转到利益上,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获取利益上。越来越多的责任编辑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满足消费者需求上,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图书选题策划和营销环节,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出版更多的图书,便逐渐压缩图书校对和整理的时间,导致图书质量得不到保障,图书质量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此外,出版单位对编辑人员的要求较高,但是一些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难以满足现代出版单位的实际需求。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很多出版单位纷纷拓展业务范围,扩大出版图书的类型,使一些本来负责某一专业领域的编辑人员需要编辑一些自身不太擅长的专业领域的图书,由于编辑人员对其他专业领域的图书了解得不够透彻,便会造成图书出现一些专业性问题。
第三,图书审读质检关口后置。一般情况下,出版单位的图书审读质检工作是在图书出版后进行,能够对之前出版的图书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及时将出版图书的信息反馈给出版单位。这种方式虽然能够监督图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图书质量,但却是在图书出版之后开展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阻止一些不合格的图书上市,也无法消除这些不合格图书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
3 图书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3.1 加强图书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图书管理体系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只有具备完善的制度保障,才能增强出版单位全体人员的图书质量意识,并且将图书质量意识渗透到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因此,各出版单位的编辑业务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结合出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出精细化的图书质量管理制度。比如,出版单位可以制定图书出版管理办法等,明确图书出版方向,要求图书出版工作必须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禁出现买卖书号等情况。图书出版必须要严格按照三审三校制度、选题备案制度等执行,将这些制度落实到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之中。并且根据图书出版管理办法,制定出图书质量管理办法,重点管理图书质量,按照出版单位图书的实际出版情况进行适当的修订。该办法中,明确了图书出版流程、三审三校原则、质量检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确立出版全流程制度。这些制度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以审代编等行为,从整体上规范了图书出版行为,为图书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保障这些制度的落实,需要出台相关具体措施。在落实和执行相关制度时,出版单位要根据自身出版常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将相关制度真正落实到位。首先,出版单位要每年召开一次图书质量工作会议,从整体上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在会议上要合理安排全年的质量工作,要求及时发现出版过程中的问题并第一时间处理,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做好各个环节的细节工作。其次,要做好图书质量自查工作。在每年的图书质量管理中,要明确质量检查时间,而且在检查过程中至少要抽检到每个责任编辑的一本图书。另外,为了加强对所有图书质量的监管,在质检工作时要覆盖全部的图书品类,适当加大对重点图书的抽检力度,增加重点图书的抽检比例。同时要规范质检人员和审读人员的资质,在进行审读质检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判定细则来审读。出版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组织评审小组针对质检图书进行集中化的复核工作,从而保障质检的公平和公正。再次,出版单位要制定质检奖惩制度,并且将质检结果公开发布。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图书质量管理中每个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需要发布的内容主要有不合格图书的名称、编辑人员等。按照图书质量管理相关文件的规定,对质量不合格图书的编辑人员、校对人员等给予适当的处罚,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最后,出版单位应当建立针对单位以外加工、校对人员的管理制度,加强对这些人员工作的监督和考核。针对编校质量不过关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通过扣款、解约等方式解决。
3.2 提高出版单位图书质量管理能力
一方面,出版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在每个年度都应制订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有效提高对图书质量的管理水平。每年都应当分析上一年度的图书质量管理情况,及时总结问题和原因,为调整本年度的图书质量管理计划提供参考,进而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在分析过程中,出版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与质检部门应当积极沟通和协调,分析和总结上一年度的工作情况,并向出版单位的全体人员报告。报告内容主要有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且根据实际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同时,出版单位还应当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在图书质量管理中,出版单位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对图书质量有重要影响,出版单位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特点,用统一标准来要求管理人员,相关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编辑出版能力,还要统筹全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备较高的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出版单位要解决工作人员的数量、资格与实际出版需求不符的问题。近年来,出版单位的图书出版数量不断增加,出版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选题数量等合理评估编辑人员、校对人员的能力,根据实际出版数量配备充足的工作人员,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不断提高图书管理质量。同时,出版管理部门还应当积极与人力资源部门、出版部门联系,将编校力量有机整合起来,不断调整复审人员和终审人员,从根本上解决出版单位人员不足的问题,不断提高图书质量。
3.3 强化编校人员培养
图书质量与编校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很大关联,要想提升图书质量,必须加强编校人员培养,围绕选题策划、编校能力等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编校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出版单位应当根据上一年图书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开展培训讲座,内容以编校理论与实务为主。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国家关于出版工作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深入解读与出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掌握最新信息,组织专项学习,鼓励编校人员积极参与。最后,要为编校人员提供交流平台。通过组建编辑交流群等,引导编辑人员认识到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的图书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大对图书质量的重视力度,不断提升编辑加工能力。
3.4 制定层级选题规划,质检关口前移
在图书出版过程中,选题策划是首要工作,而且与图书质量有紧密联系。要想保障图书质量,必须要选用优质的选题。因此,出版单位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筛选出优质的选题,从整体上提升选题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选题规划,进行选题顶层设计。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为出版部门建立选题管理平台,不断提高选题管理效率,从根本上控制图书质量。此外,为了保证图书质量,出版单位还应将图书质检关口前移,尤其对那些重点图书,要进行印前质检。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图书质量,还能对其他负责人员起到督促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从整体上完善图书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出版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和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图书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过程中,不管是前期的选题策划工作,还是后期的编校工作、印制工作、发行工作等,都应当严格把控图书质量。根据广大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版广受欢迎的高质量图书,不断扩大图书的影响力,推动整个图书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