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

2022-10-21关俊龙

记者观察 2022年22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级别山西省

文 本刊记者 关俊龙

每年七八月间都是汛期,特别是2021年,特大汛情使山西省文物保护工作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下,山西在做好汛期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持续提升全省文物保护工作能力,奋力推动全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7月6日至7日,在山西省文物保护工作调研座谈会上,省委书记林武指出,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落实好“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奋力走好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他围绕当前重点任务提出了持续抓好受灾文物保护、进一步加强低级别文物保护、多措并举“活”化利用工作、切实提升文物科技创新水平、加大对文物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五个方面要求。

山西是我国文物大省,地上地下文物数量丰富,拥有5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有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79处省保单位,其余更大数量的文物属于市级、县级和登记文物。在去年10月的特大暴雨中,也暴露出许多低级别的文物受损更为严重的问题。低级别文物并不意味着文物价值低。山西文物“家底丰厚”,很多县级文保单位虽然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却只能“屈尊”为低级别文物,而且对山西来说,数量如此巨大的低级别文物本身就是一笔巨额财富。因此,在对高级别文物予以重视的同时,也不可忽略低级别文物的保护和抢救工作,要持续地改善它们的保存现状。如果缺失了这一部分,从长远看,文物总量会逐渐减少,造成永久的遗憾。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的低级别文物会变成明天的高级别文物。所以,山西对文物保护工作从现在起就要遵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强化基层文物保护力量配备,确保低级别文物同样有人看、有人管。

长城在山西省境内大段存在,黄河也从山西省边界流过,各地还分布着大量不同年代的遗址,这些遗址有很多本身就是重要的文物,而且还衍生出众多的文物,这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文物,就是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好文物的展示工作,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释放文物所承载的力量,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让人们可以从文物中触摸到过往、感知到温度,从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中开拓前进,不断推动中华文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创新文物保护的方式、方法。此前,在文物开发保护工作中存在“拆真建假”的情况,严重破坏了文物的文化历史价值。还有一些地方以建设、保护、维修的名义进行破坏甚至拆除,这种行为更为恶劣。文物工作中的创新,是要在保存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展现方式。比如,建设文物库,使文物工作者对文物的总量和分布情况能够了如指掌;利用先进的数字科技手段,实施一张网全覆盖的文物监管方式;在大专院校的文物考古专业中投入更多的人财物力,向文物保护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党中央提出要增强“ 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最为重要,也最具基础性。山西拥有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三晋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尽全力做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方不负民族千年历史和祖国大好河山。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级别山西省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痘痘分级别,轻重不一样
文物保护工作的方法创新初探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迈向UHD HDR的“水晶” 十万元级别的SIM2 CRYSTAL4 UHD
新年导购手册之两万元以下级别好物推荐
你是什么级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