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

2022-10-21游艺林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公关世界 2022年18期
关键词:层面劳动思想

文/游艺林(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一、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1.理论逻辑

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关系中紧密的纽带,也是人最具有特征的行为。在这个前提下,大学生应当了解劳动教育的意义,通过劳动和奋斗,才能够提升集体的力量,大学生应当主动把握劳动的理论意义和在现实中的价值。

2.实践逻辑

劳动和生活息息相关,关乎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和实际应用,劳动教育在实践逻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个人还是集体层面,都需要培养一定的时代精神。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如今的大学生教育中,更应当让青年人担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担当,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的优势,将劳动教育贯穿至大学生的头脑之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将理论应用到个人实践中,在劳动中提升自己,更加融入理论知识,才拥有新时代背景下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3.现实的教育意义

劳动最终要应用到现实世界中,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吸收到的各种劳动教育反映了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够拥有奉献的精神和丰富的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个人能力,在社会上更好立足,树立大学生应当具有的榜样,成为社会上的螺丝钉,更好地建设国家,早日为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劳动教育融合思想教育的合力

1.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相互结合,形成一定的平衡,而不是空谈理论或只谈实践。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大学思想政治课程应当融入创新精神,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吸收效果,在现实的实践中吸收传统的优势,发挥现代需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在创新的同时应当融入实践才能不断吸收正确的态度,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有所依据,不断反思和反馈、吸收经验,在创新中提炼最好的方案,才能在劳动教育中发挥最好的效果。

2.培养工匠精神

劳动是一门实践,同时也是用双手创造财富的一项工作,工匠精神是如今这个时代非常需要的劳动精神,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不仅锻炼了心性,同时也真正掌握了技术和能力。学生需要在劳动中明白教学任务和学习的目标,才能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融入兴趣和求知欲,在劳动的过程中,发挥自己最具优势的劳动项目,才能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

三、融合路径

1.理论路径

在理论上,应当将劳动教育深刻地融入思想政治课中,如教师灵活应用评分系统,将劳动课程设定一定板块融入课程体系中。教师要在模块中设定合理的课时,做好平衡,融入一定的课程安排,做好备课,使劳动教育符合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劳动教育的大纲,提升课堂效果和效率。思想政治课中融入劳动教育,应当融入一定的理论模块,结合具体情境设计教学方案,并融入基本的自媒体教学,运用声音、影像、视频等加强学生的感受,丰富学生的体验和认识,通过举例伟人的劳动故事和红色榜样,将美好品格和品质体现出来,使大学生更加愿意主动地接受劳动教育并主动实践,在理论教育中应当做好基础,才能为实践作出后续的铺垫。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着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认识世界发展规律,通过各个模块认识到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课的融合。

2.实践路径

在实践过程中,应当培养一定时间和地点的平衡,在实践过程中要有充分的平台,让学生实践劳动。这一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灵活运用,提供多种途径让学生参与到劳动活动中,如各种节日的活动,或在社会上许多公益项目的参与中,或是在电视台、广播、报刊等媒体项目中,让学生加入实践、宣传中去,号召更多的人员加入劳动之中。

四、思想政治课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势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许多课程板块需要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课程中的理论,如对经济商品的交换价值的定义的了解中需要结合实际,在真实的劳动和生活中明白,什么是劳动,什么是劳动者,以及在生产资料和资本家之间所存在的逻辑体系和经济关系,这也是能够在生活中和劳动中深刻体会到的一项理论。在生活与哲学课上,应当引导学生了解人类从劳动中体会哲学观点的过程,通过对生活和劳动的思考,在思考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的生活都是以劳动和实践为基础,通过不同的模块了解劳动的意义,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青年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1.社会层面

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境,如在劳动过程中,许多学生有着一定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而不愿主动劳动,偏向于贪婪和懒惰。同时在一定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许多学生不能够脚踏实地的奋斗,用双手创造财富。往往充满了幻想和不切实际的主观想法,使得学生缺乏一定的踏实性,往往变得更加功利,不愿作为体力劳动者或脑力劳动者付出劳动。往往好高骛远,顾此失彼,此时需要思想政治课中的劳动教育及时作出引导,需要在大学课程中,在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实践中明白劳动的深刻含义。

2.家庭层面

家庭是学生的另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学习,在家庭层面缺少一定的关怀和教育,家长往往重视学习成绩而缺少对身心发展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对心理层面的认识,以及不能够了解家长的工作和劳动,也就不能更好地明白劳动在工作和实际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需要家长营造一定的家庭氛围,在家庭中实现家庭教育,将劳动融入家庭教育中。学生通过主动承担家务明白父母劳动的意义,明白劳动的各个阶段和劳动最终产生的循环和经验,在体验中明白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而不单单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3.高校层面

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生多数时间处于校园之内,学生应该好好利用时间和地点的优越性,将劳动融入大学生活中,无论是对集体活动还是个人提升,都有着积极意义。但在高校层面,往往缺乏对学生体力劳动的安排,从而缺乏了劳动教育。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缺乏自律性,不能够脚踏实地地做学问、研究学习。劳动和理论知识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精神和道德素养。因此,高校应当将劳动体系加入课程改革中。

六、青年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策略

1.发挥社会主流引导和规范、服务作用

社会是教育的大平台,教育不仅局限于大学这一个象牙塔中,最终学生要融入社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在社会的引导下,学生更加能够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只有一定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够鼓励大学生体会劳动教育,而不至于被不良的社会习气所污染,或是被网络上的不良风气所误导。应当充分利用自媒体和传统媒体平台做好宣传和引导,在一定的人文精神的引导下,在一定具有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下,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个时代最根本的、最高尚的品质是要靠双手和劳动创造财富,而不是好逸恶劳或享乐主义。并且在时代发展中,能够认识到只有最高尚的品质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学生应当充分的在社会层面感受榜样的示范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人生中走得更长远,在工作和学习中寻求进步,追求卓越。

2.发挥高校教育主阵地功能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高校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将劳动教育融入实践中去。首先是对课程的设置,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板块中,结合实际,将课堂运用得更加生动,丰富学生的体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课堂互动中加深对劳动的体验和情景感受。劳动教育过程中应当提升理论教育水平,在各项专业领域中做到极致,才能够更好地做出课堂效果,利用多种手段和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升自信心和表达欲,在好奇心和求知欲中提升学习兴趣和热情。高校通过丰富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让大学生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提升思想道德修养,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七、结语

总而言之,劳动教育充满了实践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思想教育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课程改革应当结合时代发展,融入一定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在深度和广度上符合青年大学生如今的培养要求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层面劳动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