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判性思维视角下的教学案例研究

2022-10-21谷玉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瓶盖批判性树叶

◇谷玉兰 张 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一、概念界定

批判性思维由批判和思维两个概念组成。《现代汉语词典》对“批判”解释为:“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分析判别,评论好坏。”对思维解释为:“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进行思维活动。”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教授罗伯特·恩尼斯指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证据的、有逻辑性的、不偏颇的判断,需要有意识地审视自身的思维过程,从而做出自我调整,以适应世界对未来人的发展要求”。

二、研究背景

批判性思维是当今社会最受重视的能力之一。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其中对于“科学精神”解释为“具有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品质。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要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小学科学课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学会用批判性思维看待教学活动。

(一)敢于质疑

主要体现在备课中,在深刻领会课标的基础上,对于教材中的观点、逻辑线索、实验设计、实验材料选择等方面,要有质疑的意识。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培养学生角度,思考教材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要认识和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对复杂的问题有好奇心和耐心。通过质疑,促进对核心素养的深度理解。

(二)多元意见

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意识到很多问题是复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都不是唯一的。对别人的观点感兴趣,并且尝试去理解,而不只是想着怎么说服别人。以开放的心态,平等对待不同的观点,不要觉得自己的观点才是最佳的。

(三)理性判断

理性,就是不被感情操纵,能经过深思熟虑,有理有据,做出明智的判断。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做出决策、解决问题、采取行动,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不因教师个人好恶,草率做出决定或给予评价。重视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

当有了这些想法后,我开始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此跟大家分享,希望引起更多教师的关注。

三、教学实践

(一)探究问题的引领

国际批判性思维权威、美国批判性思维国家理事会主席理查德·保罗,在他的《批判性思维工具》一书中写道:一个不善于提问的人不会是优秀的批判性思考者。答案不能推动思维的发展,真正能推动思维发展的是问题。

在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种子长出了根》一课中,我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我采用了问题引导的方式,通过对话,逐步探索实验方法。当学生想用刚刚种出来的小苗来做实验时,我笑了笑,点点头。

师:这么做合适吗?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生1:这些小苗太小了,根也比较少,用它们来做实验,可能会害死这些小生命。

生2:小苗在土里,看不到根,植物长大也不能说都是因为根在吸水啊!

生3:把植物泡在水里啊!水变少了,就说明根把水吸收了。

生4:那水会蒸发啊!

师:你们的思考很有价值!你们选择了水而不是土来做研究,接下来又发现应该避免水分蒸发,才能说明下降的水位是被根吸收了!那么能不能避免蒸发呢?

生(异口同声):不能!

师:那怎么才最大限度地减少蒸发给我们实验带来的影响?

生1:盖上盖子不就行了。

生2:用保鲜膜会更好吧!

生3:盖子和水面之间还有距离,水会在这段距离发生蒸发。

生4:那就把保鲜膜贴在水面上呗!

生5:那植物和保鲜膜间还会有空隙,水从这些空隙就蒸发了啊!

师:我们曾经研究过水和油的区别,还记得吗?

生6:油比水轻,能浮在水面上。

生7:对啊,在插了植物的水面上倒一层油不就行了!这样水就绝对不会蒸发了!

教室里掌声一片!在学生的质疑和辩论过程中,教师的问题引领从“避免蒸发到减少蒸发”最后到“水和油的区别”,学生从盖盖子到蒙塑料膜再到用油密封,不断给出新的方案,不断提高实验方法的有效性。三个问题持续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不断启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逐渐优化并确定最终方案。

(二)基于证据的判断

2017年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公开研究结果,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入,是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在科学教学中,很多证据的获得都需要借助观察和比较。

在一年级上册《这是谁的叶》一课中,教师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观察比较活动,促使学生不断发现新证据,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课上教师出示一片黄色的小杨树叶。

师:这是谁的叶?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1:这是杨树叶。我以前在路边见过,爸爸跟我说是杨树叶。

生2:我觉得是国槐树的叶子,我在前面小院玩儿的时候见过。

生3:我也觉得是杨树叶,前几天我还捡了一些好看的呢,就长这样。

很多人在第一次进行判断时,都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依据。这是一种本能,但这种判断往往带有主观感情色彩,并不是一种理性的判断。况且每人的生活经验不同,证据缺少说服力,也必然会导致各持己见。于是当有学生提到科学书上介绍过杨树叶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和书上杨树叶的图片进行比较。

生1:我觉得不像书上的杨树叶,您捡的叶子是黄色的,书上的叶子是绿色的。

生2:我觉得是杨树叶。这两片叶的形状一样,都是心形的。

生3:叶子边缘也有一样的波纹。

生4:我不同意他的(生1)观点。杨树叶夏天是绿的,秋天就变黄了。

生5:我补充,就是长在同一棵树上的叶子,也会有绿的,有黄的。前几天我看见路边的银杏树,就是有黄色和绿色两种叶子。

生6:我觉得是杨树叶,你看这两片叶子的叶柄都挺长的,最后面都有一点点粗。

接下来教师继续出示一片大的杨树叶标本,让学生和开始出现的黄色小叶进行比较。此时学生可以清晰地从叶片形状、叶片边缘、叶脉和叶柄等角度,观察比较并描述这两片叶的相同点了。最后,所有学生都认定:黄色小叶和教师出示的标本都是杨树叶。

在上述活动中,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顾、对图片和标本的观察比较,归根结底是在为自己的观点找证据。而教师最终也没有告诉学生,这到底是什么叶子,只是肯定了学生的观察发现,并鼓励学生课下继续去观察校园里的杨树叶,继续寻找证据。经过这样的过程,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会逐渐重视证据,逐渐意识到具有证据的观点才有说服力,慢慢形成为自己的观点找证据的习惯。

(三)探究材料的支撑

材料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物质基础。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获取可靠证据、形成科学概念、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素养的重要保障。

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有关光的思考》一课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的桌前放着一个红苹果,你的朋友把门关上,并把所有的灯都关闭,房间里没有窗,门也没有缝隙,没有光能进入这个房间。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激烈的争论:有很多学生认为,开始看不见,待眼睛适应了黑暗后就能看到。因为夜里关了灯,拉上窗帘后,开始觉得眼前一片黑暗,过一会儿就能看见周围的景物了。有一些学生认为,开始看不见,待眼睛适应了黑暗后,就能看到苹果的影子,但看不清红色。因为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夜里上卫生间,即使不开灯也能看见马桶。但是只能看到周围物体的轮廓,颜色是看不清的。还有极个别学生认为,无论待多长时间,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

显然,学生对“暗室里的红苹果”的认识存在分歧,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在城市生活中,路灯、景观灯随处可见,学生很少有机会体会真正的黑暗。因此我借助实验材料,让学生亲身体会,从而得到更可靠的证据。

教学中,我首先给出第一组材料:牙膏盒、黑色硬卡纸折叠的暗盒,都在底部粘贴红瓶盖,顶部留出2 毫米左右的孔。学生在观察中会发现:通过小孔,黑色暗盒里什么也看不见,但是牙膏盒里能隐约看到红色的瓶盖。由此推测,可能是光能够穿过牙膏盒,所以才能看到一些;光不能穿过黑色暗盒,所以,里面的红瓶盖就看不见。那么这个判断是否成立呢?

我继续提供第二组材料:黑色硬卡纸折叠的暗盒,底部粘贴红瓶盖,顶部盖子不密封,可调节开口大小。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开口越大,进入的光越多,底部的红瓶盖看得越清楚;反之,红瓶盖看得越不清楚。当没有光进入时,眼前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即使再等待一段时间,依然看不清红瓶盖。最后再对比第一组材料的实验,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光和红瓶盖之间的关系了。

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有9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没有光进入时,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到:人眼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进入,光照越充足,看得越清楚;反之,看得越不清楚。

在上述教学中,探究材料的设计和使用,帮助学生对实验中的材料以及实验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得到了可靠的证据,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以上三个课例都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研究对象,研究自然世界基本构成及其发展规律的变化。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依据观察与实验获得科学事实,以科学事实为基础,经过推理判断形成科学认识。科学认识接受质疑,如果得到证实,则被认同,再经过严密的思维加工建立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在应用过程中,如果出现危机,则由新的科学事实产生新的科学认识。当然,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更多教师转变观念,发现并创造合适的教育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讲逻辑、重证据的意识,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格健全的人。

猜你喜欢

瓶盖批判性树叶
瓶盖配对
设计巧妙的瓶盖
树叶的不同称呼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开瓶盖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一片树叶
省力阀门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