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轻偶像

2022-10-21童孟侯

上海采风月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淮剧张军博文

童孟侯

我时常到上海电影家协会举办的放映场去蹭电影看,时常和电影美术设计大师、金像奖获得者娄中国坐一起。老人们踽踽而来,缓缓找座。娄中国便向我介绍:这位是徐景新,著名作曲家,《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听过吗?他的。这位是徐才根,一直跑龙套,但是得过金鸡奖百花奖……哦,随便一指就是一位成功艺术家,虽则垂垂老矣。我寻思,更老的电影偶像已经在墙上了:孙道临、赵丹、孙瑜、舒绣文、王丹凤……那么,那么年轻的偶像在哪里?

冬奥会时,《新民晚报》发了一篇《冰雪需要年轻偶像》,我眼睛一亮,题目有啦,除了体育之外,电影、电视、戏曲、杂技、翻译、摄影、美术、书法……都需要年轻偶像!

我说的年轻偶像不是那种团队雕刻出来的,不是大肆圈粉的,不是假造点击量的;我说的年轻偶像也不像老牌偶像那样四平八稳,他们往往如几个月大的小狗小猫,蹦蹦跳跳,欢喜雀跃。下面,我来说几位试试——

昆剧演员张军——绝对是个爱折腾的小伙子,业内业外,圈内圈外,就像跳棋那样什么领域都要隔空跳将过去:12岁进戏校,偷懒了,老师请他吃头塔,动作不到位,老师就踢他屁股。24岁到同济大学演出,按理说昆曲王子来了应该轰动,结果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还多。不久,张军就实施了“昆剧走进青年”计划(其实他自己也是青年),努力数年,终于让20万小青年认识了昆曲。36岁他自说自话创办张军昆曲艺术中心,一会儿和王力宏合唱流行歌《在梅边》,一会儿和日本歌舞伎联合演出,一会儿提倡京昆合璧……老一辈昆曲艺术家看到他只会摇头!没想到48岁时杀了个回马枪,当起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似乎每隔12年张军就要闹腾一次。再过12年他就60岁了,当校长是不是他的归属?我估计他自己算自己都算不准!

今年上半年,有消息说上海原本要推出一档“霓裳和韵”昆剧专场,蔡正仁、梁谷音、岳美缇、张铭荣、计镇华……将如数登台,全部昆大班,全部“80后”。岳美缇在采访中说了一句大实话:“大概知道我们演一场少一场了。”可不嘛,年轻化应该摆到桌面上来议议了,年轻偶像是国宝。

京剧演员王珮瑜——年纪轻轻唱的却是老生。她已经获得第1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还是上海市人大代表……按理说安安静静守着她那把胡子,有戏就演没戏睡觉。可是不,她在思索:京剧和现代人越走越远了,但是从两百年的历史来看,京戏本来就是从大众的生活中走来,现在搞一点京剧“娱乐性”,不是妥协,而是回归。先要让年轻人不陌生嘛。

于是,小个子的瑜老板能量爆发,办起了“京剧清音会”“瑜乐京剧课”,还有“瑜你台上见”,那竟然是脱口秀+表演。她使出浑身解数,讲讲茶余饭后的梨园掌故,讲讲台上台下的规矩讲究,讲讲戏里戏外的人情冷暖……她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京剧知识储备,讲这些还不是顺手拈来?讲到动情处,唱一段京戏,或者唱一首流行歌曲,但主旨还是推广国粹。

有人说王珮瑜不务正业。她顾不上回应,一个劲拉着她的团队继续疾行。有两个奖项为她做了诠释:“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和“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影视演员孙俪——说起她我是捏一把汗的,夫妻两人都是演员,都是年轻演员,都是名演员,一路走着只要谁扳一下“道岔”,就轻轻松松滑出去了;获奖时只要脑子一发昏,眼睛就长到头顶心去了。可是这些年,一个相夫教子,一个爱妻爱家,日子过得跟隔壁邻居一样平常。《甄嬛传》《芈月传》是宫斗剧,孙俪在家里可不“斗”,陪陪小孩,写写字,画画图,做做手工,打打太极,练练呼吸……她说:别人觉得我不务正业,其实我是时刻准备着,让自己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每个演员都需要无比热爱生活,葆有一颗好奇心,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角色是什么。

评弹演员高博文——我在苏州一幢幽静的别墅面对面听过他的开篇,那么软糯,那么沉稳。一曲演罢,我们欲罢不能。主办活动的杨建勇指着吉他演奏家段昌武说:你和高团长合作一曲吧?一个三弦,一个吉他,中西合璧。没想到高博文欣然应允(那时候他已经是“糕团”——上海评弹团的副团长),两个年轻演员搭档,弹了一首别有风味的或者说味道怪怪的曲子。

这就是年轻,什么都愿意尝试的年轻。如果让他的老师赵开生、陈希安跟吉他手来个二重奏,恐怕不大可能吧。

高博文还演过“ 摇滚评弹”,但他说“只是弄弄白相相”。他还改编过金宇澄的小说《繁花》,他觉得评弹演员生活过于“安定”,所以没人动脑筋去创作好的新作品。高博文还和伙伴一起演绎火爆一时的网络“神曲”《大王叫我来巡山》,还把评话里的关羽和吕布,跟网游《王者荣耀》联系起来……

这就是活力,处处散发能量的活力。高博文目力所及更年轻的少年和童年,难道台下的观众不要“从娃娃抓起”?

编剧管燕草——她不是苏北人,可是从戏剧学院硕士毕业就被分配到上海淮剧团当编剧,她自然而然和苏北话打上交道了。

为什么叫管燕草?我问她是不是你妈妈起的名字?她问为什么是妈妈起的?我说你爸爸是上海有名气的工人作家管新生,可香烟念头实在太重,妈妈希望诞生的小女孩今后能够管住他爸爸烟瘾,所以——管烟草!她笑了,笑得很开心。

管燕草创作了各种各样的淮剧:大型淮剧《大洪流》、人文新淮剧《半纸春光》、小剧场淮剧《画的画》、淮剧小戏《杂木上梁》、新编经典淮剧《情锁红尘》……她甚至还写了京淮合演的《新乌盆记》,这是对淮剧的创新,这是年轻有魄力的编剧才会干的事。管燕草获得了“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获得“上海市新剧目新人新作奖”,获得了“中国罗湖青年戏剧月优秀剧目奖”……请注意,都有“青年”两字,青年不就是年轻人嘛!

影视演员胡歌——他六岁时妈妈就查出了乳腺癌,于是少年早熟,陪同妈妈到医院检查、取药,回到家里便守着炉火熬中药。上学、去医院、做家务、煎药,成了小胡歌的人生拼图。一直伺候到妈妈离开这世界,却又发现爸爸成了“孤雁”,他就给爸爸染头发,带爸爸到剧组看拍戏,和爸爸一起去看网球比赛(老人家曾经是网球教练),和爸爸下棋……他对爸爸说:如果遇到合适的,我支持你再成个家。

我不想细说胡歌在演艺事业的成就,不想说他车祸后如何倔强地重新走上银幕,一个极其孝顺爹妈的年轻人,大多品质优良,即使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所谓偶像,其本义是用木头或者泥巴等雕塑的供迷信的人敬奉的人像,比喻盲目崇拜的对象。现在我们所说的偶像已经不是泥巴木头,而是崇拜某个道理或者某个人,也许是活着的,也许是故去的。

其实,现在来讨论偶像的本义似乎没多大意思,我们碰到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偶像,谁都不相信谁。很多人坚信钞票上的老人头才是偶像,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了钱是万事皆能的。这个当口跟他们说偶像之灿烂,跟他们说应该树立年轻偶像,跟他们说一个人心目中没有偶像其实是很寂寞的……有用吗?

我举例的年轻偶像都是上海人,为什么不让年轻文艺人尽早成名?为什么不把年轻的胡歌、孙俪、张军、管燕草、高博文、王珮瑜、王励勤、黄蒙拉、朱洁静……作为偶像呢?王朔说过:“什么是偶像,偶像就是永远吃不到的葡萄,所以只能是酸葡萄和烂葡萄。”眼下,我说的这些偶像正新鲜,正年轻,正甜蜜,赶紧把他们“吃”了吧?

猜你喜欢

淮剧张军博文
篆刻:张军
淮剧小镇:古韵悠悠淮乡情
第一次挣钱
传承淮剧国粹 丰厚人生底蕴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淮腔今韵”文化项目掠影
谁和谁好
Review on Tang Wenzhi’s The Gist of Chinese Writing Gamut
打电话2
贪小便宜毁人生
CO2 Capture by Vacuum Swing Adsorption Using F200 and Sorbead WS as Protective Pre-layers*
倪家凤淮剧演唱会在宝应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