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检人群心电图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2022-10-20吴洁芝蒋姝红李小红施剑萍刘冬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27期
关键词:脂肪肝心电图检出率

吴洁芝 蒋姝红 李小红 施剑萍 刘冬

近年来,我国人群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心病、心肌病等)发生率逐年上升,冠心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其主要病症特点为动脉管壁硬化、变厚、管腔变小等,致病原因复杂,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首位[1],临床表现为心肌血液灌注、心肌代谢异常等症状,但多数心血管疾病发作较隐匿而被忽略,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故需要寻找一种低廉、安全与准确的方法早诊断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情况意义重大。临床发现,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异常改变。基于此,本研究筛选深圳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2019年1-12月的健康体检者的异常心电图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深圳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2019年1-12月的健康体检者 11 604例,男 6 578例,女 5 026 例;年龄30~99岁,平均(49.63±4.32)岁。(1)纳入标准:①既往身体健康;②个人资料齐全且依从性良好。(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内科疾病;②重度肝肾功能障碍;③精神疾病或思维交流障碍;④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健康体检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入组对象均开展体格检查,体检者均为早晨空腹静脉抽血进行化验,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生化检查、腹部B超及心电图等。心电图检查嘱受检者平卧,安静,全身放松,采用美国DMS公司提供的迪姆软件心电图仪分析系统监测心电信息,并结合体检者生活状态进行分析评估。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收集所有健康体检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情况,并就心电图异常与血压、血糖、血脂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开展分析。心电图异常的临床诊断标准参照文献[2]《临床心电图学》,血脂血糖异常的临床诊断标准参照文献[3]《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总胆固醇(TC)≥5.21 mmol/L(正常范围2.83~5.20 mmol/L),甘油三酯(TG)≥1.70 mmol/L(正常范围0.45~1.69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6 mmol/L(正常范围 <3.36 mmol/L),空腹血糖(FBG)≥6.17 mmol/L(正常范围 3.92~6.16 mmol/L)。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参照文献[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收缩压(SBP)>120 mmHg,舒张压(DBP)>90 mmHg(正常范 围:SBP 为 100~120 mmHg,DBP 为 60~90 mmHg)。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标准:B超下肝血管的清晰度、超声衰减程度,光点较正常肝实质细而密,出现黄疸、水肿、扑翼样震颤及门脉高压体征,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电图检出的异常结果

11 604例体检者中,发现心电图异常3 750例,占32.32%。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其中61~70、71~80与>80岁异常检出率均高于 30~40、41~50、51~60 岁(P<0.05),见表1。

表1 心电图检出的异常结果

2.2 异常心电图检出指标情况

心电图ST-T异常改变2 291例,占心电图异常总例数的61.09%,发生率最高;其次为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早搏、完全性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其他(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分别占5.81%(218例)、5.44%(204例)、4.85%(182例)、4.61%(173例)、18.19%(682例)。

2.3 心电图异常与血压、血糖、血脂及脂肪肝的相关影响因素

异常心电图体检者TG上升、TC上升、LDL-C上升、FBG上升、血压上升、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心电图体检者(P<0.05),见表2。

表2 心电图异常与血压、血糖、血脂及脂肪肝的相关影响因素[例(%)]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有无心电图异常为应变量,年龄>60岁、TG上升、TC上升、LDL-C上升、FBG上升、血压上升及脂肪肝为自变量,结果显示年龄>60岁、TG上升、TC上升、LDL-C上升、FBG上升、血压上升均是体检人群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目前研究认为,血脂、血压、血糖、血黏度上升等因素会诱使高血脂形成,易加重心肌低氧缺血,诱发血栓引起血管疾病,同时长时间异常的血脂作用形成冠心病,甚至闭塞血管而致心肌梗死,成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5-6]。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冠脉造影,但因老年患者生理功能退化及其有创伤性检查,易发生较高的并发症,影响其诊断老年冠心病的推广[9]。故临床上急需筛选出一种无创、有效的诊断冠心病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通常很容易忽略胸闷、气短和胸痛等临床表现,造成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也未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而心电图检查异常可反馈出心肌缺血,可以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全面分析心肌缺血症状,有效地确诊病情。通过监测心脏活动、静息状态下心肌缺血的发生状况,记录心律变异等情况[7-8]。冠心病心电图的主要改变为ST-T改变,是指有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等[9-10]。李松华等[11]对1 814名伤残军人体检心电图的研究结果显示,异常心电图类型和比例,以及异常心电图与年龄、基础疾病之间的存在一定的关系,其中异常心电图占33.2%,且中年、老年人群的发生率分别高达30.3%、40.9%。刘翔等[12]研究显示,健康体检282例中心电图异常57例,其中ST-T段改变、Q-Tc间期延长、P-R间期延长比例较多。工作应激高水平组心电图异常(28.30%)明显高于工作应激低水平组(9.76%)。同时年龄51~59、≥60岁人群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30.00%、38.46%高于低龄(<40岁);最后提示年龄(中老年人群)、工作应激是影响健康体检人群心电图表现的危险因素。刘芳等[13]研究显示,中青年体检人群中吸烟、超重、血脂异常及正常高值血压发生率均较老年人群高。本研究结果显示,11 604例体检者中,心电图异常率32.32%。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越来越高,61~70、71~80与>80岁异常检出率均高于 30~40、41~50、51~60 岁(P<0.05)。同时心电图ST-T异常改变例数占心电图异常总例数的61.09%,为最高;其次为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早搏、完全性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占比低于10.00%,其他占比为18.19%。

李红等[14]研究显示,某高校教师的健康体检检出疾病或异常指标血脂异常(37.85%)、甲状腺结节(34.64%)、高血压(28.27%)、脂肪肝(28.04%)、高血糖(13.14%),且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宋为娟等[15]研究还显示,健康体检人群中,血糖和血脂具有显著相关性。张婧等[16]研究显示,血脂异常的发生与年龄、吸烟史、酗酒史、体重指数、喜欢吃油腻食品、喝茶史、向心性肥胖及高血压存在直接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体检人群中心电图异常例数有3 750例,异常心电图体检者TG上升、TC上升、LDL-C上升、FBG上升、血压上升、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心电图体检者(P<0.05)。进一步通过Logistic结果分析显示年龄>60岁、TG上升、TC上升、LDL-C上升、FBG上升、血压上升均是体检人群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

综上所述,体检人群心电图异常人群中年龄>60岁比例较高,ST-T异常改变为最多,而年龄>60岁、TG上升、TC上升、LDL-C上升、FBG上升、血压上升、脂肪肝均是体检人群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脂肪肝心电图检出率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