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仙岩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2022-10-20苏金地
苏金地
(福建省197地质大队,福建 泉州 362000)
采用化探方法进行找矿在金多金属矿勘查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能够较好的了解测区成矿元素的分布情况。通过总结异常元素的分散、富集规律,并应用衬值异常法圈定组合异常和综合异常区,为在测区内圈定找矿靶区和今后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仙岩区域上位于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带(北东向)北段东侧、浦城——宁德火山喷发带(北西向)之东坑火山盆地西南缘与建瓯盖林--政和锦屏北东次级火山基底隆起带交汇部位,区内断裂及次火山岩发育,成矿条件十分有利,是闽北陆相火山岩型金银矿最具找矿潜力的地段和突破口之一。
1.1 地层
区内主要出露早白垩世石帽山群(K1s),分为黄坑组(K1h)和寨下组(K1z)两个组(图2)。寨下组分上段(K1z2)出露于检查区北东部,岩性以流纹质角砾晶屑凝灰岩、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熔结角砾(凝灰)岩、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集块岩、英安岩火山角砾岩为主,顶部见粗面岩。下段(K1z1)呈条带状分布于区内中部,岩性以为流纹质(含角砾)晶屑熔结凝灰岩、粉砂岩夹凝灰--安山质角砾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砂砾岩(或含砾杂砂岩)为主。黄坑组上段(K1h2)出露于仙岩地区南西部,岩性为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流纹质(含角砾)晶屑熔结凝灰岩、火山角砾岩,斜长流纹岩、英安岩、流纹岩,夹凝灰质泥岩、凝灰质砂岩、英安质角砾凝灰熔岩,从下往上熔岩厚度逐渐增大,而火山碎屑岩逐渐变小。
1.2 构造
主要有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种组。北东向断裂带以F1、F2、F3为主干断层(图2),为该区矿床最重要的控矿及容矿构造带。北西向断裂带为矿区最重要的控岩构造,成矿期后脉岩多数产于北西向断裂带中,常切割、破坏矿体(图2)。
图2 仙岩地区地质简图
1.3 侵入岩
岩浆活动主要以燕山晚期早白垩世为主,主要侵入北西向断裂的次火山岩脉,岩性有二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正长斑岩等,常切割、破坏矿体。
2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2.1 土壤地球化学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检查区开展了1:1万土壤测量,基本测网网度100×20m,测线施工采用罗盘定向、测绳量距、每隔100m左右GPS测定位置。样品采集先去掉表皮腐殖层,采在B层细粒级物质组合成混合样,取样物质为亚粘土、砂质粘土,同时去掉草根、碎石等,取样深度约20cm~30cm,自然凉干,揉碎后过60目筛,副样留存,正样送实验室分析。
野外采集土壤样品2815件,样品测试工作由具国家计量认证资质的福建省121地质大队化验测试中心承担,分析元素有Ag、Au、Cu、Mo、Pb、Sn、W、Zn,其中Cu、Pb、Zn三种元素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Mo、W采用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Ag、Sn采用发射光谱法测定,Au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
2.2 土壤地球化学参数
地球化学元素的含量大小,是一个地区成矿带分布特点、岩浆、地层、构造的综合反映。本报告选用了变异系数、标准离差、算术平均值等地球化学统计参数,统计参数见表1。
表1 仙岩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参数统计特征
由表1可见数据处理后,Au仍为强变异型(CV≥1),Ag、Cu、Mo、Pb、Zn为中变异型(1>CV≥0.5),Sn、W为弱变异型。可见本区Au分布极不均匀,局部富集能力强,具较好的找矿潜力。
2.3 异常下限的确定及分带
统计分析数据均值X与离差S,对于大于X+3S与小于X-3S的数据进行剔除,并且同法连续剔除三次,剩下的数据统计其均值作为测区的背景值X,其离差作为标准离差S来确定异常下限。异常下限仅考虑正异常。异常下限T=C+2S,异常的中、内带按异常下限的2倍、4倍确定。检查区异常下限值及分带见表2。
表2 各元素异常下限及分带
2.4 相关分析
为研究各元素内在联系,运用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表3 土壤化学数据相关关系矩阵
发现Au与Ag、Cu、Pb、Zn、Mo其它元素相关系数均大于0.1,小于0.5,其显示与其它元素有一定的相关;Cu与Pb、Zn为相关系数分别为0.4911、0.5322,表现为显著相关;Pb、Zn相关系数为0.7334,为极显著相关。
2.5 综合异常圈定
根据异常规模、空间展布特点以及异常特点,划分了以金为主的2个综合异常区:
HT-1(Au-Ag-Cu-Pb-Zn)综合异常:位于检查区中部一带,主要分布于下早白垩世石帽山群黄坑组上段(K1h2)地层中。异常呈透镜状沿南西向延伸至上山岗金银矿矿区内,面积约0.63km2。Au、Ag、Pb、Zn异常套叠较好,有1-2个明显的浓集中心;Cu也有异常浓集中心,套合性较差。异常主要受断层F1和F2影响(图3)。
图3 仙岩地区土壤综合异常图
HT-2(Au-Ag-Cu-Pb-Zn)综合异常:位于检查区南部一带,异常主要分布于下早白垩世石帽山群寨下组下段(K1z1)地层中。主要沿着地层界线分布,面积约0.54km2。Au、Ag、Pb、Zn异常套叠较好,有1-3个明显的浓集中心;Cu有异常浓集中心,套合性较差。异常主要受岩体和断层影响(图3)。
3 工程验证及成矿分析
3.1 槽探工程验证成果
在区内异常区靶区进行槽探工程工作,发现金多金属矿化体(带)15个,并在矿化带内圈出金多金属矿体6个。矿石主要有用组分Au 0.1~19.72g/t,共生有用组分Pb 0.158%~7.04%、Zn 0.251%~5.92%、Cu 0.121%~2.03%;矿石矿物(金载体)主要为黄铁矿,少量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长石、石英、高岭石、绢云母,次为绿泥石、萤石、文石、方解石等。矿体主要位于北东向断裂带F1下盘,东以下白垩统寨下组下段与寨下组上段接触界线为边界,南东以北东向断裂F3为界,构成总体走向北东的金矿化集中区,倾向北西或近西向;倾角一般70°~80°。单矿脉走向延伸长度一般320m~390m,矿体(脉)水平厚度一般1.2m~3.6m,属小型规模薄脉型矿体(图3)。
3.2 成矿模式浅析析
晚中生代白垩纪,在形成东坑火山断陷盆地过程中,于其南西部盆边的本区产生了南洋—后仑山—小尖山北西向张扭性断裂带。该断裂带的长期多次活动,不仅为早白垩世次火山岩体的侵位提供了构造空间,而且又为其期后热液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运移通道。
次火山期后的气热溶液,沿断裂上升时从地壳中摄取了Au、Ag等金属元素;在与大气降水发生对流循环时,又大量地从同源岩浆形成的火山岩或其它地层围岩中活化转移出Au、Ag等组份,增加了热液中贵金属元素浓度,生成Au(Ag)络合物热液,其运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交代而产生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等蚀变,随着矿液PH升高及温度、压力的降低,金、银等组分析出,沉淀富集于岩体边断裂蚀变带内,形成金(银)矿体。
图4 上山岗式陆相火山热液型金矿成矿模式图
根据仙岩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矿体(脉)产出部位及矿石特征等综合分析,认为矿床成因应属于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
4 结论
(1)通过测区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统计结果,发现Au、Ag、Cu、Mo、Pb、Zn具较大成矿潜力。通过相关分析,发现Au与Ag、Cu、Pb、Zn、Mo等元素有一定的相关;Cu与Pb、Zn为显著相关;Pb、Zn为极显著相关。根据异常规模、空间展布特点以及异常特点,划分了以金为主的2个综合异常区(Au-Ag-Cu-Pb-Zn)作为找矿靶区。
(2)在找矿靶区内进行槽探工程验证,发现了发现金多金属矿化体(带)15个,并在矿化带内圈出金多金属矿体6个,验证了土壤化学测量工作对找矿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通过收集本区周边矿区资料,结合本区矿石特征,本区矿床成因应属于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
(3)仙岩地区找矿靶区仅开展了有限的槽探工程,就发现了多个金多金属矿脉,若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可取得更好的找矿成果,故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