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申论分析理解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2022-10-20桑助来

青春期健康 2022年20期
关键词:题意答题观点

文/桑助来

分析理解题是申论考试的题型之一,重点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作答难度比较大。因此,掌握申论分析理解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对学习好全部申论内容有重要作用。

分析理解题要求对给定资料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多角度思考资料内容,做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在此基础上,就题干中提出的概念、观点、事物、现象等进行分析论述。分析理解题包括词句理解、综合分析、评价等类型。比较典型的是对给定资料中出现的特定词语或句子进行理解或阐述,并据此展开分析。比如,“给定资料4”中,主持人说:“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种‘遮蔽’,就拿不出有分量的作品。”请谈谈你对种种“遮蔽”的理解。

分析理解题答题的基本要求

分析理解题的设问比较模糊,不确性较大,问题指向性不是很明确,因此考生很容易产生答题出偏的情况。分析理解题不像概括题那样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提炼出答案要点,而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思考和综合分析评价。针对分析理解题,要重点把握以下3点要求:

1.观点要正确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分析理解题,都需要观点正确。一旦观点发生偏差,分析肯定不对路、不到位,由此产生的论据、要点就不可能准确。那如何做到观点正确呢?一要与资料倾向一致,善于发现资料中表现的倾向性意见和看法,有些在资料中被明确指出,有些隐含着相关看法,只要认真阅读,都不难辨别。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理解时,提出的观点看法要与资料倾向性看法一致。二要符合主流价值观念,从宏观背景中去找依据、辨方向。比如,现在大家都认识到,城市建设不是一味盖高楼,追求经济利益,而要宜居,以人为本。如果有观点认为,城市建设主要为了满足经济和美观诉求,这样的看法就与时代的主题不符,就不是一个正确的观点。所以,分析理解题需要考生多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和判断。三要鲜明表达,不仅要有正确的观点、看法,还要观点鲜明,明确地表达支持什么或反对什么,不能含糊不清,有的题需要在开头就亮明观点,点出要害。

2.分析要透彻

分析理解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判断,所以题目一般都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包括“分析透彻”“分析全面”“恰当提炼”“有理有据”“重点突出”等表述,这些都是强调分析的重要性。如何做好分析,主要把握这3点:

(1)基于资料。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分析问题,都要从资料出发,不能凭主观臆想或个人体会,这是由分析理解题的特点决定的,这就是材料作业。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联系实际,只是要求不能脱离资料进行分析和作答,提出的论点和论据都要从资料中找到依据。

(2)聚焦问题。尽管分析需要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但前提是分析什么,问题要明确具体,不能太散,更不能搞错分析对象。如果搞错了问题,则是无用的分析。分析要紧扣题意,坚持问题导向,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多个问题单个化,将问题一个个想清楚、弄明白。

(3)辩证思维。要学会用辩证思维去分析问题,坚持一分为二,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善于运用联系发展、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原因结果、偶然必然、现象本质等辩证原理。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分析观点和资料时,要符合客观事物自身存在发展的规律与逻辑,符合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内到外、由主要到次要等认识顺序和规律。

3.条理要清晰

在表现形式上,尽管分析理解题不一定要分条作答,但思路上一定要条理清晰,逻辑关系明晰,不能出现逻辑混乱或重复交叉等情况。答案要点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使得层次清楚明晰,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根据具体情况,呈现的形式可以按照如下排列:“A—B并列”“总—分”“总—分—总”“宏观—微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点明本质—深入论述—适当引申”等。只有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才能让人感到思路明确、条理清楚。

分析理解题的答题步骤和方法

分析理解题,往往要求对给定资料中出现的一个特定的词或句进行解读,解题思路重点要围绕特定的词或句展开,同时要拓展到全部资料内容,把握其精神实质。具体有三大步骤:

1.词句信息解读

这类题的题意就是要对资料中某一个特定的词或句进行理解。首先呈现在考生面前的就是一个词或句,这种词或句一般比较抽象,但内涵丰富,考生在阅读资料前,可先对这个词或句进行初步解读。一是将词或句通俗化。这些词或句往往比较抽象深刻,有的还有些晦涩,因此需要先将词或句通俗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白题意。二是将其中蕴藏的大量信息进行初步挖掘。这样能大大提高资料的阅读针对性,同时有利于明确答题范围和提取要点。

比如,“种种遮蔽”“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想象力经济”这类词或句,要想理解它们,首先要思考一下“遮蔽”“指纹”“想象力”这些词语的基本内涵,解读这道题大致要回答的主要问题等信息。据此,可以明确考题的大致意图,了解解题、答题的基本方向。

2.资料内容拓展

在弄清特定词或句的基本含义及相关解读的基础上,阅读给定资料,理解和把握词或句的含义、内容、观点和实质,并形成要点框架。这个过程是从词或句到资料阅读,又从资料阅读到丰富和加深对特定词或句的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要结合资料,合理引申和拓展词或句的内涵和外延,根据资料的指向,分析语句的意义、内容、影响和对策等内容。通过阅读资料,初步明确该词或句主要指什么,资料从哪几个方面阐述它的含义。这样,答案要点才能逐渐浮现。

比如,“请谈谈你对种种‘遮蔽’的理解”这道题,通过阅读资料可以知道,题目中的种种“遮蔽”是指作家创作出好作品的种种阻碍因素。除此之外,还可以找到种种“遮蔽”的问题所在,包括“将现代元素掺杂进历史,对历史不尊重”“在自我虚幻的氛围里,构筑情节,闭门造车,不深入实际”等方面。明确了什么是“遮蔽”、有哪些“遮蔽”、怎么解决“遮蔽”等问题。至此,资料内容拓展任务基本完成。

3.要点提炼加工

在明确词或句的基本内容和要点的基础上,进行要点提炼,在观点、结构、逻辑等方面深入分析,从表层含义到实质内容,均对其进行把握;从单一层面到多层面拓展;从某一方面认识到答案体系的形成。在进行要点提炼加工时,要注意各要点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段落层次的安排。在格式上,分析理解题是段落与分条相结合,有的用一段话完整表述,有的分二至三段,有的段中分条,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猜你喜欢

题意答题观点
答题、拍照、必微博、求关注…… 减了老负担,又练“新技能”
挑战答题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三角、数列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用映射的观点证明一道几何题
熊孩子爆笑答题集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