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少数民族传统纺织工艺技艺调查研究

2022-10-20陈雪莲

西部皮革 2022年19期
关键词:毛毡土族西宁

陈雪莲

(青海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青海 西宁810016)

前言

“纺织”,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在考古工作中发现纺织品,花纹绚丽多彩,到了汉代更设有专门织造部门,供皇宫贵族享用。1996 被国家文物局学术委员会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都兰古墓群[1]的出土文物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发掘出的大量丝织物,这些丝织物品种、图案丰富,可以证实该地区古代纺织业发展的繁荣。这批丝织品反映了都兰地区作为丝绸之路要道的重要地位,佐证了当时中国与中亚等地区、中原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之间文化物质交流的盛况。通过对大通牛羊毛纺织、西宁丝毛挂毯传承发展、土族擀毡和织褐子的制作的研究与概述,探究青海地区少数民族纺织、针织手工艺的发展传承,以传播青海地区民族手工艺文化。

1 大通牛羊毛纺织

任何一项技艺都来源于生活,都为生活服务。大通牛羊毛纺织发源在高寒地区,由于高原地区畜牧业发达,水草资源丰富,故使其有了得天独厚的材料资源,所以会选择牛羊毛织品进行加工,自古以来牛羊毛皮制造为生活用品的加工制作提供原材料,因此做工精良的牛羊毛纺织品在这一地区备受喜爱。牛羊毛纺织技艺就是草原特定生态环境下的产物,从古至今,这种技艺及其制品一直伴随着草原人民,成为其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青海的农牧民从日常生活用品到衣着、居住,都离不开牛羊毛纺织用品。在西宁,牛羊毛纺织技艺主要散布在大通县良教乡一带。在人民的服装配饰中均有应用。

大通牛羊毛纺织技艺,俗称“剁单子”,古代编织技法是采用牛羊毛进行纯手工编织,后期逐渐发展为手工捻线技法糅合。主要制品有:帐房、褡裢、口袋等。大通牛羊毛编织品,并不强调装饰性,而是注重产品的实用性。青海的牦牛绒毛品质得天独厚,用它织成的帐房,结实耐用宜于搬迁,而毛口袋存放粮食,则不霉变不受潮,还可以防老鼠咬。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及边远地区,牲畜是主要的运输工具,用毛口袋、毛褡裢盛装粮食驮运货物,方便快捷耐用。

大通牛羊毛纺织品虽然结实耐用,但装饰性不强,且制作不易,又受到现代工业产品的冲击,其纺织品日渐没落,但仍然有人坚定的传承着这一技艺,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传承人逐渐锐减,所以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批量生产企业和工坊。希望大通牛羊毛纺织技艺能在新时代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寻求到好的出路,希望更多人能把这一技艺传承下去。

2 西宁丝毛挂毯

西宁丝毛挂毯大约在19 世纪中叶传入,也叫做宫毯或者壁毯,属于东方毯系,制作材料主要是羊毛,再加入适量的丝线和金银丝。如图1,丝毛挂毯绒头舒适且长、颜色鲜艳有光泽,图案大气典雅,极具东方情调。

西宁丝毛挂毯制作工序较为繁复,有捻线、编织、平、片、洗、投、修、染色等十余道传统手工工序,用植物颜料染色是其最大的特点。经过植物染色后,挂毯色泽柔润,且不容易脱色。挂毯的主要编织方法是八字法打结法,最少有120 道,多的超过300 道。图案主要为自然风光、几何物体、植物花卉等,色彩丰富自然。

西宁丝毛挂毯极为珍贵稀少,解放前大多被达官贵族收藏,解放后成了国家和省市级政府馈赠外宾的重要礼品和收藏家们的重要藏品。西宁丝毛挂毯在青海有上百年的历史,其制作工艺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虽然西宁丝毛挂毯精美且结实耐用,然而其制作工艺太过复杂,受机械化生产的冲击较大,传承人群较为单一,挂毯工艺传承岌岌可危。但是,西宁丝毛挂毯并没有因此没落下去。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当地开办了丝毛挂毯学习培训班,让人们学习丝毛挂毯制作技艺,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又传承了宝贵技艺。手工艺人们将挂毯与当地民俗相结合,以地方民俗文化及富有地域特色的图案作为创作基础,设计生产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产品,逐步形成的完整的小型产业化模式,产品获得消费者的好评。

图1 西宁丝毛挂毯

3 土族擀毡

3.1 擀毡简介

土族在发展过程中,生活方式慢慢适应寒冷恶劣的自然环境,在早期,褐和毡是土族人必备的生活用品。褐和毡都是羊毛粗制品,结实耐磨、保暖御寒,图2 所示毛毡帽就是青海土族人民常戴的御寒单品。褐和毡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元时期,当时青海牧区的手工业与农牧业相互牵连,褐褂、毛毡等都是由牧民自己手工制作,没有形成具规模的手工作坊;明时,西北地区成为了朝廷的羊绒基地,毛毡既是当时土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也在土族传统婚礼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土族擀毡技艺一直流传至今。

图2 土族毛毡帽(青海非遗展厅实景拍摄)

3.2 制作工艺

①弹羊毛,铺毛要将弹好的羊毛分数次均匀打落在竹帘上,防止因羊毛不均匀而坑坑洼洼;②初步定型,根据所需毡的大小用压扇将羊毛初步定成大小合适的四边形;③将开水倒入碗中,用嘴将水喷在铺好的羊毛上喷湿润为止;④卷竹帘后把帘子捆紧;将竹帘放在地上,人踩竹帘,揉毡胚,耗时长也较耗费体力;⑤将毡对折放置在斜木板上,毡匠和他的助手每人手里拿一根绳子,手脚同时做上下运动。洗毡用热水少许多次地均匀洒在毛毡上,此时毡匠会检查羊毛的粘合度,羊毛的粘合度决定着羊毛毡今后的使用期限。羊毛纤维经过多次加工,直到不能撕开方才进行下一道工序。然后解帘子压边,将竹帘解开后,毡己经初步成形。此时毡状己经形成,但还需要将毡的四边压实,以防在日后使用的时候出现烂边。压边时需要将热的开水少量多次浇在毛毡四边,每次压一点边浇一点热开水,用双手来回搓,搓边的次数和力度完全取决于毡匠的经验;紧接着开始整形毡匠用右手拉住毛毡的一角,左手支撑地呈半蹲姿势,一只脚保持平衡,另一只脚踩在用右手拉起的毛毡处;最后晒毡经过十余道工序后,毛毡制作完成,将制作好的毛毡放在架子上晾干即可使用。制作毛毡时,工序较多但技能单一,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工序必须环环相扣,并且中间不能停歇,制作毛毡时需要毡匠一气呵成,否则就会影响毛毡的使用期限。

擀毡法起源于游牧民族,后传入中原,现今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乌拉特蒙古族,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等少部分少数民族还有着擀毡匠人。擀毡法的技艺繁琐一些,使用的工具更多,制作出的成品更大,会有一间单独的房间用来制作。需要的材料是直接对于羊毛纤维的运用,从剪毛,弹毛开始。充分展现了传统手工艺人的匠人精神,虽然实用价值不低,但是复杂的工艺、单一的色彩、消耗的时间,使得擀毡技艺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2]。

日常生活中土族使用的站制品主要是铺在土炕上的床毡,颜色主要为黑白两色,形状有八宝、云气、富贵不断头、狮子滚绣球、孔雀戏牡丹.太极图.石榴花等。

土族揩毡技艺与土族织褐子技艺制作大致相同,在发展和传承方面同样遇到困难。由于进入现代社会,老式的土炕不再被人们使用,进而床毡的需求量大幅下降,导致大部分毡匠外出务工,只有少数几个毡匠从事揩毡工作。从事揩毡的毡匠是社会中的主要手工业者。在田野调查中了解到,学习揩毡技艺不但学成时间长,而且耗费体力大,工作强度相对较大,收益少,由此现今年轻人几乎不从事揩毡工作。但白毡却在婚庆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婚礼中是具有代表性的民俗符号。

土族自形成之时,毡制品就已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土族擀毡技艺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是土族与各北方少数民族交流的物质文化产物,保护与发展擀毡技艺非常重要。随着时代发展,许多土炕被床取代了,毡也就用得少了。而且擀毡制作工艺较为繁琐,价格低廉,年轻人更喜欢出去打工,老一辈擀毡人去世后,擀毡传承人越来越少了。希望土族传统擀站技艺在未来可以尝试用现代工艺技术转型,与此同时进行文化传承并发扬它的社会价值。

4 土族织褐子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织褐子技艺成为是北方少数游牧民族日常生活技能之一,西北地区手工织褐子甚盛。如图3,褐子是用捻成的羊毛细线织成的衣褂。在现代工艺发展之前,北方游牧民族用来缝制衣物、褡裢、帐篷的手工粗布被称为褐子,具有良好的防水、避风、隔潮、耐晒、保温的作用,它流行于甘肃、青海、西藏等地,是当地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汉族等各族人民常用的手工织品。织褐子的使用历史非常早,在先秦时就已经存在。最早的褐子是以粗毛或麻为原料,经过人工纺织成线,再手工织成,后来逐渐用粗羊毛或牦牛毛进行替代。

图3 土族织褐子(笔者自摄)

4.1 材料准备:

①清洗羊毛:将当年的新产羊羔毛放入开水中用右手轻轻的搓洗,挤干水分,如此反复,直至将羊羔毛中的杂质清洗干净。②晾晒:洗好将清洗好的羊羔毛放在架子上晾晒,把羊毛铺平铺开,使其风干并快速保持其蓬松。③捻线:主要为旋转褐绒线,不断缠绕彭开并重复缠绕。

4.2 制作工艺

世界发展步伐逐渐加快,人们对这类纺织品的需求越来越来越小,大都不再愿意购买这类服饰。

传承作为传承人的何生林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顺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传统服饰当中的腰带进行了重点制作,这样既迎合了人们对现代社会流行文化的需求,同时又可以将织褐子的制作工艺延续流传下去,其制作包括六个步骤:①理经线;②穿梳拓;③卷经;④穿软综;⑤缠绕并固定;⑥踩动脚踏板,编织完全。

图4 织褐子场景(来源网络)

土族褐子的使用,不仅是满足自身日常生活的需求。也是与北方游牧民族相互融合的证明,可以看做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的日常生活符号。如今发展传统技艺以此来可以进行文化传承,但还没有大量批量生产,和大规模企业发展;它的制作技艺以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伴随世界发展的进程,纯手工制作过程繁琐,逐步脱离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面对传统手工技艺发展的困境,不能仅仅只靠传承人完成,应与多方合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活,顺应市场发展改善发展困境,将民族遗产与民族文化保存和传播[3]。

5 结语

“针纺织”历史源远流长,其所生的图案寓意丰富,制作工艺与技艺也来自民间生活,从这种传承中能够涵养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以及多民族多方位的文化的变迁和交融,文明的交融在如今正逐渐以商业和网络的形式继续扩大传播,实现其在新时代下的新价值,成为当代的非物质文化艺术产品,不仅使其自身的发展历史与传承溢于文词,在新时代不断研究和发展的同时更承载了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希望民族针纺织手工艺蓬勃发展,永不没落。

猜你喜欢

毛毡土族西宁
关于土族聚居地区汉、土双语教育实施概况
“萌神”毛毡小动物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国夏都”西宁
毛毡衍生产品创新设计应用研究
吃土族
神秘的土族人
超萌的毛毡章鱼
西部大开发与土族文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