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山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衔接规划策略研究

2022-10-20王琢玉罗嘉陵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换乘枢纽公共交通

王琢玉、罗嘉陵

(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 佛山 528000)

0 引言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逐步推进,佛山市的区位优势越加明显,交通枢纽位置更加凸显,为区域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带来机遇,目前佛山市正在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近期将构建完善的全市骨干轨道网络,全面进入轨道时代。

从整个体系看,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是最合理的模式,轨道的发展将带动常规公交的发展,依托配套公交站场实现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高效衔接,从而实现公共交通运营效益最大化。本文借鉴和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研究制定佛山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衔接规划策略。

1 国外轨道站点公共交通衔接经验

1.1 日本

日本的轨道枢纽站点主要通过提高枢纽的换乘便捷性、加强枢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两个方面实现良好的交通衔接。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重新规划公交线路,形成小区接驳线和地区循环巴士两个系统,实行一体化的收费管理和适当的换乘优惠制。加强运营管理,将接运公交线的运行间隔与轨道交通的运行间隔相协调,公交线路不仅可接运乘客到轨道交通站,也是连接消费者与轨道交通站周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公共设施的交通工具。

1.1.1 提高枢纽至周边地区的交通衔接便利性

清除枢纽与周边的物理性障碍,如缩短步行距离、减少乘客在站内的上下移动、减少乘客与机动车交通的交织等,对于提高枢纽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衔接便利性尤为重要。建设人行地道、人行天桥,使乘客与机动车完全分离,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联络通道。同时,为吸引更多乘客、促进车站周边地区的发展,将不同方向的客流整合,使其与城市功能的主要布局保持一致。

1.1.2 枢纽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一体化设计

客运枢纽的城市功能配套,主要是在枢纽中引进商业、商务等城市功能,实现枢纽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一体化,促进枢纽区域的经济发展。对于层次级别较高的客运枢纽,有效利用枢纽聚集客流量大的优势,对枢纽进行立体开发,积极引进商业、商务和娱乐等设施。同时,在客运枢纽至周边地区的联络通道上融入城市景观元素,为乘客提供舒适的通行环境。

1.2 德国

德国十分重视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总体而言,德国的枢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火车站、机场等为依托的立体式综合交通枢纽,另一类是普通换乘式枢纽。

立体式综合交通枢纽大多以大城市的火车站(如柏林、科隆)、机场(如法兰克福)为依托,城际轨道、市郊铁路、地铁、有轨电车、公交汽车、出租车等多种方式均在此交汇衔接,各方式之间设置便捷的换乘空间,枢纽多为开放式,不设检票口,通过清晰、简明的指示牌帮助乘客实现便捷的立体换乘。普通换乘式枢纽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功能完善、高效安全、指示清晰、换乘便捷。每个站点都设置自行车停车点,解决了城市公共交通“最后1 公里”问题。公交站点、出租车上下客点尽量靠近轨道站出入口,并在外围设置P+R 停车场供停车换乘使用。

1.3 英国

英国的地面公交是快速疏散轨道交通客流最主要的接驳方式,因此,对地面公交的设计尤为关注,主要遵循以下六点原则:一是在轨道交通三线及三线以上换乘枢纽设置公交首末站,低于两线换乘的站点,通常只设置公交停靠点;二是当接驳站点公交内部换乘量较大时,应采用环形公交站区,并设置中央岛式换乘站台,集中内部换乘量大的公交线路;三是避免过多的公交线路集中在一个接驳换乘站点内部;四是公交环形站区通常采用逆时针单向流线设计,在公交运营组织过程中,尽量避免双向交通组织;五是尽量避免行人流线与公共交通流线交织,如果接驳站周边用地受限,需要行人穿越公交流线,应尽可能将交织区设置在公交站台末端,并在行人穿越路段用特殊的路面铺装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六是在公交接驳换乘区域提供充足的照明条件、良好的步行条件和明晰的指示标志,给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无缝换乘环境,为公交换乘通道和候车站台设置遮阳避雨设施,改善乘客在恶劣天气下的候车条件。

2 国内轨道站点公共交通衔接经验

2.1 香港

香港的轨道交通站点与地面交通(包括公交)的衔接主要依托“地铁+物业”的发展模式,站点周边用地以居住和商业为主,车站的交通衔接设施与商业开发进行了成功的联合设置,以东涌站和青衣站为例。

2.1.1 完善的衔接设施

东涌站是高架站点,采用平面布局形式,如图1所示,结合东荟城名店仓的首层设置大规模公交总站,结合地铁首层大厅设置2 个出租车上落客区,与东荟城共享使用地下停车场,同时满足物业停车和停车换乘地铁的需要,利用路边绿化带设置自行车停放区。

图1 香港东涌站平面布局示意图

2.1.2 成功的发展模式

东涌站强化物业开发与地铁(包括衔接设施)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设置连续的人行天桥走廊连接公交总站、缆车总站等各类衔接设施,以及东荟城名店仓、周边楼盘等主要物业,横跨交通干道,方便居民的日常工作、生活出行。地铁(包括衔接设施)和物业的联合开发模式在方便市民工作、生活出行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聚集效应,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4) 对于该结构,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导致该汇流排组件无法正常工作时,故障汇流排两端的母线开关跳闸,将故障切除,保证电力系统正常工作。

2.1.3 强化与公交的无缝衔接

通过四通八达的公交线网提供便捷的接驳服务,提高公交分担比例,减少外围的路面交通量。轨道站点的一体化规划强调“无缝衔接”,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1)普通公交与轨道站厅层直接接驳,保证换乘距离最短

在香港轨道站点的设计中,为了方便换乘,公交总站布局非常灵活,有二层站、地面站、地下站等多种形式。以青衣站为例,青衣站的轨道站台位于地上3层和4 层,公交车换乘枢纽布置在地上2 层和地面层,出租车站布置在地面层,轨道出站客流从2 层大厅可以直接到达位于同一平面的公交枢纽,也可以通过人行天桥和楼梯到达1 层的公交站,实现全过程人车分离,人行系统结合室内商业设置,如图2所示。

图2 香港青衣枢纽示意图

(2)注重人行交通的垂直联系,实现高品质换乘环境

香港轨道站点的人行交通系统强调与高品质商业设施相结合,同时,香港轨道站点的人行环境注重通风、采光、遮雨设施的人性化设置,无论人行系统处于哪一标高层,均能创造全天候、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

2.2 北京

北京市经过多年的实践,确定了以轨道交通为契机、整合交通系统、实现交通一体化发展的衔接规划理念,实现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通过“面、线、点”层层落实交通衔接设施,“面”从研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对各种衔接方式的定位着手,提出衔接规划各种衔接方式的定位和设置原则;“线”随着线路的工作开展,分析该线衔接客流的特点和重点,以及主要衔接设施的空间分布;“点”结合具体车站,确定衔接规划方案,进行用地落实和控制。结合不同交通方式特点,北京市提出了轨道站点衔接设施的设置原则,如表1所示。

表1 衔接设施的设置原则

3 对佛山市轨道站点交通衔接的启示

3.1 构建科学合理的枢纽系统

城市轨道枢纽是地区交流的中心。车站周边地区的设施密集程度、种类不同,在此换乘的乘客数量也会有所不同,由此也产生了枢纽交通组织的差异。科学合理的枢纽布局是提高综合交通换乘效率的关键,对枢纽站人流资源的商业价值利用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具体应包括立体化的空间布局、科学的功能分区、衔接设施同步、交通方式合理搭配、协调一体化的交通运作、相对独立的区域划分、互不干扰的交通组织等。

3.2 基于轨道交通的公共交通系统建设

对于一个建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而言,轨道交通以服务中长距离的出行为主,覆盖市区主要交通轴;在轨道未覆盖的客流较聚集地区,以地面常规公交线网为主,设置公交优先系统;常规公交作为组团内的主要公共交通方式,与轨道车站良好接驳;外围设置接运公交为轨道交通集散客流。

轨道交通建成后,地面公交网应作相应的调整,地面公交的功能应转向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的终端接驳功能,现有公交线路的调整包括合并站点、部分改线、取消、减线、延长或缩短线路等。根据轨道站点客流情况、站点设施及现有公交的接运能力,对接运能力不足的站点增设以轨道交通车站为起讫点的常规公交线路(接运公交)。

3.3 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一体化

站点衔接一体化和衔接指引的最终目标是方便乘客的出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公共交通系统必须提高整体效率,而不仅仅是提高地铁系统的运营效率。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才能使综合交通系统具有生机活力,没有制度上的协调合作,就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系统。因此,需要为公交系统的各种交通方式建立一个稳固而可持续的行政监管所有制架构,为可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服务项目的招标制定框架和条件。随着轨道网络的不断扩大,今后需要对轨道线网和常规公交线网进行进一步整合。

3.4 一票制的无缝换乘

路网系统衔接以及站点衔接设施一体化为“无缝换乘”提供了硬件基础条件,但目前简单的单程票制势必成为“无缝衔接”模式的障碍,解决换乘设施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降低换乘带来的出行费用的增加。全面推行电子公交票制,使之成为主流票制;开发适应多种需求和多种乘客群的票价体系;实现多种公共交通系统和多种交通方式的票制一体化。

3.5 灵活实用的衔接指引系统

衔接指引系统是顺利完成换乘的重要条件。衔接指引系统是引导人们在公共场所进行活动的综合性公共信息系统,由公共场所出入口的信息导向系统、客流导引系统及终端导向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目前,完善的衔接指引系统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轨道交通衔接指引系统规划要遵循直接、简单和连续三个原则。

4 结语

本文以轨道站点公交衔接为切入点,通过借鉴国内外城市的先进经验,对佛山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衔接策略进行研究,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枢纽系统、基于轨道交通的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一体化、一票制的无缝换乘和灵活实用的衔接指引系统五大发展策略,指导佛山市轨道站点公交衔接方案的制定,进一步落实和深化“公交优先”战略,打造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轨道交通衔接结构体系,强化轨道引导土地开发的发展模式,体现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便捷性、合理性和政策性,使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形成有机的整体,发挥网络的运输能力,优化城市交通的出行结构,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换乘枢纽公共交通
换乘模式下货物运输路径问题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济南、青岛物流枢纽成功入选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枢纽偏好型产业
对地铁换乘站对远期线路换乘条件预留影响与分析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对比与分析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二次规划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枢纽集装箱码头多式联运吞吐量快报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站布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