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巯咪唑联合131I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动脉和肝动脉血流的影响
2022-10-20赵亮曲静
赵 亮 曲 静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辽宁大连 116000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起因是甲状腺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主要症状为心悸、汗多、失眠、进食增多和体重减少等,同时还会有眼睑水肿、视力退化等影响,长期没有得到合适的治疗,还有可能引发甲亢性心脏病。甲亢主要通过抗甲状腺药物、放射碘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药物有咪唑和硫氧嘧啶两种,副作用为容易引起患者的肝功能受损、关节疼痛和血管炎,停药后的复发率相对较高。而单独使用I治疗也有发生永久性甲减的可能。目前已有临床研究表明,联合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和I,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更有利于对甲亢的治疗。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甲巯咪唑联合I对甲亢患者甲状腺动脉和肝动脉血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中,男18例,女27例;年龄26~49岁,平均(38.87± 4.18)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2.18±1.01)年。对照组中,男17例,女28例;年龄25~48岁,平均(39.23± 4.1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26±1.1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通过,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诊断结果符合《临床甲状腺病学》中对甲亢的诊断标准;②肝、肾功能正常;③甲状腺动脉、肝动脉正常。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者;②患有继发性甲亢者;③药物过敏、过敏体质等;④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⑤合并恶性肿瘤、心血管等疾病;⑥近两个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给予甲巯咪唑[默克制药(江苏)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78,生产批号:20180821]治疗,口服,10 mg/次,3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给予I(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247,生产批号:20180942)治疗。对研究组的患者进行甲状腺B超、触诊法和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方法计算甲状腺的重量,每克给予I的剂量为1110~1850 KBq,给药剂量为96~148 MBq,平均给药剂量为(132.1±16.63)MBq/次,口服,1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动脉和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流速(V)、舒张末期流速(V)、收缩峰流速(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
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使用彩色超声诊断系统(Philips Ultrasound, Inc.,注册证编号:国械注进20153061350,型号:Affiniti 50)行超声检查检测甲状腺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患者呈仰卧位,用浅表探头(频率为10 MHz)检测甲状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用腹部探头(频率为5 MHz)检测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动脉V、V、V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甲状腺动脉V、V、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动脉RI、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比较(±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动脉V、V、V均低于治疗前,RI、PI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肝动脉V、V、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肝动脉RI、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比较(±s)
3 讨论
甲亢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80%以上的病因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也称为Graves病,是一种甲状腺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患者的淋巴细胞产生了一种能刺激甲状腺素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甲亢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合适治疗,很有可能引起甲亢性心脏病。目前,甲亢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包括抗甲状腺药物和放射碘。抗甲状腺药物主要为咪唑类和硫氧嘧啶类,代表药物分别为甲巯咪唑和丙基硫氧嘧啶,适合孕妇、儿童和甲状腺轻度肿大的患者。放射碘属于破坏性治疗,甲亢不容易复发,适合甲状腺中度肿大或甲亢复发的患者。但两者都有副作用,如抗甲状腺药物容易引起粒细胞减少、肝功能降低、关节疼痛等,放射碘会导致眼病的加重。
目前,临床上逐渐在探索抗甲状腺药物和放射碘的联合使用治疗甲亢。陈茹芬等发现,联合使用I和甲巯咪唑,能更有效地调节甲状腺功能,控制患者病情,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本研究从甲状腺和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方面,探讨甲巯咪唑和I的联合使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独给予甲巯咪唑的患者,联合服用甲巯咪唑和I的患者,在甲状腺和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研究组的V、V、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联合甲巯咪唑和I能更有效地抑制甲状腺的分泌。对于RI、PI的影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动脉RI、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肝动脉RI、PI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肝脏不是甲状腺亢进的主要损伤器官,在药物有效抑制甲状腺过氧化酶时,逆转效果要快于甲状腺动脉。
综上所述,甲巯咪唑联合I治疗甲亢,对于改善甲状腺动脉和肝动脉血流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临床效果更好,能促进患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