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固树立正确的党史学习观
——读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2022-10-20吕倩怡

求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共党史党史中国共产党

吕倩怡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 莙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2021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强调,“让正确党史观更深入、更广泛地树立起来,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要教育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从而满怀信心地走向更好的未来。回顾历史、以史育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就倡导全党上下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并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重要讲话中对此展开系统而深入的论述,为巩固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借鉴。

一、写作背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前20 年,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但同时也出现了“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的重大失误,给党和革命带来了严重危害。1935年的遵义会议和1938 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先后纠正了“左”和右的错误倾向,但党内对于错误思想路线的认识仍有分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有待进一步提升。

1941 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党内对于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和党史的研究不够重视。为此,毛泽东亲自主持编撰《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并组织成立了中央学习组,在党内高级干部中开展了以研究学习党史为重要内容的整风学习。中央学习组对党史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通读《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一书,接着是全面研究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1942 年3 月27 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工作会议,决定结束第一阶段的任务并开始第二阶段的学习。30 日,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作了《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重要讲话,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党史研究和怎么开展研究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党的20 年历史进行了科学分期,为全面研究中共党史提供了理论指导。这篇讲话现被收录于《毛泽东文集》第二卷,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阐释党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开篇之作。

二、主要内容

1.强调党史研究的重要意义。毛泽东一直十分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他曾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1942 年,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更趋复杂的抗战形势,亟待系统梳理党在20 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经验教训,彻底肃清党内错误思想的余毒,从根本上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实现全党在思想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毛泽东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他带头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法研究党的发展历程,并强调“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明确了党史的研究和学习对各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提出党史研究的主要原则。毛泽东在讲话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强调了党史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性问题。一是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把握主要问题。研究党的历史并不是要执着于研究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所有细节,而是“要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党的指导路线和政策是复杂历史过程中的主线,是党史研究中需要抓住的主要问题,把这个主要问题梳理清楚,可以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辩证地认识历史。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党的历史,摒弃主观主义的做法,“找出历史事件的实质和它的客观原因”,真实地还原历史背景和相关事件,厘清“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在分析领导人物的作用时,要辩证地看待其贡献和错误,分析错误时要注意考察错误产生的原因并适时地“讲一讲他的功劳”。三是运用整体思维全面、系统地看待党的历史。党史研究应该“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不能孤立地研究其中的某一件事、某一阶段。要看到事件之间的前后联系,把单一事件放在整个历史中去考察,分析其出现原因、发展过程和产生作用。四是要坚持以我为主,站在党自身的立场上来研究党史。党史研究虽然离不开对国外情况的了解,但同时应看清它们与中共党史之间的关系,不能“机械地生吞活剥地把外国的东西搬到中国来”,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从而有效地解决中国问题。

3.阐明党史研究的根本方法。毛泽东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主张“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既要看到事件发展的时间维度,也要关注问题所在的空间维度,做到知己知彼。他指出,研究党史的根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讲的“全面的历史的方法”,他在报告中将其通俗化为“古今中外法”。具体而言,所谓“古今中外法”内在地包含了两重意蕴,即全面研究和比较分析。一是不能孤立地就党史论党史,要将党史置于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并通过研究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相关情况来“说明共产党的前身”。二是不能将“中外法”中的双方片面地理解为中国和外国而忽视了另外一层含义,即“内外”或“敌我”的意思。比如在辛亥革命中,“辛亥革命是‘中’,清朝政府是‘外’”;大革命时期,“北伐是‘中’,北洋军阀是‘外’”。把这些“外”的情况弄清楚有利于对“中”的研究,强调的是要将收集起来的材料进行对比研究。为了系统全面地考察中共党史,应当“编两种材料,一种是党内的,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种是党外的,包括帝国主义、地主、资产阶级等”,然后将“两种材料对照起来研究”,这样才能看清问题的全貌,还原历史的真相。

4.分析党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尽管在发表这篇讲话时,中国共产党仅仅走过了20 多年,但毛泽东依然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科学分期,为提高党史研究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奠定了基础。在讲话中,毛泽东从斗争目标、打击对象、党的政治路线三个维度出发,将党的二十年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21—1927 年的大革命及其准备时期、1927—1937 年的内战时期和1937年以后的抗日时期。他指出,三个阶段的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但第一个阶段重点打击的是北洋军阀,第二个阶段是国民党,第三个阶段则主要抗击日本侵略者及汉奸。在党的政治路线方面,第一阶段是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第二个阶段要建立“无产阶级和农民、下层小资产阶级联合”的较为狭小的统一战线,第三阶段是恢复国共合作、凝聚全民族的爱国力量。除此之外,毛泽东还运用“古今中外法”详细地分析了每个阶段需要研究的背景及资料,客观地总结了各个时期的经验教训,生动演绎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的历史的方法”。

三、当代启示

1.求知:发掘编写丰富的文献材料。文献材料的收集和编撰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前提。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发表之前,毛泽东就开始主持编撰党史的相关资料,为当时以及今天的党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献。现如今,中国共产党已历经百年,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材料,亟待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同时,仅仅掌握党成立以来的材料还远远不够,还要了解党成立以前的中国近代革命斗争史、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历史等知识。这就需要“详细地占有材料”,全面持续地挖掘各方资料,借助丰富的文献资源在全党全社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求实:立足实际情况回应历史课题。当前国内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本质和危害的认识已经逐渐清晰,但其依然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力图影响人们对党和历史的判断。脱离特定条件随意割裂历史、混淆是非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惯用伎俩。党的百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不惜牺牲、不断创造的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力量,是不能够被肆意歪曲和诋毁的。在分析和学习党史时,要注意当前的时代背景已经发生变化,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和标准看待和评价以前的历史,而应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去分析。要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和党中央的有关精神为依据,“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实事求是地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运用党史经验指导现实工作时,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从党史中汲取智慧,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回应当今重大的时代课题。

3.求是:从历史长河中领悟党的初心宗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2021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第三个历史决议,为探究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提供了指引。推进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要“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在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要结合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全面认识党为国家和民族所作的贡献,从全部的历史过程中领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和宗旨,以高度的历史自觉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中共党史党史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第一次学党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二○一二年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