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技术赋能2022年两会报道的经验与启示

2022-10-20雒悦

中国记者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华社主播受众

□ 雒悦

疫情进入第三年,虽然两会报道面临种种采访困难,但是新技术赋能下的两会报道空前地拉近了两会和受众的距离。

一、5G、XR等技术为受众打造沉浸式体验

在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受众以“沉浸式”“可交互”等特点对新闻产品的用户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2022年两会期间,新华社运用创新技术,推出天地融屏访谈《天地融屏|王亚平代表在太空讲述履职故事》,为受众打造了“时空交错”“沉浸其中”的奇妙观感,大受好评。新华社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精心策划,突破时空限制,巧妙运用虚拟演播室和XR等创新技术,把主持人“送”到茫茫宇宙的中国空间站中,与人大代表王亚平直接进行无障碍、零距离的访谈。这一“超时空”的创意手法在业界起到了引领效果,在全网引起热评。

新华社还推出《融屏访谈|全国人大代表杨晓雪:连续三十年为洱海“把脉问诊”》《融屏访谈|朱国萍代表:基层治理既靠数字化也要“土办法”》等系列访谈。访谈推出后,全网置顶,综合浏览量过亿。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当天,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趁热打铁,再次推出天地融屏访谈《天地融屏|节日快乐!王亚平在太空送来祝福》。访谈推出时机精准,应时应景,在全网引起良好反响。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全国两会前夕,新华社的“5G+8K+新立方演播室”已开始使用5G网络传输和全息成像技术,让身处异地的人大代表接受记者同框采访,首次完成了5G时代的异地同屏访谈。从“同屏”“跨屏”再到“融屏”,新华社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的技术一直在不断升级。

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一向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也是各大媒体展示创意、技术的重要平台。新华网近年运用前沿技术屡出精品,以“新姿势看报告”的主题,为受众推出了“眼见为实”“身临其境”的系列可视化报道产品。如新华网今年发布的《XR看报告:绘景未来》,运用了XR扩展现实拍摄等新技术,以VR绘画等元素构建富有童趣的生动场景。第一次实现了实景布景、虚拟场景和VR儿童手绘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内容。

在技术实现方面,新华媒体创意工场通过引进技术和完善设计方案,在XR展现方式等方面积极研发。在硬件上,新华媒体创意工场在产品拍摄中启用了更高水准的XR影棚,以打造更大空间的XR虚拟场景。在制作能力上,经过2022北京冬奥报道等活动的经验积累,新华媒体创意工场在XR全流程的把控能力上又有了进一步提高。另外,新华网在两会期间还推出《(XR热点播报)两会议事界》系列报道,该系列呈现在XR扩展现实技术搭建起的虚实结合的奇幻空间中,在这一虚实巧妙结合的画面中,主播与大家循序渐进地讨论热点话题,一同探索关于全国两会的各种知识点。

新华社运用XR技术将两会时政大事与最新视觉交互技术相融合,为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细节中不乏亮点。XR技术在重大会议报道之外,还可广泛应用于体育赛事报道、大型晚会演出、综艺节目、博物馆场景还原等领域。

二、AI技术创新助力采编效率提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AI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发挥的作用也更全面、多元。2021年两会期间,新华社已开始使用AI合成主播报道新闻。在2022年两会报道中,多家媒体积极研发AI技术,推出了虚拟人、智能编辑部等多种形式的新报道手段。这些新技术提升了媒体的采编效率,也大大增强了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在AI主播技术方面,推出全新节目《“冠”察两会》。节目由央视频与清华大学元宇宙实验室合作制作而成,节目中的AI超仿真主播的名字与真人主播王冠一致,在主播的语音和表情方面都具有超仿真的特点,它与真人主播王冠同时存在,围绕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互动,其科技元素令受众耳目一新。“AI王冠”是总台继冬奥会8K、V R沉浸式观赛等黑科技之后继续深化“5G+4K/8K+AI”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传播优势,强化技术引领、广泛创新和应用新技术新手段的一大成果。

人民日报于2020年和2021年两会期间都发布了“AI智能编辑部”,研发团队根据新媒体视频业务的特点,使“编辑部”在采编的多个环节提升了人民日报全媒体矩阵的报道能力。2022年两会,人民日报又升级推出移动版“AI编辑部”。升级版较之前两年的版本增加了新功能,记者使用手机拍摄的视频不仅可以由5G网络同步回传到后方,还能借助云端电脑“无影”在前方即时剪辑。移动版“AI编辑部”让人物识别、语音识别、智能模板等AI剪辑辅助功能在手机端也能轻松操作。升级后的“AI编辑部”使发现线索、获取素材、视频制作、审核签发等流程在手机上即可一气呵成,甚至还具有后续直播、连麦访谈、内容核查、热点捕捉等强大功能。

三、“数字虚拟人”技术取得进一步发展

今年两会期间,工人日报、科技日报采用百度数字人播报两会。AI主播在语音播报的同时能够根据内容匹配动作和表情,让受众获得更具象、更贴近、更生动的观看体验。工人日报利用AI主播开设“两会晓晓说”专栏,长城新媒体集团策划推出《您的“两会AI助手”已上线》融媒创意互动作品,湖北广电《“荆”彩图荐》通过三维虚拟混合技术,将微缩模型物件组成的场景与真人述评员、辅助动画等三大视觉元素进行了虚实融合,科技日报则以智能主播的形式制作科技快讯,这些举措均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湖南卫视等媒体在“数字虚拟人”技术方面有颇多尝试。“数字虚拟人”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在媒体降低生产成本、节约人力物力、缩短生产周期、提升生产效率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日后的发展中它们还将以不断升级迭代的产品形式发挥更强大的功能。

“数字虚拟人”技术曾在体育赛事报道上体现出优异之处。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虚拟网红工作室在2022北京冬奥比赛期间推出冬奥数字星球首个赛事报道《比赛进行中!来数字冰雪星球一起为谷爱凌加油!》,报道采用虚拟人报道方式,结合赛事热点、突破传统体育报道形式,以新华社首位虚拟网红“热爱”和冬奥运动员谷爱凌数字分身为报道主角并进行互动,创新了播报形式。

在两会等重大主题报道中,“数字虚拟人”的运用形式更多元化。报道中往往采用打造全新报道场景、数字人联动、真实虚拟交互、虚拟全息投屏等形式,再加入真实的视频素材,成功吸引到大批受众关注。在未来,虚拟人技术可以将人物、场景等进行复刻还原,让受众近距离、更清晰、多方位、多视角地体验报道产品。

四、三维动画、SVG等“黑科技”在两会报道中亮点频现

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各大媒体在技术赋能采编方面一直在进行融合攻坚。人民日报新媒体制作古风三维动画MV《文物音乐会,国宝唱嗨了》为击鼓说唱俑、铜奔马、青铜面具、长信宫灯、唐仕女俑等文物形象赋予人物特征,让他们以演唱歌曲的方式表达对国家高速发展的美好期盼。法治日报《诗画两会》特色专栏将古风配图、古诗词与国家发展热词巧妙结合,如画中出现李白形象和改编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创新敢为天下先”,再配以两会要点解读,令用户在诗和画的氛围中了解两会内容。甘肃新媒体集团推出SVG交互作品《SVG交互|这条路,通往……》,作品以横屏画卷形式展开,让用户以画中人的身份见证过去一年中政府所办的民生大事,并且设置种种互动细节。该创意利用了SVG图形具有矢量性、缩放无损、可压缩性强、与现有技术可互动融合等优点,为受众营造了很强的交互式体验,呈现出年轻化、社交化等特点。

三维动画、SVG交互等各种新形式的报道产品不仅在两会报道中大放异彩,还可在其他重大报道中发挥作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新闻报道方式也随之飞速更新。新技术的出现激发了各家媒体在报道创意、形式等方面实现长足的进步,而新闻机构也凭借自身的优势与智慧,推动了新技术的更新迭代。

猜你喜欢

新华社主播受众
再创新高
第一次做小主播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我是小主播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