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媒体融合为基础的新闻采访及写作分析
2022-10-20单县融媒体中心贾婷
■ 单县融媒体中心:贾婷
在当下新闻行业当中,媒体融合属于热议的话题,媒体融合的主要工作方向就是将不同的媒介结合在一起,这一概念最早从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提出,媒体融合的出现最终让自身实现了转型的需求。不同符号形式的内容冲破了媒体之间的界限,从而在同样的平台上传播。媒体融合从具体的操作上,要求从业人员一方面要保证媒体固有的产品特点,同时也需要将自身融合到全媒体范围当中开展新闻产品的写作。
1.新媒体视域下的新闻采访工作策略
1.1 做好采访前的新媒体技术准备工作
记者在采访之前需要进行准备,这一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将会直接影响采访的质量和效果。首先记者需要熟悉被采访人的实际情况,随后根据事件的当下状态提出问题,提前思考问题脉络。采访之前的准备工作非常的丰富,具体来说包括新闻理论、法规政策、基本知识、心理准备等等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对于采访准备工作来说意味着更好的措施,比如说录音笔、摄像机等等器材的使用需要更加熟悉,这能够更加轻松的进行采访。在准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发现新闻的线索,只有获得了线索,才能够继续新闻采访工作。新闻线索的主要获取方式就是在采访当中收获,那么新媒体条件下,记者可以使用各项技术来收获数据和内容,从而在采访之前判断新闻的价值和新闻当中的问题,进而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熟悉了新闻的基本理论之后,记者能够更加灵活的使用相关方法进行采访,并且精确客观的展示出事件的基本状况,因此这需要加强记者的专业素养。同时记者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熟悉国家现行的一些法律法规,这能够帮助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明确自身政治立场,从而更好的把控好新闻采访的正确方向。同时记者还需要熟悉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明确事件未来的发展方向,让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能够找到更加合适的切入点,占据采访当中的主动位置。随后则是需要提升记者的心理素质,在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之后,记者的心理素质强大能够更好的处理各种问题。由于新闻报道有一些时效性,因此很多时候记者在采访前准备时往往没有太多的时间,为了更好的提升工作效率,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积攒自己的工作能力。
1.2 加大新媒体技术受众体验
新媒体技术在当今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虽然应用已经得到了普遍,但是依旧没有得到深入的落实。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项技术当下的灵活性和高性能性无法得到保障与落实。这一技术需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与帮助,只有大数据技术才能够保证新闻采访过程中收集更多的数据。但那时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受众对于新闻采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VR技术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受众提供新闻采访沉浸式体验。但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壁垒比较多,因此在未来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从而更好的对其进行使用,加大新媒体技术受众体验。
1.3 加强新闻采访内容深度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新闻的内容就是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主要基础,新闻采访技术仅仅是一种辅助。未来新媒体技术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作为辅助手段,从而更好的进行新闻事实的还原。新闻采访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的基础就是记者本身,记者可以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来采访对象,调查事件的实际情况,了解新闻的自身价值。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承担着社会和人文属性,这一属性是机器和技术无法代替的。因此,未来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记者需要注意能够提升自身新闻采访内容深度,这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
1.4 做好提问技巧的把握
在采访的过程中,任何细节都将会影响新闻观看的实际效果,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保持机警性,捕捉采访当中的细节,这能够为新闻打下更好的基础。新闻的信息量大、信息量真实,因此未来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创造出满足观众要求的新闻,那么记者就需要熟悉采访对象的信息和数据。但是实际工作过程中,一般的新闻素材无法达到要求的新闻效果。记者在提问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提问方式来进行提问,切记提问之前的实际要求,来设计出相对应的采访任务,从而避免无目的、无计划的提问。如果记者的工作水平不佳,还会影响采访对象的情绪,甚至会导致采访对象出现方案的思维,这将会导致工作效率受到影响。未来使用针对性的提问,不仅仅需要考虑到报道的思想问题,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受访对象的问题。因此,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实际情况,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受访对象的理解能力以及身份背景,实行针对性的提问,比如说针对于专业人员进行提问时,那么就需要提出专业的问题来进行审查。
1.5 采访时需要关注细节
任何工作都需要把控细节,细节将会直接影响成果,未来新闻领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这方面的问题也是如此,采访时关注细节,才能够收获最好的采访效果。记者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会由于采访人员的身份、地位等等因素而产生不同的心理,记者的心理也将会展示在言行方面,因此对于被采访人员来说,也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采访工作来说,未来采访时记者将会与对象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想要达到采访的预期目标,首先就需要了解事情的实际效果以及真实情况。因此,未来想要达到最佳的采访效果,记者就需要与受采访人员站在一起,将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采访技巧来进行填补,从而更好的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度,降低心理上的防备,消除交流过程中的严重障碍。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言行,把控相对应的细节,避免由于自身的状态导致采访工作受到影响。比如说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需要将手机静音、在对方回答的过程中与对方进行眼神交流、不主动打断对方的言语等等,这些都是工作的关键细节。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需要控制好整个采访的实际气氛,尽量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把控相关工作细节,给对方留下温暖亲和的感觉,从而收获最佳的采访效果。
2.新媒体融合下的新闻写作特点
2.1 写作风格
2.1.1 长短皆宜
新媒体在写作上对传统媒体的记者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以及冲击,在网络新闻写作的过程中,主要强调可以更加浅显易懂,避免出现更多的长新闻,只有文章短、分段多、句子短,才能够让新闻具有更多的层次,这可以让受众更加快速的获取新闻内容。而纸质媒体的报道很多时候都是深度报道,而很多具有影响力的文章都是长新闻。其实并不是受众排斥长新闻,实际上真正具有价值、可以带来心理波动的新闻,都能够得到受众的欢迎与关注。只是在快速传播的时代,具有传播价值并且进行深度阅读的新闻非常少,所以,作为媒体融合时代记者,一方面需要找到重大传播价值的选题,将其写成长新闻,同时也能够适应网络传播速度与传播需求,写出适应环境的短文章。
2.1.2 轻松活泼
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网络用户很多时候具有非常强大的创造性,在创作的过程中最经典的表现就是在网络语言创造方面。新型的网络语言具有生动有趣、简介个性、具有人情味等特点,这将会很快在受众当中得到广泛的传播。网络媒体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也就成为了网络语言当中最直接的使用者,在标题与正文当中经常有所体现,这些都拉近了网络之间的距离。人民日报在标题写作当中也曾经将网络用语用在其中,这说明部分具有强大表意功能和正面传播价值的新词汇对新闻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写作形式方面,新闻作品很多时候将会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呈现,对于长新闻来说,媒体在网络当中的报道将会选择具有若干张图片分页展示新闻,对于部分新闻作者,也会使用图文不相关的方式来进行描写。比如说,一些软性的欣赏类信息将会配以一类风景类的图片来应景,有些新闻当中作者甚至会配备幽默、高效的方式来提升感染力以及整体阅读效果。腾讯新闻当中有一个新闻哥品牌,这一品牌作品就是使用了无厘头的写作方式,将很多与新闻配合看似不相关的图片来进行编排,有时候还会起到一种隐喻与暗示的作用,进而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2.2 写作技巧
2.2.1 重视改写能力
同一新闻在发布的过程中可能会发布在不同的平台,比如说纸质、网站、移动端、消息等等,记者可以根据不同终端的特点来进行新闻类型的写作,比如说短消息、长消息、简讯等等方式,实现灵活的运用。同一新闻选题,很多时候需要将其衍生出多种新闻形式,进而在不同媒介新闻当中实现有效的转换。对新闻的改写一般来说都是将长篇的新闻转化成为短篇新闻,在这一过程中不主张在没有充分采样资料的情况下将短新闻改长。改写的过程中还需要重点对标题进行改写,网站的首页标题在这一过程中将会更加简洁,使用突出亮点、吸引人点击的方式来进行写作,而在正文页的标题上,一般来说会更加突出新闻的要素,达到导读的作用。
2.2.2 表达准确,言简意赅
在信息时代,人们缺乏的并不是信息,而是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大量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视线当中,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筛选,真正可以满足需求的内容将会被掩盖。在融媒体时代,信息数量随之增加,并且信息种类更多,作为从业人员,需要树立精品意识,自己创作的每一个新闻作用都需要保证准确无误,写作上需要进行仔细的斟酌,养成简要表达的习惯。对于文字表达效果不好的内容,可以使用更多可视化的方式来呈现,比如说信息图表等等,这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当然,这也是新时期从业人员需要遵循的相关要求,新闻不仅仅属于文字写作,同时也需要学习一些技术手段来辅助新闻报道工作。
3.新媒体融合视角下新闻写作策略
3.1 围绕新闻技术整理素材
新闻采访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集新闻素材,使用后期编辑技术来讲记录到的文字、图片、视频等等内容进行更加合理的编辑处理,围绕相对应的新媒体技术来将素材进行整理和整合,从而呈现出最佳的新闻采访效果。在后期编辑的过程中,未来需要体现出创新性的工作方向以及工作目标,想要达成这一目的,就需要编辑人员能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首先,后期编辑人员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进行编辑工作。在新闻采访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工作的前期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设计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创新型采访方式,这种采访方式不仅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能够方便后期编辑工作,让后期编辑工作展示出创新性的特点。未来使用新媒体技术,能够更好的帮助新闻工作人员拥有更加宽广的工作视野,并且未来还需要增加更多的新闻编辑渠道,使用全新的网络技术来让后期编辑工作拥有更加丰富的工作范围。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让更多人使用网络技术来参与到新闻的讨论当中,从而更好的丰富后期编辑工作内容,让人们收获关注度更高的新闻节目。
3.2 及时调整播报与写作方式
传统新闻播报形式和播报内容都有着一定的弊端,因此未来需要根据新闻内容的实际情况来对播报方式进行调整与处理,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提升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性效果。未来后期编辑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来进行创新编辑,打造出本地化创新模式。
传统新闻时间较长、时间固定,但是人们未来的碎片化时间逐渐增多,这就要求人们能够对新闻节目形式做出转变,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这对于新闻节目播报的形式意味着更加具有创新性的发展。未来需要使用简短播报、及时播报等等方式,这意味着的新闻播报形式的全新创新发展。创新型新闻的出现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新闻时效性、实效性的需求,同时对于后期编辑工作来说,意味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后期编辑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具备有更加良好的创新理念,将创新理念贯彻到电视台后期编辑技术当中,从而提升新闻节目实际价值。
在当代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我国的新闻传播工作需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而传统新闻传播工作需要真正做到转型。原本只是传统媒体开展进行转变产物之一,当时从新闻传播诞生开始,不仅仅可以在短时间当中创造可观的浏览量与使用量,并且广大市民对于新闻传播的诞生评价非常高,这也为很多正在准备开始转变的传统媒体起到了带头的作用。因此,新闻人需要站在当下媒体融合的基础上,将自身拥有的新闻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并且不断的对传播方式进行更新,从而保证新闻传播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