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览之窗

2022-10-20

党史博览 2022年9期
关键词:打圈聋子中国史

毛泽东初上井冈山是如何学习指挥打仗的

1927年秋,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随即面临着如何开展武装斗争、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问题。

11月,工农革命军占领茶陵城。12月,敌人又反扑。工农革命军虽然拼力扼守,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出战斗,损失惨重。战后,毛泽东深刻总结这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意识到:以弱小的兵力打守城的消耗战是不明智的,是得不偿失的。这时,毛泽东想起了井冈山“山大王”朱聋子的故事。反动官府千方百计要捉拿朱聋子,可是捉了几十年也捉不住。原来朱聋子就是充分利用井冈山地势险要、树密林深的条件来对付官兵。只要官兵一进山,他就跟官兵满山兜圈子,官兵对他毫无办法。因此,朱聋子常说:“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

毛泽东从朱聋子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他对工农革命军干部和战士说:“打圈是个好经验,不过朱聋子打圈只为保存自己,不是为了消灭敌人、扩大根据地。我们改他一句:既要会打圈,又要会打仗。打圈是为避实击虚,强敌来了,先领他转几个圈子,等他晕头转向暴露弱点以后,就抓准狠打。”

1928年4月朱毛会师后,毛泽东和朱德利用游击战术成功打破敌人的“进剿”。这年5月,他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诀。人民军队后来的战略战术,就是由此发展起来的。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练得炉火纯青,领导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秋实摘自《秘书工作》2022年第2期,王颖文)

“四史”概念的形成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党史学习教育的部署经历了从学习党史到“二史”“三史”“四史”,再到突出“学习党史”的演进过程。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这是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以后首次提出要学习党史、国史。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两个重大历史节点,习近平对改革开放史和新中国史进行了系统回溯和深刻阐述。在此基础上,2019年10月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首次明确把改革开放史与党史、新中国史并列,扩展为“三史”。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又明确提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四史”概念。

2021年6月,《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文章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换言之,既要以学习和研究党史为核心,又要兼顾学习和研究其他“三史”。

(洹漳摘自《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6期,刘杰、刘锦玉、杨昕文)

鲁迅曾四次掩护瞿秋白避难

1933年9月22日,国民政府内政部通知悬赏通缉七位中共中央领导人,其中瞿秋白名列榜首。在危急情况下,鲁迅曾先后四次掩护瞿秋白避难。

第一次是1932年11月下旬。当时有一个叛徒在盯瞿秋白夫人杨之华的梢,瞿秋白只身前往鲁迅家,杨之华甩掉“尾巴”之后才到。因母亲生病,鲁迅于同年11月11日第二次从上海赴北平探病。11月30日,鲁迅回到上海,跟瞿秋白一家像亲人般地朝夕相处,直至时任全国总工会负责人的陈云将他们接走。

第二次瞿秋白到鲁迅家避难是1933年2月上旬。这次住的时间较久,瞿秋白与鲁迅朝夕相处、促膝谈心,共同创作了10余篇杂文。

第三次避难是在1933年7月下旬。由于中共党内的一个地下机关暴露,必须立即搬走,在万分紧迫的情况下,瞿秋白跟杨之华不约而同地说:“到大先生(指鲁迅)家里去。”如此,瞿秋白又到鲁迅家中住了一个短时期。

第四次避难是在1933年10月上旬的一个深夜。当晚,忽然传来了警报,瞿秋白夫妇在凌晨2点左右急奔鲁迅家。为安全考虑,夫妻二人一个先从前门进去,一个后从后门进去。这次杨之华还带了一个小女孩,她是中共内部交通科主任高文华的长女高平。

(史真摘自《纵横》2022年第4期,陈漱渝文)

国民党时期的反省院是个什么样的机构

1929年,国民政府行政院发布“密令”,决定“首都及各省设置反省院”。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抗日民主运动兴起,在全国人民要求释放政治犯的强烈呼声下,国民党调整政策,规定服满三分之一刑期的人,就送反省院。各地反省院初隶属于法院,1932年起,各地反省院院长由中统特工总部派人担任,反省院完全为中统特务组织所控制。1936年4月,首都反省院在南京晓庄建立。

江苏第一监狱中的女政治犯也被移送到首都反省院。凡进反省院的犯人,不论原来刑期长短,一律以六个月为一期,“反省”好的,期满释放,如连续三期不能“毕业”,就加判刑期重新投入监狱。

1937年8月18日,周恩来、叶剑英到首都反省院作形势报告,要求释放政治犯,并当即在狱方提供的女政治犯名单中,提出释放当时并未改名的张琴秋、王根英、夏之栩三人。在中共的坚持下,1937年9月底,政治犯全部出狱。

(昼锦摘自《文史精华》2021年第10期,王东梅文)

陕甘宁边区政府公文文种的演变

陕甘宁边区政府公文,即以陕甘宁边区政府或主席名义发出的公务文书。笔者将这一时期的公文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阶段为1937年9月至1942年1月,第二阶段为1942年1月至1949年12月。之所以以1942年为时间节点,是因为1942年1月边区政府进行了一次公文改革,出台了正式的公文程式条例,并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新公文程式》。同年,毛泽东发表了《反对党八股》。此后,边区政府的公文发生了明显变化。

1937年9月至1942年1月:边区政府的公文有23种,其中既有苏维埃政府时期的通用公文,如“命令”“指令”“通告”等,又有中国共产党根据工作需要新创的文种,如“指示信”等,又有沿袭北洋政府的公文文种,如“咨文”“咨呈”等,还有参照国民政府的公文文种,如“训令”“指令”等。

1942年1月至1949年12月:边区政府公文的文种数量精简,文种使用进一步规范化。这一阶段,边区政府的公文共有19种,除《新公文程式》规定的10种公文(命令、布告、批答、公函、呈文、指示信、报告、快邮代电、签条、通知)外,还有通令、决定、咨文、指示等公文。相比前一阶段,公文数量有所精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虽然《新公文程式》明确规定了政府使用的公文文种,但有一些旧的公文仍在使用。

(英桃摘自《档案管理》2021年第5期,赵颖、罗艳丽文)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时期;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时期;三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时期;四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时期。

基于对这四个阶段主要矛盾的判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同时期的经济工作路线方针:1949—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构建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体系;1956—1978年,尽管中间出现误判和曲折,但建设工业化国家的梦想没有变,仍旧集中力量建设国家重大工业项目;1978—2017年,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中共十九大以后,党领导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又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更加全面更可持续的发展,以新发展格局开创新时代的发展空间,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工业化的更高形态。

(鼎甲摘自《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10期,史丹文)

猜你喜欢

打圈聋子中国史
漂泊颂
一种多功能标准化剥线钳在电力计量装置安装中的应用
一座钓鱼台,半部中国史
角质层太厚怎么办
正确去角质,让你的肌肤美美的
聋子伯伯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2期要目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1期要目
聋 子 放 炮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1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