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紫砂《清趣》壶的设计创作

2022-10-19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圆润紫砂艺人

闵 曦

紫砂壶的造型变化丰富,千姿百态的壶型设计都是几百年来聪明智慧的紫砂艺人们创造出来的,并且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与欣赏。紫砂壶的造型之美流传至今的不仅有传统器型的艺术美,更有紫砂艺人们的创新之美,将紫砂艺术和紫砂工艺展现得丰富具有内涵,文化积淀更加浓厚。紫砂艺人经过长时间的创作与制作,在创作设计紫砂作品的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形式和规范,而这件紫砂《清趣》壶在创作的过程中以传统器型为基础,加以创新,用经典的圆器作为基础,融入自己的情感与理解,让整件作品焕然一新,造型简练,线条流畅饱满,点线面的结合与过渡都恰到好处,张弛有度,让整件作品充满气韵,同时也给人一种不同的情感变化,值得欣赏这件紫砂《清趣》壶的人们细细品味其中细腻的感情与气度。

这件紫砂《清趣》壶是紫砂艺人全手工精心制作而成,整体造型圆润清雅,趣味十足,四平八稳,大方稳重,给人一种饱满圆润、古朴素雅、稳重扎实的感觉。这件作品是一件典型的紫砂光器中的圆器,作为传统圆器,在整体造型上更能体现出紫砂艺人精湛的紫砂技艺。这件紫砂《清趣》壶在视觉和触觉上都达到了一种协调统一的状态,将传统紫砂的造型和审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充满美感,将其独特、淳朴、高洁的气质充分地展现了出来。一件优秀的紫砂作品不仅要讲究形、神、气、态、韵,更要将简单、朴素、典雅的气质刻画出来,这件紫砂《清趣》壶在典雅恬静的气质中也透露出了淡淡的清雅和闲趣,给人一种古色古香、韵味十足的优雅气质,壶身的线条流畅柔美之余又刚柔并济,曲张有度,更显气势。这件紫砂《清趣》壶壶嘴和壶把小巧细圆,壶把圆润拿捏称手;壶嘴微微上翘,出水爽利,气势如虹;壶钮扁圆小巧,与壶身的造型互相呼应,壶嘴、壶把和壶钮与壶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小巧,整壶没有丝毫装饰,更显光洁朴素,一点都不庸俗,甚至是一件极为耐看、有品味的作品。

这件紫砂《清趣》壶圆润和不施粉黛的光素造型形成了独具匠心的特色,以最质朴、最简洁的造型来凸显出紫砂泥料最原始的美感,之所以取名“清趣”壶,也正是因为其经典传统的造型给人一种清雅与乐趣,感受到其中最本质的趣味,展现出自然清雅、淡然的优雅气质,也是紫砂光素圆器中比较具有特色的一件作品。在制作这件紫砂《清趣》壶的过程中紫砂艺人主要抓住了“圆润”这一特点,用自己对紫砂传统器独到的见解赋予这件作品全新的生命,细细欣赏这件作品可以感受到这件作品的每一处点、线、面等细节之处都是经过紫砂艺人精心设计过的,恰到好处,将整件作品的“清趣”这一特点尽显,在简洁的审美艺术之上更显精气神韵,将传统光素器和圆器制作得一气呵成,成为经典制作,将素雅清趣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紫砂艺术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仅给我们后代留下了许多经典器型,更是将紫砂技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至今,在众多作品中往往让人记忆犹新的就是最简洁的光素器,今天我们欣赏的这件紫砂《清趣》壶,紫砂艺人通过自己对紫砂造型的理解来进行全新的创作,让整件作品不仅拥有着紫砂传统光素器的古典端庄,更是将现代艺术融入其中,让作品更符合现代化艺术审美。宜兴作为中国陶都,不仅盛产紫砂作品,更是文化内涵丰富的“教授之乡”,通过紫砂艺人们的不懈努力让紫砂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世代传承下去的同时也要不断创新,让紫砂艺术发扬光大,不断融入新的艺术审美,符合时代的眼光,让紫砂艺术和紫砂文化得到更多人的喜爱与关心。

猜你喜欢

圆润紫砂艺人
无相
刘少白
一手掌控的餐具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Roll with it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生活
蠢萌